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歌手朴樹?

九月晴天


人如其名,朴樹過著樸素的一生,但卻在時刻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在奮鬥,生活都不曾打敗他!他的歌裡唱出了生命與自由,唱出了讓所有人都無比渴望的人生,是一名偉大且平凡的歌手!



其實朴樹更讓我感覺是永遠停留在了青春的“叛逆期”,叛逆父母——“大二退學”;叛逆老師——“帶同學逃課”;叛逆生活——“清貧一生”。朴樹的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可是朴樹的性格卻與尋常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他孤僻、話少、不合群,患有抑鬱症。這一切都是因為“小升初”考試那年,他以0.5分之差落榜北大附中,因此覺得低人一等,讓父母抬不起頭。


上了初中後,他又因為帶同學逃課等行為被老師撤職而更加抑鬱,以至於變得越來越孤獨。那個時候,音樂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只有面對音樂他才可以變得放鬆、自由。他破天荒的跟父母說到:“音樂比我的生命還重要!”

他轉賣掉父親送給他的遊戲機,並想方設法的攢錢,報了一個吉他學習班來學習音樂,其次,他還組了一個樂隊,經常會去大學的草坪彈琴唱歌。


朴樹對音樂的執著並沒有被生活的壓力消磨著,大二退學以後他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在北京郊區租了一套房子,安心的寫著自己喜歡的歌。他喜歡安靜,喜歡隨和,對於俗世的圓滑和客套非常厭惡,他直言:“電視上的明星令我作嘔。”


就像好友高曉松先生舉的例子一樣,朋友像他借錢時他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當他沒錢時也會毫不客氣的對朋友說:還錢!作為一個知名歌手,誰能想到他也曾會為那廉價的房租而參加《跨界歌王》的節目錄制,這本是他最不喜歡,從不接觸的行業啊。生活是如此的殘酷,對這麼一位富有才華的“歌手”卻設立關卡,難道上天也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

雖然生活拮据,但朴樹卻將藝術和經濟分的很清楚,他守住了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底線,或許現在還沒走到那一步,不過我相信隨著歲月的逝去,作品的積累,他終究會達到那個高度。



朴樹對音樂有堅持、有態度,也有著敬畏與嚴肅。他曾在演唱會上因為耳返失誤而大發雷霆,認為這是對觀眾、對演唱會甚至對音樂的不尊重;他也曾有過在演唱會上因為投入太深而淚灑舞臺的經歷。


瘋狂、浪漫、細膩、樸素、堅持等特質全都匯聚在他的身上,看似平凡卻又讓人無法接近。他過著所有人都羨慕卻不敢去嘗試的生活,看似愜意,但誰有能知道其中的苦澀呢?

評影視劇的優劣,侃娛樂圈的是非。我是阿王,喜歡影視娛樂的點個關注相互交流!


阿王侃娛樂


朴樹:我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只是經歷了特別複雜的人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朴樹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人,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歌手:拿獎拿到手軟;他是一個有趣的靈魂,金句頻出——“卡號”、“還錢”;同時他也是一個宅男,因為他有輕微的自閉症和憂鬱症……

但是在我看來,他只是一個孤獨的孩子……


曾經關於他的話語和標籤也許能夠說明他的內心:

0.5分

一切只是源於小升初那年,他離北大附中分數線0.5分的差距。正是這看似微弱的0.5分,學術界少了一個科學家,卻讓娛樂圈多了一個患有憂鬱症和自閉症的靈魂歌手,只是不知道這究竟是我們的幸運還是悲哀,不知道他的內心最深處究竟是什麼渴望……

只知道他從此變得孤僻、敏感、自卑、不合群……

如果你去世,你覺得身邊人會怎麼樣?

因為實在太長時間沒笑,身為中國第一代女性計算機工程師的母親帶他去醫院做心理測試,其中遇到如上那一題時,他直接選了“無動於衷”——究竟是多自卑,才能讓小小少年做出如此選項?

北大教授的兒子不考大學?



因為想盡量減輕他的憂鬱症,朴樹爸爸並不反對他高中學音樂,只是當得知朴樹不想參加高考時,身為北大教授的爸爸當即暴跳如雷,喊出了這句“北大教授的兒子不考大學?”

這個時候我特別能理解朴樹的心情,當被人逼著做自己實在不喜歡做的事,內心該有多痛苦,特別那個人是你的父親,你還不能有任何反駁!

這是為你們考的,我不去了啊



無奈之下,朴樹以優越的成績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英語系,但是他並不想去。經過各種勸說,朴樹還是去了,不過只上了一年,第二年就自己退學了……

你要不要出去端個盤子?


退學之後埋頭在家寫歌,媽媽怕他以後沒有經濟來源生活不能自理,於是對他說“你要不要出去端個盤子”?

