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的方法對待1歲以下的寶寶,是否恰當?

小蔥永遠愛春


不恰當。一歲以內的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家長這樣對孩子,是非常殘忍的。哭聲是孩子表達自我的唯一方式,渴了、餓了、尿了、拉了、怕了。如果家長對此不理不問,孩子會變得害怕、膽小,沒有安全感。這種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種做法的短期效果可能是明顯的:孩子可能會聽話、不哭鬧,讓大人省心。但是,孩子長大後,也會沒有安全感、冷漠、無情,對別人不付出真情。

這種說法,類似於08年之前流行的“哭聲免疫訓練”。哭聲免疫訓練法,起源於美國,一位叫約翰華生的專家。這種療法曾經在美國特別流行,好多人參照”哭聲免疫法“對待自己的小孩。但是,經過時間的證明,這種辦法是不可行的。

先說一下發起人華生的後代,大兒子多次自殺,最後再30歲的時候,自殺。他和前妻的女兒、外孫女也多次考慮自殺。這種缺乏感情的對待嬰兒的辦法,會使孩子形成睡眠障礙、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等。

嬰兒其實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只有在媽媽給予互動,愛和溫暖。著名演員馬伊俐也曾經學習過這種育兒辦法,對待自己的女兒愛馬。後來在生育第二個孩子之後,她認真反思,才發想這種育兒方法是錯誤的,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養孩子,不是個什麼專家就能隨隨便便說明白的,自己沒養過幾個性格不同的孩子,沒有十幾年的時間,觀察後效,不要隨便相信什麼理論。

做媽媽,要不斷學習,要愛孩子,不管育兒理論說得天花亂墜,育兒的關鍵在於給孩子愛和溫暖,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

所以,媽媽愛孩子,才是育兒的基礎!


Veeyn


寶寶早產兒,生時4斤9兩,25天月嫂走後一個人帶,純奶粉餵養,開頭幾天沒日沒夜的熬,又困又累的時候吼過她一次,同時用手使勁的拍了一下她,然後她就從臉紅脖子粗的嘶嚎狀態一下戛然而止了,不動,也不哭,怔在了那裡!我嚇壞了,趕緊放下正在衝奶粉的手過來抱起她。還好,慢慢她緩過來了,又開始哭,這一次我卻非常開心她的哭。 從那之後,無論多累多困多不順心,我都剋制自己不能對她發脾氣,剛生下來時跟她還沒什麼感情,煩的時候甚至摔死她的心都有。有人說我真變態,我想說的是,天下父母沒幾個是不愛寶寶的,但誰問心無愧的說自己沒有過生氣衝動時想打死它的想法,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聖賢。只是那種想法轉瞬即逝,壞情緒一閃而過再次看見她,心裡還是很愛很愛,到後來慢慢控制了情緒,還沒發作就看著她嘟囔一句:算啦小壞蛋,媽媽原諒你啦。跑題了哈,我不會摟著她睡,都是把她包好放枕邊,臉對著我的臉好隨時能看見她,及時發現她的表情變化。晚上鬧,剛開始是抱起來哄,後來不抱,軟語細聲的給她說話,哄她,她就在媽媽的聲音中感覺著媽媽的呼吸睡著了。有時候還是哭,就給吃奶嘴,我繼續睡覺,不知道她吃著奶嘴是什麼時候睡著的,反正不哭鬧,就自己靜靜的吃。現在70天,她已經有了精神追求,早上和晚上還有睡不著的時候都要你逗她玩,不逗就哭,哈哈。逗她就開心的不行。2個月後就只吃1次夜奶了,晚上也不哭鬧,夜奶後睡不著我就逗她笑,玩累了她就睡了。現在晚8點喂一次,夜裡12點左右喂一次然後直接到第2天8點左右。而且她醒來非常規律,每天7點多8點,非常準時。我想說的是,1,為人父母首先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切不可對寶寶發脾氣,她能感受到大人的語氣和氣場,當然還有你的耐心和愛,2,多用心呵護她,陪她說話,讓她感受到你的愛。3,有事找醫生,醫生最靠譜4,多觀察,屎尿屁,身體,情緒,肚子、嘴巴有無異常聲音等,5,寶寶餓,尿,困,不舒服,想讓你陪她玩等都會哭,用心觀察,你就會明白她到底在需求什麼。我自己帶寶寶,婆婆媽媽這些我都不用,要相信母愛會讓你和寶寶有默契,也會讓你成為個好媽媽。


傻ddi


我覺得這種方法是不恰當的。最開始以這種方法來對待孩子的原意,是希望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品格,但這並不適合用來對待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這並不符合一歲以下寶寶的身體和心理的特點。

一歲以下的寶寶還不具備自理能力,更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和需求。他們的啼哭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作為父母應該及時判斷寶寶的需求,以及回應寶寶的需求。

