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什麼要將江夏鎮滅門?

籃壇言論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心狠手辣和四爺的冷血頗有相似之處。年羹堯屠了整個江夏鎮可以說讓人心驚膽戰一身汗,這真是視人命如草芥。屠滅江夏鎮的信函一到連四爺都驚訝,鄔思道先生一句話卻看的很明白,年羹堯這次是拿了不少啊。年羹堯屠滅江夏鎮為錢,為主子,為《百官行述》,還有人兜著。

為錢

江夏鎮憑藉著康熙御賜匾額,八爺,九爺後臺,任伯安臨近支持,劉八女的江夏鎮幾乎成為法外之地,“普天之下除了皇帝,最有錢的地方”。這裡是八爺,九爺的小金庫,裡面的錢難以計數卻大多見不得光。任伯安曾對年羹堯說,你們來了多少人,能搬多少搬多少。這樣“土豪”氣質的話可以看的出,江夏鎮可是有搬不完的財富。


為主子

當年四爺,十三爺路徑江夏鎮時候,被劉八女為難,最後四爺,十三爺憋了一肚子氣,無處發。連十三爺都說長這麼大,沒受過這氣。年羹堯作為包衣奴才,現在是四川總督,大老遠過來拿點好處,再替主子出氣理所應當。

為《百官行述》

這時候四爺胤禎和太子還沒有撕破臉。年羹堯奉命去取《百官行述》,八爺,四爺追究起來很容易就會想到太子身上。因為太子是這個時候大家都想扳倒的人,所以幾乎所有的矛頭不論是大爺,四爺 八爺,九爺的目的都在太子身上。那算總賬的時候找的人自然是太子。

有人兜著

即使太子兜不住了,還有十三爺和四爺,年羹堯的頂頭上司是十三爺。其實這件事也是為後來胤禛為皇額娘烏雅氏祝壽埋下不少伏筆。四爺胤禛的禮物都是年羹堯送來的,十分拿的出手,還分給了十四爺一大半。這些東西哪來的,沒有雄厚的財力和收藏能搞的到?讓人不由想起了江夏鎮。

以上這些事要做的不聲不響,沒有流言,那就下狠手了。


紅雨說歷史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需要封口!

雍正在聽聞年羹堯江將江夏鎮數百人滿門滅口之後,為年羹堯的獨斷專行而大感惱火,但鄔思道卻是坦然一笑,直言年羹堯一定撈了不少,旁邊有過軍旅生涯的老十三也不以為意,顯然他們兩個對年羹堯屠殺江夏鎮的行為,還是表示理解的。

因為這是一次絕密的軍事行動,跨境調動而且要潛進被重兵保護的劉家大院去搶劫,前提還不能暴露幕後四爺十三爺的身份,要想讓數百名參與人員保持閉嘴,最合適的方法就是給他們現實利益,而劉家大院就是最好的利益,這所號稱天下第二富,財富僅次於康熙皇上的大戶,家中的金銀財寶是最值得搶劫的目標,只有讓手下官兵拿到現實利益大家才能選擇守口如瓶。



更何況此時已經逐漸崛起的年羹堯不可能願意寄人籬下,始終做雍正的奴才,如何建立自己的團隊也是他一直考慮的計劃,利用搶劫江夏鎮來建立自己的私兵擴充自己的勢力,也成了他完成此次計劃的另一個目標,在這一點上善於籌劃陰謀的鄔思道和軍人出身的老十三一眼就看出了端倪,雍正一開始還以為年羹堯只是獨斷專行手段兇殘,但冷靜過後尤其在經過鄔思道和十三弟的提點下,雍正才意識到問題的實質,也許也是在這一刻他也隱隱感覺到了年羹堯的威脅。



