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兩歲一個月,會說話,醫院檢查說是自閉症怎麼辦?

琴琴1387629


我家大寶10個月叫媽媽,後來就不說話了,到3歲開始叫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大人說什麼他都明白,和小朋友一起玩時特別主動。4歲和5歲去大型幼兒園諮詢讓去醫院開自閉症和是否有多動症證明,去醫院看過不是自閉症,多動症由於要抽靜脈血就沒看。5歲時去的私立幼兒園,1個月內開口說話,現在6歲半表達基本正常就是有時要仔細聽。孩子說話晚儘量讓孩子多接觸小朋友和正常上幼兒園有好處。

我們在兒童醫院看是否是自閉症時看到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在接受治療,如果已經確診為自閉症的還是聽醫生的接受治療,上學可以上特殊學校


晾涼靚


我的孩子現在三歲十個月,曾經診斷為輕微自閉症。

背景:小孩從小外婆,奶奶一起帶,外婆和奶奶關係很好,我們一家人那時候從未罵過,兇過孩子,更別說打。基本上八個月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看電視,怕對眼睛不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時間稍微會控制一下,電視看得多,我和爸爸平時看手機時間多。

小朋友說話晚,一歲十個月叫媽媽,然後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小朋友兩歲十個月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不對勁,和同齡人完全不一樣。

1. 到兩歲十個月,只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沒(就是不要,不行的意思),其他的話都不會講。

2. 很少開口說話,要幹什麼需要幫忙,用手牽你,用手指一下都不會,就用眼睛看。

3. 基本不和小朋友玩,都是自己一個人玩,偶爾看小朋友玩,看幾分鐘就自己玩。

4. 經常會自言自語,說火星語,根本聽不懂。

5. 和我們任何人都沒有目光對視,一對視馬上避開。

6. 基本不願意和我們有什麼親密接觸,比如擁抱,比如親吻,都會有意識的避開。

7. 吃飯只吃魚,任何其他的菜都不吃,不吃任何零食,塞給他都馬上吐掉。

8. 基本沒有興趣愛好,最喜歡去地鐵站看地鐵,可以在地鐵站裡面看地鐵進進出出非常非常久的時間,每次都是強制性抱走。

9. 經常自己玩著玩著就發呆,說火星語。

10. 性格執拗,每次阻止他做什麼事,都異常崩潰,無法改變他任何行為。

我這時候已經意識到孩子的不對勁,於是物色了一家幼兒園,希望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可以有所改變,可是孩子從不參與任何活動,依然是自己過自己的,在幼兒園增加了幾個表現

11. 喜歡玩門,自己開門關門可以持續一上午直到老師把他抱走去吃飯,當然免不了崩潰。

12. 上的是蒙氏幼兒園,小朋友都是單獨做自己的工作,我家孩子卻一下,都是自己一個人做,每次都是做同一個工作,直到好多好多天。

13. 從不參加任何集體活動。

三歲四個月的時候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疑似自閉症,當時在網上看各種案例,各種介紹,都說是自閉症,那時候整宿整宿的失眠。只有在貼吧有一個專家說到輕微自閉症很容易誤診,很多小朋友電子產品用多了會出現類似自閉症的情況,也有可能是發育遲緩,也有可能感統失調,讓家長不要對號入座。

於是我開始反思孩子的成長過程,不管是不是自閉症,家長不要沉浸其中,我停掉了家裡所有電子產品,不當著孩子的面用手機,孩子在家就不開電視,和老師溝通好,每天孩子課外活動時我都過去帶著小朋友一起玩,多和孩子做有效陪伴,他們班所有的孩子我都叫得出名字,每天在家就和孩子聊他們班的小朋友,孩子的變化非常大。

一個月之後去醫院複查自閉症,不到十分鐘,醫生就馬上排除自閉症,醫生說和初診的時候的表現不一樣了,和醫生交流了這一個月的情況,根據前兩天做的自閉症篩查結果,醫生最後結論是發育遲緩,最大的問題就是社交問題,醫生一直和我強調,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家長要教,大人帶著小朋友一起玩對小孩的影響是最大的。醫生推薦我去上社交障礙的課,考慮到我的時間比較自由,所以選擇自己陪伴。

