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打仗總缺錢,為何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從不缺錢?

7狐狸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指出的是題目裡的問題。

崇禎時期打仗確實很缺錢,事實上缺錢也是大明亡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正是因為缺錢,所以陝西河南遍地旱災的時候,政府拿不出多少錢來賑災,所以災民才會揭竿而起;正是因為缺錢,拿不出各地作戰部隊的軍餉,所以才會屢屢發生譁變;正是因為缺錢,所以在大明政府招降那些叛軍之後,也沒錢安置,導致叛軍一次又一次的降而復叛。

可是問題來了,大清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就從不缺錢?

很顯然不是的,大清如果不缺錢,何必讓地方自行籌集資金組建民團?大清如果不缺錢,何必在各地設卡抽錢,開創厘金制度,進一步剝奪商人的血汗錢?大清如果不缺錢,何必要賣官鬻爵,拿些榮譽官職空頭告身換取錢財?大清如果不缺錢,能給士兵發足夠的軍餉,湘軍軍紀又何至於如此之差?

事實上,只要是打這種持續時間長涉及地域廣的戰爭,就沒有不缺錢的。

那麼為什麼崇禎失敗了而清朝成功了呢?

個人覺得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明朝人口堪堪一億,清朝太平天國時期最少有三億人口。人口多,代表國家的體量更大,能收上來的賦稅就更多,就更能支持大型戰爭。

2)明朝的農民起義是因為吃不上飯,迫不得已起兵造反,所以明朝政府方面,特別是崇禎,對這些人還是心有愧疚的。所以才會出現叛軍一說投降,政府就毫不懷疑的受降,然後出現一次又一次的降而復叛的情況。事實上明朝政府是有機會徹底撲滅叛亂的,最起碼可以撲滅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但是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政府對太平天國政權不存絲毫同情心理,政策都是一殺到底。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鳳嫵一


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自古以來打仗就沒有不缺錢的。大清鎮壓太平天國照樣很缺錢,所以才將財政權下放,由地方督撫籌款,後遺症也很嚴重。

1、咸豐努力籌錢

在太平天國剛興起時,團練主要是守備鄉里,屬於半官方性質的行為,團丁就是臨時工了。打仗主要是靠國家經制部隊,八旗、綠營。到了江南、江北大營的主力也是國家正規軍,自然需要國家掏錢。

咸豐時期國庫存銀本來就不多,為求速勝,直接將內庫、部庫銀子發到前線。到了太平軍佔了南京了,中央庫存已經空了。所以只能召開財政會議,討論解決措施。後來甚至發行大錢,當十、當百,其實就是超發貨幣;再就是賣官;還有就是把宮裡的金銀器融了做軍餉。

(江南江北大營)

在這都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只能用新辦法,也是君王最不願意的辦法。

2、權力下放

1853年夏季之後,中央開始下放權力,統兵大臣可以和省裡直接籌餉,也可以開闢新財源,協餉地方權重越來越大。

江北大營創制出厘金,並向各地推廣,這種設卡收稅的措施確實是個大財源。再者地方政府也公司化,比如王柏齡就是一位這樣的官員,他用胡雪巖通過運營公庫來解決財政開支問題。

(厘金票據)

當然還有一條不能說的原因就是劫掠,湘軍通過劫掠保持士兵的作戰慾望。

3、後果

飲鴆止渴是政策施行的常態,在危機下就沒有長遠,所有的長遠都是道學家文本的想象。但毒藥喝下去的代價肯定得承擔。南明通過放權解決財政就是軍閥化,晚晴其實也接近,好處就是士大夫掌權會相對溫和,且再平定太平後,有較長的和平期,朝廷可以慢慢的去對沖財政權力下放的危害。

(一手有軍隊,一手有錢的地方督撫)

處理的好就是左宗棠入位中樞,處理的不好就是刺馬案。

參考文獻:

劉增合. 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清廷的軍費籌濟[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咸豐朝中後期聯省合籌軍餉研究[J]. 近代史研究。

劉增合. 紓困與破局:清末財政監理制度研究[J]. 歷史研究。

劉增合. 由脫序到整合:清末外省財政機構的變動[J]. 近代史研究。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太平天國運動從內讓清朝財政“大出血”,為應對危機,清朝財政開始轉型。

鴉片戰爭之前,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大約在4000萬-4500萬兩白銀。一旦入不敷出,出現赤字,清政府為採用捐納和報效來填補,捐納就是把官缺明碼標價賣給有錢人,報效就是有錢人捐錢給清政府,清政府會給予一定補償。