但除此之外老謀深算的鄔思道恐怕還壓下了另外一句話,這也許也是年羹堯的真實想法,在這次絕密行動中,私下跨境調兵,還要搶劫康熙賜匾親封的名鎮,這是一個完全有可能掉腦袋的行為,雖然年羹堯是奉了四爺的命令,可誰又能保證這件事不會東窗事發,誰又能保證在北京的四爺會穩穩將這件事壓住而不會被康熙追究責任,一旦未來被追究責任四爺和老十三是否會過河拆橋將責任推給執行人年羹堯,這恐怕也是年羹堯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在無法預料未來是否會東窗事發的情況下,不如自己提前做一個滴水不漏,徹底將江夏鎮發生的一切不對外洩露,因此一場私下密謀的江夏鎮屠殺就此上演。。。。


遼寧資深球迷


剿滅江夏鎮的一場戲,把年羹堯的性格特點暴露無遺,也預示了他之後的滅亡。

年羹堯為什麼要將江夏鎮滅門?我認為有四點原因:

第一,替胤禛出氣。

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當年胤禛在過江夏鎮時,劉八女抬出康熙御賜的匾額,讓胤禛等人下馬步行經過。胤禛視之為奇恥大辱。

但是,胤禛又不能去報復劉八女。因為胤禛是皇子,劉八女只是個平民,地位身份相差太大。如果胤禛去報復劉八女,那是自失身份。就像狗咬了人,人不能去咬狗。

但是年羹堯作為胤禛的包衣奴才,就是胤禛的忠狗。他當然有義務替主子報仇。


第二,年羹堯性格殘忍,專橫跋扈。

年羹堯在去江夏鎮之前,曾在南京見了張廷玉。張廷玉告誡他,做人要多一些仁慈之心。

說明年羹堯在四川做提督時,就表現出了殘忍的一面,連康熙和張廷玉都聽說了。

而他的殘忍嗜殺在剿滅江夏鎮時表現得淋漓盡致,把全莊男女老幼都殺了。

而且他為人專橫,不太聽話,不怕給主子胤禛闖禍。所以敢殺人放火。

經過這件事,胤禛發現了年羹堯不太受節制,所以派李衛去盯著他。


第三,年羹堯想打造一支聽自己話的隊伍。

年羹堯很會帶兵,他在西北打仗時,手下士兵個個令行禁止。年羹堯讓他們砍手,他們二話不說,毫無怨言。皇上讓他手下將領解甲,可年羹堯不說話,他們就不敢解甲。

剿滅江夏鎮,正是年羹堯練兵的一個手段。

年羹堯一聲令下,他們就可以部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可見他們眼裡已經沒有了是非善惡,只有年羹堯的命令。

經過剿滅江夏鎮一事,這些士兵人人手上沾了無辜之人的鮮血,等於是納了投名狀。從此他們跟年羹堯之間有了共同的秘密。

況且他們肯定也個個發了一筆財,嚐到了甜頭。

所以,年羹堯通過剿滅江夏鎮,練了一支自己的親信部隊。


第四,年羹堯看上了劉八女的家財。

要帶兵,就必須有錢。你不給手下多發錢,手下怎麼願你聽你的?況且,做官想做得好,必須向上打點。

所以年羹堯需要錢,而劉八女家裡有很多錢。

如果不把劉八女家的男女老幼全部殺死,那麼就會有人知道年羹堯在江夏鎮搶了很多錢。

年羹堯為了把劉八女的家財據為己有,就必須把所有人都殺了。



夢露居士


《雍正王朝》中,剿滅江夏鎮一役,年羹堯奉命辦差,順帶著幹了一票黑吃黑髮橫財的勾當。雖然出的是險招,但這位四爺府裡的包衣奴才,也是看準了才走的這步棋。


江夏鎮到了劉八女這一代,早已不是劉老太爺在世時的民風淳厚之地。仗著有康熙皇帝御賜的匾額當保命符,鎮上的劉府私兵沒有少幹殺人越貨的傷天害理之事。

這樣的地方宗族惡霸勢力,擱在歷朝歷代都是要嚴厲打擊的對象。當初四爺一夥人辦完江南賑災差事,回京路過江夏鎮時,便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這塊法外之地的囂張跋扈。生性嫉惡如仇的十三爺,氣急之下恨不得當場就拔劍挑了這幫惡勢力。

