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的遺書為什麼選了謝遜做繼承人而不選楊逍呢?

QQ空間用戶7871548


一個武功蓋世的高手,誰會料到自己的早逝呢。陽頂天生前的武功,除了張三丰已經是天下無敵,就連少林高手在他面前都要吃癟。按照正常的發展,陽頂天起碼還有三五十年好活,可是萬萬沒想到,由於妻子紅杏出牆,陽頂天竟因此氣得走火入魔,死了。這裡看得出來,儘管他能力出眾,一舉中興明教,但還是有感性的一面,並非是一代梟雄式的人物。

陽頂天雖然頗具人格魅力,可以凝聚一大批高手在身邊,可惜在關鍵時刻他並不識人,這也是明教在他死後分裂的主要原因。陽頂天不識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他內不識自己的夫人,陽夫人雖然不是壞人,但是感情立場不堅定,而她搖擺的兩個男人都不是普通人物,所以註定了感情的悲劇。陽頂天作為一教之主,娶妻之前理應調查清楚,就算沒有調查,結親後妻子有所異樣也沒有察覺嗎,所以說他識人方面的確有所欠缺。

對外就看他對楊逍的認識了,如果他沒有早死,估計教主就會傳給楊逍了。楊逍這人確實優點頗多,英俊瀟灑,武功高強,智計百出,見識廣博,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大的毛病,的確是教主合適人選。然而,楊逍性格缺陷特別大,絕對不適合當教主,總結起來就六個字:不厚道、太邪性。明教雖然被人稱為魔教,但是教義十分崇高,絕對的胸懷天下,濟世救人,楊逍的個性與教義是大大相違的,這樣的人能力再出眾,也只適合當個高層,不能當教主。楊逍的不厚道有何表現,他跟峨眉高手比武已經贏了,就大大方方走了好了,何必再去羞辱孤鴻子一番,這樣的事謝遜肯定做不出來。至於邪性就更明顯了,儘管紀曉芙最後竟然愛上了他,可是在當時,紀曉芙確實是不願意的,但是楊逍絲毫不在意居然用強。這些內容書裡沒有著重指出,可是仔細想想,用強那是什麼概念,放今天監獄裡人們最不齒的一種犯罪行為不就是如此嗎。這樣的人跟武林不齒的採花大盜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無非他就一次,真正的採花大盜會多次犯。楊逍這些表現都說明了這個人絕對不適合當教主,他的個性也導致了他在教中除了同樣邪性的範遙以外就沒啥朋友。但是陽頂天對他的性格品行的缺陷似乎視而不見,而只看重他出眾的地方,這樣的識人手段,真不見得多麼高明。


我想陽頂天估計是這麼想的,自己還當壯年,楊逍又年紀輕輕,以後好好教導,再加上自己扶持,楊逍是可以當教主的,所以他把只能教主修煉的絕技乾坤大挪移傳給了楊逍。如果陽頂天會識人的話,他應該會看出謝遜比楊逍更適合繼承教主之位。謝遜雖然性子直了一點,但也是聰明絕頂之人,文韜武略不比楊逍差太多,關鍵年紀也合適,品行端正,而且看他支持紫衫龍王結親的事,足以看出他胸襟開闊,厚道待人,如果陽頂天早早向謝遜這邊傾斜,教中之人大多數都會服謝遜。最後陽頂天在彌留之際傳位謝遜暫代教主之位,也充分表明了他對謝遜人品的肯定,只不過之前謝遜在才幹方面,表現的不像楊逍那麼光彩奪目。

陽頂天突然走火入魔,即將死去,他知道這時候的楊逍絕對不能勝任教主之位,於是他想到了謝遜。謝遜人品上確實是足夠了,但是他的問題也很大,首先謝遜本來地位在四大法王裡只排第三,更別說前面的光明二使了,這個地位直接當教主,前面的人就很難拜服。其次謝遜武功能力雖然都不錯,但是跟其他幾個人比,卻毫無突出的地方,要麼你武功最高,要麼你貢獻最大,總得有個讓人特別信服的地方吧,畢竟人品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還是要實力為尊,比如後面張無忌被人推舉教主、還不是因為他武功最強,貢獻最大?再有一點就是陽頂天生前也沒有絲毫展現出對謝遜特殊照顧,如果陽頂天有所表現,比如公開傳授謝遜乾坤大挪移或者給他一個副教主虛職,可是這些都沒有。所以陽頂天知道謝遜也不能完全勝任教主,只給了他一個代教主,希望憑藉他的人品和不錯的人緣暫時帶領教眾度過一段時間。以後誰找到聖火令,誰就是教主。可以看出來,陽頂天死前還是很清醒的,這樣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恐怕再找不出更好的選擇。



