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前車之鑑:不設止損,心存僥倖,500萬瞬間爆倉!

期貨交易前車之鑑:不設止損,心存僥倖,500萬瞬間爆倉!

關於止損問題每一本關於交易的書,都會不厭其煩的提醒投機者,交易不利時要及時止損,迅速退出市場以降低損失。“如果你不願意虧小錢,遲早就會虧大錢”、“剛開始時的損失是最廉價的損失”等等。

儘管有如此多的提醒和忠告,面對交易不利的局面,投機者普遍性的習慣仍然是不願迅速認賠,避免重大虧損的發生。理性上,一個投機者可能認識到止損的重要性,但在實際交易中卻往往做不到。

十多年前,我進入期貨市場不久,就對止損在期貨交易中的重大意義有了銘心刻骨的體會。我旁邊大戶室的一個客戶老陳,52元放空上海膠合板9507,結果多頭主力憑藉資金優勢操縱市場價格,膠合板在很短的時間就一路上揚到62元,老陳心存僥倖,追加了幾回保證金就是不平倉,結果最後損失500多萬。其實,他完全可以在虧損較小的時候退出市場,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1994年底,我做多上海國債期貨316品種,我剛剛買入,市場價格就開始下跌。我絕望、緊張的盯著盤面變化,希望市場價格止跌回穩,但是,市場似乎存心和我作對,一天之內竟然下跌了3、4元,這可能是國債期貨火爆的牛市行情中唯一的一次暴跌走勢,卻是我十多年期貨交易中損失最大的一天。

從那時起,我就非常重視市場交易中的止損問題,下定決心嚴格控制風險,永遠不要讓小損失演變成災難性的巨大虧損。但是,問題似乎不像我想象的那麼簡單。交易不利時能夠果斷的壯士斷臂,要求投機者具備極大的智慧、勇氣和毅力。承擔實實在在的損失、迅速改變自己想法、推翻原來的市場判斷,這一切都會給投機者帶來沉重的心理、精神壓力,尤其是對一個市場新手,這種壓力可能會徹底摧毀他的意志和信念,使他陷入瘋狂和混亂。

有時候,我剛剛在絕望之中止損離場,市場價格立刻回到了我原來交易的方向。如果我再堅持一會,我不但不會虧錢,反而能大賺一筆。回頭一看,我正好買在市場的最高點,賣在市場的最低點。從理性的角度思考,為了控制交易風險,我所做的一切是聰明的,但是,在別人看來,我的行為完全像一個大傻瓜。

那一段時間,我連續被市場愚弄,來回割肉,精神狀態處於崩潰的邊緣。其實,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刻停止任何操作,遠離市場,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休息一段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情緒,再做打算。

但是,那時我還遠遠沒有達到那種修養和境界。我依然在市場中頻繁的買進賣出,希望能反敗為勝。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止損以後,我對這種行為已經非常厭倦。終於,有一天,當市場價格走勢再次對我不利時,我變得非常麻木,眼瞧著浮動虧損的擴大而無動於衷,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結果,我的帳戶被洗劫一空,我爆倉了。

問題又回到了起點。只要我還在期貨市場從事投機交易,止損是幫助我躲過重大災難的唯一辦法。儘管每一次砍倉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痛苦的折磨,但是,鴕鳥式的逃避顯然無濟於事。

如果你不能控制風險,風險遲早就會控制你。也許是對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足夠的信心,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請了兩位助手幫助我進行止損。我在下單之前就告訴他們,市場價格一旦到了我事先確定的止損點,他們立刻幫我砍倉。我當時應該說非常理智,甚至考慮到了自己心理、性格上的弱點,並且事先做了預防。因為我知道,如果入市以後市場價格走勢真的對我不利,我很可能仍然會堅持原來的判斷,心存僥倖,固執己見,阻止他們的行動。

畢竟我是老闆,他們是手下。到時候,他們很可能屈從於我的權威,這樣一來,我們原來的約定就會變成一紙空文。所以,有一天,我特意請我的兩位助手吃飯,強調他們在交易中的責任,鼓勵他們在交易時不要顧忌我的脾氣,嚴格執行止損紀律。

看起來這個方案非常周密,幾乎萬無一失。如果順利實施,交易方向準確時我可能賺到一筆大錢,而一旦我的判斷有誤,有人會幫我控制風險,只是損失一點小錢。

後來的交易實踐表明,我當時自以為萬無一失的方案,實際上毫無用處,是一個市場新手非常幼稚、低層次的思維結果。不但孤立、靜止的看待市場交易中的止損問題,而且也缺乏實戰經驗的支持。

首先,止損策略只是投機者在市場判斷失誤時的一種保護性措施,用來阻止重大交易虧損的出現。但是當一個投機者總的交易贏利小於一系列止損所帶來的損失,即投機者沒有能力在市場交易中賺取足夠的利潤時,嚴格的止損措施只是延緩投機資本減少的速度,不能改變投機者最終失敗的命運。

其次,止損和投機者的交易理念密切相關。對於一個長線交易者來說,由於他每年交易的次數很少,每次入市前都做過充分的研究,可以很從容的確定交易失敗時的退出位置。止損點位非常明確,執行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而對於一個短線交易者,尤其是根據市場盤面變化操作的日內交易員,他每天頻繁的進出市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只能依靠某種本能、感覺作出買賣決策。

有時候,一筆交易從開始到結束只有幾十秒鐘,投機者很難有時間在入市交易以前詳細策劃,設立明確的止損點位。從入市到止損,一切取決於操作者非常個性化的市場感覺,旁觀者很難插手。在早期的期貨交易中,我純粹是一個短線作手,我以為請兩個助手幫我進行止損操作,就可以避免出現大的損失。實際上,我的短線交易方式天然的排斥這種看似聰明的合作,由始至終,我必須獨立決策、獨立承擔交易後果。

如果我自己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市場走勢和我的判斷不一致時不能果斷撤退,我的兩個助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最後,我們的合作就這樣無疾而終,不了了之。和衝動性交易的最總解決方式一樣,也是到了近幾年,隨著交易理念的轉變、自我修養的提高、市場交易境界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以後,止損問題才迎刃而解,我不再對此感到煩惱、困難。現在,交易不利時我能夠很輕鬆的退出市場,完全沒有原來止損操作時內心那種痛苦、絕望、沮喪的精神感受,因為我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