讓劉八女有恃無恐的另一個方面,是他時任江南巡鹽道的姐夫任伯安。任伯安與江南一帶的鹽商關係密切,又是九阿哥的門人,每年向京裡的主子上交數量驚人的一大筆銀子,自然能牽著整個八爺黨為他這個錢袋子充當保護傘。

這位任大人,打從四爺、十三爺奉命到江南籌款賑災開始,就同這兩位皇子交過手。此次又拿自己在吏部多年籌建的私檔——《百官行述》,來向太子邀功謀求東山再起,全然不顧由此可能引發的朝廷混亂,當真是讓四爺和十三爺氣憤至極。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年羹堯握著兵部十三爺的手令,有緝拿要犯劉八女的現成理由,出師之名堂堂正正,首先在這上頭就佔著個“理”字。

然而,當年羹堯得知江夏鎮莊子裡存著的幾百萬兩銀子時,頓時見財起意,自編自導了一出任伯安、劉八女聯合淮安營官兵拒捕,隨後自個兒不得不痛下殺手剿滅整個莊子的“好戲”。

對於這筆飛來的橫財,年羹堯竟然一個字都沒向主子四爺透露,全部被他往車上一裝運去了大本營四川。除了心狠手黑、殺人滅口,把活辦得滴水不漏之外,年羹堯又究竟憑什麼判斷自己能夠獨吞這一大筆銀子呢?

首先,當然是四爺和十三爺與江夏鎮的過節。任伯安,有江南籌款阻撓之恨;劉八女,有江夏鎮下馬胯下之辱。這次又出了《百官行述》這檔子駭人聽聞的事,四爺和十三爺自然更加不會在意劉八女、任伯安的性命,殺了也就殺了。

再者,當下的奪嫡格局,還表現在太子黨與八爺黨的鬥爭層面。當得知自兒個存在江夏鎮的小金庫被抄,八爺黨第一反應還以為是太子幹下的這樁事,矛頭竟然一下子沒對到四爺這邊。

這幾百萬兩銀子的小金庫,是八爺黨多年積累私設的,說白了是一筆見不得光的髒錢,吵吵嚷嚷得鬧開了第一個對八爺黨自身就沒好果子吃。於是只得先記下這一仇,吃下這個啞巴虧。


太子這頭本指望著拿到《百官行述》,掌控朝中300多官員,現下事情搞砸了,撇清關係抽身還來不及,就更顧不上八爺黨的小金庫了。

況且,太子向來權威盡失,對外壓制不了八爺黨,對內控制不住老四、老十三。這次只能放棄《百官行述》這一翻身法寶,另尋機會以作他想。

而老四和老十三,經鄔先生點撥,也對年羹堯這次順手牽羊發橫財的事情洞若觀火。四爺當即的反應是很生氣,很明顯對年羹堯的忠誠產生了懷疑。

帶過兵的老十三,則相對較為理解年羹堯的舉動。帶過兵的知道帶兵的難處,民間是手裡沒把米,連只雞都招不來,更何況要面對拿命換錢的兵油子,沒錢那更是萬萬不行。

鄔先生呢?也主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這次看不見。畢竟年羹堯殺伐果斷、人才難得,當下奪嫡之爭的重要關口,四爺手底下十分需要這樣的人物效力。只要對其善加拉攏,同時加強防範也就是了。

三人一合計,最終決定替年羹堯善後擦屁股。日後年羹堯替福晉採購為太后慶賀的壽禮,用的錢估計就出自於這筆黑吃黑的橫財。


竹山清溪澗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雍正王朝》裡面,胤禛授意年羹堯帶領四川軍隊,以”剿匪“的名義去江夏鎮奪取《百官行述》。年羹堯”超額“完成領導任務,血洗江夏鎮。