如果寶寶是餓了,或者尿了,就應該馬上給寶寶餵奶,幫寶寶換紙尿褲。寶寶吃飽了,身體乾淨了,自然就不哭了。

如果寶寶是因為生病了,身體不舒服,就應該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一歲以下寶寶的啼哭,很大原因是因為腸脹氣。這個時候可以幫寶寶用手心輕輕的在肚子上進行順時針的按摩,緩解寶寶的不適。

如果寶寶是在尋求大人的安慰,希望大人跟他一起玩,這也是一個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應該儘量滿足寶寶。

我覺得應該給與一歲以下寶寶無條件的愛和溫暖,這樣他長大之後就會成為一個懂得愛人的人。

如果寶寶的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那麼他長大之後就容易自卑,冷漠無情。相信這個也不是我們父母希望看到的。

在寶寶還需要你的時候好好地愛他吧,在寶寶已經能夠獨立自主的時候,父母跟他相伴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記得點贊哦!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面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關注我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育兒資訊。


熙媽育兒


1歲以下的寶寶哭鬧的時候,不抱也不哄,讓寶寶哭累了睡覺,不知道提出這種育兒方式的專家有沒有自己親自帶過寶寶,這麼小的嬰兒,以這樣的方式對待,是不是太殘忍了點?

嬰兒哭鬧不睡覺總有原因。小嬰兒不會說話,他只會通過哭聲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嬰兒哭鬧不睡覺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不舒服。

有的寶寶像有潔癖一般,拉了或尿了就會哭,希望爸爸媽媽儘快幫他清理乾淨。

有的寶寶是腸絞痛(一般是3月齡左右),因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引起,小臉憋得通紅,扭來扭去,莫名哭鬧。

有的寶寶是生病了,所以寶寶哭鬧時還要觀察一下是否有發熱、嘔吐、拉肚子等現象,如果是寶寶生病了導致的哭鬧,爸媽如果不管,孩子豈不是很可憐?


2.沒吃飽。

寶寶如果沒吃飽,睡覺的時候也會哭鬧。一般1歲左右的嬰兒睡前還會再吃一頓奶,如果寶寶白天體力消耗過大或者沒吃飽,晚上這頓奶量要適當增加。而6月齡以下的寶寶可能還沒有斷夜奶,所以睡前哭鬧也有很大可能是要奶喝。


3.鬧覺。

鬧覺也是很多“睡眠困難戶”寶寶的特徵,明明已經很困了,可就是要哼哼唧唧地,哭上好一陣才會睡覺。


4.求安慰。

如果以上幾種情況都不是,但寶寶還是哭鬧不肯睡覺的話,那寶寶可能是比較缺乏安全感,在用哭聲索求爸爸媽媽的安慰。

1歲以下的嬰兒,如何正確哄睡?

1.快速回應寶寶需求。

寶寶哭鬧的時候,需要迅速用語言或者動作回應寶寶的需求,告訴寶寶,我知道了。


2.抱睡。

3個月以下小嬰兒可以抱睡,先在家長的胳膊上淺睡眠,等差不多熟睡的時候再輕輕放下。


3.奶睡。

這種方式同樣適合3個月以下小嬰兒,媽媽的奶能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會比較容易入睡。


4.其他安撫方式。

還可以採取輕拍、兒歌安撫等哄睡方式。我記得我在月子裡的時候,寶寶有時候一驚一驚的,我媽就拿用臉貼臉的方式去安撫,也很有效果。

總之,我的觀點是,1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會語言表達,碰到哭鬧不睡覺的情況,萬不可一刀切,直接不管孩子,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也會影響大人的情緒。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你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的方法對待一歲以下的寶寶,是否恰當!這種方法是絕對不恰當的!別看寶寶生下來不會說話,但是他十分的聰明,他的聰明絕對不亞於成年人,對養寶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中國人的育兒方式叫做中國式,是寶寶哭了就會有人哄或者有人抱,寶寶突然發現這一現象,就是需要有事情找大人的時候就死命的哭,所以他餓了哭,撒尿了,大便了哭,沒人理他的時候哭!所以寶寶除了睡覺,其他的時候你不抱他他就哭。在西方許多國家跟中國育兒方式不一樣,如美國就叫美國是吧,美國人在育兒的時候只要寶寶哭了,就絕對不去哄她和不去抱她,只有寶寶不哭的時候才有人去抱她或者是哄他!所以西方許多國家的寶寶就發現,只要哭了就沒人理她,如果不哭的話,還有可能有人來哄她,或者抱她!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的寶寶喜歡哭,美國的跑寶寶很少哭,就是這個道理!原來我們中國式的育兒和美國式的育人完全不一樣,才導致不一樣的結果。希望育兒的媽媽都看一下吧,多學習一下西方國家育兒方式,有利於寶寶的成長和思想建設。!如果喜歡,請動動手指,點贊關注。