第一次鴉片戰爭從外對清朝財政的一次“大出血”,太平天國運動則是從內。

據不完全統計,鎮壓太平天國,清朝軍需開支1.7億兩白銀,加上鎮壓捻軍,合集在2億兩白銀。

為此,清朝政府開始節流,減少八旗和綠營的糧餉,以及官員的俸祿。

當然節流的作用微乎其微,與之相配的便是開源,為此財政由“量入為出”轉為“量出為入”,改變田賦不加徵的政策,各種名頭的苛捐雜稅出現。

另外,要求富人強捐和強借。

相比之下,明朝對財政的控制弱小許多,而且明朝稅收遠低於清朝。


五味社


清政府為剿滅太平天國花了多少錢?一組數據告訴你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用數據說話:

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後,清政府開始各路調兵遣將圍剿太平軍。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才覆滅,死亡人數達到1.6億,整個中國人口銳減40%,幾乎將康雍乾三代盛世所增長的人口消除掉。而與大量人口減少相對應的,則是鉅額財產的損失。

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在金田起義後的1851年1月至9月間,就從戶部撥付了白銀600萬兩作為軍費。隨著戰事擴大,1853年左右清政府撥付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增至1800萬兩。清政府當時一年的財政收入為3600萬兩左右,金田起義爆發的前2年,清政府就花了全年財政收入的1/2。

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是田賦、鹽稅和關稅,每年收入大概3000-4000萬兩左右。其中,田賦佔了收入的絕大部分,每年收入3000萬兩,鹽稅和關稅僅為200-600萬兩左右,這符合中國傳統的農業經濟主導體制。

一、大清皇帝到底還有多少錢?請看清政府最富裕的康雍乾三世戶部存銀詳情: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戶部存銀800萬兩,雍正年間增加到6000萬兩,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加到7800萬兩有餘。

嘉慶朝白蓮教起義長達十餘年,清政府耗費2億兩白銀才將白蓮教鎮壓下去。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賠款2100萬兩。康雍乾三世積存下來的千萬家底已經被掏空,府庫枯竭。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還有800餘萬兩白銀,道光三十年十月,短短十個月過去,清廷只有存銀187萬兩了。真是花錢如流水,流去不復回。

二、清政府如何弄錢鎮壓太平天國?

第一個辦法是印製大面額的錢幣

這一舉措從咸豐三年開始,當時市面上流行的貨幣是白銀和制錢(也就是銅錢等非銀貨幣),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大面額髮行制錢,後來又推出類似紙幣的官票代替白銀。

大面額制錢迅速貶值,白銀價格持續飛漲,嚴重的通貨膨脹打亂了正常的經濟生活秩序,加上大面額的鐵製、鉛製錢不斷被民間盜鑄,市場更加混亂。

據統計:1856年,白銀一兩換制錢(銅錢)2500文,官票1兩僅能換取銅錢800文,貶值率達到30%,1859年白銀一兩換取制錢6000文,而官票則只有200文。1860年左右,官票徹底失去了作用,與廢紙無異。

鑄大錢、發官票等套走了老百姓手中的銀兩,導致人民更加貧困,經濟更加混亂,而清政府通過這一手段在幾年間從民間搜刮的白銀多達6000萬兩。

第二個辦法是賣官鬻爵

除此之外,清政府還大肆賣官以此來增加財政收入。當時的賣官稱之為“捐輸”,捐也稱捐官,花點錢就可以捐一個官來做,或者買得一個官名。輸也是一樣,給清政府輸送白銀,獲得一官半職。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政府就大肆賣官鬻爵,短短兩三年之內就獲得白銀600多萬兩,而這些錢全都作為軍費用於鎮壓太平軍。

第三個辦法是向外國銀行借款

為撲滅越來越強的太平天國,清政府還向外國銀行借錢,用中國的鐵路、礦山、海關做抵押等等。據相關資料顯示:清政府從1840年到1911年總共從西方列強的銀行借款總額為13.1億兩,用於鎮壓太平天國的借款多達4556348兩,即達到了460萬兩,佔了這一時期所有外債的99.3%。

按照太平天國興起前三年清政府支出的1800萬兩計算,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每年的花費每年大概為3600萬兩即一年的財政收入。太平天國運動持續了14年時間,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總花費大約為45000萬兩,即4.5億兩白銀。

按照當時的銀價與購買力,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的150—220元人民幣,清政府為剿滅太平天國的花費(按照150元算)大概相當於今天的675億元人民幣。

相對比崇禎皇帝,他弄錢鎮壓起義軍的力度就沒有那麼大,沒有那麼多,而且也做不出賣官籌錢的事情,因此就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差距,也註定了最終的結局。


