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高質量系列報道四:淮安千年運河煥新顏

緣水得名,因水而興。淮安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境內河湖水域面積佔四分之一以上,素有“漂浮在水面上的土地”之稱。打開淮安城市地圖,你會發現,有一條由西向東如玉帶般穿城而過的河流,若干大小湖泊散佈沿線,猶如一串珍珠項鍊。這就是裡運河。裡運河之於淮安,是一條生命河、文化河。1958年,京杭大運河淮安段實施裁彎取直工程,大運河實現改道,新河道稱為大運河,老河道稱為裡運河,裡運河也自此成為城市內河。此後,在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大背景下,裡運河作為供水河道,先後實施了截汙導流等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實現水清岸綠,加之沿線人文景觀薈萃,裡運河煥發出勃勃生機。進入新紀元,為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改善城市水環境,淮安市啟動運河之都和宜居城市品牌打造計劃,裡運河文化長廊秀美畫卷漸次展開。據統計,近年來該市已累計投入逾20億元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生態、靚麗的秀美水環境,令古老靜謐的裡運河再次迎來精彩綻放。


江蘇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高質量系列報道四:淮安千年運河煥新顏


控水位 增水面

2011年,投入3億元的裡運河防洪控制樞紐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由堂子巷控制工程和北門橋控制工程組成,是裡運河文化長廊建設關鍵節點項目。兩工程沿裡運河相距16.8公里,以“控水位、保水暢、促水活、造水景”作為總體目標,通過與沿線涵閘的聯動配合,可御淮河洪水於主城區之外,使主城區免遭洪水威脅,降低裡運河汛期水位;同時在非汛期抬高裡運河水位,保證城區段裡運河有一定的景觀水位,保證沿線公園水體、城市內河補水、活水所需生態水位,已於2016年10月完工並投入使用。以樞紐工程為依託,淮安市在裡運河生態文旅區沿線先後開挖山紫湖、山陽湖,興建森林公園、山陽湖溼地公園等大型城市公園水體,有效增加了城市水面率,使城市與水緊密融合,因了水的滋潤,公園也平添幾分靈氣和韻味,成為裡運河文化長廊沿線的兩顆璀璨明珠。

2014年3月25日,北門橋控制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12月6日,通過完工驗收並正式交付使用。作為一座城市內橋,用近乎三年的時間才建設完畢,這在往昔的城市水利建設中是極其少有的。當然,“冗長”的時間跨度並不是單用工程進度能夠解釋的,設計的深度考量和打磨的精度層次應該是更突出的“註腳”。如果有心去探尋北門橋,你會發現,這不單單是一座工程橋樑,更是一座歷史之橋、人文之橋。因為舊橋拆建改造,涉及施工區杆線、管道遷移以及周邊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組織等諸多問題。為此,僅工程前期協調就花費了近4個月時間,直至2014年7月4日,北門橋才實現封橋施工。剛剛步入施工正軌,隨著清江浦北城門及城牆遺址的發現,北門橋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網民熱炒、媒體關注、領導關心,到考古勘探、工程停工、文保方案、專家審查、設計變更等等環節,一路走來,又是大半年。待“文保”風波過去,“炸彈”問題又來,為了將148枚戰爭遺留爆炸物全部安全轉移,施工又一次擱置。正所謂道路曲折、好事多磨,參建單位通過統籌協調,不畏艱險,最終闖過險關奏凱歌。


江蘇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高質量系列報道四:淮安千年運河煥新顏


“水利工程既要著眼水利,更要跳出水利,既要著眼現在,更要放眼未來。建一處工程、成一道風景、美一方環境、傳一段文化既是淮安水利人與時俱進的理念創新,也是孜孜不倦的信念追求。”市水利局局長尤其中告訴記者,單從防洪、補水等基本需求看,像堂子巷、北門橋兩項工程,配套考慮如此寬的交通橋和亭臺、樓閣、碼頭全部沒必要建,但這些都是裡運河文化長廊建設和淮安區居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現在不建未來還要建,水利人不建別的單位還要建。也正是在這樣的思維理念指導下,“水利+歷史”、“水利+文化”、“水利+生態”、“水利+旅遊”已成為新時期淮安水利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具特色實踐。

提水質活水系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由江都抽水站抽引江水,經由京杭運河穿越淮安市區北上,淮安市城區段裡運河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第二梯級。因此裡運河水環境是南水北調水質保障的關鍵。那麼,裡運河的水質如何?“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質變壞,八十年代魚蝦絕代,九十年代不洗馬桶蓋……”從當時坊間盛傳的這首歌謠,便可略見一斑。王道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調水乾線淮安城區段水質項目第一責任人。他回憶,早在2003年項目審批過程中,水利總院專家組來淮安實地考察時,看到裡運河泛著臭味、透著暗黑的水面,一行人中的天津專家眉頭直皺。