不過他沒想到,明教教眾都那麼聽話,謹遵教規,打死不進密道,自己的遺書沒人看得到。後來紫衫龍王雖然進來過,但她那時候已經叛出,對這些是是非非漠不關心,也未必發現他的遺骸和遺書。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有了後來張無忌的故事。


一覽眾河小


陽頂天這個人,從一出場,就是個傳說中很牛逼的死人,和獨孤求敗一樣,只是一個傳說。

陽大教主厲害啊,他治理的明教,實力強大,座下高手如雲。左右史,四大法王,五大散人,五行旗主,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還有總壇四門,各地分壇、香主,都是厲害的角色。

可惜,陽頂天這個人,用情太深,練功時走火入魔。在彌留之際,寫下了遺書,遺囑金毛獅王謝遜暫攝教主之位,是為代理教主。並相約誰找到聖物,誰就是教主。

也就是說,在他看來,謝遜也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否則乾脆寫信直接授命謝遜接任教主之位即可,何須代理?

這封遺書說明,死前的陽頂天只是覺得,當時明教座下那些高人,謝遜只是更適合而已,但也不是最合適的。其實,陽頂天最希望的,還是楊逍能夠繼承教主之位,所以給他留了一手。

為什麼這樣說呢?

陽頂天曾經在楊逍年輕的時候,傳授乾坤大挪移給楊逍。按照明教的家規,教主是必須要學會乾坤大挪移和擁有聖火令,才可以做教主的。、

聖火令早在陽頂天之前就丟失了,所以乾坤大挪移,成為惟一的合法繼承人標誌。陽頂天只教楊逍一人乾坤大挪移,而不教謝遜等四大法王,不就是培養接班人了麼?

但是運氣不好,自己還沒培養好,就掛了。

楊逍憑什麼受到了陽頂天的青睞?

楊逍生性灑脫,頗有武學天賦。關鍵是,這個人特別的聰明,而且還有管理才能。他是明教領導層裡,公認的最有見識和計謀的人,張無忌擔任教主之後,楊逍實際上成了軍師和輔政大臣。

楊逍的管理才能,也是很牛叉的。明教四分五裂之後,他能夠把光明頂治理的妥妥帖帖的,維持了二十多年,也不簡單啊。

他武功也不弱,年紀輕輕,就能位列教主之下第一人的光明左使,可見陽頂天對他的賞識和器重。

但是,陽頂天死的時候,此時的楊逍,卻還不足以擔任教主之位。

因為這個時候,楊逍還太年輕了。

楊逍比金毛獅王,要小一二十歲。張翠山首次遇到謝遜的時候,謝遜已經四五十歲了,足可以當張翠山的爹,張無忌的爺爺了。二十年後,謝遜已經超過65歲,楊逍也才50來歲。

如此可以推斷,楊逍比謝遜,至少小十歲,如此類推,楊逍比白眉鷹王,比青翼蝠王,都是要小的十多歲的晚輩。

二十多歲,位居高位,肯定遭到很多人的嫉妒和排擠。

陽頂天死的時候,楊逍不過二十出頭。這個時候,他雖然練了乾坤大挪移的入門功夫,但是終究太短,武功稍遜一籌,難以和謝遜等人相提並論。

楊逍年青的時候,個性張揚,行事詭譎,風流成性。

他太高調了,太高傲了,導致人緣又差。他這個後起之秀,本來就已經受到了大家嫉妒,此時又不知道收斂,個性乖張,就更沒人緣了。

陽頂天一死,他站出來振臂一呼,自然大家不服。各位法王使者爭來爭去,結果導致明教分裂,領導層一鬨而散。

但是楊逍還是奪得了光明頂總壇的控制權,這才迫使白眉鷹王自立門戶,五大散人流落天涯。可見楊逍的厲害過人之處。

陽頂天在死前,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要求謝遜暫設教主之位。謝遜威望人緣都比較好,由他來過渡一下,是可以勉力維持明教的穩定局面,不至於內部鬥爭日趨激烈公開化,從而分裂。

當然,也是希望謝遜過渡一下,等楊逍神功練成,更加成熟了,再憑藉自己的本事,奪得聖火令,建功立業,名正言順繼承教主之位。

那為什麼要選謝遜代理教主?

