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十年內,世界的格局會是什麼樣的?

田園張1


這樣開放性的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木叔也可以天馬行空一下。當然還是有跡可循的,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理性地看,是需要從目前社會發展趨勢和邏輯來判斷,而且排除可能會發生偶發戰爭或者其他重大因素才行,不然預測或者猜想就沒意義。

主要談三個方面吧:

第一,世界經濟格局和現在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約在2060-2070年,全球GDP按照目前的模式和速度發展的話,印度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第三。

如今的第三大經濟體是日本,但是在2030年左右,印度就會將其超越,之後日本發展會被更多的國家超越。

經濟格局的變化意味著全球局勢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印度將有更大的能力和實力,在全球佈局,這將對如今的所謂經濟格局形成挑戰。

(國際社會有關50年後全球GDP的預測圖)

第二,新興力量崛起,會讓全球戰略出現新的博弈。

目前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在未來50年內也會出現重要的發展機遇。比如印度尼西亞,將在全球經濟排行榜上,上升到第五位,僅次於中印美歐。

這種力量的改變也是巨大的,會給國際政治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非洲第一大國尼日利亞的經濟也可能進入全球前十,成為第九名。這也是非洲發展史無前例的事件。

南美大國巴西的GDP可能會排第六。這些都意味著新興力量將徹底改變目前西方獨大的版圖,全球戰略將形成多點開花的局面。

這些國家也都很可能成為聯合國內的新興力量,甚至是常任理事國。

第三,對戰爭的制約因素會更大,但對資源的爭奪可能更趨強烈。

50年後地球上人類更多,石油等資源開採量也會加大,儲量相對就變身少。

而更多的人、更少的資源,意味著對資源的爭奪和佔有肯定是一個國際關係主題。

所以一方面眾多國家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強大,可以制約超級大國發動戰爭的可能和機會;但同時為了發展,爭奪資源可能也成為重要的國際常態。

雖然石油的價格肯定越來越貴,但新能源產業可能也會日益成熟。人類說不定對更新能源的利用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對核能、太陽能的採集與利用,有可能更為普及。


你如何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未來五十年內,世界格局將會是

美國:頭號軍事、政治強國,第2大經濟強國。

中國:頭號經濟強國,第2大政治強國,第3大軍事強國。

俄羅斯:第2大軍事強國,第3大政治強國,經濟不好說,搞的好會向前擠進前5大經濟體,搞的不好和現在一樣,排在十二、三位。

歐洲:軍事、政治、經濟均會倒退成為二流發達區。

日本:軍事、政治、經濟比例均會縮小,但經濟還會保持前5。

其他還有亞洲的印度、南美洲的巴西等地區大國將強勢掘起。

世界將會成為以美、中、俄大三角為主,各地區大國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世界!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未來五十年內,世界的格局會是什麼樣的?這個50年的時間段確實有點長,就拿東方大國來說,目前也只是規劃到了本世紀中葉,即2050年之前的事,這個40年的規劃應該是已經相當長遠了。所以,下面的分析,就基於東方大國的整體規劃為基礎進行。

美軍的十餘艘核動力航母,未來50年內恐怕無人能超越

東方大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尤其是軍事方面,必須做好與世界一流國家對抗的實力。為此,要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東方大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具體又細劃為三個階段: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美軍B-2A隱身戰略轟炸機,可在F-22隱身戰鬥機的護航下對其他軍事大國的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打擊

其實最核心的就是一句話: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如果東方大國的這個整體戰略規劃得以實現的話,那麼,未來50年內的世界格局就可以大致推測出來。

美軍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

美國仍然為世界的超級霸權國家。我們都知道美國的GDP是世界總量第一,基數很大,儘管增幅只有2點幾,其實也是很驚人的。加上他的軍事、科技的領先地位,在未來50年內它的霸主地位還是無法撼動,而其他的發展勢力只能是推動世界向多極化邁入而已。在多極裡面,東方大國將成為最重要的一極;而為了抗衡東方大國,美國必須要在亞洲扶持幾個國家進行牽制,很可能就是印度和日本,所以,這兩個國家將緊隨東方大國之後成為第一極的領頭羊。俄羅斯和歐盟(可能進一步分化)會持續退化,但仍然處於第一極之中。第二極中將會有韓國、巴西、南非等國。所以,世界總體格局仍是一超多極。只不過是東方大國超越了俄羅斯和歐盟,成為美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東方談武器


