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麥漲價到四塊一斤,稻米漲價到五塊一斤,農民生活會不會好點?

幻幻煙塵


首先說,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牽一髮而動全局。國家和政府是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市場形勢也不會走到那一步,這是一種異想天開的想法。

穀賤傷農。對於處在貧困與溫飽之邊緣的農民來說,每增加一分錢,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何況翻幾番!

看問題要從全面看問題。稻米,小麥漲價會牽連其他作物也相對漲價。我們農民往往有這樣一種習慣,即今年某種作物價貴,第二年就會趨之若鶩,紛紛一湧而上,又導致此種作物價低,甚至賣不出去。

如果只此兩種作物漲價,對於消費者來說,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我曾接觸過兩戶市民。他們基本吃主食很少,而副食消費很大。如果副食不會漲價,對於城市居民來說是沒有很大影響的。不過,世界上如果太少,很難實現。

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立場的不同,肯定會造成意見的分歧。

對於這種不切合實際的問題,不但不利於社會的安定,還會造成人們對社會不滿的情緒。所以,應理智地對待,理智地回答,理智地理解。

路一步一步地走,不要妄想千里之路,一步就會到達。


西瓜小品笑


以全國人均1.6畝地計算,兩年三季,畝產1200斤,單價5元每斤。

每季1200×1.6=1920(斤)

三季1920×3=5760(斤)

每年5160÷2=2580(斤)

每年毛收入2580×5=12900(元)

也就是不計算化肥、子種、農藥、耕種、澆水的成本每年農民一口人收入12900元。出去這些成本,也就只有10000元。以六口之家計算年收入在60000。看起來還可以。

但是社會食品價格會飛漲,一個原來五毛一個店饅頭會達到3-4元一個。人民還吃的起飯嗎?那麼帶來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但是農民還不是很富裕。只達到工薪最低的水平。

這個代價是巨大的!


品評者


如果小麥漲價到四塊一斤,稻米漲價到五塊一斤,農民生活會不會好點?



對於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設的命題,但是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的確對於部分農民來說,生活會好一點。即便是無論其他什麼情況,就目前的消費行情來說,小麥漲到4塊1斤,稻米漲到5塊1斤,農民表面上是增收了,不管其他的外界的物價情況,農資產品價格的高低,至少農民會用心的去種地。

作為小麥、稻米是三大糧食農作物,是人們主要賴以生存的糧食,也是人們的主食。其作用可以說,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對這兩大糧食作物的價格進行宏觀調控,主要涉及到社會的穩定和人類的生存發展問題,民以食為天。

所以從小麥、稻米說起的作用和其重要性,可以看出價格是不會上漲的過速的,否則就會出現溫飽問題,特別是有很多人會被飢餓所困擾。對於城裡低收入家庭來說,對於生活消費開支急劇增大,就目前情況如果真要達到題主所設想的價格,小麥、稻米的加工的副產品以及飲食方面的價格就會大大的增加。比如說方便麵現在一兩塊錢一包,如果小麥價格達到了4元1斤的話,一包方便麵就可能達到二三十元1包。



總之,如果題主的願望能實現,小麥價格,每斤達到4元1斤,稻米的價格每斤達到5元1斤,這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土地不會出現撂荒,太多的現象,也鼓勵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對於其他的物價飛漲,農民種植的成本增加,是農民所控制不了的,該漲的還是漲,但是糧食價格上漲,的確能讓農民生活得更好一點,農民就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宗元


首先要了解農民的現狀平原地區還好地勢平坦,可用於種植糧食的多就算糧食的價格跟以前的差不多也不感覺什麼。

第一:如果是在貴州等地方,糧食漲價幾乎沒什麼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貴州大部分都是大山人均不到一畝地,辛苦一年也只是勉強能夠一家人吃而已,對於糧食漲價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多大的改善。

第二:因為不可能只要糧食在漲,肥料,農藥,勞動力,也會隨著糧食的漲價幅度以後跟著漲。所以說糧食4塊還是5塊要看前期的投資大不大,如果前期投資比以前大了糧食漲了一塊兩塊,對農民來說並不能改善生活





農村韋小哥


小麥漲到4元/斤,稻米漲到5元/斤,農民會不會生活好一點?

