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卡扎菲、薩達姆的死,他們的人民後悔嗎?

我就胡說八道了


卡扎菲、薩達姆的死,本質上是中東民族主義復興浪潮的失敗。


失敗是內因和外患相互作用導致。


內因是卡扎菲、薩達姆等民族主義者革命不徹底,制度體制法律改革不徹底,宗教勢力無法壓制。


外患是周邊國家以及歐美國家不允許這兩個國家以民族主義強國。


內因和外患相互作用的結果,首先通過兩國國民體現。


兩國領袖太過強勢,政權獨大,軍政府現狀導致國民難於從國家發展成果中分一杯羹。


因此國民極容易被本土宗教勢力和國外勢力誘導。


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組織領導,國民在推翻薩達姆卡扎菲後就失去了方向。


成了宗教勢力和外國勢力刀俎上的魚肉。


以往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如今去個市場買個菜都會被炸死。


他們一定是後悔的。


卡扎菲和薩達姆倒臺太快,以至於國民無法做出反應。


來不及知道自己經歷了民族復興主義失敗、宗教復興主義抬頭的分水嶺。


幸好這幾年敘利亞給全球所有有此傾向的國家國民做了一次很好的示範。


民族復興主義與宗教極端主義的一次曠日持久的對決。


敘利亞人經歷了一千多個槍與火、血與淚的日日夜夜後,最終選擇站在民族這一邊。


他們做出了正確選擇。


一戰二戰結束後,殖民地國家陸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運動。


到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


中東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已經失敗了,如埃及、伊拉克、利比亞等等。


有的則正在趕往失敗的路上,如國中哈士奇。


失敗的國家統統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這些國家和地區有著濃厚的宗教背景,宗教勢力盤根錯節。


一旦民族運動出現少許差錯,這些國家的國民就容易回到宗教的老路上去尋找舊日輝煌。


由於宗教的桎梏和迷惑,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民眾也許還不知後悔為何物。


斯國民


不會。只要對比薩達姆、卡扎菲時期伊拉克利比亞老百姓和現在兩國民眾的生活就可以輕鬆得出結論。

1979年7月以過生日為名,薩達姆將總統貝克爾請到家裡,殺光總統衛士,而後逼迫貝克爾在電視上念一份薩達姆事先準備好的辭職文件,將權力交給薩達姆。薩達姆上臺第二天就開始了他的大清洗,一個月內就殺了500多高官。




貝克爾時期的伊拉克

貝克爾是一個親民愛民的總統,在任期間大力發展伊拉克經濟,79年下臺時,伊拉克人均收入高達6500美元,家家都有小汽車,不輸歐美。貝克爾治下的伊拉克福利優渥,從小學到大學,所有教育全部免費,連校服文具和課間餐都免費。不僅教育免費,醫療也同樣免費,而且在伊拉克的外國人也享有同樣的免費醫療服務。


伊拉克打入伊朗


伊朗的飛機炸到伊拉克來了


薩達姆奪權後,只要沿著貝克爾的路,伊拉克人民依然可以繼續他們的幸福生活。但是,薩達姆上臺第二年,自恃有蘇聯支持,就開始了他四處侵略的征程。1980年9月,薩達姆命伊軍出兵伊朗,開啟了勞民傷財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壓制下才停戰。而此時,伊朗伊拉克都因為戰爭消耗了9000多億美元的財富,兩國百姓的生活都大幅下降。而薩達姆為彌補財富的損失,居然在1990年8月,又向在兩伊戰爭中一直支持他的科威特大局入侵,將其吞併,並直接引發海灣戰爭和後來的伊拉克戰爭。


處決的伊拉克平民

薩達姆不僅對外侵略,而且在國內也大肆屠殺反對派,屠殺庫爾德人和什葉派。其弟化學阿里,竟然在一次行動中屠殺了18萬人。那時的伊拉克人不要說反對薩達姆,就是在言語中稍有不敬,都會立刻招來秘密警察而消失得無影無蹤。