稗史候說


這是體制,還有很多制度設計上的問題,舉一個點,來說明問題。終明一朝,兩淮的鹽稅,沒有過千萬,太祖,成祖,在800萬,到了萬曆,天啟,連200萬都很困難。但無論是之前的宋,之後的清,還是蒙古人的元,兩淮鹽稅都是1000萬兩以上。我覺得拿小冰河說事情是很難說的通的,因為小冰河並不是只針對明朝,也針對流寇和後金,所有人都遇到了問題。我個人認為,朱元璋在開國的設計是比較正確的,將國都定在南京,要比定在北京好,而且朱元璋設計的只有一套行政系統,比所有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要好的多。這個問題很複雜,但,終上所述,我覺得是制度上和設計上的問題,無論是太監繫統,還是遷都北京,都使明朝造成了,財政始終不能充盈


老龍亭拉麵店


明朝崇禎帝打仗,為何老缺錢?這是因為崇禎帝從不相信前方打仗的將士,他總以為前線的將士們不是真正為他崇禎打仗,而是假借打仗之名在騙軍餉。崇禎帝如此不相任將士們,他怎麼會捨得把錢投到前線去呢?因此,崇禎帝一直哭窮說缺錢。但是,崇禎帝卻總在做一件出爾反爾的事,那就是組織一支由太監拼湊起來的監軍,讓他們去前線監視打仗的將士。而承領皇上聖旨的太監監軍,前線去都沒去,就到崇禎那裡謊報軍情,表功領獎,朝廷的錢就這樣流進了太監的腰包。可見,崇禎缺的不是錢,而是信任。那麼,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為何從不缺錢?因為大清咸豐皇帝重用漢人曾國藩等將領,君臣心往一處使,錢也往一處用,所以打仗不缺錢。再說,清軍與太平天國交戰時惡戰不多,花錢自然也不多。



王榮聯1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有人說打的是後勤,後勤是啥,後勤就是物資,物資怎麼來,用白花花的銀子買唄。曠日持久的戰爭對一個帝國的財政那是極為大的考驗。就拿漢朝來說吧,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庫府庫的銀子對滿山,但是漢武帝幾場對外的戰爭就能把它消耗的乾乾淨淨,然後還要繼續增加賦稅,這還是建立在帝國的財政沒有被破壞的情況下。

現在看看明朝崇禎皇帝和太平天國時期清朝的財政情況。兩個時期共同的特點就是同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也都是帝國後期,一般情況下帝國的後期都是伴隨著財政的惡化,明清年代也不例外。李自成的起義軍和河南的大旱災,直接導致明朝的大片地區的稅收無法正常徵收,但是花錢的地方卻更多,遼東打仗要錢,關內流民也要打,也要錢,國庫早都底兒朝天了,家裡沒存糧,外部沒接擠,只能等著破產了唄。

清朝其實和他的情況一樣,大片地區被破壞,幾乎無法有效徵收稅,而且還要擔負外國的賠款,你說清朝的國庫能有銀子麼,肯定也是一清二白底兒朝天。但是清朝為什麼最後挺過來了呢?這就涉及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

既然朝廷拿不出銀子養兵,但是這個仗還是要打,那就只能想其他辦法了唄。其實辦法就是明擺著:組建地方武裝。之所以清朝不願意用,那是因為一旦地方武裝組建起來,就很有可能成為尾大不掉的情況。但是這個點兒沒辦法了,就是算是飲鴆止渴也得喝呀,畢竟口渴的不行了嘛。

這不就開始了團練,這次團練可怕的不是讓地方練兵,還不得不給於地方收稅的權利,因為要靠收的稅收去養兵。這個做法確實打開了局面,湘軍,淮軍,楚軍,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個人成為了團練代表人物。從他們三個開始,清朝就開始出現來地方獨立化的傾向,在1900年的東南互保中達到巔峰。為什麼地方出現了獨立化呢,因為財政權利的下放,導致地方同時擁有了行政,財政,軍事三個權利,那麼他與朝廷的依存度就逐漸變低,出現了獨立王國的傾向。

這就是一個事物的兩面性,你選擇了他給你帶來的好處,就必須承受他給你帶來的壞處。不過清朝在太平天國之後算是保持了一段時間的安寧,給朝廷了足夠時間是調和與地方的關係,使得統治延續的時間更加久一些。


嘉佳小博士


崇禎打仗缺錢,主要是國家沒錢,是朝廷沒錢。各地災荒自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江南東林黨勢力獨立之勢已成,沒有了嚴嵩,朝廷派個礦監稅使下去,立刻引發民變。在中央,朝廷大臣們都富得流油,但卻不肯為國家慷慨解囊。以至於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從大臣家裡抄出了七千萬兩,而國庫才十萬兩。如果這些大臣肯毀家紓難,十個打清朝的軍費都出來了。

湘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朝廷也拿不出錢來。後來沒有辦法,只能採取江北大營的做法,設哨卡收取厘金。這導致湘軍有了相對獨立的財權。打仗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跟朝廷關係不大。而且曾國藩號稱“曾剃頭”,太平天國從各地搜刮的財富剛好落入其手中,崇禎則不同,高迎祥、李自成都是窮鬼,不可能達到以戰養戰的效果。


青年史學家


為什麼明朝崇禎皇帝打仗總缺錢,清朝鎮壓太平天國時不缺錢?