生活現象,健康調理,兒童成長,後恢復,請關注該不該健康。


該不該健康


不好,這種方式就叫做哭聲免疫法,就是要讓孩子哭著睡著,我覺得這種行為對孩子太殘忍了,馬伊琍教育大女兒的時候就用了這招,為了早一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學習國外的教育理念,等到孩子長大才發現這種教育的弊端,導致他的大女兒本該歡聲笑語的童年,卻被無情的冷漠著,只為了那該死獨立性,而所謂的幸福感已偏離軌道。那我們培養孩子的初心是什麼,難道不是希望他健康快樂成長嗎?也許只是為了你自己不切實際的虛榮心罷了,或者是要顯擺你教育理念的與眾不同,又或者是為了約翰華生的至理名言“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都可以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做家長的不要再執迷不悟的相信這些了,我們應該傾注更多的愛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充滿愛的力量,才能富有正能量,傳遞到需要能量的地方去!


失意的潛行者


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說,孩子哭了就去抱,會養成習慣,以後就變得很難養。從方法上看,表面無可厚非,但成人或者養育者往往看不到本質或者說更長遠的影響。


一個孩子在嬰幼兒期,沒有任何其他的能力,只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所有的需求時,如果他的哭聲得不到“回應”,容易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長大以後可能變得自卑、控制或者缺乏自信。


孩子雖然在嬰幼兒期不懂表達,但是感受是真實的,得不到回應,會讓孩子感覺到恐懼、被忽略,隨著月齡的增長孩子就形成一個印象:自己不夠重要,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會被關注,自己被低估了……由此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兒童時期會出現很多令人煩惱的偏差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在“回應”上也不要表現得過於及時和敏感,這也容易導致其他的影響。比如,孩子一哭,奶嘴立刻就塞嘴裡,多次重複後,你慢慢會發現孩子根本就“等不得”,稍有延遲就大哭大鬧,這也是常見的現象,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太急躁,不懂等待,其實這都跟嬰幼兒時期的養育方式有一定的關係。


扎西老爸說育兒


我專門從事0-6歲寶寶心理教育多年, 研究生期間也專門學習了幼兒心理, 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心理比較瞭解. 一歲以內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危險意識和挫折感萌芽, 寶寶哭一般是本能的自我保護, 基於這種心理狀態下的寶寶, 父母要格外呵護寶寶的心理健康.

“不抱不哄, 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這種方法對待一歲以下的寶寶, 有點不妥. 除非父母知道寶寶這是故意在睡前哭鬧, 否則還是建議父母要抱起寶寶查抄原因, 幫助寶寶解除不安全感, 寶寶自然會安靜睡覺的.


上海武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絕對不可以,絕對不可以,絕對不可以!一歲寶寶哭鬧,可能有很多原因,排出餓,痛,癢,困,尿等因素。還有一點是大人無法預判的,就是寶寶在:求安慰!對,寶寶可能因為做了噩夢,可能看到什麼東西感到害怕,可能聽到刺耳不舒服的聲音…等等而感到恐懼,害怕。這個時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安慰,安撫,尤其渴望聽到媽媽安撫溫柔的聲音和輕輕拍撫的擁抱。

一歲的寶寶所有的反應都是真實的,絕對不存在騙吃騙喝騙抱!所有的哭鬧絕對都是有原因的,哭是寶寶所感到不適的唯一表達方式,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若超出了自我對寶寶哭鬧的認知範圍,這個時候就去求醫了。

這個時期得到細心耐心關愛的寶寶,心理成長也是健康快樂的!


嬰兒百科


以“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的方法對待1歲以下的寶寶,是否恰當?

不僅不恰當,也不科學,長此以往容易造成惡性循環,不僅是對身心不利,而且有可能導致孩子吐奶、嗆奶、喉部器官損傷,嚴重影響寶寶健康發育。

寶寶為什麼哭鬧?

寶寶哭鬧一定有生理需求或身體不適,家長需要查找的是外界原因(拉了、尿了、)和寶寶身體(餓了、渴了、腸絞痛)是否出現了問題?而不是一味置之不理。

寶寶的需求有時候會“過度”,比如,媽媽抱著就睡了,放下就哭(這是由於放下時我們習慣先放平頭部,對寶寶來說等於向下墜落,慣性作用下他自然就會醒了,哭鬧起來)。吃過奶後還是哭鬧,給奶吃也不吃,哭一會再吃(腸脹氣,餵奶時要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或奶嘴,避免空氣進入)。這是“不抱不哄,讓寶寶哭累了就睡覺”,能解決的嗎?

其實,寶寶這些需求都是有跡可循,而且有解決方法的,需要媽媽們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而絕不是置之不理,任其發展。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