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曾經那個被視為叛逆,迷失,被罵得最慘的80後好像死了,現在想起80後,似乎只能依稀記起韓寒,可他儘管作為曾經叛逆的標籤,現在好像也消失了,就連飽受"輕視"的郭敬明都變得無聲無息,不禁要問,80後去哪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的回憶。

  • 時尚的磁帶
80後都死哪去了?

磁帶珍藏著80後花季雨季的思念,劉德華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張學友的《祝福》,任賢齊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曾經的80後也在追星的路上瘋狂過,他們會攥著零花錢,在放學路上經過擺賣著磁帶的路邊攤時,挑選自己喜歡明星的磁帶,塞進書包裡帶回家,偷偷關在房間裡對著牆上喜愛明星的海報唱歌,甚至會趴在床上,開心地欣賞著筆記本上的明星貼紙,不過,要是遇上錄音機質量不好,磁帶卡帶了,趕緊關掉錄音機,小心地取出磁帶,把手指頭插入磁帶中間的小孔,小心地把帶子轉回槽裡。

小霸王學習機

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永遠玩不過關的《冒險島》,愛跳下水管道的《超級瑪利亞》,跳得很高,很容易掛的《魂鬥羅》.......這些經典遊戲就算是現在看到,都還能讓80後熱血沸騰,當年騙著父母說買小霸王學習機來學習電腦拼音,筆畫,結果都是趁父母不在家時偷偷連接電視機玩起遊戲。那時候小霸王學習機不是每家每戶都能有,誰家要是有一臺,那在小夥伴面前可牛逼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發條青蛙,橡筋玩具槍

還有人手一個的玻璃彈彈珠,這都是80後男孩子們耍酷的必備時尚單品,尤其是彈珠,無論是體育課還是下課時間或者是放學路上,經常能看見當年的小夥子們圍在一塊,趴在地上玩的不亦樂乎,厲害的,無論你的彈珠距離多遠,他總是輕而易舉地彈中你的彈珠,贏得裝滿了口袋。

80後都死哪去了?

塑膠鉛筆盒和有乘法口訣的鉛筆盒,還有十二色一組的熊貓水彩顏料盒,誰還能記得曾經被老師和爸媽用來逼瘋我們的萬惡算盤。

80後都死哪去了?

大大泡泡糖

一毛錢兩個,口袋裡總是能裝著一兩個,嘴巴沒味了,掏出一個拆開包裝紙丟進嘴裡使勁嚼,和同伴們比賽看誰能吹地更大。

80後都死哪去了?

小當家

作為風靡80後的"神物",至今還有不少人保存著107張卡,剩下的那一張怎麼也集不齊,金光閃閃的卡片更是上等之物,這些引得多少80後一去學校就拿著僅有的一點零花錢鑽進小賣部裡買五毛錢一包的脆脆面,滿懷期待地拆開包裝袋。

80後有著太多值得去回顧的記憶了,他們曾經有著輝煌的過去,快樂的童年和萌動的花季雨季,浪漫的他們,會向學校廣播主持人點歌首歌暗戀的那個女孩,然後坐在夕陽下的操場上安靜地聆聽,帶著自己單純的小美好。

80後都死哪去了?

可如今,80後死了。

  • 過萬月薪,殺死了80後。

《蜘蛛俠》裡Peter的叔叔Ben告訴他,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月薪過萬是很多職場人士的夢想,但現在這個已經不是夢想,因為很多時候,在職場上,月薪過萬的潛規則是你必須每天加班。

好朋友原先是在一家國企工作,月薪八千左右,他不滿足,為了追求過萬的月薪,跳槽去了私人企業,拿著15k的月薪,他一開始很滿足,很快,他出差去浙江,出差時間是一年,到了浙江那邊的公司,由於員工宿舍就在公司大樓附近,所以他是天天在公司加班,不久,他打來電話,說想辭職,天天加班讓他患上了神經性耳鳴,他憂鬱了,他在電話裡抱怨別的公司都是六點打卡下班,他是夜裡十一點半才拖著疲勞的身子離開公司。我問他怎麼辦,他說想辭職,但語氣不堅決,他最後說看看年底有沒有補貼,有沒有雙薪。

80後都死哪去了?