謝遜出身比較好,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年輕的時候,文武全才,英俊瀟灑。陽頂天死的時候,謝遜應該有三十多歲了,三十多歲,已經比較成熟。做代理教主,年齡上夠了。

他又貴為四大法王之中,排名第二的法王,資歷深厚,武功高強,當時應該在楊逍、白眉鷹王之上,威望足夠。

謝遜還特別講義氣,生性豪爽,人緣特別好。

謝遜意志堅定,堅持反元立場,政治正確。從他執著幾十年就是為了報仇,就能知道,此人非常的執著,性格剛強,而且是個堅定的反元分子。

這些特點,都使得謝遜成為過渡教主的最好人選。唯一能夠競爭的紫衫龍王,因違背總壇教規結婚,已經喪失了擔任教主的資格。

楊逍的運氣,實在太差了,生不逢時,天不假年,如果陽頂天多活十年,下一任教主就是他的了,哪裡還有張無忌的事。


下一個話題預告:

1.張翠山死的時候,武當七俠,為何只有殷六俠哭?

2.陽頂天死了,明教四分五裂,都是因為紫衫龍王這個女人?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吹拉彈唱劈經典,歡迎關注本號,切磋觀點!)


三生有畫


楊逍在明教,地位,武功都高於謝遜,但是他這個人喜歡獨來獨往,如果把明教交到楊逍手中,恐怕一有大事,都得滿世界找他,這樣的人顯然不適合做領導。在看看楊逍與明教眾人的關係,陽頂天死了之後,楊逍以聖火令為由,不立教主,為的就是以他為尊,結果殷天正一氣之下創立了天鷹教,去過了一把教主的癮,而五散人卻和楊逍大打出手,最後都被楊逍趕走,以至於後來大敵當前,一群人仍想著圍毆楊逍,最終被成昆偷襲的手。

金毛獅王,武功雖然不如楊逍,但此時的他還沒有到處殺人,所以沒什麼汙點,他本人也是文武雙全,在面對鐵畫銀鉤張翠山的挑戰時提出:文鬥武比任你挑,由此可見他對自己相當的自信。金毛獅王與明教眾人的關係也算融洽,得知金毛獅王被關少林寺時,眾人紛紛前去搭救。紫衫龍王結婚的時候,明教也僅僅只有謝遜到場祝賀。因此,謝遜雖然武功,地位在楊逍之下,但是領導才能和人跡關係遠遠超過楊逍,所以央頂天才會讓謝遜暫代教主之位。


幻影沐風


陽頂天之後,明教高層,二使四王五散人,謝遜無疑是最佳繼任教主的人選。當然,我們說謝遜是最佳繼任教主的人選,是說成昆殺謝遜全家之前,還麼有性情大變的謝遜。


楊逍武功識見未必在謝遜之下,但性情不適合當教主。他太傲了,目高於頂,是個輔佐良才,卻不是當一教之主的料。

人們對謝遜的瞭解,都是那個發了狂亂殺人罵賊老天的謝遜,謝遜本有的風采風度被隱去了。


張無忌看了陽頂天遺書後說:

「我義父文武全才,陽教主死後,我義父已是明教中第一位人物」。

張無忌能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他了解謝遜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我們,也可以通過一點蛛絲馬跡,來窺見謝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武功

謝遜十歲拜入成昆門下,成昆就覺得謝遜資質不錯。二十三歲謝遜離開師門,遠赴西域,加入了明教。年紀輕輕,名列明教四大法王。但這不算什麼,楊逍比他年紀更輕,也是光明左使了。謝遜高明的不是他當時的武功高低,而是他對武學的認識,是他的武學素養,這決定了謝遜最終能達到的高度。


謝遜發狂時,無所不罵,把歷來武林高手全罵了一遍:

「自華佗創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嶽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

但謝遜不是胡罵,他都有道理的:

「於每家每派的缺點所在卻也確有真知灼見,貶斥之際,往往一針見血。只聽他自唐而宋,逐步罵到了南宋末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罵到了郭靖、楊過……」

這當然是謝遜的狂,但在這狂中,我們卻也得以一窺謝遜的武學素養。這夥人謝遜都能「於每家每派的缺點所在卻也確有真知灼見,貶斥之際,往往一針見血」,則謝遜的武學素養,也是不凡了。


