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鬆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1899年,錢松喦出生於宜興楊巷。這個古老的宜興西北小鎮,早在五千多年以前,就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層層堆積的遺址,至今依然清晰可見。作為名副其實的“活水碼頭”,楊巷自周代形成街市,到唐宋更盛,至今風貌猶存。

錢松喦,(1899.9——1985.9),當代畫家,江蘇宜興人。曾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是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錢松喦小名松伢,寓意松樹長青不老,意義吉祥,因“伢”字與“巖”諧音,改名“松巖”,後來改為結構更為優美的“松喦”二字。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幼年時期家境雖不富裕但書卷氣息濃郁,祖父、父親均以教書為生,作為秀才的父親錢紹起,是他的繪畫啟蒙老師。從八歲(1907年)開始,他隨父親在楊巷鎮私塾就讀,直到十三歲(1912年)時,進入父親所任校長的楊巷鎮立第一初小,不久,他即嫌課程太淺而輟學,返村過起了五年半耕半讀的日子,並學習國畫傳統技法。童年的他白天常在草地上仰觀山川,夜晚便獨自揮毫,家鄉的秀美山川深深滋養了他的心田。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錢松喦的最高學歷是五年制的無錫江蘇省立高等第三師範學校畢業(1918年—1923年),此間,他受教於書畫家胡汀鷺,主要研習石濤、唐寅、沈周等人的畫法,同時學習透視、色彩、解剖、光影等西畫技法,待他從第三師範畢業時,他已經出版了平生第一本個人畫冊。由於他成績優異,時任校長的陳谷岑力勸其進大學或出國深造,被婉言謝絕。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從1923年到1956年,他先後在多所小學、中學以及美專任教。錢松喦3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是動盪不安的。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不僅飽受了生活的顛沛流離,同時,國難給予他心裡的感受也直接反映到他的繪畫之中,從而體現出一個傳統型文人畫家的品格與胸懷。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抗戰勝利後,他在師範任教的工資難以養家,因此,不得不輾轉蘇州、南京、常熟等地辦畫展鬻畫謀生,其中一次到南京,非但沒有賣掉畫,還要付每天的房錢、飯錢,最後連回無錫的車票都買不起。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錢松喦是一個早熟晚成的畫家,五十歲以後的他才正真的進入了藝術的高峰期。1957年,他從無錫師範調至江蘇國畫院任畫師,並定居南京,從此他義無反顧地揚起了傳統中國畫如何反映現實生活的風帆,走上了藝術的探索之路。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1960年,錢松喦滿懷著無限的創作熱情與傅抱石等畫友做了二萬三千里旅行寫生,這次寫生無異成了他藝術的催化劑。他過龍門、攀華山、遊聖地延安、看西安碑林,登秦嶺、觀峨眉、嘉嶺怒吼、巫山雲雨,盡收眼底;出洞庭、入三峽、沐湘江風雨、瞻領袖故居,滿載而歸。寫生歸來的他亢奮之情溢於言表,創作的激情如噴薄欲出的旭日。從此胸襟大開,氣局拓展,創作了一批驚世駭俗躍然紙上的佳作,如《紅巖》《常熟田》《三門峽》等。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錢松喦 大咖是這樣煉成的!

1964 年,在北京舉辦個展時,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的華君武,讚譽他的作品是“山水畫推陳出新的新樣板”。

錢松喦以其高品位的山水畫藝術,屹立於20世紀中國畫壇。他以渾厚、沉著、剛柔兼濟的畫風,與傅抱石的奔放、酣暢、天風海雨式的畫風,恰成鮮明對照,誰也不能代替誰,共同開拓了新金陵畫派的藝術雄風。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