  • 高額的房子彩禮,殺死了80後

以前在公司突然接到好朋友的電話,他在電話裡借錢付首付,問他原因,說是要和女朋友結婚,房子是彩禮之一,勸過他別幹這種傻事,一線城市的房價至少都三四萬一平方,你到處向人家借錢,還是要借夠一百萬,簡直是做夢,他從我這借走了一點錢後,掛斷了電話,我知道他肯定是四處找人借錢去了,果然,下班後他打來電話說沒人願意借錢給他,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願借錢,我只是嘆了一口氣,電話掛斷之前,他說女朋友和他分手了,因為女朋友結婚一定要先買房。

後面,我再也不打聽他跟女朋友的事,只是有時和他吃飯,他時不時笑著提起女朋友的事,儘管我知道她女朋友早就有了男朋友,而他卻還在拼命的工作攥錢買房,為的就是迎娶那個他都沒牽過手,只是把他當備胎,說要有房才結婚的女人。

無獨有偶,後面小學同學在微信上借錢買房,說是銀行卡被銀行扣住了,需要從我這裡借點錢付首付,之前從沒想過自己也會被小學同學找上門,礙於情面,借了些,他也信誓旦旦地說過幾天還,過幾天后,他的微信就像死了一樣。

很多時候都在想,這個社會究竟怎麼了,這還是曾經的那個意氣風發的80後嗎?沒本事買房,卻有那麼大的本事到處借錢買房,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了,還四處借個一百來萬買房,究竟是這個社會把80後逼瘋了,還是80後選擇逼瘋自己?

80後都死哪去了?

  • 高額的生活消費,殺死了80後

有同事說,前家公司的80後老闆一直來找他借錢,他那個老闆在一線城市已經有房有車了,即便公司已經倒了,還依舊每個月花個十幾萬,還不斷地來找他借錢還房貸,甚至還讓他這個沒房沒車還是個單身狗的下屬去向支付寶和花唄借錢給他用。

"我前前後後借給了老闆2萬,每次他都說下個星期一還,"同事說,"我也不要他還了,以後誰特麼有房有車,要買房討媳婦的來跟我借錢,就一個字,滾。"

80後都死哪去了?

  • 大齡未婚,殺死了80後

有過這麼一個朋友,他相親記錄就要破了吉尼斯世界最高相親記錄,家裡的老媽已經不敢向周圍的村子裡的姑娘介紹給她兒子相親了,後來,我這個朋友終於相親上了一名長得還不錯的大齡剩女,自從,朋友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天天死守在女朋友身邊,微信約他出來吃飯,總說沒空,好不容易約出來一趟,老是急匆匆地說八點鐘要回家,要不女朋友跑了。

他和女朋友說過五月份領證,現在已經12月份了,也不知道他整天守著的女朋友怎麼樣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 柴米油鹽醬醋茶,殺死了80後

偶然有次機會,和前前家公司的一位同事, 也是曾經部門的領導出來吃過一次飯,時隔五年再見,我們倆都變老了,見面寒暄過後,他打開了話匣子,連連嘆氣地說老婆不懂事,天天把家裡的錢拿回孃家,自己已經月薪20k,她總是還覺得錢不夠用,不夠多,家裡的父母又生病,自己還要每個月還房貸和孩子的費用,他一直愁眉苦臉地說到我們吃完飯。我送他去地鐵站,轉身要走時,他把我叫住,遞給我一根菸,懇求我再坐下來抽根菸,再和我聊聊,我心裡明白,他是想找個人再多聊聊天,哪怕只要一分鐘也好,這樣他也會舒服很多,我看著他慢慢地坐在地鐵入口處的地面上,緩緩抽著煙,他沉默不語地望著前方,感覺一座大山在死死壓著他。