當然,明教高手,誰都不是庸人。謝遜的武功,也不過和白眉鷹王相當,張無忌說「我義父武功在青翼蝠王之上,足可與我外公並駕齊驅」,而楊逍的武學素養,也不見得就比謝遜低多少。謝遜的風采,不只在武功。

胸襟

還記得紫衫龍王與韓千葉麼。他倆結婚的時候,整個明教都反對,只有陽頂天和謝遜沒有反對。

紫衫龍王就說:

「昔年光明頂上,只有陽教主和你謝三哥,我才瞧著順眼。做妹子的嫁了銀葉先生,唯有你們二人,沒怪我所託非人。」

謝遜當時就說:

「韓大哥雖非本教中人,卻也英雄了得。眾兄弟力持異議,未免胸襟窄了。」

眾兄弟胸襟狹窄了,也正好襯出謝遜胸襟寬宏。


陽頂天死後,明教四分五裂,為了教主之位而相爭。當年殷天正離開明教時,謝遜苦苦相勸,竟至兄弟翻臉。那時還想要維護明教大局的,也只有謝遜。


說到當年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謝遜也批評了紫衫龍王胸襟太窄。紫衫龍王跟謝遜說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事,謝遜就很關心「我教到底怎樣」。紫衫龍王就說明教存亡和她沒關係,謝遜就說「私怨事小,護教事大」,還說紫衫龍王胸襟未免太狹。


胸襟寬宏,且始終為明教大局著想的,也只有謝遜一人。其他人或者事不關己,或者另立門戶,或者逍遙自在,只有謝遜是真心記掛著明教。

識見

謝遜問紫衫龍王怎麼找到他的,紫衫龍王說她遇見了一個叫武烈的人。謝遜就憑這一句,推測出武烈是見過張無忌,欺騙小孩,得了秘密。張無忌都佩服:

「義父雖然眼盲,推測這件事卻便似親見一般。」

這個推測似乎也不見得有多高明,但謝遜不止於此。


張翠山、殷素素帶著張無忌要離開冰火島時,謝遜對張翠山有一段囑咐:

「你心地仁厚,原該福澤無盡,但於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固執,你一切小心。無忌胸襟寬廣,看來日後行事處世,比你圓通隨和得多。五妹雖是女子,卻不會吃人的虧。我所擔心的,反倒是你。」

謝遜對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的性格瞭解真切,且對他們日後在江湖上所可能遇見的境況亦有推測。後面我們知道,張翠山給謝遜說中了,他正是死在了「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固執」這一點上。謝遜的這個見識,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了。

脾性

如果謝遜向來都是那個發了狂的魔頭,那麼上述種種再好,謝遜也不適合當一教之主。可謝遜不是一開始就發狂的。


靈蛇島上,紫衫龍王說:

「謝三哥,你向來心腸軟,我當時真沒料到,武林中那許多成名的英雄豪傑,都是你一手所殺。」

瞧見沒有,「向來心腸軟」。這才是發狂前的謝遜的脾性,這才能和謝遜的寬宏胸襟相匹配。


我們所看到的謝遜,狂性大發,但其中還是有他的真性情的,只不過我們不易分辨。謝遜不發狂的時候,有時給人以親切感,就是那種沒有長輩的架子,可以和晚輩開玩笑的親近感。很多人因為謝遜發狂不可理喻,就覺得謝遜無論什麼樣,都可以接受了。可是,一個正常的人,武功高強,一代宗師,但沒有架子,還能和晚輩開玩笑,這樣的人是很可愛的。


趙敏、周芷若、小昭、殷離和張無忌被困在島上,謝遜就對張無忌說當年我和你爸媽也是被困在島上,結果就有了你。現在你卻有四個女子,那可是怎麼回事呢,說著就大笑了起來。周芷若就很害羞,小昭就當沒聽見,結果趙敏就說:

「謝老爺子,你再胡說八道,等我傷勢好了,瞧我不老大耳括子打你。」

趙敏敢說這話,謝遜也能接受,他笑道:「你這女孩子倒厲害」。

這整個氛圍很融洽,可是你就不能想象趙敏能對殷天正、張三丰說這樣的話,整個感覺就不對了。謝遜的性格使得趙敏能夠對他說這樣的話而不彆扭。


一個心腸軟,脾氣好的人,人緣當然不會差。實際上謝遜在教中人緣是最好的。綜合來看,謝遜無疑是最佳的教主繼任人選。


當然了,陽頂天也並不是讓謝遜繼任教主,而是讓謝遜為副教主,管理教務。誰得了聖火令誰才能真正繼任教主。至於為什麼不讓謝遜直接當教主,而要拿回聖火令者才能當教主,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孫虛白


