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入關,滿人統治了漢人三百餘年,從那一刻開始古代中國是不是亡國了?你怎麼看?

li212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

時至今日,關於清朝的爭論一直甚囂塵上,熱度不減。很多人認為明亡清興是我國曆史上亡國史的開始,元朝其實也是這種情況,因為有“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為證。

所以,明朝是漢人真正的復國王朝,清朝則是漢人的被殖民王朝。

關於這樣的觀點,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就多次分析:

這是一種根本就站不住腳的說法。如果統治者不是本國的主體民族,就認為這是本國的亡國被殖民歷史,那麼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八年時間,就可以被看做是美利堅人民的亡國史,因為奧巴馬是肯尼亞人的後裔。

將民族成分作為劃分是否亡國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我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制度開始,我國就一直是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

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區域,生活著許許多多的民族,他們深受中華文明的薰陶,培養出了對中華文明的認同,並以中華文明的繼承者為榮。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非漢族領袖登上最高權力寶座,都屬於中華文明的代表。因為他奉行的還是專制皇權的老一套制度,也就是中華文明衍生的統治制度。

因為中華文明的先進性,使得非漢族的統治者更能顯得與眾不同,更能享受更多的權力和資源。更重要的是,因為非漢族人口太少,難以管理大多數的漢人。進行所謂的漢化,可以“以漢制漢”,實現自身統治的穩定。

所以,在中原範圍內,中華文明的傳承是歷史的必然,任何民族的統治者都會沿著這樣的道路走下去,而這和我國根深蒂固的小農經濟經濟基礎密切相關。

因為遵循所謂的中華文明,因此中原範圍內任何當政的統治者都被認為是繼承了中華文明的“正統”。

不過,隨著中原地區文明的發展和壯大,勢必會產生向外擴張的可能,這時的東北、蒙古高原、西域以及青藏高原就會成為中華文明的影響區域。在唐朝等強大王朝的影響下,這些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也逐漸開始了封建化進程,並逐漸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而清朝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納入中華文化圈的。明朝時期,東北是明朝的勢力範圍,努爾哈赤是明朝建州指揮使,也就是明朝的公務員。在這樣的情況下,努爾哈赤及後代對明朝的攻打,就不是外族的入侵,而是內部勢力的相互傾軋。

和先前中原地區各民族自覺遵守封建正統繼承製度一樣,此時的清朝為了穩固統治,也宣稱自己為崇禎報仇,是正統的繼承者。於是,清朝取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並逐漸在中原站穩了腳跟。

因為清朝繼承了封建正統,所以清朝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正統封建王朝。

中華文明的“正統”比血統或者民族更有說服力,所以“正統”的存廢應該是我國是否亡國的主要參考。

以“正統”來評價是否亡國,就很容易解釋日本入侵和清朝入關的明顯不同了。

中原文明雖然擴張,但一直未將日本納入中華文化圈之內,明朝時期朱元璋甚至有意排除日本,這使得日本長期以來都行進在和中華文明不同的道路上。

因為和中華文明不同,所以日本不具備受中華文明影響,並主動向中華文明學習的內在動力。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迅速增強,並不斷對外挑釁並擊敗清朝。此時的日本自認為文明水平高於清朝,因此日本開始做起了佔領我國,入主中原的美夢。

不過此時的日本不會接受中華文明,而是將自己的所謂先進文明強加到被佔領區的頭上,這是所謂的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擠壓,和清朝主動學習先進的中華文明概念完全不同。所以即使日本成功,日本也不會成為我國的第57個民族,而是我國民族會變成日本的附屬民族。


清朝入關成功,是因為漢家王朝內訌,正是因為漢家王朝內訌不止,才給了邊緣的清軍趁虛而入的歷史機遇。而漢家王朝乃至所有的王朝內訌不止,是因為古代的所謂“國”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國,而是統治者的“國”,在家天下的框架下,“國”更像是統治階級的私產,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王朝的更迭,無非就是換了一撥統治階級,而“國”仍舊是新的統治階級的私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統治者和明朝統治者就沒有了本質的不同,僅僅是民族成分的不同就判定為整個中華民族的亡國史,太過偏頗。

在多民族的我國,除了元青這樣少數民族做統治者的,更多的時候漢家王朝朝堂也有很多少數民族文臣武將,那他們也作為統治者,是不是說明中華文明又一次國家瀕臨滅亡了呢?


最後,所謂漢人衣冠不存導致的亡國,其實這和清朝的統治政策有關。

首先,清朝是少數民族入關,為了在精神上徹底壓制漢人,防止其造反,清朝通過醜化漢人衣冠,使得他們在精神上被奴化,從而沒有勇氣反抗清朝;

其次,清朝處於封建時期的末世,封建制度危機四伏。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保持統治穩定,清朝的統治政策勢必會更加極端和反動,這就好像為了挽回另一半的男女會做出失去理智的不可理喻的事一樣。

所以概括起來,清朝不是我國的亡國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元清對華夏最大的傷害是文化和思想的傷害,這其中元朝國運90年,清268年,後者禍害尤烈,其實隋唐兩朝皇帝都有胡人血統,隋文帝楊堅原名普六茹堅,但大家都很認可他他們,因為他們漢化了,說漢語,穿漢服,行漢禮,和和漢人沒有區別,而清朝呢,農奴制度,上上下級是“主子"包衣”這樣的關係,滿漢不通婚,腦袋後面扎豬尾辮,更有文字獄閹割漢人思想,反而是日本小國外族入侵比較少,文化傳承比較完善,有時我國曆史學家研究明史還要去日本査資米料,你說可不可恨!所以說這並不是關於憤青,民粹,民族主義的問題,明朝有王陽明這樣的學問家清朝只有禁書,禁詩。


江湖秋月明


中國,又稱祖國。

即不是國家,也不是政權。

而是指中華文明。

明朝滅亡只能說是漢人政權的滅亡,而不能說以是中華文明的滅亡。

中華文明在,漢族就在,漢族在,像明朝這樣的漢人政權要多少有多少。

相反,若是中華文明不在了,也就不會有什麼漢族了,更別提什麼漢人政權了。

我們是中國人,不是指我們屬於哪個國家,哪個朝代。

而是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繼承人。

明朝,不過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的一個朝代。

全集裡的一個子集。

中國不在那朝堂之上,也不在那田野之間,而是活在我們的文化之中!