其實沒經歷過的人不知道,當最親近的人對你說出這種話時,這個傷害程度對於一個自閉又有點自卑的少年相當殘忍的…… ,儘管那是好意!

朴樹生活自理能力極差,而且天真的驚人

這是經紀人的原話。內心善良的朴樹對金錢完全沒概念,經常不帶錢——如果你身邊有那種經常和你們一起去吃飯但是從來不帶錢不買單的朋友,請認真觀察,他可能是下一個朴樹!

去停車場沒帶停車費,拿礦泉水抵;和萍水相逢的“養生大師”只見過兩次面,就敢借25萬給他,當然大師從此“人間蒸發”了;隔壁鄰居少年問他借了30萬後跑路,當警察找到少年並帶到朴樹面前時,朴樹只說了一句——還不起錢,以後別來見我!

朴樹這樣的朋友,請給我來一打!


無論你怎麼看,朴樹都更像是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內心還很孤獨……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出走半生,朴樹仍是少年……


電影基本法


對於朴樹的瞭解,僅限於一首歌,其它全是空白,所幸的趕上了信息化時代,讓我很快了解了這個人。



朴樹,本名姓濮,因一次簽約所填有誤,命中呢缺木,索性改為樸,使它的名字完全套用了一種樹的名字,這種樹系喬木落葉樹,喜陽,耐寒,生命力特強,樹齡可達 800 歲...與樹不同的事,他耐受力相對弱些,但欣慰的是生命力與樹一樣特強,幾經磨練,終於站在了人生的巔峰。

朴樹是一個成功者。但這種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是他人生離經叛道的成功,是父母心在滴血,勞心費神的成功,是壓抑自己,苦苦掙扎出來的成功,他的經歷昭示人們:人生不鬆懈,改道也成功;人生有磨難,超越就成功。年輕網友們,如果你們還在忙碌奔波,為生活愁眉不展,不妨學習學習朴樹...


劍茗2


朴樹是真的很窮啦!人家歌手都忙著走紅的時候啊!趕緊的接廣告啊!錄專輯,就怕過了這個熱度。但朴樹的態度就是隨遇而安,這個佛系的青年其實經歷真的好多的。大家也不能解釋他為什麼在最紅的時候,選擇淡出自己的生涯。直到很久以後,韓寒拍電影了。才發現,兩個人雙劍合璧帶來了《平凡之路》,還是那樣的經歷。但絕不是那樣的朴樹。

歲月給了朴樹樸素,或許,這只是他的選擇。這位青年出生在江蘇南京。又因為父母都是教授的原因,其實,家庭環境真的很輕鬆的。但朴樹讀完了大學以後 很長一段時間也沒能找到工作。而是宅到家裡,直到有一天,父母覺得朴樹應該去找工作了。這時,朴樹也真的覺得不好意思在家裡待下去了。

於是,開始了他的創作。

但朴樹依然是一位民謠音樂人。民謠音樂人,固有的傷感,無病呻吟,他都或多或少吸收了。但朴樹的作品顯得更高級。就像《哪些花兒》,《生如夏花》都出自校園。特別在《生如夏花》中,加入了朴樹的人生觀,用了佛學大多美剎的句子來表達。所以說,朴樹的歌是空靈的。但畫風一轉,卻是《白樺林》的傷感。



一直到朴樹寫作了《在木星》,大家所期盼的朴樹,帶來好的音樂作品,才正式出現,這一次,是第二次,也是不一樣的一次。是的,在人生的更替中。一個男孩剪短了發,變成一位清秀的男人。這絕不是沒有成長。




而成長都是要代價的。如今的朴樹也將有了他的家庭,拮据的時候連房租水電費都變成了問題。但難為人家寧缺毋濫的音樂態度,也註定了朴樹這一生都是輝煌而窮的。


by創可貼


朴樹是一個用靈魂唱歌的人,每一句歌詞都是那麼深邃,意境深遠,很容易打動人。所以現身《抖音美好奇妙夜》一開口就豔驚全場,有網友就更是說朴樹一開口就把人唱哭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心疼朴樹”霸屏微博朋友圈。

這就是朴樹這個音樂人的獨特魅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朴樹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簡單樸素。正因為有了如此的個人素養,才會有一首首,膾炙人口,簡單樸素,卻極為打動人心的作品:《我是花兒》,《平凡之路》,《白樺林》,《生如夏花》。

朴樹音樂,沒有感情的渲染,或者極力的嘶吼,在青青的吟唱之中,讓人看到了詩和遠方,有時候彷彿在描繪一副美麗的畫面,有時候子講述一段美麗的故事。又或者在講述的人生,吟唱著生命,總能喚起你內心深處的那一絲感動。

朴樹的作品中豆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但卻有人感覺到溫暖和力量,也就是網友所說的,很容易就把人唱哭了。而且朴樹的長相,也是那種文藝範,看著特別的深邃,乾淨和爽朗,彷彿一個來自世外的高人,註定是一個用靈魂唱歌的人。

那麼你到底是被朴樹的歌唱感動了呢,還是心疼朴樹了呢?估計我們自己傻傻的都分不清楚吧!