陽頂天是選謝遜做代教主,然後平穩過渡,由楊逍出任明教教主。



楊逍本來是明教教主最合適的人選。

楊逍武功高強,博學多才,治教能力突出,兼之相貌堂堂,應該是明教光明頂最合適的教主人選。

首先,楊逍會乾坤大挪移。

明教光明頂武功高強之人很多,四大法王都是武林中響噹噹的人物,楊逍的武功不輸於除去教主的任何一人,楊逍年紀輕輕打敗峨嵋派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這樣的武功足以令人信服他有做教主的資格。

明教聖物聖火令已經丟失,乾坤大挪移的武功成了明教教主身份的象徵,就類似丐幫幫主的降龍十八掌。陽頂天把乾坤大挪移的入門功夫傳給了楊逍,其實也是在心裡默認楊逍為教主接班人。



其次,楊逍寫了《明教流傳中土記》

楊逍寫了《明教流傳中土記》,可以看出楊逍對明教的歷史,對教義的理解,對明教未來的發展有過深入的思考。可以說,楊逍在明教教義理論方面要好於張無忌,甚至好於陽頂天。

對本教歷史的瞭解,是明教教主應有的素質,在這方面,楊逍表現得最好。

最後,楊逍是明教副教主。

明教的左右光明使地位高於四大護教法王,教主去世後,應由副教主出任下任教主。楊逍年紀輕輕,出任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見楊逍在明教前途不可限量。

楊逍之所以出任副教主之職,和他出色的治教能力是分不開的,張無忌當教主時期,更多教務其實一直都是楊逍在處理,楊逍是明教的實際教主,張無忌更像明教地位很高的名譽教主。



那麼為什麼陽頂天會選擇謝遜來擔任代理教主?

首先,明教內部複雜,人員職位職責權力不明確,楊逍資歷淺。

明教在陽頂天的帶領下,人才濟濟,明教隊伍迅速壯大,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那就是明教內部職位權力構架的問題。

比如四大法王中,紫衫龍王更像個名譽稱號,在教中地位高,卻基本上不問教中事務,白眉鷹王殷天正是明教南方分教的實力派,控制著南方地區的明教,而金毛獅王和青翼蝠王也沒有固定的職位和權力。

這些問題都是明教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楊逍在教中資歷淺,難以服眾,這個問題直到張無忌當教主也沒有解決。



其次,楊逍清高孤傲,我行我素。

楊逍像東邪黃藥師一樣,清高孤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行事任性而為,我行我素。

楊逍打敗峨嵋派的孤鴻子,名揚天下,可是孤鴻子被楊逍氣死這件事就能看出楊逍的做事風格,任性而為的一面。

在光明頂上,周顛代表的五散人是楊逍的死對頭,特別是周顛不問是非曲直,就是為了反楊逍而反楊逍。這裡面固然有周顛的不對,但是楊逍平時高看自己,不把眾人放在眼裡,因此失去教眾的支持。

楊逍風流成性,強迫紀曉芙就是典型的例子,紀曉芙是峨嵋派滅絕師太最得意的弟子,楊逍的所作所為任性自我,不是個合格教主應有的行為。

楊逍年紀輕輕,清高孤傲,做事任性而為,這時的楊逍做教主並不合適。



總而言之,楊逍是教主的最佳人選,但是還需歷練。在明教局勢複雜,武林鬥爭激烈的局面下,資歷高,威望高,能團結廣大教眾的謝遜出任教主最合適不過,假以時日,再由成熟穩重,顧全大局,能力出眾,才華橫溢的楊逍出任教主在合適不過了。

張無忌當教主期間,楊逍慢慢成熟了,是明教實際的教主,張無忌歸隱後,明教的教主非楊逍莫屬,這也是陽頂天希望看到的。


我是一個小書蟲


明教在第三十三代教主陽頂天的帶領下,可謂是一時風光無限,左右二使,四大護法,三散人,五行旗主,教眾數目龐大。


陽頂天一世英雄,也為兒女私情所困,修煉乾坤大挪移時發現妻子與成昆幽會,走火入魔而死,死之前把教主之位傳給謝遜,明教高手眾多,人才濟濟,為何傳位謝遜,作為一個大集團的首腦,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武功出眾,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入圍,在教中,他們四位武功不分伯仲;

