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硬要給香港四大天王裡塞一個人湊成五大天王,你會把這個名額給誰?

舌戰群豬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目測有三個人可抗起第五天王的名號。

1、浪子王傑

王傑的時代,那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1人可頂四大天王4人,有人稱他為華語樂壇第一人,我看一點不為過,來看看他的成就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

自出道以來,王傑發行專輯80多張,發行的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獲得臺灣排行榜冠軍達半年之久。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成為當年十大暢銷唱片冠軍,主打歌《忘了你,忘了我》《讓我永遠愛你》及與葉歡合唱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亦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音樂排行榜上蟬聯數週冠軍...等

還有數據統計,他一生髮行的專輯銷量達8700萬張,這個數字換來一個第五天王,綽綽有餘吧。

2、李克勤

李克勤和譚校長有個組合叫左麟右李,可見其實力不亞於譚校長,而當年譚校長的地位那可是排在四大天王之前的,香港樂壇的半邊天,李克勤的唱功那是公認的好,不需多言,換氣,呼吸,零瑕疵。

還讀中學的時候《紅日》是我最愛的歌曲,之後的很多作品包括《一生中最愛》《月半小夜曲》都特別喜歡。

3、周華健

雖然是臺灣歌手,實際上週華健很早就素有第五天王的名號,證明在歌迷心中他就應該是天王,他的一首《難唸的經》被封為最早的神曲,來看看他的成就。

第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中國歌曲排行榜華語樂壇特別貢獻獎,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IFPI全年最高銷量歌手獎,新加坡金曲獎流行樂壇傑出歌手獎,中國唱片金碟獎最受歡迎港臺男歌手,中國金唱片獎引進版類男藝人獎,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總選頒獎禮年度榮譽歌手獎,新加坡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如此多的獎項,第五天王實至名歸。



當然從影響力來看,鄭伊健,謝霆鋒也火過一陣子,巔峰時期風頭甚至蓋過四大天王,如果再加兩位會考慮他們吧。

個人鄙見,多評論多指正!謝謝🙏

禕七


四大天王不是託塔李天王?如果說唱歌論影響力!周華健!周杰倫!王力宏!任賢齊!都可以!



leoamory


這個問題看似很難回答,但是其實爭議性並不大,先列出一些四大天王同一時期的明星,再用排除法排除掉那些不能達到四大天王條件的。

四大天王具備的條件,一是要唱歌和演戲都可以獨當一面;二是要足夠帥氣和人氣高;三是沒有以其他身份定義。

根據這些條件,走紅時間比四大天王早的譚詠麟和張國榮就先排除了;顏值明顯不夠的李克勤、王傑、孫耀威等等這些人也可以排除了;演技好但是沒怎麼唱歌或者完全不唱歌的劉青雲、梁朝偉、古天樂等等這些人也都可以排除了。

就算是將範圍擴大到臺灣地區,符合條件的金城武、林志穎、蘇有朋、吳奇隆、陳志朋這些人,他們有自己的定義。一是四小天王;二是小虎隊,因此也可以不在考慮之內。

因此到最後,我們似乎得到了唯一的答案,就是鄭伊健。

鄭伊健1967年出生,和四大天王一樣是60後,只比最小的黎明小一歲,年齡上非常接近。鄭伊健1984年在讀中學時,就在街上被星探發現,開始接拍“雪糕屋”廣告,後來拍了很多廣告,又進入TVB電視藝員訓練班。1990年開始因在TVB電視劇中飾演男主角而走紅,同時他的歌唱事業也在1991年起步。

和劉德華的奮鬥歷程有些相似,鄭伊健也是因為被TVB雪藏,而將工作重心轉向電影的。1996年的《古惑仔》系列令他的事業走向巔峰,他的濃眉大眼的相貌和英俊的形象非常適合扮演香港漫畫改編電影的男主角,無論是陳浩南、聶風還是華英雄,都像是從漫畫裡走出來的,形神兼備。

而每次和四大天王中的任何人合作的電影,他從形象到演技都絲毫不落下風。唱歌方面,他的實力也是和四大天王最接近的,曾經獲得1996-1997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歌手獎和1995-1997年連續兩年的十大優秀流行歌手獎,更在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屆當選臺灣十大偶像。

這些榮耀都可以見證他的實力,同時他也和四大天王一樣,至今仍然活躍在娛樂圈,近年在成功舉辦多場演唱會之外,今年還和陳小春等人推出了動作電影,足見他的人氣仍然不減當年。

(文丨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1992年四大天王的稱號形成被大眾接受,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四大天王稱號形成的歷史。

