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擁有好習慣的人和擁有壞習慣的人的差別可想而知。一個自制,學習能力強,一個是懶惰,跑兩步都會喘氣。一個好習慣可以讓人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壞習慣卻會讓人走入沒有光明的道路。可是沒有人生來什麼都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蹣跚學步到獨立自主,從無知懵懂到人情世故,父母的教學是打開知識的鑰匙。可是有的父母放任孩子卻說是自由,不管教當成是孩子自制。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清華校長在一次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提過,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難對自己的孩子實施有效的教育。其實現在很多家長都是幫孩子走路,一路陪著,攙扶著,幫他走過一個又一個關口,這樣的孩子可以得到有效的成長嗎?家長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教育方法上,而是在自己的行為點滴上。

很多父母在孩子心中是無所不能的,小時候被問心目中的英雄是誰,一定是爸爸,最無所不能的是誰,一定是媽媽。因為父母在小孩子心目中就已經塑造出高大的形象了。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顯得一些事情不會做,讓孩子去做,這樣對孩子恐怕比較好一點。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接下來舉幾個例子

1、不接送上下學,讓孩子更獨立。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由父母接送上下學,一到上下學時間點,學校門口就會停滿大大小小的車輛。有次我起晚了,忘記叫孩子起床,他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怪我為什麼沒有叫他起床,後來上學遲到被罰站,回來我給他買了個鬧鐘叫他以後自己獨立起床,我就不再叫他了,因為我有點生氣,後來還是他主動認錯的。還有一次載表妹的女兒去上學,她剛開學,我跟她說要知道陌生人的東西是不能拿的哦,她告訴我有媽媽在,怕什麼呢?

讓孩子獨立的起床,去上學,養成好習慣,對他自己,對父母,是雙利的。也要教他自己拒絕陌生人,而不是永遠當他拒絕陌生人的那個人。還有就是讓他明白錯在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2、不嘮叨,用行動告訴他他不對。

父母過多的嘮叨是孩子的心目中更年期的形象,孩子不聽話不耐煩是父母心目中青春期的形象。而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父母孩子之間矛盾滋生,影響感情,更不利孩子的性格成長。現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都可以輕易地接觸到電腦,手機,平板,然後一旦玩遊戲就停不下來,當父母不停嘮叨叫他放下,他會不耐煩發脾氣,當父母採取行動直接沒收,他不僅會發脾氣,還會到別人家去接著玩。我對我孩子也是這樣,我跟他約法三章說每天都可以玩,但是每次只可以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也不會處罰,有時候他玩過了我沒有嘮叨就看著他讓他自己不好意思,人的羞恥心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因為我以前老跟他灌輸誠信與羞恥的問題,他才會那麼容易的接受。

讓孩子養成到點就收的自覺能力,不是所有的嘮叨都沒有用,只是言多必失,對孩子說話點到為止也就夠了,要真正意識到孩子不停玩遊戲是孩子自制力的原因,而不是遊戲的原因。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3、不動手,不包辦,讓他自己去做。

在家裡,孩子有他自己的房間,我讓他自己打理,同時我也自己打理自己的房間,讓他知道他所做的是應該的,不是被要求的。老師常常要求父母要參與孩子的手工作業,我通常是叫他自己什麼都準備好我才去參與,也不過多的參與過程。他想吃什麼,我給錢,讓他自己到樓下商店去買,自己挑選,自己付款,我都是放手讓他自己去。

清華校長說: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是放手不管,孩子長大後越成功!

有的父母以為他還是個孩子,就會想要幫他做好一切,殊不知,這樣會讓他產生依賴心理,會讓他覺得一切都是父母該做的。

所以,父母該放手的就放手,叫他學會走路,怕他摔到,就讓他摔一次就大概明白如何更小心,而不是一路扶著他他才不會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