潮汕文化之意寫濠江,以這條充滿詩意色彩的江流為名,稱之濠江區

這是一條很短的江,全長不過十餘公里,北接榕江,是其分流,南經廣澳灣進入南海。

這是一條富於詩情畫意的江,伴隨它的是綠水青山、魚躍蟲鳴、草長鶯飛、城燈漁火。江流將大陸分隔兩岸,人們稱之為河東、河西。河東便是北臨汕頭市城區、南銜南海的美麗海島達濠島,河西則是地域平坦,有良田美池之屬的河浦鄉鎮。由於歷來行政區域的分分合合,河東、河西曾屬不同區域,直至2003年區域合併,兩岸方成其一體,並以這條充滿詩意色彩的江流為名,稱濠江區。

濠者,護城河也。可見濠江將達濠島分離於大陸,同時亦成了小島的天然屏障,若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濠江源流處的磊口大橋建成,使達濠島與南岸大陸連成一片,九十年代中期,又建成新磊口大橋、海灣大橋、礐石大橋、濠江大橋,使達濠島與南北大陸連接,恐怕人們往來還得全靠渡船過海渡江。

潮汕文化之意寫濠江,以這條充滿詩意色彩的江流為名,稱之濠江區

有山有水的地方總會平添幾分靈秀之氣,雲南石林向來給人留下俊秀的印象,江南水鄉則從不缺乏柔美情調。處於南中國的濠江因了它的瀲灩波光,給兩岸的自然山石增加了幾分柔和之韻,自然山石又給濠江增添了幾分陽剛之氣。請想想,一條彎曲的河流,一端連接內陸淡水大江,一頭銜接浩瀚大海,該是多少魚兒蝦們的棲息地;一邊是連綿青山巨石,一邊是良田千畝,該是多少鳥兒獸物的安身所。難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從來不缺少品嚐海味和享用新鮮瓜果的機會。請聽聽,這不正是熟悉的旋律在濠江之上繚繞:“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潮汕文化之意寫濠江,以這條充滿詩意色彩的江流為名,稱之濠江區

如果你走出都市生活的煩囂,想尋覓一處愜意向往,那麼請跟我到濠江來。

我們可以租用一葉小舟,最好是有划槳的,別讓機器聲擾亂江上的寧靜。從濠江的源流出發,可以藉著水勢,輕搖手中的船槳,體驗作為船伕與遊者的感受。在你身後的是牛田洋開闊的胸懷,洋麵上聳立的幾座小島缺少人居,卻把它們清秀自然的一面展露無遺;水面上總不會缺少停泊的船隻,歇息的漁船、萬噸大貨輪、排列整齊的軍艦,不禁會讓人聯想到平日裡水上的繁忙景象。向水流匯聚的濠江入口行去,水面驟然變窄,大概只有四五十米寬了。靠近岸邊的水域亦變淺,可看到大片的漁家們的蠔釘—牡蠣養殖場。新老磊口大橋橫跨兩岸而過,老橋已經年不用,橋拱及橋墩依然顯得堅固不敗;新橋則日夜承擔著南北往來的交通重任。江面稍稍變寬,江水並不顯得湍急,岸上的堤壩正在修建中,每隔不遠設有一小塔亭。可想而知,設計者的意圖並不僅是建堤防洪,且要把兩岸建成旅遊觀光的濱江長廊,假若真如是,這將會是最具特色的長廊了。

潮汕文化之意寫濠江,以這條充滿詩意色彩的江流為名,稱之濠江區

乘著緩緩的水勢,村莊、茶園紛紛向後退去。船兒將帶你進入一片較為開闊的水面,那裡水草豐滿、白鷺成群,正是被稱為過溪洋的地方。你或許會生髮遊覽江南水鄉的美妙感覺:溼地中飛竄的鳥兒自由無拘,水面上偶爾跳躍而起的魚兒吸引你的注意;你發現,濠江的水平靜而不沉寂,蔚藍而不清冷,瀲灩而不嬌氣,儼然一位沉穩、成熟、秀美的女子,不施紅抹粉,魚鳥為之迷醉;不發隻言片語,遊客卻聽見她的心聲。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這樣描寫秦淮河的水的:“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的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著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我看,濠江的水絲毫不遜於秦淮河的水,只是所有形式的言語都難以表達它的形態之美與內在之蘊,它完美的形象會意於遊者心中罷了。

我們繼續逐流而去吧。經過一段比較狹窄的行程,我們會到達一處更為開闊的江面,這是一個小港灣,寬闊的水面上儼然已經浮現了規劃中的袖珍小島:月亮灣和海豚島。它們美輪美奐的名字著實令人神思飛逸。正在建設中的濠江新城就是以這兩個美麗的島中之島為中心。

居小港灣向河西望去,大片稻田映入眼簾,青翠的禾苗排列成序,彷彿大地新做的綠衣,合體、自然、秀氣;大片田地被分成一列列長方形狀,之間鑲嵌著條條從濠江引水灌溉的細流,儼然是綠衣上做裝飾的銀白色佩帶;時有鶴鳥空中環巡,或以歌聲遙傳,或以舞姿展示,實在是一幅美妙的群鶴舞空圖。若是遇上收穫季節,金黃色的稻穗沉甸甸向濠江流水鞠首,感激它源源不斷的滋潤。你能聞到熟悉的稻香和淡淡的泥土氣息了,你能聽到隆隆的打穀機聲和索索的人語了。又是一年豐收時,此時的濠江完成了一個階段的農田灌溉任務,笑聲更顯爽朗。