一、明帝國崇禎皇帝時,明帝國滅亡,主要是有天災因素,明末處於“小冰河”期,因而造成北方農業生產連年欠收,災荒四伏,國家財力嚴重不足,籌集軍費相當困難,以致最後出現崇禎皇帝向群臣借款,籌措軍費的情況,國疲民窮。

由是,飢餓難耐的災民流民四起,財力困難,裁撤驛站,導致身為驛卒的李自成失業而造反,“闖王”李自成打得明帝國人力、財力、軍力,消耗殆盡,大明帝國與李自成“鷸蚌相爭”,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明帝國滅亡,後金、既滿清而坐收“漁人之利”,撿了一個天下!

所以說,明帝國並非亡於後金,而是亡於天災人禍,直接亡於明帝國自己的驛卒---今日的郵遞員出身的“闖王”李自成!


二、清朝前、中期強盛,置下不少家底,大力開疆拓土,廣進財源,財力物力充實,一直木有遭遇明末“小冰河”那麼大的天災,對付太平天國的人禍,就木有崇皇帝財力不濟的問題了;加之,動員地方,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的湘軍助剿太平軍。因而,得以剿滅太平天國!


z山海


這是動搖兩個帝國根基的農民起義,崇禎甚至亡於李自成,而同治比較幸運,太平天國被鎮壓下去。但是不同的現實情況以及應對措施自產生了兩種結果。


首先,崇禎年間的起義單純就是饑民吃不上飯,所謂流寇,哪裡有飯吃就往哪裡去。至於後來立國打天下是後來逐漸形成的。這種起義,剿不勝剿。長期出於春風吹又生的階段。崇禎為人吝嗇,國家國庫空虛。自然就是沒有錢打仗。而太平天國起義一開始就是要推翻滿清政府。滿清必然要全力鎮壓。在軍需方面,自然不會虧欠,再者剿滅太平軍隊的以地方武裝為主,屬於自籌軍需。滿清中央政府開支要少一些。


但二者不同的是崇禎年間的經濟基礎已經徹底破壞,而且沒有新的經濟來緣,經濟枯竭是必然的,而滿清政府雖然江南富庶之地被太平軍佔領,又要賠償外國賠款,但總體經濟基礎還在,還有新的經濟來源,沒有被佔領地區還在有效地治理之下,也就是說百姓還能夠吃得上飯。缺乏造反的基礎。滿清的根基還是很牢靠的。至少比崇禎強。

再就是滿清有源源不斷的外貿收入。而崇禎根本無法籌措到任何收入。打勝仗和打敗仗對崇禎都一樣。邏輯就是崇禎首先是經濟崩潰,財政枯竭,而滿清通過對外貿保持了經濟不崩潰,只要維持住基本盤不失就可以擊敗太平軍。崇禎的失敗就是財政經濟的失敗,而滿清就贏在財政和經濟上。


從軍事角度考慮,李自成屬於流動作戰,沒有固定的地區,崇禎的需要耗費巨大的錢糧去剿滅李自成,還要安頓地方。而太平軍則是打下一個地區就固守,最終佔據江南半壁,使得滿清可以從容佈局,有固定的作戰區域。完全可以將其隔離。取得作戰勝利。

再就是明清的軍需制度不同,崇禎時期軍需完全是中央政府負擔,而同。同治年間,打仗的時候不僅不要給中央繳稅,還可以獲得周邊省份協濟。這與明代因為紳權囂張而導致的地方主義不同,崇禎年間無論中央和地方的蘇浙兩省的士紳堅決反對給蘇浙加稅來供給軍隊。而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以後,慈禧一道詔書,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期間所有軍需戶部一律免於報銷,就此一點就比崇禎高明數倍。



還有一點就是天意,大明的氣數已盡。內憂外患不得不亡。而慈禧能夠放手讓地方組建團練自行鎮壓太平軍,足見其氣魄高於崇禎。為了達到一個最終的目的,其他都可以放手去做,而崇禎卻前怕狼後怕虎。缺乏應有的能力與才幹。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