第一,年羹堯本人心狠手辣,嗜殺成性,視生命如草芥。慈不掌兵,何況他是一個軍隊出來的”屠夫“,出手必然”闊綽“。


第二,江夏鎮是聞名遐邇的富貴聚集地,猶如清朝的”曼哈頓“,金山銀山大大的有。年羹堯帶兵需要錢,籠絡人心需要錢,自己也喜歡錢,血洗江夏鎮,可以為自己的事業運作提供經濟基礎。


第三,殺人放火是刑事案件,《百官行述》是政治案件,年羹堯明白其中的深淺。既然搶《白官行述》要殺人,不如趕盡殺絕,免得後患無窮。


第四,胤禛和十三爺當年路過江夏鎮,被劉八女故意刁難過。年羹堯是四爺府上的包衣奴才,為主子”報仇“是分內事。


通過這件事,年羹堯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影響力,同時自己的"任性”也引起了胤禛的警覺。

年羹堯的個性成就了他,也毀滅了他。


陳陳秋媚


年羹堯是四川的提督,而雍正讓他到安徽去拿人。這其中還牽扯到了太子和眾多阿哥,很顯然,這就不是一件普通的差事。年羹堯他能怎麼辦?



這次的任務不僅要奪回百官行述,還要把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搶回來,關鍵是還不能讓八爺黨抓到把柄。

年羹堯和嶽鍾琪在商量怎麼辦好這件雍正吩咐的差事時,壓根就沒有討論行與不行。而是商討如何讓這件不合規制的事,變得可行。

商討的結果自然是用重金招攬士兵行兇,重金從哪裡來?只能是將江夏鎮滅口,從劉八女家裡抄出來唄。

這件事本身就是刀口舔血的事,年羹堯拿自己的前途賭博,雖然過程是殘忍了點。但從結果上來看,年羹堯賭對了。

所以,要說年羹堯滅口江夏鎮,這件事沒有對與不對,因為這件事就只能這麼辦。



而雍正讓年羹堯去辦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玩味。他跟老十三早年在江夏鎮吃過癟,一直都有報復的想法。我個人猜測,雍正密派年羹堯去處理這個事,估計本身就沒有安什麼好心。

因為電視劇中對年羹堯的刻畫雖然不多。但是在血洗江夏鎮之前,已經借張廷玉之口,說的很清楚了。

年羹堯弒殺,而且草芥人命。連康熙和張廷玉都知道年羹堯這廝動不動就殺人。雍正會不知道嗎?


所以雍正派他去江夏鎮,估計就是讓他去滅口的。年羹堯可能不知道雍正的這層心思,但是血洗江夏鎮,符合他的性格。

任伯安和劉八女的性命,雍正打一開始就沒想過要留著。雍正只是沒想到,年羹堯會揹著他貪汙。從江夏鎮搶了百萬兩銀子,居然沒有告訴他。

對於屠殺江夏鎮這件事,雍正根本就無所謂。而且不僅是雍正無所謂。八阿哥作為江夏鎮的靠山,全鎮被屠殺,他也無所謂。

更可笑的是,大清國死了幾百號人,康熙也無所謂。幾百號人,死了就死了唄。任伯安敢搞百官行述,這是他找死!死了最好。年羹堯辦的好!

就算年羹堯不把任伯安和劉八女給殺了,康熙也一樣會派人去滅口。百官行述這種東西,是會威脅到皇權統治的玩意!

天只有一個,那就是康熙。能威脅百官的人也只有一個,也是康熙。

最後康熙升年羹堯為四川巡撫,說明康熙默認了年羹堯的行為。

雖然最後康熙將太子廢黜,老十三圈禁。但是這個結果與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沒有關係。

太子被廢,是因為康熙想廢掉他。十三阿哥被圈禁,是康熙對他的保護。如若不然,以老十三的性格,捅出更大的簍子來,康熙也保不住他。

最後再說個細節,嶽鍾琪臉上的疤痕,從江夏鎮一直留到了最後。這個細節很贊,電視劇拍的好。


Mer86


整部《雍正王朝》電視劇,最慘烈的劇情既不是皇子們的互相算計,也不是老八胤禩的逼宮大戰,更不是雍正帝手刃親生骨肉,而是年羹堯血洗江夏鎮!

