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三家共同強調一個“靜”字,但何為“靜”?

直播成長


先說我的觀點:

靜只是儒釋道三家的入門基礎,而並非它們的核心精髓!


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從“體”和“用”兩個方面來解釋!所謂體,就是一個事物的本質內涵,“用”就是由“體”發“用”,比如水,以液體流動等為“體”,能滋潤解渴為“用”!



下面就從“體”“用”兩個方面,分別解釋下儒釋道:


一.儒家重視外用入世:


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中有:“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中間的“靜安”就是儒家文化的“體”,這個體如何達到呢?就是通過知止有定的方式!那麼靜安之後呢,必須起用,否則就如一灘死水,毫無價值了!


因此儒家,就是在知止有定的能靜之體上,發起為民請命的入世之用!儒家特別強調“入世務實”,才在以後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推廣“仁義”的孟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太多的治世良才,它們無不以“為民請命”為職責,為我們展現了儒家關心世道人心的內聖外王之道!


這就是儒家,得體而重用的入世之學!


二.道家重視內聖之體:


儒家和道家本來是一體不分的,比如孔子七十讀易經悟天道,孔子與老子坐而論道等!因此道家的體,也就是儒家的體,只是二者得體而後,起用不同,好比水都是一樣的水,有人用來煮茶解渴,有人用來滋潤大地萬物!


那麼道家的“體”,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道教的一些儀軌教義,非常明顯的看出來:

比如道教重視打坐,重視煉丹,重視太極養生等等,道家門徒以“得道成仙”為最終極的理想!而對世間的國家社稷民生問題,避而不談。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道教並非一味的消極逃避,而是更加重視出世修道而已,這裡沒有鄙視批評的意思,歷史上有很多道士,在亂世而能撥亂反正,功成身退者!


道家也有行善助道的修行規範,也可算是他們入世的一面,但他們的核心還是修道成仙


這就是道家,重視得體修道的出世之學!


三.佛家體用雙彰:


這就不難理解了!比如佛家的戒定慧,出家受戒,佛教弟子更重視的是開悟成佛,普度眾生!因此佛家不但出世,更主張的是入世!


有人可能會說了,佛家也是出家的,甚至隱居山林,隔絕人間!


這不假,但佛家僧人的隱居都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入世人間的!

比如宋朝的濟公活佛,近代偉大的禪師~虛雲法師,臺灣的星雲法師的人間佛教等!哪一個不是得道之後,浪跡人間,普度有緣人!


再比如,家喻戶曉的觀音菩薩,彌勒佛等,都是人間菩薩入世的典型代表!


這就是佛教,一個入世與出世兼顧的慈悲智慧之學!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教將兩者盡入囊中!


對此,你更喜歡哪一個呢?我是國學愛好者,分享者,如果您也有同感,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一起學習交流吧!


南師著作讀書會


“靜”字是華夏傳統文化之精髓之一,儒釋道三家對其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儒家之“靜”,內省、致中和

儒家追求的是聖賢人格,而達到這種境界的必由之路便是“靜坐”,已達到“內省,致中和”。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儒家提倡的至聖人格追求,一者需要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二者便是“靜坐”下來,反省自身之得失,即“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此謂“自省”。

關於致中和,《中庸》有云: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可見,“致中和”乃儒家之最高境界,是君子必須遵循去用一生追求的準則。

“喜怒哀樂”屬於“情”,“喜怒哀樂之未發”則屬於“性”,性無善惡,王陽明的“無善無噁心之體”都是說的儒家的中和之境。

這一切的體驗都需要“靜坐”去體悟,因此,宋明的儒學大家都是“靜坐”的倡導者。

道家之“靜”:坐忘、體道

《道德經》中有:“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靜曰覆命”“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等論述。

道家創始人老子言簡意賅的《道德經》中出現的如此頻繁,可見“靜”在道家之分量。

莊子的《齊物論》開篇便描述“南郭子綦隱機而坐”,即“靜坐”,子綦靜坐後,忽然對天長噓,子游問其原因,子綦答曰“吾喪我”,也就是說子綦通過“靜坐”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心無執著,與萬物融為一體。

莊周夢蝶,蝶變莊周,便是這“與萬物融為一體”之境。

因此,道家靜坐之核心為“忘我”。

釋家之“靜”:去執、修慧

佛家的“禪坐”、“打坐”,即是“靜坐”的另一種說法。

佛家之靜坐,要訣便是“空”,即空化外物,可獲得宇宙之大智慧,進入“佛”之境界。

佛家之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自覺為智慧,覺他為慈悲,覺行圓滿為悲智雙運、圓融無礙。

這一切皆以“開悟”為基礎,而開悟之關鍵,則是“靜坐”。

佛經在“開悟”之後,智慧的落實還要靠“行願大千”完成,即“空化外物”後,重返人間,切實實踐,方能修得正果。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筆者嘗試回答您的問題:

