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師罰站,孩子不想去上學,怎麼辦?

重心18


孩子因為被罰站就不去上學,可見孩子的心理是有多麼脆弱。

現在的教育不允許老師體罰學生、不準打罵學生。當然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是80後,想當年,老師對學生進行罰站,打罵是很普遍的現象。而且家長對老師說的話也是,小孩不聽話了只管打罵。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老師管教學生變得越來越溫柔了。所謂,嚴師出高徒,老師都不管你家孩子了,你家孩子能成材嗎?

回到,題主的問題,孩子因老師罰站而不想去上學。家長,需要跟孩子、老師溝通,瞭解清楚其中的具體原因。

如果,確實是孩子在班上不聽話而被罰站,那麼就需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心理疏導,使孩子明白,老師真麼做是對你的愛,讓孩子理解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覺得沒有面子要逃避。這樣,對孩子成長也是十分不好的。



繪本閱讀


孩子因為被老師罰站而不想上學,家長應耐心詢問子女被罰站原因,並向老師瞭解孩子被罰站的原因。家長綜合考慮雙方陳述,根據自己經驗和常識做正確判斷。

如果子女沒有完成作業,教師對所有不完成作業的學生,一視同仁地罰站。家長應當教育孩子:罰站是老師教育方式之一,目的督促更好的學習,如自己努力學習,以後不會罰站,還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雖然被老師罰站有些丟人,但改了就是好學生。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有人因殺人被判刑,刑滿釋放後努力做人,因取得不菲的成績而受到社會尊重。

如果教師體罰學生髮洩情緒或者報復家長,教師體罰因人而異,欺軟怕硬,見錢眼開。家長應當警告老師不允許再體罰孩子,並要求老師在學生面前公開道歉。如果教師拒絕糾正,家不可以向學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門投訴舉報,也可以通過媒體曝光教師體罰學生卑鄙行為,讓教師的飯碗徹底打碎。


429方寸世界


凡是都是事出有因的。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弄清原因對症下藥。盲目的遵從孩子的觀點,往往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解決。

一、首先跟老師溝通

雖然孩子回到家了,會給家長敘述被罰站的原因。但是不排除孩子敘述的片面性。及時的通過電話或其他聯繫方式,找到孩子的老師溝通,前提一定要心平氣和的,作為家長也要理解到教師的不易。從教師哪裡找到原因,結合學生的敘述大體就能把問題了解的差不多了。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通過以上的途徑,相信家長能夠初步的分析出孩子不上學的內在原因了。通常大部分都是完不成作業,被罰站。如果是單純的這種原因,建議不要包庇孩子,鼓勵孩子及時完成作業,主動地去上學。畢竟躲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同時及時瞭解孩子是不是有學習上的短板,導致不能完成作業,如果有及時想辦法解決,不然後耽誤孩子的學習。如果是因為調皮搗蛋,被教師罰站,這一個,不但要去,還要教育孩子,為錯誤付出代價。如果存在被冤枉的事實,那就需要進一步和教師溝通。

三、陪孩子去上學

實在不行陪孩子到學校去一趟,具體解決一下可能存在的誤區。同時在以後的家庭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多和孩子的教師溝通,有問題及早解決。

希望能夠給你有所幫助,同時,希望加強對孩子的關注,畢竟不願上學不是一個好的現象,祝孩子成才!


教育充電寶


大寶這兩天和小朋友鬧了點矛盾,也不想去上學了。經過詢問,大寶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我只好耐心引導,利用放學時間和大寶做些親子閱讀、做點小遊戲、做點手工。


通過增進親子關係,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與社交能力,鍛鍊孩子的情商與受挫能力。

被老師罰站,可以問問孩子原因。如果是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被老師罰站情有可原。可以積極和老師溝通,通過老師的鼓勵引導,幫助孩子重返校園和消除孩子的心理陰影。


家長也可以通過親子游戲,和孩子一起制定遊戲規則並嚴格遵守,逐漸鍛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減少甚至消除孩子違紀現象的發生,孩子不會被罰站,厭學心理會慢慢修復。

如果老師對孩子存在偏見,家長可以通過對孩子的積極期待影響老師,表達願意與老師一起共同推動孩子的成長!一般情況下,老師看家長的決心比較堅定,會受到鼓舞,對孩子重拾信心,給以肯定和鼓勵!