這是唯一一次涉及到大量無辜百姓傷亡的事件,也奠定了老四胤禛上位的基礎,那麼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年羹堯為什麼這麼心狠手辣,連婦女和兒童也不放過呢?

一、

相信這件事發生的背景大家都清清楚楚,就是年羹堯奉老十三胤祥之命,前往江夏鎮捉拿劉八女等人。順便幫助自己的主子老四胤禛找到任伯安的百官行述。

在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6期時也提過這件事,當時看待問題的角度是從康熙帝的角度,也就是康熙帝明明知道這件事老四胤禛脫離不開關係,但是因為他已經認定了老四胤禛當儲君,所以最終沒有追究年羹堯的責任,而是犧牲了老十三胤祥,保住了老四胤禛。

在上一期文章中也從鄔思道的角度,探討了老十三胤祥為什麼最終成為了犧牲品?就在於坎兒的意外洩露信息,導致老八胤禩和太子胤礽的矛頭都指向了老四胤禛。此時為了避免二打一的局面發生,防止實力最弱的老四胤禛被扼殺,鄔思道擅自做主,把戰火引向了老八胤禩和太子胤礽,導致了他們先打起來了,自己保住了命。

但是犧牲了坎兒和老十三胤祥。

今天回答血洗江夏鎮,我們站在年羹堯的角度思考一下,為什麼他膽敢私自做主,給江夏鎮來了場大屠殺,除了無辜的婦女和兒童以外,還有幾十名官兵同時遭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年羹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年羹堯是一個心細之人:

所謂的心細,那就是善於揣摩別人的心思,當然後來他押寶雍正帝的情誼壓輸了就不提了,這裡舉三個例子:

在《雍正王朝》的開篇,年羹堯一登場就把這份細心展現的淋漓盡致。他聽說了老四胤禛作為欽差大臣到達了揚州,他已經料定主子不會從官道來,而是早早的在黃泛區等了兩天。而且還給老四胤禛請了一個先生鄔思道,並且把自己的親妹妹派來伺候,可見其心細如針啊。

在老四胤禛母親過壽的時候,年羹堯也是精心挑選了禮物,這樣既讓老四胤禛歡心了,也讓老四胤禛的母親高興了。而且禮物備的充足,按照老四胤禛的說法是也給老十四胤禵備了一份。

後來年羹堯因為沒有第一時間拜訪老四胤禛,被老四胤禛甩在院子裡跪了一天時間。他偷偷進屋,支開僕人,自己給老四胤禛洗腳,成功的感動了他。再到後來的去當封疆大吏,臨走時要走了老四胤禛的一串佛珠。

種種行為都表明,年羹堯前期做事都在往老四胤禛的心裡做,也善於揣摩主人的心思。

所以,當年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在江夏鎮受的侮辱,年羹堯時刻都沒有忘記,正是對主子的心意揣摩的透徹,他才敢替他們出這口惡氣。雖然方式過於殘忍,但是皇子們考慮問題,從來不會把老百姓放在首位的,他們希望的當然是下人忠心耿耿,凡事替主子考慮了。

果然,後來年羹堯回到京城,老十三和老四雖然怪罪他膽大包天,但是還是從心裡高興的,甚至老四胤禛都說出了“出了再大的事,我給你兜著”的話。

三、

年羹堯是一個骨子裡自卑的人:

正史中的年羹堯並不是雍親王的包衣奴才,而且家裡也不缺錢,是考取的功名。但是在《雍正王朝》的人設中,他是貧賤出身,是老四胤禛的包衣奴才,並且是漢人。

作為一名漢人,在滿人當家作主的年代要想出人頭地,那是非常艱難的。這也跟後來他的飛揚跋扈相襯托的,一旦一個人有了權勢,自然會把這個東西發揮到極致,這正是之前一直欠缺的原因。

他籠絡人心,就會兩招,一招是金錢,一招是大棒:

其實他也打過兩次感情牌,只是都以失敗而告終,比如他巴結張廷玉,給張廷玉送禮,結果人家只收了天麻,還反送給他一盒湖筆。比如他巴結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最終也沒有發現起到什麼重要的作用。

而對於胡蘿蔔和大棒,他可是演繹的爐火純青!