世界在十年後多極化格局會徹底形成,不會再是美國一超獨秀的局面,因此會以聯合國的治理體系為根本。

整個世界格局會變成五極:中、美、俄、歐、印。

美國經濟總量在十年後會處於世界第二位,而不是第一位;無論進口與出口,也都不再是第一大國,但依然會處於第二位。這意味美國在經濟上的全球影響力,將退居第二位。雖然如此,美國這第二位的位置非常鞏固,第三名與之的差距相當遠。

由於在十年後美國的經濟總量便會被超過,這意味著從此以後,美國在軍費上的投入再也無法取得絕對優勢。於是軍事實力獨霸的局面也會逐步得以逆轉。

整個世界甚至有可能出現五個超級大國。比如,俄羅斯也可能在二十年內重新成為初級的發達國家,也變成一個超級大國。而歐盟在政治上的融合會更深入,甚至有可能走向政治統一,由此會成為一個準超級大國。印度也有可能在四十年內,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但是,美中會比其他超級大國更為獨特,總體綜合實力及領導作用也會明顯高出一籌,會自然成為全球的雙核。現在美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引擎的雙核,未來還會進一步成為政治、文化上的雙核。

日本依然會是一個很有聲色的大國,其政治地位不會提升,但也不會明顯下降,大致還是處於目前的位置。除了印度的國際地位會超過日本外,其他國家要超過日本也挺難。

大致來講,目前的G20集團會領導整個世界,但是中、美、俄、歐、印又會在G20中處於突出地位。而主要代表歐洲的依然會是法、德兩個政治大國。英國除非重新加入歐盟,否則很難改變政治地位下降的趨勢。


建章看世界


老衲掐指一算,我嘞個去啊!太可怕啦!你猜怎麼著?未來世界格局將……將不會出乎意料!但會發生在預料範圍之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經濟領域內將面臨大洗牌,這必然導致各國政治地位發生位移。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

個人以為,根據目前各國的發展勢頭,再過十年世界經濟排名前三位的將會是中美印,美國被中國超越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中國也將恢復歷史上的常態,即經濟處於世界領先的霸主地位,印度也將超過日本。中印兩國將用自身的實力再現文明古國是如何復興,人口超十億的大國將如何崛起,曾經被西方蹂躪的亞非拉典型李將如何華麗翻身。



除了中印,其他一批人口超一億的亞洲南美洲國家也將擠掉當今被西方國家霸佔的世界經濟排名。很多歐洲國家例如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英國將迭出前十名,前五名中很可能只剩美國。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以及巴西都將作為新興經濟體進入前十。



縱然如此,世界格局仍將以西方世界為主體。歐洲單個國家實力下降,但為了保持影響力,歐洲國家很可能借助歐盟實現進一步的融合,並最終走向政治統一,一個統一的歐羅巴國或許會出現。當然,這也得看歐洲政壇局勢,如果各國右翼勢力重新抬頭,歐洲奉行利己主義政策,反而會出現大分裂。



不過綜合實力上,西方國家建立的世界體系至少在2050年一個大國崛起前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將合力抱團應對來自新興國家的挑戰。經濟上可以超越西方,格局如果改變,我看要到21世紀下半葉了。

題主,卦已算完,收費十元。


麵條愛吃米飯糰


未來50年,美國霸主地位會有所削弱,但是仍舊不可撼動,另一軍事強國俄羅斯將會跌落神壇,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同時中東和非洲成為爭奪的焦點。


50年之內,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仍然可以支撐其霸主地位,越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在經濟當中的佔比越大,目前就科研能力而言,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位的。

美國擁有800名諾貝爾獎得主中的300多人,另外,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有八所位於美國,哈佛大學儘管近年來因為歧視問題飽受詬病,但是仍然是公認的最好的大學。

雖然美國特朗普政府收緊了移民通道,但是技術人才仍然可以移民,全世界的精英源源不斷的向美國移民,提供新鮮血液,保證了美國的活力。



美國目前的F22F35和B2等戰機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恐怕五十年內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超過美國,而且越是科技水平高,發展速度也就越快。


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將會進一步下降,中國將會取而代之,那麼日本肯定也會崛起,日本不差錢,只是在和平憲法要求下,日本的軍隊受到壓制。

未來各國爭奪的還是中東地區,即使有新能源替代石油,中東地跨亞歐非三大洲,戰略意義重大,尤其是由印度洋出發,經過紅海進入地中海這條海上交通線,未來的作用不會減小。

非洲蘊含豐富的礦藏,但是整片大陸都沒有一個強國,如果非洲的貧窮,疾病有所減緩,各國爭奪的重心還會回到非洲大陸。



總而言之,在不發生全面戰爭的情況下,世界局勢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流,大國之間不會輕易爆發戰爭。