二、智謀過人,這一點殷天正出局,殷天正才智一般,陽頂天死後,楊逍不推舉他做教主,離教出走,自創天鷹教;



三、無私奉獻,這點又可以排除楊逍,楊逍英俊不凡,瀟灑浪蕩,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明教事務中;



四、一呼百應,這點又可以排除範遙,雖然範遙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在統領教眾方面不如謝遜,沒有領導的威懾力,不能統領四方,在黛琦絲離開明教就能看出,範遙為其求情教眾不領情,而謝遜三兩句話就搞定了。



所以,陽頂天選謝遜當教主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是最正當的選擇,可惜他的遺書到後面才被發現。


我的徒弟是南海鱷神


能做明教教主的人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 武功要說得過去。注意,不一定是第一名。很多領導者武功都不是第一名,後來的朱元璋武功就稀鬆平常。

  2. 需要才智過人。說到底,做教主是一門管理學問,制定明教的教規,調節教眾矛盾,實現教內的公平都需要機智的腦袋。

  3. 背景要好。太菜根的人可能無法和高層達成一致。官二代天生就會有很好的優勢。


這三個條件,第一條是基礎不是關鍵,第二條是核心不是最要命,第三條才是真正起作用的。

楊逍和謝遜武功都不弱,真要打起來,未必能夠分出勝負。謝遜要長楊逍十來歲,剛出頭幾年謝遜要佔一些上風,但是隨著楊逍修習『乾坤大挪移』,恐怕謝遜都要輸給楊逍的。但是剛才講過,武功好不能代表能做教主。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的武功應該是差不多的,那麼能傳楊逍教主之位為什麼就不能傳位給範遙呢?


楊逍和謝遜同樣機智過人。這一點兩個人都打成平手。


最後一條就是兩人決出勝負的關鍵了。陽頂天是一個一出場就掛掉的死人,但是在『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還是給人領導風範的,不是昏君,不是浮誇公子哥。陽頂天看到了楊逍的弱項:明教中的關係網。一句話說就是楊逍在明教沒朋友。很明星白眉鷹王,紫衫龍王,青翼蝠王都和金毛獅王關係比較好。在楊逍代理教主期間,這幾個王都不開心,都離開了明教,這就證明他們不怎麼看楊逍的面子,如果是朋友,情況不會是這樣的。金毛獅王顯然在朋友和關係上比楊逍要佔盡優勢了。


還有一層關係,陽頂天的妻子是成昆的師妹,成昆又是謝遜的師傅。也就是說謝遜是陽頂天老婆的孃家人,是自己人。謝遜類似於官二代了。


最後總結,楊逍不是輸在了武功上,也不是輸在了才智上,而是輸在了關係上,輸在了沒有朋友上。


作者還行,悟空問答文化答題達人,熱愛閱讀,熱愛交流,每年讀書300本,對我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我。謝謝。


作者還行


感覺是為了平衡各方,金毛獅王是沒有什麼勢力的,而且在沒出事之間跟教裡的人相處都還可以,連紫衫龍王黛莉斯都很有交情。

其實當時明教總壇這個決策層分為好幾個勢力。1、光明左右使,楊逍統領天地風雷四門。2、白眉鷹王,能自立天鷹教,能力不小,跟楊逍也不怎麼來電。3青翼蝠王,4五散人、貌不合其實是一個很合作的團體。5、五行旗,實際的執行者,有很大實力。6、紫衫龍王。

這裡面選誰都不能令各方信服,楊逍大家都知道了。青翼蝠王,楊逍和五散人就不服。五散人和五行旗勢力大而個人能力不足。白眉鷹王能力足,可是一是脾氣剛正,而是年紀太大。紫衫龍王是最不合適的,早已出教。

想來也只有謝遜了,謝遜其實也很聰明,武功也高。


靈犀一隻


陽頂天,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武功幾乎達到當世無敵地步,作為明教教主,卻並沒有發現他到底有多少過人之處。

這個人,如果只談武功,當世也只有張三丰可以和他一較高下(從書中描述來看,張三丰在陽頂天之上,除了張三丰,誰也未必勝得他一招半式),論地位,明教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教,高手眾多,教眾更是無數,可是在管理上,未必像他的武功那般高明,所以陽頂天一死,明教就四分五裂。而六大門派也趁明教群龍無首而攻上光明頂,若非張無忌出場,明教已經被六大門派殺個精光。