一、儒釋道說的“靜”就是每個人都有的“內在覺性”,把覺性打開就是“靜的狀態”。

從心裡“無序焦慮”狀態進入“靜”的狀態。它不是什麼高深的境界,但它是一種很具體的生命體驗。而且我們很難從思想、認知的角度進入“靜”的狀態,是實踐性的。



二、不要把“靜”想的太玄乎,靜的反面是“無序焦慮”,其實可以從物理學角度來解釋。

因為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

一方面人的大腦30秒就會產生各種雜念,也就是說心理的無序焦慮狀態就是一種常態,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

另一方面大腦中樞神經處理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而我們每天要面對數百萬億位的信息,大腦若被這些不相關的信息和事瓜分著(或者想著結果或者計算得失),往往讓你很難集中注意力在當下的事情中,所以內心的寧靜就難以湧現。

這個時候就要靠“有序的心理狀態”篩選然後進入意識。這種“有序的心理狀態”物理學家也叫“心流狀態”,說白了,安靜專注讓人快樂,注意力一直能留在當下的事情中,不用想結果,也不會分心,內心的統一感受成就美好體驗,處在心流時的並不感到快樂,你專注做事,自己都忘了。過後回味就會有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會讓你快樂。



三、怎麼才能進入“靜”的心流狀態呢?

1、首先,安靜的自然環境確實可以讓你放鬆,助益你進入“靜”的狀態。尤其在事務繁忙感覺心裡失序之後可作為一種調節。

但若自己位況上該做的事情沒有有效的應對,天天跑到大自然裡去修心,“想安靜”,其實也是自欺逃避,更安靜不了,甚至很有可能越來越焦慮,惡性循環。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做自己該做的事(誠實),獲得實踐的成長心得,才能獲得幸福感的、獲得安靜清晰的心流體驗。



2、其次、要為自己設定清晰的目標、而且能及時反饋。

因為心理學發現: 相對人被迫做一件事,一個人沒事可做,漫無目的的時候,才是體驗最差的時候,他的精神渙散, 沒有精氣神。也會陷入憂慮、恐懼、無聊這些負面情緒裡。所以,不管目標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比漫無目的行動來的好。

另一個是目標要及時反饋。它能讓人在每完成一步之後立馬知道自己完成的好不好。登山的人每攀登一步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又上升一截。

清晰的目標和及時反饋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清晰的目標你根本不可能有反饋因為你不知道做到了沒有,大部分人不容易堅持,都是目標不確定。

比如:

健身“每次儘量做”就是一個不清晰的目標,你大腦還要在做的時候反覆思考“我是不是盡力了啊?”很難投入。

但是如果是“做到20個一組,組間休息30秒,實在做不了就放下”。這就是一個清晰能反饋的目標。

及時反饋不至於讓你渾渾噩噩的,清晰自己在做什麼。



3、最後,做的事儘可能要和自己的能力和挑戰匹配。

因為高能力、低挑戰容易無聊;低能力、高挑戰容易焦慮。如果做一件事不是無聊就是焦慮,這種體驗怎麼讓你堅持下去呢?對吧?

因為心理學發現當難度略高於5%-10%的時候最容易有心流。而人在注意力集中很容易進入心無旁騖的心流安靜狀態。此時的你身心合一絲毫容不下無關的情緒,甚至連自我都不見了,但感覺卻很舒服。過去兩小時就好像兩分鐘,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價值百倍。

所以,關於“靜”的心流狀態,大家要去實踐,實踐了,你才就有心得。以上就是我對儒釋道靜的理解。



梁春光說


談到守靜,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列禦寇,時人尊稱他為列子。列子從小善於射箭,而且百發百中。更有奇者,他每次射箭左手臂上放一盛滿水的杯子,右手搭弦一發緊接一發,次次中的而且杯中的水一點也沒灑出。因此,列子對自己的技藝很是滿意。

有一天,一個叫伯昏暓人的修道者路過,正好看到列子在練習射箭。列子自信的問:“老先生,你覺得我的技藝怎麼樣?”老人搖了搖頭:“年青人,你跟我來!”於是列子跟著老人來到山上。再看老者,腳步後退到懸崖邊上,一隻腳踏在石頭上,另一隻腳已懸空了二分之一,然後紋絲不動地站住。對列子說:“年輕人,上前來!”

列子看到這樣的景象,嚇得癱軟在地上,大口地喘著氣,再無心射箭。

故事到此結束,但它給人們的 啟示卻沒有完。儒釋道都講一個“靜”字,無疑是告訴人們: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參禪、悟道都必須修心。心若亂了,什麼也做不成!