倆寶娜媽mn


現在教育很難說。

如果因為老師嚴格(前提是對那個孩子都差不多)而被罰,可以支持老師的觀點,在家適當引導孩子,實在受不了就轉學吧。真的就是學生和老師的教發不搭。但是我個人喜歡這樣的老師,因為在家裡孩子們夠放鬆了,現在的環境有的孩子能指著自己奶奶面說“看我回去不收拾你的”這樣的話,在學校再沒有約束的話,只會讓孩子失去人生方向。

如果是老師平時很和善,只是一次對孩子這樣那真得找找孩子或者家長自己的原因,是因為太過寵愛或者在班級裡比較特殊而自尊心過重,還是因為孩子在意的同學說什麼了……都應該及時瞭解一下。

如果覺得老師真是針對班級幾位特殊的,你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當然,這個起因是現在大家都說老師的師德問題的事兒,還是孩子自己拿小說大,找理由不上學的事兒,您得心裡明白。


李先生168581246


哈哈(ಡωಡ)hiahiahia, 今天我閨女就是,昨晚上還說唸書好痛苦,討厭星期一, 索性我今天上午就沒讓她去, 一起來就看手機, 下午去他們班, 一小孩還和我說,我就知道今天……沒來, 樂死我了, 下午這不是補上午的作業, 其實沒關係的,沒必要太勉強孩子,


半個月餅5325041


孩子因為被老師罰站,不想去上學,家長應該理智地對待和處理。那麼,怎樣才算“理智”呢?

首先就是家長要了解孩子被罰站的原因,孩子被罰站,不外乎違反課堂紀律、作業沒完成、遲到等原因,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自己講述前因後果,但有的孩子害怕告訴家長真實原因會被家長批評或者孩子不服老師的做法因而故意隱瞞一些情況,所以家長還應該再進一步詢問老師具體情況,這樣家長才能心中有數。

孩子因為被罰站不想去上學,有可能是覺得自己很丟臉,那說明孩子自尊心比較強或者心理比較脆弱,家長應該儘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孩子知道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懲戒”,即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改正,如果孩子還是不能釋懷,家長應該和老師溝通,把孩子的特點告知老師,請老師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通常老師知情後會改換教育方式。

但更多的孩子對被罰站存在牴觸的情緒,他們不想去上學,是以此表達他們的不滿。對這種情況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老師這樣做的目的,如果確實存在老師誤解孩子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孩子在場時聯繫老師,向老師解釋,假如孩子說的是真話,孩子就會表現出很坦然,很輕鬆。

也有可能是孩子害怕而不想去上學,這樣的孩子膽子比較小,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聊天讓孩子覺得“被罰站”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學生時代誰還沒有過這種難忘的回憶?

總之,我認為對這個問題,家長的“站位”很重要,如果家長把“罰站”看成體罰,然後因對老師的做法不滿而把事情鬧大,一般情況下對誰都沒有好處,除非老師的做法有悖師道,否則就事論事處理事才是最明智的。

孩子確實因做了錯事被罰站,那麼家長對孩子的行為的看法很重要。千萬不能因心疼孩子而護短,要從長遠著眼教育孩子,如孩子上課跟同學玩鬧,那應該批評孩子,讓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而不是因覺得老師小題大做而對孩子的行為聽之任之。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這是一個很奇葩的問題,僅僅被老師罰站你就不想去上學。

前車可見,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還記不清嗎?因為理髮就跳樓,今天因為罰站不上學,明天能不能因為其他的原因和家庭搞對抗?

不知道您的孩子現在是幾年級,如果一頓胖揍能改變的話,我覺得還是要堅持這個原則的,畢竟有時候講道理是講不通的,所謂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是胡扯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解決問題的。

生活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往往就是懦弱的表現,往往就是被欺負的人。

有興趣的家長可能已經看到今天剛出的新聞了,俄羅斯老大把烏克蘭的船給打了,並且把船給扣了,難道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一定上升到這麼嚴重的衝突,但是適可而止的懲罰絕對是有效的,當然懲罰是家長只可以用,學校老師不要隨便用。

本身這件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上學對孩子有沒有好處,有好處的話就是要去上學,不要考慮其他原因,沒有好處的話就不要去上學,也不要考慮其他原因,這樣一個單純的標準可以解決很多讓我們無助,讓我們彷徨的事情。

如果說老師體罰了,那是老師的事情,家長可以去告學校可以去告老師,但是孩子不上學這是另外一種事情,不是因為老師罰站不罰站,而是因為不上學就必須要改,必須要治。

許多事情做與不做不要給自己找理由,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或者積極的人,找理由就是在給自己找退路。

孩子從今天開始找理由不去上學,那麼明天可不可以找其他理由不去上學了,以後可不可以找更多的理由來推脫自己仍然承擔的家庭責任了。

如果有一天孩子上學沒上好或者沒有好工作,收入低,是不是孩子可以說當年你為什麼不讓我上學,不嚴格的管著我,那麼我今天就不孝敬你。

有些理由可以使用,但是您說的這個例子,這個理由不成立。


杜宜城老師


我小學的時候是個很優秀的學生,後來上了初中,遇見一個很嚴厲的英語老師,三天之內罰站了班裡所有人,自尊心一下子受到了打擊,每天不想上學。當時晚上也不想學習,我媽就天天拉著我走路,和我吐槽那個老師。後來也就習慣了,畢業了以後想想老師也是為了我們好。三年後弟弟也是那個老師教的,都挺好的。覺得過去就過去了,罰站也是自己的問題。


稼燙一倍百


呵呵,那就別去啊,接著慣唄。如果是我不去上學,腿都被打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