張愛玲說過,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那晚,我從前領導身上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深意,我陪著他在地鐵入口處坐著抽菸的那晚,或許是他短暫的時間裡,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願意聽他嘮叨的人,他也能暫時卸下生活的重擔。

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早就已經長大,無論他們這一代人以前多麼風光,多麼叛逆,多麼迷茫,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他們身上的標籤已經被生活打磨掉,已經被生活洗涮乾淨,以至於沒人願意再說起來他們,因為現在說起來他們,往往80後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愁眉苦臉,麻木,職場上忍氣吞聲,說他們笨的要當房奴,說他們沒一點精氣神。

曾幾何時,各大官方媒體無不吹捧80後的精氣神,可漸漸的,他們也發現,不能再吹捧80後了,他們已經被生活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居高不下的房價,二胎,醫療,教育等生活瑣事給死死壓住了。

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他們不像90後的瀟灑,職場上說走就走。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的那些。

這裡的那些人,更多的是現在的80後,房車娃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標籤,代替了他們曾經引以為豪的迷茫,叛逆,吶喊。

80後都死哪去了?

我們也聽過這句耳熟能詳的話,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是的,每一代人成為成年人,他的世界都不容易,可80後的成年世界似乎比以往的任何一代都殘酷,他們沒能趕上60,70後的改革春風,卻趕上了比任何一代人都沉重的高房價,高醫療,高教育等高額費用,他們還沒開始認真享受,就已經被迫提前和高額消費。

現在的都在調侃90後脫髮,80後已經默默脫成了光頭也不吭聲,這就是80後現在的現狀。

80後,也不像00後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在無人時,回顧自己曾經的舊物,不是他們越來越喜歡戀舊,而是放眼周遭,他們無人可依靠。

80後都死哪去了?

很多人喜歡問這樣的一句話,為什麼很多男人晚上開車到家不喜歡立即下車,而是抽根菸?如今揹負著各種貸款養家的80後能深刻的回答這個問題,不喜歡立即下車不是不想回家,不喜歡家,而是單獨在車裡是他短暫的私人空間,在這每一分每一秒都珍貴的時間裡,他需要一根來讓自己打起精神,放鬆自己,一旦開門下車,他就又要面對著生活裡各種需要依靠他的人和事。

一位80後女性朋友老是和我抱怨他老公老是自己在陽臺吸菸,說她老公以前不是那麼愛抽菸的人,現在怎麼說都不聽,我讓她不要老是抓住老公為什麼吸菸不聽勸,而是多去想想為什麼你老公會單獨在陽光吸菸?如果不是一個抽菸狂,不是酗酒狂,一個男人突然愛上了抽菸,那是他心裡有事,抽菸的時光裡,他在整理自己的思緒,他在放空自己,他想喘口氣。

80後都死哪去了?

80後最後的陣地,朋友圈。

有很長一段時間,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關閉了朋友圈,一年後才看見她重新開放了朋友圈,後來越她出來吃飯,問過才知道是她媽媽患了癌症,她辭掉工作守在母親身邊整整一年,直到母親去世,這期間,母親的治療費用花光了她攥下的十幾萬工資,還把家裡的一套房給賣了,她說:"經歷了那麼多事,在朋友圈裡看著你們的生活,對我也沒什麼多大的意義,自己也不想發佈什麼消息在朋友圈。"

不僅僅是她,就連現在身邊很多80後,他們都越來越少在朋友圈發佈消息,現在的和朋友圈對於80來說,就是無休止的工作圈,老闆時不時在群裡發佈消息,同事之間的聊天都顯得異常尷尬,響個不停的信息通知聲,隨著年歲的增長,朋友圈已經不如他們生活裡的小圈子真實。

80後都死哪去了?

相比於其他一代人,80後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尤其是到了今天,他們越來越變得有心無力,變得一臉無精打采,面對著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高額的生活壓力,即是生活殺死了他們,他們也選擇殺死了自己,希望80後聽見校園廣播體操的歡快聲響,心中依然能泛起漣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