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人生,若能悟透古人的這三條處世天機,做人做事如有神助!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們與其用戰術上的勤奮來彌補戰略的懶惰,還不如在做事情前,將問題想明白、想透徹後再行動。人生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先學習古代先哲的大智慧,繼而懂得一些基本的為人處世技巧,讓言行舉止更合乎情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讓你無往不利。何為“道德金律”?就是歷經數千年而亙古不變的為人處世箴言。人生,若能悟透古人的這三條處世天機,做人做事如有神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衛靈公篇第二十四章》

釋義: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這句道德金律堪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國數千年道德的基礎。令人意外的是,《聖經》中也有相似的話語:“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麼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但《聖經》中的這句話比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晚了四五百年。

孔子這條道德金律簡單理解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人或者事物,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是多麼簡單、實用、淳樸的處世哲學智慧啊!這句話還告訴我們:與人相處時,要懂得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讓他人難過不算本事,能讓他人愉悅才是真本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孔子的另一句箴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就是說:想要自己更好,先讓他人更好,因為利己和利他是一體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共同構成了孔子仁愛思想,互相補充,相輔相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後世也影響深遠,而且還演變出了許多其他箴言,比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等等。人生,若能悟透孔子的這條處世天機,人緣越來越好,做人做事如有神助,繼而無往不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2、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出自《增廣賢文》

釋義: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能給人很大安慰,即使處於寒冷的冬季也讓人倍感溫暖。而一句傷人心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即使在夏季六月,也讓人感到陣陣的寒意。

《增廣賢文》中的這句道德金律、處世天機也是非常經典、歷久彌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們與人相處時,最常見的交流方式就是語言表達,但不同的語言起著不同的效果,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正所謂:“一句話可以成事,一句話也可以壞事”,當我們說出了能讓他人高興的話時,既體現了我們的高情商,也讓我們獲得他人好感,繼而我們人緣越來越好。

當我們只圖口舌之快,尖酸刻薄地批評他人時,不僅傷害了他人心靈,還讓我們內心充滿惡魔,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所以說,我們要多說“良言”,不說“惡語”,這才是大智慧的處世之道。人生,若能悟透《增廣賢文》中的這條處世天機,好人緣自然來,做人做事如有神助,繼而無往不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釋義: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

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見,人生,要想事有所成,“人和”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家和萬事興,人和則事業興旺,而人和的前提是要悟透“道”!何為“道”?道教始祖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看似是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無為而治,但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便是順其自然,像天行健、地勢坤那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周易》中的卦辭中說:“天道酬勤

”,曾國藩則說:“天道有‘三惡’: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這些都是先哲聖賢們對天道的總結,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借鑑。其實,“道”除了“天道”,還有“人道”,即為人處世之道。

一個人,懂得天道,懂得讓人愉悅的為人處世之道,則得天助、得人心,得道多助;一個人,不知道天道,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之道,則失天道、失人心,失道寡助。人生,若能悟透孟子的這條處世天機,人事和睦,好人緣自然來,做人做事如有神助,繼而無往不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熟記老祖宗的這三條道德金律,無往而不利!

以上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三條道德金律,亙古不變,非常啟發我們心智。人生,若能悟透古人的這三條處世天機,做人做事如有神助,無往不利!

朋友們,您的處世之道是什麼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