現在孩子三歲十個月,現在在傳統幼兒園讀小班,和同齡人之間還有差距,但是和五個月之前是完全換了一個人,每天至少會說十次以上媽媽我喜歡你,會抱我,會主動親吻我,開始記得幾個班級同學的名字,會坐下來參與集體活動,和老師一起玩遊戲,在小區有兩三個固定玩伴,雖然社交能力還是很偏弱。雖然語言還不夠清晰,但是大部分的話都會說了,現在和他講道理他開始會聽了,以前當妹妹是透明人,現在開始帶著妹妹一起玩。開始吃其他的菜了,也開始吃零食。會自己看繪本,完整的講一本繪本故事,學會了自行車,滑板車🛴。現在情緒管理和規則感還是很弱,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去做,他一定可以成長起來。

小朋友的成長真的不能丟給老人,丟給電子產品,家長的有效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和老師溝通,針對性的教育很重要。


杞幻


說說我兒子的症狀,兒子早產,出生缺氧,腦出血,一歲前沒發現什麼不對勁,長得又高又壯,一歲後發現越來越不對1.對旋轉的東西超級感興趣,一個小瓶蓋能轉一上午,菜市場磨香油的也能看半天,經常在理髮店門口看旋轉的燈拽不走2.超級愛說,但只說自己感興趣的,很不好交流,他說的話題根本停不下來也引不開,你說的他根本不答茬3.自己說一句話最後兩個字總要重複一下4.不是不和小朋友玩,而是根本不會玩,站到小朋友中間根本不懂遊戲規則,怎麼教也不會5.固執,畫畫只用紅色,吃飯只能坐到固定位置,等等6.對數字超級敏感,一歲多不用教自己就會20內的加減法,所有人電話沒教過都能背過6.觀察和記憶裡超強,比如去看展覽,回來後展廳什麼樣,都有哪些展品,每個展品的細節都能說的很清楚,像印在腦子裡一樣。爺爺當時總說孩子是神童,可我最不願意讓他們說這些,我不願意讓孩子不一樣。 最操心的是幼兒園小班,根本不和小朋友玩,任何集體活動都不參加,但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會這樣,懷疑孩子自閉症但就是不敢去醫院確診。作為媽媽,我盡我最大努力去陪伴孩子,去一點點教他,也許我家孩子不是自閉症,也許比較輕微,好在現在11了,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h活潑開朗,學習也好,也許我是幸運的,但其中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安06佳16


曾經看到過一個案例。一個全職媽媽帶寶寶,無意中發現孩子只要待在電視機前就變得特別乖,特別安靜。媽媽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就這樣經常讓不到一歲的寶寶看電視,而媽媽就能專心看書,做自己的事了。

後來,發現孩子與人都無法正常交流,看了醫生說是“自閉症”……

凡事沒有絕對,當然這也是特殊個案 。在這裡講這個案例只是幫助題主做排除法。關於自閒症的問題,一般人不具備專業的認知,可能給不了實際的幫助。建議去權威的大醫院確診,畢竟真正患自閒症的並不多。如果確診孩子沒問題該多好!

我很理解做為家長此刻的心情,焦慮,恐慌,無助。但是請您想一想,寶寶還那麼小,媽媽的堅強才能給予寶寶愛的呵護。

勇敢面對,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愛您的孩子!

祝福孩子健康!


像天使守護你


題主說的我覺得不是自閉症,我家寶寶2歲3個月前基本不說話,只會媽,爸爸,沒,其他都不說,和小朋友也不怎麼玩,但是和家庭成員互動很好,和親戚熟絡了互動也不錯!別人說什麼能理解,也能按指令做事,醫生說寶寶語言表達不起來會直接影響社交。如果是真的自閉症,寶寶不會因為別人玩他感興趣的東西就加入進去的,如果寶寶是自閉症是不會和你對視的,你會覺得他的目光很空洞,也許用詞不當!每一個寶寶發育都不一樣,現在我家寶寶詞語慢慢變多了,而且一開口就是2-3個字一起說,建議題主多和寶寶說話,無論他願不願意說,每天都和他說,希望對題主有幫助!如果對這個醫院的檢測有懷疑,建議在換家醫院,自閉症不是單獨的某個醫院就能下定論的!


