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龍八部》中的珍瓏棋局?

瀟湘劍雨yc


金庸先生酷愛圍棋,曾經拜很多圍棋國手為師,比如陳祖德、聶衛平等。他的小說中,當然也寫過不少精彩的圍棋故事,從《書劍恩仇錄》起就寫過陳家洛和武林高手(袁士霄)在牆上刻上圍棋盤,施展暗器功夫向上面投擲棋子比賽的橋段。《碧血劍》中有個木桑道人,下棋成痴,但棋力不高,輸給袁承志後,不得不傳授他武功。《笑傲江湖》中,更有沉迷木野狐世界的黑白子,對《嘔血譜》情有獨鍾,渴欲見此而後快。《天龍八部》中,不但有珍瓏棋局,而且還有段延慶和黃眉僧鬥棋,在石上刻出棋盤,點坑為子的比試,並且黃眉僧為了爭得一先,不惜斷去自己的一根腳趾。

珍瓏棋局這個千古迷局,書中寫由逍遙派原掌門無涯子所創制。變幻繁複,幾十年無人能解,段譽、段延慶、慕容復等人棋力頗高,卻仍然無法破解,而根本不通圍棋的虛竹誤打誤撞地自填一氣,撞死了自己的一大塊棋後,卻意外地解開了這個大難題,這就是虛竹無意於生死,反超脫於生死的道理。

金庸先生這個故事,像是個寓言,講出了佛道中的一些哲理。那就是凡事太過執著,其實並不一定能成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世事和生死變幻都是如此,方能妙悟。

現實中,雖然有很多千古稱奇的圍棋死活題,以《玄玄棋經》、《發陽論》等為代表,卻沒有如書中所寫的這樣自填一子,被提到後對方下了一手,還能成功的範例,送吃數子後反殺對方是有的,但也不是自己撞氣到填死的程度。而且,在現代圍棋規則中,這樣撞氣自殺是不允許的,無論是現實中下棋,還是網上對弈,都不允許這樣下。

不過,有人根據金庸先生這個珍瓏棋局得到啟發,製做出很多的大型死活,有一個棋譜,白棋殺掉黑棋18子後,還是大龍憤死。如圖,左下角的白棋雖然提到一大堆黑子(15子),但是卻被黑棋一打,還是做不兩隻眼,正所謂“巨龍巨龍你差兩眼,永永遠無地差兩眼”,於是這條綿亙全盤的白棋大龍全部被殺。

如此令人驚歎的變化,可以說比較接近於《天龍八部》中珍瓏棋局的意境了。


江湖夜雨


首先,作為一個圍棋愛好者,我不得不說金庸的圍棋水平不怎麼樣。事實上,在圍棋規則中,被對方圍起來的子如果只剩下一口內氣而外氣全部被封死的話,那麼是不能自填一子而造成死子全提的效果的,圍棋上管這種情況叫做“不入氣”。

當然,這裡還存在兩種情況可以討論:

1、圍棋規則不統一。現行圍棋規則並不統一,目前較流行的有中國規則、韓國規則、日本規則和應氏規則。上述規則都禁止金庸小說中這種“自殺式”的操作。至於古代圍棋的規則,目前還沒有定論。

2、金庸畢竟是在文學創作,可以設定小說中的世界觀。這種解釋也能說得通。金庸也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棋局來隱喻人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絕地求生、向死而生、退一步海闊天空、以退為進?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如果是小說設定的世界觀,雖然可行,但對於懂行的人看來,未免覺得有點low。

展開一下,金庸其實在其他作品中也有類似的橋段:本意想展現主人公機智,結果讓讀者反覺有點弱。比如《射鵰英雄傳》中黃蓉解瑛姑的九宮格難題。恐怕現在的小孩只要稍微接觸一點奧數之類的東西就可以輕而易舉解出,而瑛姑卻花了大半輩子也沒有找到答案。有人也許要說古人的認識水平如何如何,不要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人。但是九宮格總共就9個數字,瑛姑這大半輩子就是窮舉也得出答案了吧?


正南騎北


這就像是為什麼孩子的心靈最純潔,玲瓏局段譽很快就解開了,只因他不像別的解棋人困於其中。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吧


橘子劇滿滿


珍瓏棋局猶如人生:大多數人這輩子為了追逐名利,不惜一切代價,卻忘了最初的初衷,一旦方向走錯了,最後只會走進深淵,這時候恰恰需要有勇氣去改變固有觀念,以最初的心態去迎接你面對的一切,你會發現一片生機……


張家小哥放映廳


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也是珍瓏棋局的一個人生感悟吧


redis6


玲瓏棋局主要在於置之死地而後生,這種先舍後得可以說是一種境界,很多人是不想失去只想得到,所以最終無所得,而玲瓏棋局是講究格局和眼界,還有就是無欲則剛!


老王的高老莊


沒下過不知道


風中奇緣85741073


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紅塵有你73733075


Stand and watch quietly


哈哈哈1954


那只是排局,圍棋有一定水平的應該都會破,類似倒脫靴之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