尤其體現在治軍方面,這在電視劇中多有體現,比如江夏鎮慘案發生後,年羹堯直接重賞這些參與的將士。如果誰不聽從軍令,或者說不聽從他的命令,輕則剁手,重則要命。

這也讓他手下的人明白,要想活的滋潤,必須聽從年大將軍的指令,不聽的話後果很嚴重,聽的話還有銀子拿。

也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畢竟很多關係的維繫需要金錢支撐,所以年羹堯的花銷異常的大。而江夏鎮又是老八胤禩一夥經營多年的小金庫,當時任伯安面對年羹堯的突然降臨也是說過,讓將士們隨便拿,能拿多少算多少。

可是,這根本就滿足不了年羹堯的胃口,他要的是全部!

四、

年羹堯的一箭三雕之計:

首先,年羹堯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表面上是捉拿任伯安,其實刑部抓人沒有必要千里迢迢從四川調年羹堯去抓人,隨便刑部派個人就能抓。所以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百官行述,這個是他的主要任務,也是一切事情的前提。如果他血洗了江夏鎮,但是沒有得到任何百官行述的線索,那麼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也不會饒了他的。

其次,這次血洗江夏鎮,沒有留下一個活口,所謂死無對證,怎麼說都行,所以年羹堯敢說他們造反,還毫無破綻。不僅老八胤禩一夥拿他沒辦法,康熙帝也沒辦法。

關鍵是替老四和老十三出了一口惡氣,別忘了當年他們離開江夏鎮時說的是“再也不要聽到江夏鎮這三個字!”

年羹堯此行還有一個關鍵的保障,那就是刑部的公文。刑部的老十三又是太子胤礽的人。所以他們端了老八胤禩的小金庫,只會讓老八胤禩認為是太子胤礽所為,更加記恨太子。

這就是我們能分析出來的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三個理由!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沒有說:

那就是,年羹堯這樣做也是一種自保的手段,假如僅僅是為了拿到百官行述。首先自己的行蹤難免不會被人發現;其次千里迢迢的去殺人,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更重要的是這個鎮還是當年康熙帝親自賜匾的鎮,誰敢造次?

如果真的被康熙帝追究起來,萬一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丟車保帥怎麼辦?