視野新觀


未來50年雖然有點遙遠,但是在難以發生大國戰爭的情況下,國家實力會出現固化趨勢,這也意味著世界格局具有一定的可預期性,國際關係的主角基本明晰。


世界格局主要是指世界大國之間的關係,這也意味著欲知未來50年的世界格局如何演變,需先知道國際關係的大玩家主要有哪些。冷戰後,我們一貫講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如今已將近30年,還沒有改變這一格局,說明世界格局具有穩定性,未來的世界格局只會漸漸改變而不會突變。


未來50年內,世界大國不會有太大的變數,基本是在目前的G20成員之外很難殺出黑馬。因為不是所有國家都能隨隨便便成為大國,即便是高科技也不能改變太多西,比如以色列就無法成為大國。大國要有一定的實力作為支撐,包括領土面積,人口,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這些因素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都是逐漸改變,因為大國地位會有升降,但是黑馬不會太多。

基於大國的總體穩定,未來世界格局將主要取決於大國實力對比的變化,大國關係走向和科技發展趨勢。比如像維基解密的阿桑奇也能產生一些騷動,但是這樣與世界領導人對抗的非國家行為體基本上會被收拾。

總之,未來世界格局大概有三種趨勢,一是一超多強格局依舊,美國老大地位不被挑戰。二是中美形成鬆散的兩極格局。三是世界權力流散加劇,中美日俄印等幾個大國主導世界。歐洲的英法德地位會下降。不知大家如何看?哪種世界格局最有可能?


凌勝利



五十年,說長不長,戰後七十多年,也是匆匆而過,這麼長的時間裡,在世界大格局來看,只有三件事可以稱為是影響世界格局的變化。就其對世界格局影響的劇烈與深遠程度來排序就是——

一.以紅色帝國前蘇聯及其率領的社會主義國家集團——華沙條約組織的轟然倒塌為影響最劇烈。

它的解體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其後一段時間內無用武之地,老北約成員的向心力嚴重削弱,越來越顯現出遊離狀態,倒是那些原華約小國,紛紛加入北約歸附於美國的羽翼之下。而如今的俄羅斯再也難展昔日蘇聯那種超級大國爭霸世界的雄風。

二. 中國之變,雖不及華約倒塌對世界影響之劇烈,但其深遠程將遠超華約之變。

中華人民共國成立,使這個承受了一百多年屈辱,遭受了日本法西斯屠戮五十年,積貧、積弱、積落後的舊中國,獲得了徹底解放,威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改革開放又使十四億人民從貧窮逐漸開始走向富裕,特別是近十多年來,中國在經濟、貿易、科技、外交、軍事、人文、國際事務等諸多領域已逐漸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一極。

三. 非洲及南美大陸國家紛紛獨立,不分種族、不分膚色,不分大小強弱都已成為國際社會政治上的權力自主的成員。近年來又成為國際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熱土,末來的非洲和南美將是發展潛力巨大的地區。

末來五十年世界格局的變化,將是翻天覆地之變,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貿易、金融中心將從太西洋兩岸的歐美,轉移至太平洋西岸的亞洲東部。

政治是文明社會一切事務發展的基礎,基於這個基礎而形成的國家發展戰略決定了一切事務發展的優先方向,而沒有優先發展方向的國策就無法成為有效的國家戰略,這是由其政治基礎也就是民族文化底蘊發展而來的。

經濟是一個國家所有領域發展的基礎,失去這個基礎的支撐,教育、科技發展將停留於口號之中,而失去了教育、科技的助力,其工農業等實體產業就無法自主創新,就將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去模仿去山寨,永遠得不到自主權和發展權。在沒有實體經濟支持而靠第三產業等維繫的其它領域也還過是空中樓閣,建立在這種空中樓閣上的國家實力無法長久保持,墜落是必然的。筆者在這個基礎上來簡單探討闡釋一下末來五十年後的世界格局。

末來五十年後,中國無疑將成為世界經濟、科技、工農業、貿易、人文等方面的領導者,也將是聯合國框架下的政治、安全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一極。在其周邊的東中亞地區,將是世界最富於活力的綜合發展中心。