倘若看厭了田間綠水,不妨轉眼向東,那些連綿青山從不吝嗇地展示它們的大氣豪情。綠樹、巨石、奇峰、峻嶺與濠江相望而安,山水映襯,剛柔相融。在群山中的東山之上,在樹木茂盛、秀麗風景中,梵音悠然而出隨風到遊船,那正是隱居於清幽處的濠江區旅遊勝地巨峰禪寺。據說禪寺創於清代中葉乾隆年間,已有兩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原為庵堂,後經禪寺法師領眾擴建,使後山園林與整個寺院形成一體,集旅遊觀光與佛教道場於一身,寺院整體結構壯觀宏闊,煥然一新。寺院後山奇景迭現,山徑環繞,峰迴路轉,竹林掩映,桃枝搖曳,古榕錯結;奇山異石,形態殊特,又夾泉水叮咚,靈聲幽遠。據達濠文賢陳坤達先生書載,前領海詩社張華雲社長遊此地並作《珠浦巨峰庵》詩云:“一轉微雲橫碧空,叢林古剎綠蔥蘢。吟風石徑搖修竹,迎客巉巖立古松。白練濠江平野綠,黃河大道夕陽紅。連雲新屋盈珠浦,月照樓頭夜聞鍾。”古剎,濠江,碧野,月影,禪鍾,詩意化地展現了島民恬靜、幽雅的生活。決策者也慧眼發現了巨峰禪寺的旅遊價值,近年來在後山間廣栽桃樹、杜鵑花卉,一年一度的濠江巨峰寺桃花節已成為濠島的旅遊品牌,吸引了八方來客,並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播出。或許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桃花島。

回到波光盪漾的江中,穿過“連雲新屋”,我們漸漸感受到海風撲來的氣息了,江面上歸航停泊的漁船漸漸多起來。出現在你面前的是雄偉的濠江大橋,水泥鋼筋結構展現出橋的颯颯英姿,橋面上車水馬龍。想象達濠島與大陸連接的幾座大橋未落成之前,人們以船過渡與外界聯繫的艱難,不禁感嘆生活的愈漸美好。

穿過濠江大橋,達濠城區一目瞭然,倒是漁家們在船上的忙碌顯示出了島民生活的實質。他們有的正在下載從大海中捕獲來的新鮮魚蝦,有的在整理漁網,查漏補缺,有的在檢查船隻狀況,以備再次出航,有的已閒下,坐於船上觀江流沿溯。現下的漁家已不再像過去一般漁船是唯一的居所,他們在濠城有了固定、安穩的家,狂風暴雨之時大可在家好好休養生息。但從漁家們銅色的皮膚看,依然可知他們漁民生活的艱苦。

華燈初上的濠江顯出幾分嬌媚,江上漁火紛紛展示它們的柔和之美,白日裡碧藍的江水也在微波中將城燈一一映入心中,顯得百般柔情;江濱上分散均勻的裝飾燈給濠江夜景增添了幾分整潔感;海上升起的明月異常豐滿,似高懸於半空中的黃暈巨球。縱使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於此景緻中,疲勞也早已隨風飄遠,心中盪漾著的詩意向往展露無遺。

濠江水經濠城從廣澳灣出海,完成短暫的行程,匯入浩瀚南海中。濠島以捕魚為生的人們正是每天從那裡起航,把汗水灑向茫茫大海;在那裡返程,滿載而歸的漁船笑了漁夫,富了濠城。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在濠江出海口凝聚,成了濠江人世代保存的記憶。

一次悠閒而詩意的濠江心靈之旅,你或許會在回味無窮之餘有了些許其他的想念。我知道你心中在思索什麼,想念什麼。是的,現在時態的濠江給予人們的美是點滴的、片面的,或許它更應該成為一條富含自然風光與文化情韻的江流,它可以在適當的整合之後成為名副其實的、寫意的十里風光、文化長廊;它完全可以以白晝裡優美的水景、淡妝濃抹皆宜的田園、大氣豪情的山川作為亮點,以夜間江濱多姿多彩的燈花為焦點,創造濠江特色的人文景觀。因為這裡有著豐富、珍貴的水資源,有著獨具風情的山川、古剎,有著文化底蘊深厚的達濠古鎮。濠江作為行政區域的水脈,蘊含著太多物質與文化價值。我想,在經濟升騰的今天,人們對文化、品味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加之政府關於建設文化強市的號召,騰空而出的濠江夜遊、濠江風情文化遊將會成為八方來客的傾情嚮往。當然,更應該引起人們謹慎的是,千萬別讓走在前頭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汙水毒液玷汙了濠江的純潔之身。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讓濠江美得出眾、美得自然、美得長久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

一頭接連大江,一頭奔向大海;一邊賞著江景,一邊聽著濤聲;一端是繁華的都市生活,一邊是心情嚮往的棲息地。濠江,神韻與魅力潛蘊於綠水青山、草長鶯飛、波光倩影之間,意會於心靈之內。夫復何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