1990年代初,隨著譚詠麟的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暫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紅,將同屬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聲勢壓下,取而代之。而香港樂壇的樂隊勢力亦開始被偶像派取代。當時因為黎明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 而唱將實力派的張學友亦保持聲勢和前兩者被合稱樂壇“三劍客”。

1991年,郭富城 爆紅旋風從臺灣吹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命名)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在多棲發展,但各自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90年代香港樂壇所有獎項,每年香港四大音樂頒獎禮期間,不僅四人競爭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橫飛。

由此可見,譚張淡出樂壇,不再領獎之後,從90年到92年,各路歌手爭相出位,競爭異常激烈,但是這段時期香港樂壇最具殺傷力,最受歡迎的,橫掃香港樂壇的就是這四人,有點華山論劍的味道。所以我看到有些網友的評論說,這四個人是捧出來的,顯然不正確,作為當時香港樂壇最頂尖的四個人,他們絕對靠的絕對是過硬的實力。而更有些網友,甚至歌手王傑在訪談中都說過,香港樂壇製造四大天王出來是為了對抗王傑這個人,對於王傑先生的這個說法,只能一笑置之,考證更加是無從說起。在90到92這幾年時間,王傑依然是活躍香港樂壇的,但是風頭卻被四大天王掩蓋,從黎明劉德華的雙子星,到加上張學友的三劍俠,再到加上郭富城的四大天王這段時間,根本沒有其他歌手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

這段時期香港的其他歌手也都很優秀,有李克勤,黃凱芹,杜德偉,許志安,呂方,張立基,曾航生,李國祥,還有組合beyond,太極樂隊,達明一派,草蜢,以及臺灣樂壇過江龍庾澄慶,伍思凱,王傑等等。再加上四大天王的前輩們林子祥,羅文,陳百強,關正傑,區瑞強,葉振棠等等,但是論聲勢論受大眾歡迎程度,他們都不及四大天王。所以四大天王的稱號,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迴歸本命題,如果是安插一個“第五天王”的名號上去,哪個人比較合適?媒體公認的兩個人是:

周華健,93到96年這段時期,周華健有“天王殺手”之稱,那段時期,周華健是以張學友為目標的,在他的一個訪問裡,他坦言,那段時期出唱片,只關注張學友的成績。

鄭伊健,因《古惑仔》紅遍華人圈的鄭伊健,真正歌影視都吃得開的,出道時間和黎明郭富城差不多,但是大器晚成,風格跟劉德華很類似,在電影圈搶了很多原本屬於劉德華的角色,兩人在當時是傳不和的,但是劉德華在一次演唱會上邀請鄭伊健當嘉賓,還一起合唱了《一起走過的日子》打破謠言,當時的媒體都稱鄭伊健為“第五天王”。

至於後面的後起之秀如孫耀威,陳曉東,陳奕迅,鄭中基,古巨基,謝霆鋒等等,資歷,出道時間,年齡等等,綜合考慮相差不少,不入討論範圍之內。

綜上所述,四大天王的成名是四部奮鬥史,並不是偶然,也不是捧出來的,時至今日,四大天王在演藝圈還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時間就是最好的試金石,那些當年和四大天王競爭的各路優秀歌手們,到目前為止,都沒人能和他們四個相提並論,所以,我的觀點是,四大天王,缺一不可,硬插任何一個,都只是畫蛇添足。








調理勞模蘭花系


作為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郭富城、劉德華、黎明這四個人基本都是全能藝人,個個非常努力,現在都是大紅大紫 火遍大江南北!

如果要加一個人進去變成五大天王的話實在很難讓人作出選擇,選哪一個人都會有非常大的爭議!

大家都知道 香港娛樂圈比內地早很多 香港明星大紅大紫的時候我們內地還沒有幾個人能說得上話呢!早期香港靠著電影發展藝人知名度 鼎盛時期全中國的人基本都在看香港電影!

選出一個人加入四大天王的話,在香港我覺得古巨基比較合適,老牌藝人 出道多年 憑藉著《情深深雨濛濛》火起來,更是歌手 演員 還能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節目中邊主持邊演唱,可見也是一位全能型的藝人了。

而且主演的作品和音樂還有主持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我推薦古巨基!