這個問題首先得從當前我國農村的耕種土地情況分析,農民收入情況。

目前我國小麥每年出糧食保護價格一般在1.15元/斤,一個家裡有10畝地的農民,每畝按照1000斤算產量,這是一萬斤小麥。如果價格從1.15元/斤漲到4元/斤,這一萬斤小麥能夠多賣2.85萬元錢,這個收入增加農民生活自然會得到改善。在農村種地的收入能多出近三萬塊錢這是要奔小康奔小康的節奏,有了這些收入目前的貧困人口能夠脫貧七成以上。

稻米如果漲到5元/斤,比當前1.5元/斤翻了三翻。這也就是說10畝地一年一萬斤糧食比之前多賣了3.5萬元。加上上面小麥的多賣2.85萬元這是6.35萬元每年的淨收入增加值這是。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一年收入6.35萬元,無需出去務工也能順利的脫貧。

但是小麥和水稻是國家的口糧作物,這種口糧作物如果這樣大幅度的漲價其他商品自然也會猛漲。黨中央始終強調中國人要把自己的飯碗牢牢抓住,這就是我國為了社會的穩定為了人們的福祉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吃的起飯的一個戰略性的福利。




三農先生


以全國人均1.5畝地計算,兩年三季,畝產1100斤,單價5元每斤。

每季1100×1.5=1650(斤)

三季1650×3=4950(斤)

每年4950÷2=2420(斤)

每年毛收入2420×5=12100(元)

也就是不計算化肥、子種、農藥、耕種、澆水的成本每年農民一口人收入12100元。出去這些成本,也就只有10000元。以六口之家計算年收入在60000。看起來還可以。

但是社會食品價格會飛漲,一個原來五毛一個店饅頭會達到3-4元一個。人民還吃的起飯嗎?那麼帶來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但是農民還不是很富裕。只達到工薪最低的水平。

這個代價是巨大的!


四農養殖


如果小麥漲價到四塊一斤,稻米漲價到五塊一斤,農民生活會不會好點?

咱們農民以種地為生,所以糧食的價格的高低對咱們尤為重要,為了能多賣些錢,自然是希望糧價越高越好。可是如果小麥漲價到四塊一斤,稻米漲價到五塊一斤,這種情況對咱們農民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或許有些人認為糧食價格高了,農民賣糧就能賺更多的錢,所以自然是糧價越高越好了。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糧價大幅度上升,對農民來說不僅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個災難!

1、其實我國現在的糧食價格在國際水平中已經算是高位,較之國際糧價的水平要高出一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近年來糧食的進口量越來越多的一個原因。如果國內糧價漲到四塊、五塊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有價無市,農民的糧食絕對賣不出去。既然賣不出去,那糧價就算是一斤價值幾百萬也沒有用!

2、就算糧食能賣的出去,可是要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的生存的根本,如果糧食漲價,那人民為了生存,其他的物品自然也是要緊跟著漲價的,而且漲幅比之糧食要大的多,這樣才能達到供需平衡。所以一旦糧食漲價,農民無論是生活上的消費還是生產上的成本都將大幅上升,屆時生活水平比之現在更加不如。

糧食是人民生存的基礎,每個國家對於糧食的價格都會進行宏觀調控,糧食價格不是不能大幅上漲,而是不敢大幅上漲,因為一旦糧價太高,那麼整個社會系統就會崩潰。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如果農產品價格漲上去,那麼農民的生活會不會好點?\r這是必然的。下面我來講一下原因。\r

小麥漲到4塊錢一斤,水稻漲到5塊錢一斤,那麼也就是在現在的價格基礎上提高5倍左右。注意,小麥和水稻都是主糧,不是我們常說的經濟作物,而是大田作物。\r

我們現在生活已經富裕起來了,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主糧吃的越來越少,對經濟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我還在很小的時候,農村對於能吃飯的人是很尊重的,認為就是能幹的人,而對於能吃菜吃肉的人是不喜歡的。現在不一樣了,農村的餐桌並不比城裡人的差,大家都是大魚大肉。導致的結果是胖子越來越多,糖尿病、痛風患者越來越多。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家在南方,小時候我家裡三口人,一個月吃80斤大米。現在我家還是三口人,一個月吃10斤大米就了不起了。甚至還有人覺得國產大米不夠好,去買進口的貴的大米,100元一斤的大米都有人買,但是也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首先是吃不是問題,吃好更不是問題。\r所以說,主糧價格一定要提起來,甚至一定要保護起來,這樣農民才能安心種好主糧,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要讓農民富起來,不一定要去引導農民都跑去種經濟作物,更重要的是把基礎的主糧作物價格保護起來,就是要讓小麥漲到4塊、水稻漲到5塊,才能快速的讓農民富裕起來。