而美國如果繼續維持其現行的國家戰略,它將失去其在當今世界的所有優越地位(這當然還得看其末來的國家發展戰略),但領導北美洲它還是當仁不讓的。

這種預測,筆者依據其基於民族文化發展而來的國家戰略,使其國家綜合國力由鼎盛時期佔全球60%到今天負債60多萬億美元,實體經濟,工業產業的空心化,而其高度依賴的金融經濟已經垮掉,只靠債務經濟、敲竹槓式的軍火貿易經濟、和礎谷那裡的新科技經濟來維繫其龐大奢侈消費、軍費以及為了控制和顛覆他國政體而投入的龐大經費,搞得至今其國內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都無力而為,其衰落的速度也是十分驚人的,在末來的五十年中,如果它的國家戰略仍維持不變,混個二流國家是不可避免的。



歐盟如果不出大意外,能夠幸運地挺過三十年,就能有一個相當不錯的發展前景,擺脫了美國的控制與打壓,至少可成為世界經濟政治事務的重要一極,至少與北美平起平坐。但從近幾年的趨勢看,這種機率只能佔50%,

俄羅斯在最近的二十年內,外部環境不會有大的改觀,在美國還沒有衰落到無力威脅其生存安全之前會一直如此,在其後會獲得一個相對較好的戰略機遇期,發展經濟將是它的首選要務,其末來如何把握這個機遇,還有二十年內的俄美關係如何,這也將是影響世界,不可預測的突發變量。

非洲將在與後的五十年中獲得長足的發展,隨著地區國家的經濟實力的不斷壯大,非盟將會世界事務中越來越重要的一極。


最後探討一下印度與巴西。印度人口在末來五十年後必將超過二十億,成為第一大國,這在其末來五十年發展中,無疑是一個有利因素,以現在的趨勢看,屆時超越美國是有可能的,但其機率並不太大,由於其大國夢想的操之過急使其戰略野心無哩頭的暴棚,致其周邊環境與美國和巴西相差太遠。國內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種姓問題、國民知識水平問題、中央與地方關係問題都是在幾十年之內無法解決的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巨大障礙,它末來的發展前景甚至比巴西暗淡許多,末來五十年巴西毫無疑問地成為南美地區發展的龍頭。而印度則很難說它會有覆性的發展成就,倒是印尼有可能崛起為一個舉足輕重的新興力量。


鐵嶺鋒


未來五十年,世界格局只能是逐漸向“多極化”緩慢演變,但是“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這是因為,所謂“世界格局”是國際舞臺上主要力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而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結構。除非發生“突變”從而快速打破舊的格局,最後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比如,一戰後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被二戰爆發徹底打破,二戰後逐漸形成“美蘇爭霸”的“兩極”世界格局。91年蘇聯解體,“一極”消失後,就形成了美國為首,中,俄,日,毆並行的“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包括政治格局,經濟格局,軍事格局等。下面我就斗膽分別做個分析推測:

先看政治格局

聯合國是世界政治力量的大秀場,至少未來五十年,應該不會有其它國際組織能夠取代聯合國的地位。在聯合國裡,中,俄,美,英,法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對聯合國關於世界事務的重大決定擁有一票否決權。只要聯合國在,世界政治格局依然是這五個國家在主導。其中,中俄兩國有共同的訴求,會在國際事務上加強合作,英國跟著美國走,法國雖然外交比較自主,但總體還是會站在美國和英國一邊。其它如非盟,東盟,阿盟,日本,印度,拉美等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言權不夠,起不到主導作用。這種政治格局未來五十年不會有太大變化。


再看經濟格局

未來五十年,經濟格局會發生較大變化,主要是新興經濟國家崛起。

美國仍然會佔據經濟格局的絕對主導地位。雖然美國的經濟增速較慢,但是龐大的經濟總量在那裡放著,美國較小的增速也會產生很大的增量。美國主導著世界金融體系,經濟體系,貿易體系,其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發展都會保持持續的領先優勢。其它國家短期內是不可能追上的。

歐盟未來五十年會進一步加強內部協作,經濟一體化會有質的飛躍,其內部既有發達國家,又有發展中國家,內部市場空間巨大,如能更好的整合,必將佔據經濟格局主要一極


中國GDP總量依然會保持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在歐盟之上。但是GDP總量第二,並不代表經濟實力就是世界第二。要想真正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甚至超越美國,取決於未來幾十年我們國家產業升級的全面完成,佔據產業鏈高端,人民幣國際化,擁有世界經濟,金融秩序的決策參與權,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等。否則,將會屈居歐盟之後。