紫木輕紗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重複刻板行為等主要表現的常見兒童疾病。形成的原因比較複雜,遺傳的因素、腦神經功能障礙、孕期併發症等。主要症狀有對人缺乏興趣、對外界缺乏好奇心、語言發育落後、運動發育遲緩、拒絕改變、缺乏模仿能力。

自閉症早期預警信號:1、到6個月,孩子還沒發出大笑或其他熱情、愉快的表情。2、到9個月孩子對聲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無互動反應。3、到12個月還不會咿呀學語。4、到16個月還沒有語言。5、到24個月還不能說詞組。6、在任何年齡出現言語、社交能力的退化。

你可以根據以上自閉症的症狀自評一下。就你的描述來看,孩子和媽媽有表情的互動,也可以加入小朋友遊戲,這和典型的自閉症還有點不同,所以即使醫生診斷無誤,也是比較早期。建議到正規的大醫院再做個檢查。而且一般自閉症兒童語言障礙明顯,智商較正常人低下,經常喜歡重複性動作,這些現象是否存在?2-6歲是自閉症治療的關鍵期,如果確診為自閉症,父母要足夠重視,帶孩子到正規機構干預治療。早發現、早治療。祝孩子早日康復。


慧媽媽家庭教育


孩子的年齡很小,不會用手指,而是把媽媽的手拉過去,這是自閉症的一個特徵,即社交障礙;

孩子不輕易開口,也不回答,不互動,這也是自閉症的核心障礙。

另外,孩子沒有眼神交流,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社交,從這些症狀來分析,孩子基本上符合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診斷標準。

醫生說的醫治,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干預,孩子一旦診斷出來自閉症,就要及時干預了,2到6歲是最佳的干預時間。一定要抓住了。至於融合教育,一定要按照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

關於你說的自閉症的發病原因,基本上都是先天的,比如新陳代謝疾病,比如免疫細胞的異常,比如遺傳因素等等。

所以,作為一個ASD小朋友的家長,現在就要投身到孩子的干預中,包括對孩子機構的選擇,對孩子的家庭干預等等,一旦干預,便是終身的,所以,要堅持。

關於治療方法,其實現在市面上很多的節食療法,訓練療法很多都是不科學的,作為父母,我們只能通過後期持之以恆的干預和訓練來提高孩子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讓孩子儘量的接近普通小朋友的程度和狀態,目前被證實科學有效的干預方法就是ABA應用行為分析法,家長在訓練中要掌握回合教育的實操訓練。

另外,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既然診斷了,那麼就不要質疑了,為了孩子,堅強!

大家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留言區給我留言。


孤獨症之家


你家小孩這種情況應該不是自閉症,現在才兩歲,判斷是自閉症為時過早。但需要去幹預,再大一些應該會改善的。我家小孩跟你的差不多。

分享一下我家小孩的情況。

我家孩子兩歲的時候只會說爸爸,哥哥姐姐,疊字的稱謂,兩個不同字就不會了,整句話更不會,你說什麼他也懂,但就是不說。要拿什麼他會帶你去,他自己不會去拿。

到了兩歲半還是不會說其他話,我們也緊張了,帶去大醫院檢查,說是發育遲緩,回來自己做干預。後來辭職了自己帶他,跟他說話說得慢一些,重複幾次,讓他看口型,鼓勵他說出來,每天都帶出去玩,去超市最多,看到每一樣東西就跟他說是什麼。每到週末就帶去商場,遊樂場,景點,公園,科技館博物館海洋館等等人多的地方,他不玩也讓他看。

在三歲的時候去了早教,剛開始都不敢進去,也不敢玩,後來慢慢的適應了,就很喜歡模仿老師,喜歡跳舞,喜歡各種器材工具,每天都想著去上課。也慢慢會整句話了。用早教老師的話來說,這個孩子就是感統失調,要給他做感統訓練。

現在孩子還有一個月就四歲了,在上中班,除了比較膽小,吃飯慢,不怎麼說話之外,老師說表現還可以。放學之後他就很活潑,嗶嗶叭叭說不停,但是發音不是很清楚。因為也是九月份才上的幼兒園,需要時間去適應集體生活。

當初我們也很擔心是自閉症,醫生評測給出的結論是發育遲緩,做好乾預也是會改善。現在孩子的表現雖然比起其他同齡小朋友還是有點落後,但是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相信後面能追趕上的。

所以你家小朋友這種情況應該也是發育問題,多跟孩子交流,多出去玩,和家長多互動,一定要多互動,會改善的,加油。


路銳銳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關注我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自閉症現在的叫法更應該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