兩伊戰爭的伊拉克村莊

2003年美國將薩達姆攆下臺。而此時伊拉克人均收入僅剩625美元,不及薩達姆上臺時的十分之一。伊拉克新民選政府上臺後,致力於發展經濟,期間雖有IS作亂,但伊拉克在中美等國的大力援助下,經濟民生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至2017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7000美元,是薩達姆下臺時的十倍多。而且重拾福利制度,醫療教育養老全部實現了免費。


中國的幫助是伊拉克快速復甦的重要原因


現在快樂的伊拉克兒童,手上好像是魅族手機




由於醫療狀況的改善,伊拉克人的人均壽命大幅增長,由03年的48歲增至16年的69歲。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由38‰下降到26‰。不僅經濟有長足進步,人口也大幅增加。薩達姆下臺時的2003年,伊拉克人口僅剩2400多萬人,而現在增長超過50%,達到了3700萬人。



離不開中國的幫助







不僅經濟人口雙增長,而且因為制度的進步,獨裁的消亡,伊拉克現在有了自由,再沒有令人談虎色變的秘密警察,沒有了人口突然消失以及軍隊屠村事件。現在的伊拉克除了偶爾有極端分子進行恐怖襲擊,其餘時間都與歐洲發達國家沒什麼兩樣。


連央視都正面報道了

換做你是伊拉克人,你會懷念薩達姆嗎?

卡扎菲也是政變上臺,前期依靠石油收入過得還不錯,後期因為任人唯親腐敗嚴重,已經被利比亞人民唾棄。不過奇怪的是,在遙遠的中國,卻總有人替薩達姆卡扎菲招魂,編造一些伊拉克利比亞人愛他們的故事。這是為什麼呢?


矛盾江湖884888


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明白以下幾點:第一,無論薩達姆還是卡扎菲,都是獨裁者,這一點是沒有懸念的。兩人都是通過政變上臺,薩達姆統治伊拉克24年,卡扎菲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而且,因為這種獨裁,將國家命運放在一個人,一個家族的身上。如薩達姆,憑藉自己的好惡,和野心,不斷髮動兩伊戰爭,入侵科威特等,將一個本來富強的國家,打成赤貧,因此,從世界大勢來看,獨裁者都是應該被推翻的。這一點是基礎。


第二,作為民眾肯定後悔。無論獨裁,戰亂,最受苦的還是百姓。這是毋容置疑的。而薩達姆,卡扎菲死後的伊拉克和利比亞百姓,可以說從相對安穩的生活進入了地獄。戰亂不斷,犯罪橫行,通貨膨脹嚴重,用民不聊生來形容毫不誇張。所以對於百姓來說。可能卡扎菲或者薩達姆時代沒那麼好,沒那麼十全十美,但是現在是差到了極點。以前可能受點壓迫,但現在自由,安全都沒辦法保障了。所以,如果讓他們選,我覺得他們肯定都後悔,還不如回到薩達姆或者卡扎菲那個相對安穩的時代去。

第三,民眾自己推倒了國家。從薩達姆和卡扎菲的倒臺來看,除了西方的打擊,更多的是自己的民眾推倒了自己。也就是說,是民眾摧毀了自己安穩的生活。這其實就跟古代改朝換代一樣,民眾起來推翻政府。只不過不同的是,古代的推翻,國家獲得了新生,而現在伊拉克和利比亞有的只是混亂。這個戰爭的創傷至少需要幾十甚至上百年才能癒合,這也是後悔也來不及了。

第四,問題的根本在哪裡?其實我們看中東這個地區,宗教信仰嚴重,教派衝突千年,每個國家都是部落酋長制度的國家,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分裂性,很難統一。因此只有強權或者獨裁才能穩定局勢,才能發展經濟。你看中東發展好的國家,哪一個不是獨裁,沙特,伊朗,科威特,卡塔爾等等。因此,獨裁在中東是有土壤的,如伊拉克,利比亞都是幾百個部落,如果沒有薩達姆,卡扎菲怎麼可能統一穩定。因此,民眾推倒了獨裁,帶不來民主,帶來的只有混亂。這是中東特殊的國情決定的。


歷史真相背後


先說說薩達姆,2003年3月,美國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很快就把薩達姆政權推翻了,當時69歲的薩達姆在2006年底的宰牲節被絞刑處決,新時代來了。