江蘇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高質量系列報道四:淮安千年運河煥新顏

2007年,南水北調截汙導流工程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6億元,鋪設20公里截汙幹管、清除24.3公里裡運河汙染底泥,拆除裡運河兩岸10萬平方房屋,解決城區運河水汙染問題。整治22.04公里清安河,移建清安河穿運洞,解決市區汙水處理後的尾水排放問題。2016年,再次啟動控源截汙工程,通過在裡運河沿線老城區內河兩岸構建截流系統,建設截汙池及汙水提升泵站,進行全面截汙整治。站在裡運河濱水公園東岸,清凌凌的裡運河水面漾起條條皺褶,陣陣清新空氣撲面而來。作為市南水北調截汙導流工程建設處工程科負責人,眼前熟悉的情形,讓親歷了2007年那場浩大的清淤工程的陳海寬頗感自豪。他介紹,工程整體跨度達24.03公里,清淤逾140萬方,以一段面為例,清淤60方左右,平均淤積深度達1.5米左右,最深的約3米。當時,裡運河沿線最多時投入挖泥船、運輸船、泥漿泵等大型機械逾百臺,一車車淤積河底半個世紀之久的底泥分別堆積在烏沙、新港兩個排泥場,佔地約600畝,平地上堆了3米高,一眼望去,是黑壓壓的一片泥海……現如今,河清了,水美了,岸綠了。裡運河不但扮靚了淮安城,更成為南水北調的一支“清水走廊”,一路向北輸送著甘甜醇美的放心水。

重長效強管護

水生城之態,水築城之形。水是一座城市最特別、最寶貴的稟賦資源。淮安人愛水、惜水,這一點在裡運河的管理與保護中得到充分體現。在逐步推行重點地段實時監控的同時,鍾長春每天都要帶著管理人員順著裡運河兩岸沿線巡堤與排查。“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住’,作為裡運河城區段的管理單位,我們始終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投入最強力量精心管護,確保裡運河這條淮安城市最美‘玉帶’永久靚麗。”市城市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鍾長春如是說。

為配合裡運河文化長廊項目整體建設,淮安市再次投入2.9億元,啟動實施裡運河景觀提升系列工程,堅持防洪保安與顯水透綠並重,採用生態草坡、木質板樁等措施相結合,實現降堤、綠化、造景目的。對裡運河南堤大閘口至清隆橋段堤防實施取土降堤工程,沿線配套實施道路、小品等,打造“顯水、露水”景觀;實施城區大閘口—八亭橋、淮安區怡園路—友誼橋等兩段總計6.8公里裡運河迎水面岸線提升工程,配套建設草皮生態護坡、遊船碼頭、親水平臺、人行木棧道等,充分發掘裡運河生態環境、文化內涵等方面的功能。興建越河橋和長虹橋,推進景區融合,再現裡運河“石橋臥波”的美麗景色。對中洲島上的景觀、標識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進行提升,對現狀綠化進行梳理,提升裡運河4A級清江風景區外部形象。對裡運河沿線水域進行清淤,在河道護岸處栽植水生植物,解決航道通行不暢問題,提升水質,美化環境,為裡運河文化長廊景區增光添彩。工程建起來了,如何管得好、管得久,淮安作了更多的創新與實踐。“我們重點抓了兩大方面:一是創新採取管養分離市場運作。積極採用市場化運作,落實管養分離,邀請多家專業性公司進行競爭性談判,根據談判結果與中標單位簽訂年度河道保潔合同。合同中明確保潔範圍和具體要求,以及考核制度和獎懲措施。每季度進行一次考核結算,獎罰並用,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和相關要求,從而保證河道保潔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全面建立督查考核機制。成立河道保潔督查領導小組,單位負責人任組長,按照合同約定對保潔公司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和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最終以書面督查整改交辦單形式要求保潔公司及時落實整改,做到了工作有條不紊,事事有人負責。”市城市水利工程管理處工作人員劉凱介紹道。據統計,裡運河城區段年均打撈水面漂浮物450噸,清除季節性雜草逾千噸。

目前,淮安市正在全面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為切實助力文明創建,該市水利部門再推創新舉措,通過河道保潔“網格化管理”,進一步細化任務,責任到人,確保了城區河道保潔工作的規範化、系統化。同時,安排專人定期巡督、不定期抽查,對於發現問題一律採取限時整改,同時上報備案。完善的管理機制、靈活的人員調度,切實保障了裡運河“綠帶”的河清水暢,綠水生態淮安姿態盡顯。同時,探索清淤疏浚長效機制,制定實施“城市河道輪浚制度”,對主城區34條主要河道開展3年一週期的生態清淤,確保城區水環境改善的可持續性。加大引水活水,擴展內外循環,先後實施裡運河沿線缽池山公園、楚秀園、清晏園、森林公園、石塔湖公園等五大公園的活水貫通工程,溝通外河水系,使裡運河與公園周邊水體有機融合,實現水少可補、水多可排、水髒可換的活水目標。實施海天河周邊水系連通工程,同時在運河、越河、東風、高家巷等泵站更新改造建設時新增換水口門等,讓運河之水流經城區內河,讓沿線支河涌動暢活清流,為構築生態運河提供優質水系保障,真正讓水為城所用、為民所享。(作者:夏虎成、華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