索性,年羹堯給他來個滅口,畢竟他是奉了老四和老十三的命令去的,康熙帝真追究起來,由不得老四胤禛不保!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不知死之悲,焉知生之歡?這是年羹堯在血洗江夏鎮當晚,面對部下嶽鍾麒的疑懼所給出的答案。事情發生於四爺胤禛在鄔思道的點撥之下決定自立門戶,不再一味依附於太子胤礽,自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牛刀小試,刀鋒直指避居江夏鎮的八爺黨核心人物任伯安。四爺讓鄔思道修書給時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堯,命其直接到南京向南巡於此的康熙帝述職後再啟程返京,並要求年羹堯帶五百名心腹親兵同往南京。接到書信的年羹堯也是一頭霧水,但不敢違背四爺之命,帶著嶽鍾麒和五百親兵喬裝打扮趕赴南京。到南京後,戴鐸將四爺密令告知並交給他一張刑部關防,是十三爺胤祥發出的鈞令:
近悉逆犯任伯安窩藏安徽江夏。聞知四川提督年羹堯即將由南京進京述職,著令該提督順途捕拿,妥解京師交有司嚴勘。密勿!年羹堯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四爺的意圖,於是分頭佈置,潛入江夏鎮,於是就有了江夏鎮滅門之禍。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存在疑惑,四爺只是命年羹堯捉拿在江夏鎮避禍的任伯安,並沒有血洗江夏鎮的意思,為什麼年羹堯要自作主張,趕盡殺絕,血洗江夏鎮上下四五百條人命,連部下嶽鍾麒和一生害人戕命的任伯安也嚇得目瞪口呆,筋軟骨酥呢?其實答案早在鄔思道單獨與年羹堯閒談之時透露了出來,鄔思道說他除了
德、能、權、謀,還多了一個膽,說年羹堯幼時嫌塾師多管閒事,打跑了三個;在玄武湖練水軍時為了籌餉勞軍,血洗了一個村子;西征時以一員微末偏將,先斬後奏,殺掉陝西總督葛禮,原因竟是葛禮曾經得罪過他。鄔思道的話充分表明年羹堯是一個兇殘狡詐,貪財好色並且極其自負之人。血洗江夏鎮時,年羹堯命令親兵無論男女老幼,見一個殺一個。嶽鍾麒知道這個魔王又要屠莊取財,怕惹出大亂子不好遮掩,因而說道:“裡頭四五百人吶!”年羹堯陰笑了一下,說道:
“他們聚眾謀反,抗拒朝廷,王法無情,容饒不得!走出一個殺一個,燒得乾乾淨淨!” 頓時,江夏鎮變成人間煉獄,連一生害人戕命的任伯安也嚇得筋軟骨酥。可年羹堯卻鐵鑄似的一動不動,看了一眼神情痴呆的嶽鍾麒,說道:“十二個女孩子,一人六個。銀子細軟全部運回軍中支用。”瞧瞧,這就是真實的年羹堯,難怪鄔思道早就斷言:別看你回到北京,在四爺府循規蹈矩,出了京,就又是一番光景!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歷史茶坊


年羹堯“血洗江夏鎮”的表現其實是他本性的暴露:兇狠不留情,斬草必除根,愛財勝過命!

康熙後期,“九子奪嫡”之勢愈演愈烈!黃河發大水,國庫卻拿不出來銀兩去賑災,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只有四爺毛遂自薦,受命於危難之際,他頂著巨大壓力去江南募捐!沒有人看好他,也沒有人願意看好他,甚至他自己都不知前路之曲折!

而江南本是八爺的根據地,任伯安等人完全不把四爺放在眼裡,對四爺的行動愛理不理,因為他沒有實力!四爺一時彷徨無計!

而後,年羹堯截獲了八爺給任伯安的書信,書信內容就是要求任伯安不要給四爺捐款!寫封信到了四爺手裡讓其如獲至寶,隨後就憑這封信讓任伯安“大發慈悲”,捐贈大量銀兩,最終四爺得以渡過難關,成功化解了賑災危機!但四爺心中其實對任博安痛恨至極!

但任博安最大的問題是有一份“百官行述”,這個“百官行述”是收錄朝廷各個人物的一些過失罪狀和小辮子,讓朝廷每個人都各自驚慌!他正是拿著這個“百官行述”來到江夏鎮避難!

江夏鎮本是劉八女的天下,這裡是富饒之地,酒色財氣,樣樣不拉!而實際上幕後老闆是老九胤禟,也就是說也屬於八爺黨!


“百官行述”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兒,一旦被老八拿住,朝堂人人自危!四爺看的很遠,但如何拿到“百官行述”很重要,這時候鄔先生提出讓年羹堯去處理!

隨後,“四川提督”年羹堯奉命而來,有了四爺的撐腰,年羹堯膽量就大了!隨後,在任博安和劉八女歸來的晚上,年羹堯後腳來到!