目前主要有2個特徵:有社交、互動的缺陷(交流障礙)、有重複的、限制的行為和愛好。


需要知道的是語言能力並不能作為自閉症的診斷依據,由於自閉症孩子的症狀不一,語言的個體差異較大,會不會說話都可能是自閉症。

從描述上看,孩子在出現正常的語言發育後出現倒退或停滯,不會和人說話,能理解別人說話,情緒方面任性,沒有基本社交,有自閉症的嫌疑,當然如果不是自閉症也需要干預孩子的行為。


如果只是不說話,能理解,會模仿、會互動,基本就可以排除自閉症。但孩子的症狀都有一半,這個不是單靠症狀就可以診斷的了,為了避免誤診,通常會用國際專業自閉症篩查量表“ADOS”,通過認知、言語、動作、注意等多方面評估


自閉症的病因

目前自閉症研究表明,自閉症更多的是形成發育,簡單的說就是孩子在胚胎時期出現了一些情況或是問題。

在原因上大致有這幾個大方向,第一“環境的影響”還有就是“基因的甲基化”,對於前者來講的話在胚胎髮育時期,受到一些環境的影響,包括我們生物異源(物和)重金屬的接觸,還有一些過敏、代謝,以及整個常用功能紊亂等等。這些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另外對於基因的問題,有一定基因突變的原因,基因突變主要是一些小的片段的部分丟失或缺失,但目前全世界的自閉症基因學家、遺傳學家都在研究這個,不過任然沒有一個確切的方向。


目前我們現在更推崇的就是環境的影響、基因的甲基化。


對於自閉症來講,目前的發病率是很高的,最近達到了五十九分之一,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群體,目前自閉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行為的干預方法對孩子有直接的改善,現在全球的科學家也在研究很多的一些方向和方法,都是對孩子有直接性的影響。

從我們的經驗來講,成人的自閉症回顧他們之前的早期干預是非常地有效果的,所以當孩子有這樣一個問題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早期的干預。

目前的干預方法有行為干預法有,ABA的方法,或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結構化的,包括時現在的“地板時光”,還有PRT的這些方法都是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很多問題。


有其他兒童問題可以直接在評論區詢問


更新:(分享一個自閉症兒童交流群:ljjyujiao)

一路童行


首先看一下自閉症的普遍症狀:

1、語言障礙:多數患者語言發育遲緩,或者在2-3歲出現全面倒退,甚至終身不語。

2、社交障礙:患者無法與人建立正常的社交關係,逃避對視,表情匱乏,對親人少有依賴感,對人的興趣極低。

3、狹隘的興趣和刻板的行為:對某些物品異常地熱衷,比如可以盯著風扇數十分鐘甚至數小時,生活習慣和規律固執不變,反覆一些刻板的動作,比如跺腳,拍手。

4、智力障礙:50%左右的自閉症兒童伴有中度和重度智力障礙(智商低於50),25%伴有輕度智力障礙(智商50-69),只有25%的患者智力正常。

每一個自閉症的患者具體情況都不一樣,自閉症的診斷也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單靠醫生看一眼就可以確認的,需要結合醫生的經驗,現場的測試,還有各種定量的測評表格綜合得出結論。建議去專業的醫院檢查,目前全國範圍內,最好的兩位大夫,一個是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鄒小兵,一位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郭延慶,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找他們就診。

自閉症的確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概括一下:先天性腦發育障礙,屬於神經系統疾病,終身伴隨,無法治癒。

但是無法治癒不代表沒有希望,目前沒有治療自閉症的藥物,只能通過科學和持續的康復訓練來儘量提升孩子的各項生存和生活技能,儘量讓他們可以接近,乃至達到普通人的狀態。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是也是唯一的希望,作為家長,需要坦然面對,並始終保有平和的心態,持之以恆的付出。

我的兒子也在去年被診斷為自閉症傾向,當時語言退化比較明顯,各種認知和自理能力都退化,且遠落後於同齡孩子,社交意願和能力非常薄弱,基本的對視都做不到,然後堅持在機構訓練,在家中學習,並保證半天幼兒園的生活,一年下來,進步非常大,如今語言基本沒有問題,豐富而活躍,認知也進步很多,雖然和同齡孩子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一直在慢慢前行。

如果確診,家長必須持續學習和認可科學的康復和治療方法,現在社會上太多騙人的治療方法,騙取錢財,耽誤孩子。我看過太多的什麼中醫,針灸,戒食療法,都宣稱可以完全治癒自閉症,請記住,目前而言,自閉症沒有治癒一說,只要這麼說的,一定都是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