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款社交音樂APP在國外火了

這幾天老外們的一天都被一款新奇的APP霸佔!這是一款名為Playlist的全新APP,秉承著超越Pandorn或Spotify等音樂社交平臺體驗的理念橫空出世,旨在為人們提供更多社交快感。這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在Playlist社交平臺播放列表中,你能找到和你擁有相同品味併為你分享音樂的友人,並且你們可以加入群聊,實時收聽播放列表,更讓人驚奇的是你也可以在播放列表上進行協作分享,享受更快捷的交流體驗。

這幾天,一款社交音樂APP在國外火了

該款APP由斯坦福大學Start基金全程支持贊助,由斯坦福工程師聯合Karen Katz和Steve Petersen兩名創業者共同開發而成。Katz本人之前還創辦了Adspace Networks和Jam Music兩個音樂社交平臺,具有豐富的音樂社交創辦經驗。人們普遍都使用過谷歌的My space領域搜索過音樂,你知道嗎?就是這位對音樂有著濃厚興趣的創業者Katz,也憑著自己的努力擔任Photobucket的創始執行團隊成員,並且憑藉自己的努力創辦了Project Playlist的公司,是音樂社交平臺的領路人!

與此同時,Peterson還擁有35項發明專利和十多年的數字音樂經驗。早在21世紀初期,他就創建了軟件架構並將其在Portal Player公司運營,專門為ipod的音樂播放器提供動力,隨後更以3.57億元的天價將這款軟件賣給了Nvidia公司。自那之後,他開始擔任Concert Technology的首席技術執行官,這是一家專注於移動、社交、和數字音樂服務等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公司。

這幾天,一款社交音樂APP在國外火了

Katz曾解釋過為什麼創始人會有建立播放列表的想法,國際化的交流讓世界變得社會化。唯獨忽略了不同境界的音樂,這才是國度與國度間的真正差距。她曾說過,音樂是他們在手機上做的第一件事情,自從她們開始做手機聽音樂以來,他們體會到了音樂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存在著。他們提出構建一個同步實現聽音樂與發消息的平臺,人們在聽歌的同時還能做到隨心交流,多功能感官體驗,給人更多的享受空間。在去年beta測試期間。Playlist更是憑藉著實時特性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在引擎操作下,該APP不單單使用了同步流媒體,還有更多的技術融合在其中。結合高智能機器學習的社交推薦,輔助播放列表的順利實施,利用大型群聊和音樂編程實現音樂匹配算法,為幫助使用者找到有共同志向的交流者。該APP的設計程序設計了一個關注者模型,並呈現出您在家庭社交平臺上關注人的播放列表中,就像一個以音樂為重點的Instagram版本,以獨特的觀察力去搜尋更多人關注的熱門聽力和聊天交流會話熱點!

這幾天,一款社交音樂APP在國外火了

推出之始,該APP就已經自帶了4500萬首歌曲目錄,並擁有美國的音樂許可證,並計劃通過廣告推廣而謀利!它的核心設計理念就是將音樂聆聽與聊天實施進行,以一種有趣的方式表現出來。就像Instagram時代裡面的Turntable.fm一樣!APP在實現給人帶來方便享受的同時,又會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就比如,操作者想要從其他音樂應用導入播放列表中,必須切換該應用模式,查找播放列表並複製其共享URL再切換回播放列表才能實現將其粘貼在對話框中。

隨後它提供了一種很雞肋的操作方式,將自己的自定義照片添加到播放列表中,之所以說不必要,是因為它的系統自帶專輯封面默認設計。另一個讓人困惑的選擇就是,一旦你加入APP社交群聊,很難弄清楚如何離開群聊,我們可以將播放列表暫停播放或者將音量調至最低狀態,離開的選項便隱藏在另一個菜單下,不便被人識別使用。播放器界面該設置有一個心臟系統。一個加號,一個分享按鈕,一個靜音按鈕和一個跳過按鈕等等等等!

這幾天,一款社交音樂APP在國外火了

但即便有再多的缺點,也很難與數據結果爭論。據不完全統計,單純的測試版APP在去年就已經超過500000名體驗用戶,這些用戶正在切換到已正式發佈實施的播放列表中,繼續維持原有客戶的使用交流圈。截至上週,該APP已經有超過8000的安裝量。現在已經支持iOS版本下載,Android版本正在開發研製中,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