就是流浪人呀


看了看其他人的回答,高票者有任賢齊、周華健、王傑、謝霆鋒等人。

四大天王封神之初,是為了鼓勵他們在樂壇的發展。歌手身份才是重中之重,換句話說,影帝、舞王、文藝天王這些名號,只能算是附屬。

四大天王是香港這個圈子裡的產物,所以如果要補位的話,也只能是香港演藝圈裡的人。

任賢齊pass。周華健和王傑也pass,可能會有人覺得周王都是香港人,又與四大天王同時代,補位再適合不過。但是,他們雖然是香港人,卻在臺灣出道,代表臺灣歌壇勢力。

王傑是飛碟唱片的第一猛將,周華健是滾石唱片的臺柱,滾石和飛碟這兩家唱片公司,八九十年代在臺灣歌壇的地位,不啻於金庸老爺子《倚天屠龍記》裡頭的倚天劍和屠龍刀,你要把王傑和周華健都算成香港歌壇的人物,估計沒幾個人會願意。

陳奕迅和謝霆鋒也可以歇了,畢竟跨了一個時代,等到陳謝出世的時候,四大基本上都已經功成身退,這才成全了謝霆鋒“終結四大天王”、陳奕迅“歌神接班人”的美名。

呂方、許志安、鄭伊健、張衛健也都是不錯的人選,但綜合實力還是差了一截,第五天王的名號,非李克勤莫屬。

李克勤85年選秀歌手出身,參加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第一屆冠軍是張學友,他拿第二屆冠軍。

四大天王還未成軍之際,四大陣營裡本來是有他一席之地的,聲量幾乎可以與張學友、劉德華、黎明等量齊觀,郭富城在臺灣拍了機車廣告,梳著小分頭火回香港,正值李克勤與唱片公司鬧彆扭,被一腳踢出四大席位,成了史上最悲催的第五天王,也是最無可爭議的。


好歌獻給你


你們隨便塞什麼人跟我們無關,傑哥是華語樂壇獨一無二的歌壇巨星傳奇





用戶送葬醉解人衣


鄭伊健或者王傑吧。鄭伊健影視佔的多,而王傑歌曲佔的多。當年香港是這麼傳鄭伊健是第五天王,因為95到2000年間,鄭伊健太火,風頭蓋過四大天王,張學友說要把天王之位讓給他。鄭伊健比四大天王略小一些,所以也沒有趕上評選時機。劉德華屬於一直努力型,郭富城屬於後期發力型。除了他倆,其實張學友和黎明,巔峰期也不長。

鄭伊健影視方面,整體碾壓四大天王。《風雲》雙主角,當時比郭富城紅。《雙雄》與黎明雙主角。《決戰紫禁之巔》與劉德華雙主角。《暗戰2》戲耍劉青雲。《東京攻略》暴打梁朝偉。早期《超級學校霸王》與三大天王合作。



音樂方面,師承羅文,鄭伊健歌曲不少,有200首,經典歌曲也不少,但主要是粵語專輯,所以廣東地區傳唱度比較高,只發過一兩張國語專輯。國語不好,當時也沒太重視內地市場。這個跟四大天王比還是有差距。



鄭伊健由於個人問題和性格問題,包括雙琪奪面,堅持不換自己經紀人被英皇雪藏,巔峰期比較短,他事業心也不是很強,比較低調。所以慢慢在人們視野中淡化了。鄭伊健對名氣方面的東西看的不重,所以無所謂什麼天王。




大千發掘


怎麼大家都忘了梁朝偉了,95年有一度時間鬧得非常厲害,要拉郭富城下馬,進入四大天王,當時郭富城還是那個剛出道的髮型,奶油小生形象,時間久了,就有審美疲勞,剛好那段時間梁朝偉混的不錯,走出頹廢影帝的陰影,那段時間香港好多貌似過氣明星都走唱歌道路,梁朝偉無疑是最成功的,《一天一點愛念》就是代表作,迎來事業的第二春。只是後來郭富城馬上變髮型,推出新專輯,又站穩腳跟。第五人應該是梁朝偉。




峏山小白龍


我是老田,我來答。其實有幾個人可以考慮,王傑、陳奕迅、李克勤、鄭伊健。


幾個人中,最有資格入選的是李克勤。譚詠麟張國榮算老前輩,不適合降低輩份入榜,唱《護花使者》和《紅日》的李克勤,無論在事業上還是人氣上,都比張學友,黎明、郭富城要火。而在樂壇,除了“四大天王”中的張學友,李克勤明顯超出其他三位。


此外就是王傑,但王傑當時的事業如日中天,照“四大天王”中的任何一位比,都不遜色。更何況當時還有個當時業內還有個“臺灣四大天王”呢?要知道,臺版“四大天王”中的齊秦、王傑、童安格、周華健,哪個都不弱。齊秦火時,“四大天王”還是毛小子呢!


鄭伊健的風格有點兒像“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舞好,歌唱得也還行。只是,鄭伊健為人慵懶,這點不太著調。

陳奕迅倒是個全才,為人口碑也不錯,頗有衝進這個排名的潛質。只是陳奕迅火起來時,“四大天王”早已分崩離析沒了當年的人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