日本是一個經濟強國,但是經濟總量小,對外貿依賴性強,國內資源貧乏,一旦遭受經濟制裁,會無法承受。未來五十年其經濟地位應該會下降

俄羅斯經濟未來五十年依然在經濟格局中沒有什麼份量。

還有一個英國,英國退出歐盟後,必將加強英聯邦內部經濟協同發展,英聯邦作為一個整體,未來五十年會在世界經濟格局佔有重要地位

印度經濟將會崛起,很可能位列世界第四。其航天科技,生物醫藥,軟件金融等服務業發展非常快,經濟增速高,吸引外資能力強,人力成本低,

如能解決好國內貧富分化和基礎設施落後問題,絕對是個強有力的經濟黑馬。

巴西經濟近年來發展也很快,未來經濟地位會大幅上升。

非洲國家資源豐富人太懶,內亂不止國家亂,不會出現什麼經濟強國的。

其它如海灣國家,除了資源,沒什麼產業,不值一提,未來五十年地位會越來越低。

最後看軍事格局

美國軍事力量世界第一,未來依然不可撼動。

俄羅斯軍費不足,但是底子厚,軍工體系完善,軍事研發能力強,武裝部隊戰鬥力還在,是可以與美國抗衡的重要力量。

中國在世界軍事格局上將佔據重要一極,軍事實力很可能超越俄羅斯。



歐盟可能會組建歐洲軍,但歐盟始終是個聯合體,其歐洲軍的實力會大打折扣。

日本軍事潛力大,軍事科技力量強,但是受到國際體系制約,其軍事實力不足以影響軍事格局。

印度軍隊戰鬥力不值一提。

軍事格局必將是中,美,俄主導。


綜合起來看,未來五十年,美國依然會是“超級大國”,但是“多強”按照實力排序會演變為中,俄,歐,印,日。美國的“一超”地位會相對下降,世界逐漸向“多極化”演變!


三開其口


在未來的五十年內,世界格局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在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許多大國或者叫經濟體的實力以及排名都會有讓人目瞪口呆的改變,甚至這其中的許多事情是不可逆的。



眾所周知,目前全世界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所有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上並不是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會被重視的。我們知道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決定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命運以及各種政治經濟格局。而這五個常任理事國的經濟用量佔了全世界的將近三分之二。這也決定著在未來可預期的範圍內,實力仍是主導一切的根本。

讓我們再回到50年前,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時候,美蘇兩強領導著各自不同的東西方陣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冷戰,在不同的戰線上展開了全方位的明爭暗鬥。甚至因為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差一點爆發了引起世界兩大陣營之間的直接火拼。日本藉助於二戰後美國的政治需要放鬆了對自己的控制之後正抓緊時機迅速崛起。而我們古老的中國由於文革的巨大破壞各項發展幾乎陷入停滯,經濟、政治、軍事都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遙遠,能夠震懾的力量就是建國初期傾盡全力和世界頭號強國打了個平手以及剛剛研發出來的原子彈,還遠不是和平力量的堅定守護者。總之,此時的世界實在暗流湧動、波譎雲詭的複雜局勢之下,一切不小心的行為都會把這個星球推向深淵。

五十年之後的今天,世界格局已經和過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聯解體,隨之東歐的鉅變也讓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陷入困境之中,經濟實力的縮水更讓這個曾經的帝國心有餘而力不足。

毋庸置疑,美國仍是讓許多國家望塵莫及的超級大國。我們祖國的經濟實力在八年前超過日本後穩居世界第二,並且公認的在未來的十幾年即將超越美國躍居第一。日本則落後為老三的位置,但是其強大的基礎科學和高精尖科學領域讓所有國家都不敢小看。歐盟這幾年的影響力越來越低,英國鬧分家後以後地位是什麼樣仍有待觀察。印度和巴西正在強勢崛起。

由此來看未來五十年後的世界格局我大膽預測:在不爆發戰爭的情況下,中國和美國將會成為世界上獨有的兩個超級大國,其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影響力不相上下、難分伯仲。將會共同主導著世界的發展和秩序的維護。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盟將會處於第二陣營,對地球的事兒只有發言權和建議權,將不會有決定權。其餘國家尤其是一些小國家會越來越無法主導自己發展的命運,只能尋求大國尤其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庇護,仰人鼻息,謹小慎微的生存著。

那麼如果爆發戰爭了呢?我的答案就是依照我們國家強大的國防動員力和高效的社會組織力會藉助戰爭直接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那樣付出的代價將會有些大,所以還是一樣在和平的環境中讓我們越來越強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