因為主糧部分才是一個國家農業的命脈。至於經濟作物,就讓市場去選擇,但政府要做好質量檢測,這裡不僅包括DDT的檢測,更重要的是硝態氮的檢測,因為硝態氮更容易富集在經濟作物裡,特別是蔬菜和水果(觀賞花卉不用去管它,但是食用花卉需要控制)。藥材主要管控農藥投放。還有一個是容易發生霜黴病的作物,比如草莓,要控制農藥的投入和硝態氮的投入。\r

假設世界性的饑荒發生了,蔬菜水果、藥材、花卉……這些經濟作物能吃飽嗎?不行,因為它們提供的能量是不夠的。而主糧——大米、水稻、玉米、薯類,它們才能救人。所以一定要確保主糧的耕作面積,不能減少。而且還要讓耕作主糧的農民獲得是實實在在的利益。\r

在這裡我要呼籲,保護農民的利益,讓農民富裕起來,我們就要把主糧價格以行政補貼的方式保護起來。甚至要讓我國的小麥和大米價格跟進口價格一樣的高才行。

日本這個國家的農民大約佔到全國人口的1%-2%左右,其中80%以上都是種大米的。但是日本農民的生活水平跟城鎮居民沒有差異,甚至更好。原因是日本農協(代表政府)把大米價格保護起來,高關稅徵收進口大米。所以我們買日本大米會發現價格很貴。

是不是日本大米比我國的大米更好呢?\r有人說更好。這是不對的。日本大米產量不如中國,技術不如中國,自然條件更不如中國,農藥投入量還是世界最高的。憑什麼說日本大米最好?我們不能因為它貴就說它好,它貴是因為價格被保護起來了,讓農民獲益,讓日本農民過得更好。\r

當然,我們在保護主糧價格的時候一定要制定更為嚴格的收購標準,檢驗標準。讓更好的主糧流入市場,讓城鄉居民都得到最佳的營養保障和安全保證。通過這樣的雙管齊下,農民獲益,城鎮居民同樣獲益。這是一個雙贏。\r\r\r





趙慶愛農人


如果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幾倍,那麼農民的生活並不會變得更好,甚至有可能會變得更糟。

我國對糧食的收購價格一直有宏觀調控政策,就是希望糧食市場的價格波動不要太大,不能過高更不能過低,如果發生這兩種情況,對農民的生活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簡單來說,如果小麥玉米的價格上漲四五倍的話,那麼相應的深加工產品最終的銷售價格上漲可能是五倍甚至六倍七倍。舉一個例子,現在農民賣出小麥的價格是1元,購買一桶食用油的價格是50元。如果小麥的價格上漲到4元,那他購買一桶食用油的價格至少要200元,甚至有可能達到300元。

也就是說你會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農民賣出農產品的收入增速,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所以農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差,不會越來越好。當然這是一種極端情況,因為國家是不允許物價上漲變化如此劇烈,國家會進行宏觀調控,讓其適當的緩慢增長。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情況是,這些年農產品的價格相對比較穩定,並沒有過快增長的跡象,也沒有急速下跌的情況。但是農民的收入是在普遍增加,農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的。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按照市場的規律運行,市場會進行相應的自我調節,再加上國家在大的方向上進行調控,相信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農家許小河


即使漲價生活也不會好點

1、目前很多地方人均耕地面積一畝不到,農民種的都不夠自己吃,還得買糧,如果漲價可想而知,農民生活更加艱難;

2、即使人均耕地面積多一些的,農民自己種的夠自己吃,且略有富足,漲價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很小,基本不會讓生活變好。

3、農村裡種糧大戶,雖然也在從事農業,已經將農業產業化了,這些人,嚴格來說已經不算是農民了。

4、農民不可能所有吃的東西都自己種,很多瓜果蔬菜、副食乾貨也需要購買,糧食一單漲價,這些東西應聲而漲,且漲幅會更高,農民的購買力反而會下降。

5、糧食漲價,將會整個推高工人人工成本,勢必會推高,服裝、家居、電器等各類工業品價格,農民反而會更受傷。

6、別忘了國際糧價,之前美國大豆、玉米進來,打擊了一大片國產大豆、玉米產業,如果糧價高於進口糧較多,都買進口的,沒人買國產的,農民損失很可能會更大,農業損失也會更大。

農民要增收不能靠種植基礎主糧,還是應該考種植經濟作物,提高自身種植勞動力的附加值,比如:農業觀光休閒遊吸引遊客消費,或種植其他經濟作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