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定要發展農業嗎?在農村發展什麼行業比較容易賺到利潤?

懂農帝


你好!

所謂發展,必須要有條件支撐!像農村的發展,它的條件就是地廣人稀,有土地能更好的種植莊稼,才能更好的發展農業!如果你想在農村發展工業,發發展工業所需的交通,勞力,市場等條件,在農村是達不到的!所以農村的條件也更適合發展農業!


如果要問,還有什麼行業在農村發展比較容易賺到利潤,那就是旅遊業



農村有什麼?農村有青山綠水!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農村良好的生態環境,相對比城市,是獨一無二的,也是非常稀缺的!

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良好的生態環境,更讓人心生嚮往!大力發展農村旅遊業,不僅可以促進農村經濟消費,還使得農村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最終獲利的還是農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又是這種大問題,小編你是農村出來的娃娃嗎?

有人的地方才有消費的可能,人群匯聚的地方才有產業存在的可能性,但是這裡提到的人是年輕有知識的人群,在鄉村50歲以下都可以算作年輕人,試問現在在鄉村15-50歲的人有多少?有知識的人有多少?

鄉村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能否在家做一份事業,或者一份職業。

當下,城市近郊是可以發展體驗式鄉村產業的位置優勢,養老產業、生態產業、新農村建設、民宿......都可以做,但是這些產業要求人的知識儲備和對行業信息的通達熟悉,村裡的孩子們如果不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儲備足夠的知識,一定走彎路,風險重重,鄉村新型經濟體考驗的是人群的跨界和綜合運作能力。

“比較容易爭取到利潤”這種說法基本不成立,這世上彷彿沒有容易的事。


帶言


我生活在農村與城市交叉的地方,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除了農業,有以下幾個工作可以做。

1.土地經理人,估計這幾年會很吃香。

2.農產品加工,深加工,產品還過得去那種。

3.農產品電商。

4.媒婆。

5.道工老。

6.裝修應該不錯。

咱們可以一起討論一下。











欣鮮美味


因為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一個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找到了養家餬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這就是好多外出打工者的現狀!現實總是這麼殘酷!

就目前來看返鄉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農民工在城市中生存的不容易。因為沒有什麼高學歷,好技術只得從事那些城裡人不願意乾的收入又很少的活,如果年紀大了,力氣小了工作也不好找了,只得選擇返鄉養老。

根據現在的農村的實際情況,年輕人在家務農的收益是很少的。從土地中獲得的收益太少了,忙忙碌碌一年的收入都趕不上在外打工幾個月的收入。回到家鄉的務工人員除了務農,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因為在他鄉掙了一些錢後,是想著回鄉創業,也就是所謂的“鳳還巢”。帶著資金帶著技術回鄉創業,帶著鄉親發家致富。

回到村莊裡的如果不想務農的年輕人他們有時就像探路者,朝著現代農民的方向摸索,有搞蔬菜大棚的,有搞特種養殖的。也有一些農業特色村,一直都是主打農業牌的,搞創新農業的,特色農業的,也吸引了一些年輕人加入,也搞得有聲有色的。曾經貼在他們身上的農耕標籤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他們也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務農了!

凡事無絕對,也有例外的,那就是有一些年輕人選擇了成為種糧大戶。我老公的姐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家裡的收種機械一應俱全,又承包了幾十畝地。農忙收穫的季節時在各個村莊幫村民收割莊稼,忙完收穫季,又忙著幫村民播種。自己又種著幾十畝地,一年下來收入也不比打工少。像姐夫這種情況的人也是少數。

俗話說得好,條條大道通羅馬,回到家鄉如果不想務農的話,可以通過分析自己的特長和當地的資源優勢。尋求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謝家牛牛


未來農業還能掙錢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5a15cf341f89de31a74423936ac0624\

天台草根


農村不一定要發展農業,想要賺錢,就必須將目光放寬一點。任何的產業都能變成收益,得看你自己怎樣選擇。

現在農村做的比較火熱的幾種產葉,或多或少會與農業有一定的聯繫。如果不想直接接觸農業,現在的民宿產業是一個很不錯的產業。

但是做民宿產業,一定要與當地的特色結合,切勿追求時尚潮流,要讓別人覺得你有特色,不同於別的民宿產業。


青年鄉村


在農村生活過很多年,住到城裡十幾年了,我真的一直好向往農村生活。空氣好,地方大,生活壓力小,鄰里關係親密,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在農村種地養牲口。

城裡大超市的蔬菜瓜果甚至比不上農村普通集市上賣的,只要你東西味道好,貨保質,在城市是不愁賣不出去的,前提是你得找對路子,兩個500人的微信群就可以讓你發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