原著中說楊逍年老德薄,所以在陽頂天的遺書中選謝遜做繼承人似乎也合理,但遺書中僅僅是將謝遜寫成了代理教主,說明謝遜也沒有擔當教主的才能,從四大法王誰都不服誰能看出這一點。

楊逍雖然德薄,卻得到陽頂天親傳的乾坤大挪移,雖然只傳了兩層,可是這門功夫並非所有人都能學,乾坤大挪移是明教歷代相傳的一門最厲害的武功,只有教主方可修煉。可見在陽頂天心中楊逍是比謝遜更適合作為繼承者的,何況楊逍在教中地位僅次於陽頂天,將楊逍作為繼承人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在連載版中,陽頂天與成昆,和一個不知名的女子為師兄弟妹,都是楊過的弟子,陽頂天在位時明教非常興盛!教眾個個武功高強;陽頂天自己的武功也不遜色,會全套降龍十八掌,並且傳授了謝遜三招降龍,後來這三招由謝遜傳給張無忌(修訂版中這些設定都沒有了)

楊逍生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謝遜生於1296年,比楊逍大不了幾歲,在教中地位不如楊逍,無論是武功還是文采,都要稍遜,但謝遜的形象和楊逍相比,更適合作為悲情英雄存在,楊逍為人風流瀟灑,孤傲自負,武藝超群,機智多謀,卻並不適合作為英雄的形象存在,這一點,較謝遜就弱了許多,所以金庸在設定時,陽頂天的遺囑中把謝遜作為繼承人又顯得合理一些了。

況且,如果遺囑中便是將楊逍作為繼承人,那光明頂上大家擁戴張無忌又似乎不合理,一,明教教眾遵教主遺囑,楊逍名正言順當時明教代教主,那麼那麼多年的四分五裂、相互爭鬥豈不是很可笑?二,楊逍當教主,張無忌雖然救了大家,也學會了乾坤大挪移,但也不至於那麼大方把教主之位交給非本教中人。謝遜是繼承人就不同了,反正爭來爭去,原來教主是把位子傳給了謝遜,大家沒必要再爭了,張無忌是謝遜義子,對明教又有大恩,讓張無忌坐上教主的位子,大家反而沒有了利益紛爭。

這大概就是金庸如此設定的緣由。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在金庸《倚天屠龍記》小說中,我們都知道陽頂天在遺書中曾明確交代了後事,那就是讓金毛獅王謝遜坐明教第一把交椅。



有人肯定會產生疑問,為何明明在教中楊逍的地位明顯比謝遜高,結果反而卻傳位給他?

事實上,陽頂天這一做法是做了深刻思想準備的。畢竟,在這兩位候選人身上,我們明顯能感覺到這兩個人行事風格迥異,性格也是天差地別。

楊逍表面風流倜儻,然則內心多愁善感。金毛獅王謝遜殺伐果斷,具有良好的的將帥才能。

楊逍和紀曉芙的一段短暫而又燦爛的戀情,使小說增添了一筆濃厚悲情色彩,這個極具魅力的男人,讓本是在端莊大氣律法嚴明的峨嵋派大弟子紀曉芙深深愛戀,即使到了最後一刻,即使死在自已曾仰慕敬愛的師傅劍下,紀曉芙也不曾後悔。



紀曉芙生下楊逍的孩子,取名楊不悔,便是最好的證明。

而楊逍對這女子也是打從心底唯一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能佔據他全部身心的女人。這個多情的浪子終究還是逃不過愛情的束縛,終其一生不再續娶。

我們再看看金毛獅王謝遜又是怎樣一個人。

從外貌描寫上,金毛獅王謝遜身材魁偉異常,滿頭黃髮,散披肩頭,眼睛碧油油發光,手中一根一丈六七尺的兩頭狼牙棒,無論在哪一站,到底說不得的威風八面,真如天神神將一般。



也就是說,從外觀上,金毛獅王謝遜就已經具有震懾群雄力,再從他的性格上,本質上文武雙全,性情中人,雖然後來遭成昆出賣導致全家滅門,變得集怨恨悲憤和大氣悲壯於一體。

但我們都知道,曾經那個狂傲不羈,氣勢如虹的金毛獅王謝遜也是極具登上明教教主寶座的最佳人選。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