禾苗苗苗


這裡是金思雅,一個會賣萌的自媒體,每天跟你分享一點娛樂資訊,

如何評價歌手朴樹?要我說,是半生煙雨,歸來是少年。

朴樹原名濮樹,是北大物理學教授濮祖蔭的兒子。因為朴樹的父親,是北大教授,母親是工程師,所以朴樹很早就與矮大緊相識。朴樹這名字,還是矮大緊改的。

矮大緊在《魚羊野史》裡,提到自己特別愛才,還說朴樹這名字就是他改的,因為樸和樹連著寫在一起,會給人一種小樹林,在向上生長的感覺,特別清秀,特別有生機,也很像朴樹的音樂風格。

矮大緊還說到一件事,他們從天津演出回來,在高速公路上正好夕陽西下,特別美。朴樹說:“把車停下,我要看夕陽。”

朴樹下車了,對同伴說:“我要在這看夕陽,你們走吧!”

同伴問道:“這裡是高速公路,我們走了,你怎麼打到車,怎麼回去?”

朴樹說:“那我不管,以後再說,我要看夕陽。”

於是朴樹坐下,拿出塑料水壺和吉他,對著夕陽彈起來了琴。

就是這樣詩意和自由的朴樹,寫出了《生如夏花》:

就在這裡啊

驚鴻一般短暫

像夏花一樣絢爛


半生煙雨之後,一向厭惡藝人身份的他,回來錄綜藝了。他站在舞臺上,站在鎂光燈下,還是那麼的不自然,主持人問他,為什麼要回來錄節目?

朴樹耿直地回答,說:因為缺錢。

因為缺錢,所以朴樹又迴歸了令他厭惡的藝人身份。

前半生的朴樹,自由而詩意,像是個恣意妄為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兒郎。當他再唱起歌的時候,他說,為生活。

可能,我們終究要長大,學會向生活屈服。從前,我們談詩歌、談理想、談遠方,唯獨不談票子。現在,我們似乎明白了,要活著的含義。



那些年,詩意而自由的他,半生煙雨後,說,平凡才是真。

我們總要在生活的摸爬滾打裡,學會點什麼。


金思雅


朴樹,應該是對外藝名吧。本名濮樹,出生地江蘇南京,北京長大。內地著名歌手。

在中國無數父母希望皃女們考入大學,步入人生綠色通道之時,1993年考入首都師範大學(是否北師大?)的朴樹卻於次年放棄學籍,一頭扎進音樂創作的海洋。從1996年簽約"麥田音樂"開始,這位敬業的音樂人開始了他的音樂征途。

2013年,離開大學十年後,他終於站在北京這個音樂風雲際會的中心點,開了自己的個人演唱會。
2015年底回到南京參加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演唱了巜好好地》,《生如夏花》,與范瑋琪合唱經典曲目巜那些花兒》。

朴樹的個人演唱風格異於常人的是,他始終忠於歌曲的旋律,沒有誇張和創新,這是對原著的尊重和理解。他的聲線不高,低沉,自然,猶如一股淡淡的地清泉,如巜送別》。

朴樹應該是一個"好好生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的榜樣,這麼多年,無論外部環境如何,始終抱著一顆"藝術至上"的理念,因此,獲得業界內外的一致好評種觀眾深深熱愛的藝術家。

在今天,不容易!


良人執戟2




平淡才精彩65




薩爾斯堡的天空


其實人是很複雜的生物,單單從一面很難給出立體的答案的。太他的歌聲中我們感受到了其中的某一部分感覺,媒體採訪,他在公眾面前表演的樣子提供了另一部分,但是後面的那部分或多或少都有媒體給他設定所謂的“人設”。而朋友的採訪也包含了自己的情感在裡面。

如果只是聽歌聲的話,其實他應該是一個簡單的人,有能力燦爛的時候就盡情綻放。繁華落盡,又歸於平淡。

我很喜歡這樣錢鍾書的一段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下那隻蛋的母雞呢?”對於朴樹來說,或許這樣就很好,我很喜歡朴樹的歌,喜歡他歌曲中表現出來的的情緒和感覺。但是我覺得我沒有必要真的去認識朴樹。

因為有時候適當的距離,讓我有足夠的空間幻想出一個我喜歡的形象,但是我擔心一旦我接觸他之後,他沒我想象中的好,會怎麼樣?我應該會感到失望吧。與其讓自己有失望的可能不如讓這份美好一直留存在自己的想象中呢。

因為最好的他或許已經被他放到自己的音樂中了,我們記住他最好的一面不就很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