歐陽大拙


《周易》就有“一陰一陽為之道”的名言,靜為陰,動為陽;靜則氣守,動則耗氣。因此,靜就是守心,排除雜念的意思。

《道德經》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又說:“孰濁以止?靜之徐清。”在第45.章提到:“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第57.章還說:“我好靜,而民自正。”這些都說明了什麼是靜及靜的作用。

道教的靜是要求教徒入坐,排除雜念,從自我回歸本我,修煉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煉丹術也是尋求長生不老藥。

佛教(釋)要求教徒靜心念佛,一心向佛,“佛者,空空如也”;有一首詩說得最明白:

菩提本無樹,

靈鏡也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必拂塵埃?(頓悟派)

他們提倡生死輪迴,要修煉往西方極樂世界。

儒家的靜則有明顯區別,倡導靜心修養: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太極拳也強調要入靜,意守丹田,靜中有動,移步如貓行,雙手打孤形或抱圓……目的是運氣於經絡,讓氣血流暢運行於全身,鍛鍊內臟及植物性神經系統為主。

以上是關於什麼是靜以及儒釋道,太極拳對其運用的區別。

供參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儒道釋三家都強調一個靜字,到底何為靜?其實講究靜的不止這三家,但凡修煉者都強調這個靜字。人乃動物,其生命在於運動,論說跟這個靜字南轅北轍,但為什麼主張養生修煉的人都注重這個靜字呢?原來這就是那些修煉修行修道修真的人們行修的基礎內容,入手的功夫。人之所以是動物,是因為他除了有一個有形有質的肉身以外,還有一個無形無質的靈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稱之為心的東西。這個靈體,或者說這個心,是一個能量體,那些行修之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針對著這個心下功夫。這個心是無形無質的,所以無阻無礙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得,上天入地沒有任何限制。因此人心經常是動態的。就是說這個心總是在不停地想事兒。想這想那沒一會兒消停。但這種動這種想都是一種做功,雖然說事物沒有因為人心的這種做功產生質的變化,但這種心能的消耗已經形成。人們在這種無謂的冥想中消耗了很多的心能。對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為了降低這種無謂的消耗。就必須使其心靜,心靜下來不去胡思亂想,心能自然就不消耗了,或者是消耗得少了。於是一些大智慧之人就開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他們把這些使人心靜的行為就叫修心。後來那些行修之人在靜中發現,靜下心來不光可以省卻能量,還可以聚積能量,並且在靜的狀態下可以與天地自然的能量相溝通,吸收或者說採集到天地間的能量。對人是十分有益的。自此就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行修方式。說來一切都是為了心靜。


夢113300796


三教 基督 其實都一樣是修心修身 靜是共通的基本功夫 有了這個功夫 才算入門 簡單說 身心是不二一體的 精氣神(能量與精華)充足 身心高度和諧 才能不動盪 才能靜 才能定 才能可靠 童子功的優勢 否則 如果還會生個小病 煩惱什麼的 就是三花(精氣神)不就空勞碌 四大(地水火風)蕭條枉費爭 還要繼續 神仙道士非有神 不是迷信 積精累氣以成真 真人是定靜的 方能有真知真覺 知行合一 假人因為迷亂內耗 壽命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煩惱病痛多 尤其是老年時 真人少生病 完勝的能力大 即使不能勝 也能知之無可奈何而安之若素 這就是孔子感嘆朝聞道 夕死可也的原因


雲外清天


這裡說一個誤區吧!大家瞭解了這個誤區之後也就明白為什麼強調,什麼是靜。

清靜可以讓人得道,一味追求清靜會讓人啥也得不到。

從一開始清靜就是做為一種方法存在的!如《道德經》“

清靜可以為天下正”;如《莊子》中說心齋之法,其目的也是幫人做事;司馬遷他爹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中也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精神專一是人心清靜後的自然狀態,在此之後,能察覺無形的大道,故曰動合無形;道教修法、丹道、占卜都講究清靜後修用。這一切都在說清靜是方法,不是目的!

但是有些人就不明白這件事,看先賢說清靜,就一味追求清靜!有情之人追求清靜哪裡比得上無形死物了?所以古代有人諷刺他們是自了漢,自己給自己了結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他們倘若願意退一步想先賢除了說清靜,還做了什麼?這個執迷也不會入了。

為什麼人要靜了?人心靜就是雜念少,你雜念少,專注度就高!如此學習做事,思考啥的都有效率。

但大部分只能在自己擅長喜歡上的事情上形成這種狀態,說糙點吧,農村不少老頭子老太太不識字,但幹農活就很專注,這其實就是一種靜,這玩意沒那麼神秘。


全真道士梁興揚


標題好像有點不太準確,別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佛家強調的根本,是一個淨字,而非靜字!靜丶淨二字,其貌相隔不遠,其義相差甚大!靜,與動對;淨,與垢對。何謂淨?先天本有之清靈體性,無有後天汙染之垢物,恆常如是,圓融絕待,應物無方,妙明寂然。故佛家修行,不過是正本清源,返樸歸真而已。


信願唸佛決定往生


靜雖説佛道儒都提倡,但是詞同而義異。儒家思想的靜,多指心安寧祥和,為人乘。

道家修行的靜,多為禪定諸天之靜濾,是人天乘。

佛教所証的靜,多指寂靜,是遠離人天過患的解脫三界之乘。

佛教多用寂靜而非單一的靜,寂有寂滅諸相之意,靜有靜濾的禪定之意,寂靜而産生深廣的智慧。

各派各宗,文同而義異,所産生的結果完全不一樣的。儒家文化以人事完成人生,道家修持法天之道是為修仙,佛教是以徹底回歸心性本智來圓滿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