1.美軍佔領伊拉克後,薩達姆的殘餘勢力與什葉派武裝都在襲擊美軍,致使數萬美軍傷亡,迫使奧巴馬於2011年宣佈撤軍。但派系矛盾很激烈,現在的什葉派政府遲遲不重建遜尼派的摩蘇爾。

2.薩達姆政權倒臺後,極端組織和恐怖主義肆虐,一度逼近巴格達。雖然極端組織被消滅殆盡,但化整為零的獨狼進攻仍未斷絕。當今伊拉克人的生命安全,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就連首都巴格達,也是三天兩頭的爆炸。

3.薩達姆時期的住房、醫療和教育福利很高,結婚就有大禮包。在半夜開車可以暢行無阻,女性基本與男性平權,總體狀況比海灣土豪國都好。現在未成年女性都可以嫁人,權益大幅受損。

4.薩達姆時期國家主權完整,但現在庫爾德人按照憲法規定事實上控制著北部領土,還有部分庫爾德工人黨武裝控制著辛賈爾山區。

5.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的經濟總量和軍事實力在中東是頭等大國,但現在有美軍和土軍等外國駐軍,主權和獨立都受到了挑戰。

綜上,遜尼派肯定是無比懷念薩達姆時期,曾拉倒薩達姆像的賈布里感到懊悔,想再立薩達姆塑像。因而有人懷念薩達姆時期,也不奇怪。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還真一文不值了。

再說說卡扎菲,薩達姆被捕後,卡扎菲曾想去營救,但沒成功。薩達姆死後,全國降半旗默哀。不久後,卡扎菲政權在2011年倒臺,未經審判就被折磨致死,終年69歲。

1.卡扎菲生前的社會福利比地面都要好,醫療、教育和住房福利豐厚,每人都能獲贈上萬元的現金福利。

2.卡扎菲在利比亞興建了縱觀全國的輸水管網,但現在被破壞的很嚴重。

3.現在利比亞東西分治,大小軍閥並立,極端組織竟仍在海邊有據點。現在利比亞人起碼的生命安全都無法得到保證,和平成了奢望。

4.利比亞流傳著一段民謠,本以為利比亞會成迪拜,沒想到成了索馬里,表現了利比亞人的無奈,同時也表明卡扎菲時期縱有缺點,但怎麼著也得比現在強吧。


啥都不知道


薩達姆,卡扎菲的死表面上是美軍的軍事打擊,但是根子上還是失去了民心,被人民拋棄,薩達姆,卡扎菲被抓時,兩個人很巧合的身邊都是隻有一個保鏢,都是在家鄉,這個時候他們的人民在哪裡?卡扎菲不是有著名的女子保鏢隊的嗎?跑哪了去了,沒看到一個為卡扎菲殉職,

伊拉克和利比亞都是有著豐富的石油儲備,僅僅只是賣石油就足以讓國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兩個國家卻是民不聊生,失業率奇高,大量青年無所事事,伊拉克當時是因為國際制裁,那利比亞呢?卡扎菲把利比亞石油當成私人資產,任意揮霍,國外銀行有大量的私人存款,大權獨攬卻不顧民生,最終激起民變,讓美國找到極好的出兵理由,而且伊拉克的國際制裁也是薩達姆進攻科威特自己招惹的,可是貨真價實的聯合國制裁,連中國都投票支持的,

有人拿伊拉克和利比亞戰後的動盪說事,這是打倒獨裁者的代價,薩達姆和卡扎菲時期的平靜其實是爆發前的火山,各種矛盾積累,並不是一個良性的社會穩定,否則薩達姆和卡扎菲就不需要鎮壓人民,封閉言論了,中國的辛亥革命推翻滿清造成幾十年的社會動盪怎麼沒有人說辛亥革命是錯誤的?為了不用下跪,不用當奴才,再大的代價也值得,

利比亞和伊拉克經歷戰後初期的動盪社會已經逐漸穩定,經濟發展迅速,因為他們有石油,賣石油從技術上很容易操作,有多久沒從新聞上看到這兩個國家的恐怖襲擊了?