其實,年羹堯對江夏鎮瞭解的很清楚,首先這裡金銀如山,年羹堯動了心思;而且任博安和劉八女都是朝廷欽犯,個個罪無可恕,年羹堯動了殺機;再者,主子四爺曾在江夏鎮受過劉八女的侮辱,年羹堯記上了心頭;還有,“百官行述”非同小可,年羹堯必須得到!

於是,年羹堯決定將這一切都解決,他直接動手,將江夏鎮男女老少將近700於口,全部斬殺,一個不留!

年羹堯此舉是為了四爺洗去侮辱,為了拿到“百官行述”,同時也是為了佔據金銀,還有就是大顯神威,展示自己在軍隊裡的威風!

年羹堯此舉收益良多,他霸佔了財富,還立了大功,又展示了自己的威風!真是一舉三得!

年羹堯為何如此大膽,敢直接血洗江夏鎮?

第一,他背後有四爺撐腰

年羹堯是四爺的人,而四爺曾在江夏鎮受過委屈,他心裡也是很記恨!所以,他默許年羹堯動手,順便拿到“百官行述”!

第二,八爺不敢明面保護!

雖然江夏鎮是八爺的地盤,但是任博安和劉八女確實是朝廷欽犯,他可以暗中疏通,卻不能明著維護,因為他要估計自己的身份,一旦維護欽犯,讓年羹堯抓住把柄,八爺也是吃不了兜著走!所以,他心中著急卻無能無力!

第三,出格也有太子庇護!

畢竟四爺是維護太子的,而年羹堯是四爺的人,雖說這是四爺默許的,八爺心中恨極,但他也不可能針對四爺,因為太子才是他針對的對象,這樣就不可能連累到四爺!

年羹堯也並非全無頭腦,他還是很聰明,他明白當時的局勢,他能掌控的了,而且責任不用背,所以敢於下手!而正是他自己這個膽量,才讓他發了一筆橫財!

而此次的行動助長了年羹堯的囂張跋扈,為以後他目中無人,最終被處死的命運埋下伏筆!



忠肝義膽嶽老三


從年羹堯好殺圖財的角度,任伯安、劉八女貪婪,以及帶兵把總多行不義的角度,大家分析已經夠多了。我就從傳統風水的角度說一下,看看《雍正王朝》是不是追求細節完美追求得深不可測。

年羹堯屠江夏鎮之前,任伯安向太子示好,願意獻出財富與《百官行述》,以求官復原職。太子專門派人與任伯安洽談,告訴他太子已答應他了,請他儘快入京。任伯安說不急,既然來了,不妨在這玩樂一日。

大家注意看右上角,那是一副猛虎圖。
虎在中國傳統中是威猛、殺戮的象徵,有著無比的凶煞之氣。所以,在刑堂、牢獄好用老虎鎮冤魂,墳地用老虎鎮惡鬼,兵部好用老虎鎮敵兵。林沖誤入的就是“白虎節堂”,以白虎為名就是取肅殺之意。

但凡與凶煞有關的地方,都好放上虎雕、虎畫。但你見過誰好好地在家門口刻兩隻老虎的?都是放些石獅子、麒麟、仙鶴等吉獸、瑞獸。

家裡塑老虎雕像,掛老虎畫極易給主人帶來凶煞之災,尤其是下山虎、回頭虎。大家注意看任伯安家的猛虎圖,虎頭向下,老虎下山是要來吃人的。所以,多行不義的任伯安迎來了滅門之災。

能拍出這點,可以看出編劇不僅博學,而且用心。《雍正王朝》裡不僅有皇帝不整天穿龍袍,王府每天早上滅燈取燈籠,理藩院打巨石麻將這些細膩而又真實的細節。連一幅畫都這麼講究,像這樣的良心劇現在很少見了。



同時再多說一句,石獅子並不等同於獅子。中國傳統中石獅子的形象是由狻猊、麒麟等瑞獸結合而來,不僅護家而且招福。


而這種獅子跟老虎一樣,都是凶煞之物,放兩隻在門口,覺得自己很淵博知道真獅子長啥樣,實際的純屬給自己找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