暴民之上有暴政


心術不正題目!

哪個朝代不是被異族亡國?

炎黃二帝是什麼族?

夏族被商族取代,夏族是不是亡國?

商朝的商族政權,被周族取代,商族是不是亡國?

半農耕半遊牧的秦國什麼族,滅六國又是什族?

所謂漢族又是什麼族?誰真天生漢族?建立漢朝劉幫是漢族嗎?

五胡時代是不是亡國?

北魏、隋、唐、鮮卑政權,是不是亡國?

元朝蒙古,是不是亡國?

憑什麼說滿族統治是亡國??挑拔民族關係,故意離心離德,用心惡毒。



何為中國?

第一,從地理角度看,中國本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請看系列地圖:

上述各圖是小編從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拍攝的部分歷史地圖,從這些地圖中可以看出來,中國疆域範圍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當中,如果說滿清君臨天下是古代中國亡國的話,那我的問題是:

從地域上看,哪一個朝代才是古代中國?滿清亡的是哪一個中國?或者說,中國其實每二三百年就要亡一次呢?

第二,從文化角度理解中國。

一說中國傳統文化,人們就傾向於認為是漢文化,但關鍵在於:漢文化是純粹的單一漢民族的文化麼?事實上,本就沒有純粹的漢族一說;漢族本身也是多民族融合的結果;既然漢民族是一個雜糅而成的民族,那所謂的漢文化也就是眾多文化的一種集合體。

我們更應該承認的是,這樣的集合體有豐富的內涵和強大的生命力,形成了文化核心區域,對周邊民族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他們來到這個文化核心區域,接受這種文化,改造自我,那我們又為何要將他們排除在中國之外呢?

如果將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視之為是亡國的話,那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朝時期、遼、西夏、金時期是不是都可以視之為北方的淪陷呢?

關於這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討論!


歷史不冷門



用戶5466319676


兩次亡國,也亡了漢唐文化,好在漢家英雄朱元璋北驅蒙元,大力恢復漢制,使中華文化得以復興,所以說,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英明的領袖,軍事家,民族英雄!對於滿清也是一樣亡國,孫中山也一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因為清算不徹底,如今中華文化已經沾染了匪氣和野蠻,已經不正宗!


大公異聞


蒙古和滿族發跡地均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管轄下,成吉思汗是金朝子民,努爾哈赤為明朝邊民。他們不是藩屬國,是真正的中原王朝子民。奪得天下後,元清均稱自己為歷代中原王朝繼承者,漢語為正統語言,文化傳承不中斷。拿今天來說,滿蒙都是中華民族重要成員。因大國插手,外蒙分裂出去,將來有可能再回來。從歷史來看,日本列島從未屬過中國,日侵華試圖用日語取代漢語,臺灣和東北都強制日語教學,日本還想消滅中國文化傳承。現在中華民族也沒有日本大和民族。將滿蒙等同日本,不是傻逼,就是漢奸特務,沒事找事,挑撥中國民族關係,希望國家安全部門對這幫人特別關注。


四方井24508896


中國古代沒有亡國這一說法。滿洲人入關佔領漢地也不過是一個新的征服者,趕走了原來的征服者而已,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所謂國家,不過是一家一姓之天下,亡了國也不過是從老朱家轉到了愛新覺羅家,有什麼區別呢?何必厚此薄彼呢?而且我們古代史講清承明制,也就是說滿洲人的統治法方法和朱明沒有什麼區別,何來什麼亡國一說?而且滿洲人降低了賦稅,也比較長時間的保證了漢地的和平,對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情。清乾隆時期,大清的經濟達到了古代的極盛時代,很長時間老百姓都比較富足,怎麼說都是比較好的時代。

我們不要對滿洲人抱有什麼有色眼鏡,從中國古代史來講,他們並不算特別的壞,甚至是比很多的都要好,我們對於滿洲人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和態度,不要去輕易相信那些明粉的言論!


帝國曆史觀察者


一、首先,必須弄明白國的概念。如果把國定格為漢,滿清入關可以說是亡國。問題是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至今巳有五十六民族。所以,我們不能抱大漢民族主義的思維,而應樹立大中國的概念。二、其實,我國的歷史從一開始,並不是僅只一個漢民族,從秦國的地域看,那時已是多民族的融合。其後,有隋文帝遷都,促進民族大融合。所以我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國家。三、清兵入關,表面上看,是滿清吞併漢人 ,而實質是漢人融合滿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漢族文化博大精深,是任何文化也無法取代的,清朝其實還是漢文化佔統治地位。文化 ,其實是一個國家的精髓傳承,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在則列祖列宗在,則一個國家的實質在。四、堂堂中華,地大地博,人口眾多,文化底蘊深厚,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任何國家都是吞併不了我中華,他們如果對我們抱有什麼野心,他只會被我們吞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