所以說,伊拉克和利比亞人民是順應歷史潮流,走了正確的方向,很幸運的拋棄了獨裁者,


萬事皆空70


卡扎菲保證了利比亞內部穩定和一定的生活水平,人嘛,都是滿足一個需求進而提出另一個需求的,當過得還行的時候,利比亞人發現他們的上校卡扎菲同學竟然是過著黃金墊道,珠寶潑街的生活。這下子利比亞人可炸了鍋了,好你個卡扎菲,不是說好要帶我們過上幸福日子嗎?結果為啥我們剛剛吃飽吃好,你卻錦衣玉食,是不是還藏著三宮六院?這不公平!

在網絡時代,這種不滿迅速傳播,於是怨氣化成了行動,席捲了整個利比亞。卡扎菲總是跟歐美叫板,所以美國和歐洲本就十分憎惡卡扎菲,一看卡扎菲家裡起火,於是順勢趕緊澆了桶油,砰地一聲,火星四濺,利比亞風雲驟起,大家紛紛起而反抗,大小山頭林立,毫無組織性可言,就連一個幫派內部都沒有嚴格紀律性,期中一幫人發現了卡扎菲,在各種起鬨中,一代梟雄卡扎菲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消息傳來,歐美拍手稱快,盛讚利比亞人民:厲害了,這是民主的勝利,你們要過上自由民主的日子了~利比亞人民也著實嗨皮了幾天,結果高興勁還沒過去,就發現,自己國家已經亂成一鍋粥,到處是山頭,誰都不服誰。卡扎菲雖然不咋地,但是作為大哥還能鎮住場子。現在根本誰都沒有做大哥的本事,咋辦,打吧,於是軍閥和部落還有小股部隊互相攻訐。利比亞人忍不住問:說好的自由民主呢?沒人回答,不僅沒要到自由平等民主,連最開始穩定的秩序都沒了,以前怎麼著也有吃有喝,現在,沒準自己還沒吃完就捱了槍子兒。你說後悔不後悔?

也許,他們後悔的不是推翻卡扎菲,畢竟卡扎菲確實是存在大問題,造成了巨大的不公,他們只是後悔太過激進,國家變革完全可以緩步進行,不然太過激進,不僅不會滿足新的需求,原來的基礎也被連根拔起,確實還不如卡扎菲時代。這也給了那幫美粉一個教訓,現實是不如意,但是如果完全聽美國的忽悠,你會連這點不滿意的現實都沒有。所以,變革是需要的,但是不是美國忽悠的那種。

這是利比亞,其實伊拉克,也是同樣的邏輯。我沒有認同卡扎菲和薩達姆的意思,親美人士可不要噴哦~希望你們醒醒。


北玄武


卡扎菲,薩達姆的死,在當時人們是歡呼雀躍的,時至今日這兩個國家的人民開始後悔了,但悔之晚矣。



薩達姆和卡扎菲號稱中東地區“革命雙雄”,都是通過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這兩個領導人都是鐵腕治國的獨裁者,家國不分,驕奢淫逸,逐漸失去了民心。

於是,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戰爭,伊拉克人民夾道歡迎美軍的到來,賣力的推倒了薩達姆銅像,薩達姆逃亡,後被抓獲並處以絞刑。

這一幕在不久後在利比亞再次上演,多國空軍轟炸利比亞,支持利比亞反對派,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卡扎菲證券迅速垮臺,卡扎菲本人也被美軍羞辱後擊斃。

兩個落日強人幾乎是相似的開局,相似的結局,而且都被本國人民拋棄了。



但是著兩國人民似乎忘了幾件事:

第一,自己國家的事情永遠都不能依靠外國人,只能靠自己解決,靠外人是靠不住的。

第二,主人再兇殘也是主人,關鍵時刻還是會向著自己人;豺狼可能面帶微笑,手握糖衣炮彈,但覬覦的可能是你的看家寶貝。

第三,要珍惜擁有的東西,不要總覺得別人的好,要在對比中尋找幸福。

第四,身處敏感地區的國家必須有一個強勢政府才能鎮得住所有各方勢力。



兩國人民似乎忘記了自己其實生活的很幸福,在外敵入侵時沒有團結一致,竟然選擇了拋棄本國政府。薩達姆被絞死,卡扎菲被擊斃,美軍無力收拾爛攤子,比劃幾下就拍屁股走人,由於強勢政府被推翻,國內勢力紛紛跳了起來,新政府軟弱無力,國內陷入了長時間動盪,動輒軍事衝突,兩國人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無法保障,更別提牛奶麵包了。如今,兩國人民只能等待下一個強勢領導人的出現,否則幸福生活真的是遙遙無期了。


毒刺劍客


有時候說起卡扎菲和薩達姆,確實非常讓人惋惜,從個人來看,那是在人生巔峰呆了幾十年的人,當之無愧的“獨裁者”,試問有哪個男人不想要當“萬王之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



先說卡扎菲,在他執政生涯中,獲利最多的就是他的部落和家族,卡扎菲家族幾乎涉及了利比亞所有重要的領域,比如軍隊,體育,娛樂,石油天然氣等多個方面,可以說他們家是富得流油了。而卡扎菲所在的部落,也因為卡扎菲的原因而受到了許多照顧,引起了其他部落的不滿。



這樣從個人到部落,都對卡扎菲家族有很大的意見,受到席捲中東的確“阿拉伯之春”的影響,對他們是深惡痛絕,而上街舉行抗議,和當地警察發生肢體衝突,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就造成了300人遇難,矛盾更加尖銳,卡扎菲也難逃薩達姆的宿命,他唯一幸運的就是沒有像薩達姆那樣,在監獄裡受盡美軍的折磨和羞辱。



至於卡扎菲死後他們會不會後悔,肯定是有人後悔,有人不後悔,看他們對生活的期望是什麼,以前的利比亞的確富有,但是後來日子過得並不太好,底層人民的生活過得非常貧窮,和卡扎菲家族的窮奢極欲形成了鮮明對比,不過現在的利比亞仍然處於過渡階段,綁架,搶劫,兇殺,法制不健全,社會秩序混亂,恐怖分子猖獗,比卡扎菲執政末期又更加悲慘,所以你說他們能不後悔嗎?



而薩達姆呢,同樣也是,伊拉克曾經福利待遇也不錯,但是薩達姆太喜歡打仗了,不知道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地位滿足自己還是因為什麼,先是和伊朗,後又入侵了科威特,最後又認不清當前局勢,去摸老虎的屁股,結果讓美國趕下了臺,還在監獄裡吃了不少苦,最後被絞死,還是在伊拉克重要的節日宰牲節,這是赤裸裸的鄙視,侮辱。



現在有很多伊拉克人在這一天會紀念薩達姆,他們現在也明白過來了,雖然薩達姆有很多缺點,但是相比於美國,薩達姆更為伊拉克著想,美國根本不是來解救他們的,只是利用伊拉克,僅此而已。


琅琊利劍


你從那別有用心"編"的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東西!獨裁統治時期的家天下中過著愜意生活的僅僅是那些利益壟斷集團,廣大人民只是在白色恐怖中膽顫心驚的"乞討"生存!現在那生活情況得確不是國內加工宣傳的到處充斥著戰亂、貧窮、人的生命毫無保障。暴亂、恐怖襲擊是有,可越來越少了,但與中國的鐵桿一一巴基斯坦比較一下,他們還是要好多了。轉型中的常見問題也很多,但正走向正途,伊拉克向好向上的趨勢更是明顯,看大批湧入的投資客(包括中國央企國企)你就應該會判斷了!


古今大同


人民是否後悔,就要看人民們是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古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於誰當皇帝,人們都是把目光放於,誰能給百姓們平穩的生活,是否能吃包穿暖。亂世人不如太平狗,所以只要是平民百姓都怕戰亂。

卡扎菲、薩達姆之死,是他們種得因,結得果。沒有他們的專制,也就沒有外族的鼓動,內部出賣,給外族可趁之機。從他們專制時期到現在戰亂來看,對於原本生活優越的人們來說,從天堂到地獄;而原本就苦不堪言的人們來說,只是從一個火坑換到另一個火坑,本質是沒有改變的。

一個國家一黨專制有專制的好處,但如有外國為了分一杯羹而挑起事端,那就是人民苦難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