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家A股公司股東拋出清倉計劃,是否應該加以限制,以便維護股民權益?

速讀財經


投資最怕的就是黑天鵝,減持很多時候也是股價閃崩的黑天鵝,像最近 某家公司因為三大股東減持股價就跌停了。

我們股市減持有多厲害,讓我們看一組數據,從2012年的4463筆增長到2016年的8318筆;而2014年重要股東減持次數過萬,據此測算,當年平均每天發生超過40筆減持。每天40筆股份被股東減持,比IPO多得多,上市好像就是為了減持,而不是發展公司主業。

減持不僅在於多,還在於比例高,有的就是清倉減持,把公司丟給二級市場了。上市不是為了做大做強主業嗎?怎麼可以清倉減持呢?咱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如果原始股東都仰仗自己一元錢甚至更低的持股成本,從資本市場套現一大筆就溜走,資本市場存在有何意義呢。資本市場新增資金從何而來呢?

因此規範減持是牛市的前提,只要減持依然是那麼的多,牛市就是很難很難的。


杜坤維


上市公司接連拋出清倉計劃,實際上與持股成本不對稱的因素有關。確實,對於上市公司原始股東,持股成本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十分之一乃至更低,即使二級市場價格大幅下行,原始股東依舊是獲利豐厚。由此可見,這實際上為A股市場原始股東持股極低、持股成本不對稱等現象敲響了警鐘,同時對於新股高溢價問題,同樣需要引起足夠重視,這也是影響到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意願的重要體現,而普通投資者,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儘量避免頻繁減持套現的上市公司,而除此以外,則是通過ETF等形式間接參與股票投資,這也是迴避上市公司減持風險的一種應對策略。


郭施亮


當然是應該加以限制的。如:規定持股限售的時間,每次或每年減持的數量,減持的價格等等。其實,這方面的限制現在也有啊,只是收效甚微罷了。

清倉式套現減持根源在於股票估值過高,這裡面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發行制度,二是惡莊炒作。莊家炒作這事今天不說,因為是針對部分股票炒作。股票價格過高的原因在於發行時只有部分股票可流通,大部分股票不流通(限售股)。

以中國石油(601857)為例,公司於2007年11月上市,每股淨資產為3.29(數據來源中國石油招股說明書),發行價16.7元/股,而上市首日開盤價則為48.6元/股,當日最高價(也是歷史最高價)48.62元/股,遂即調頭向下。當時中國石油流通股約200億股,限售股約1600億股。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上市就是全流通,市場增加8倍的股票供應,最高價格還能達到48嗎?48、16.7和3.29的淨資產相比,這裡面的利潤得有多厚!每個持股的人如果思維正常的話都會考慮賣出持股鎖定超額利潤的。所以中國石油一跌就是7年,最低價達到6快多。

所以如果實現全流通發行,新股爆炒將會得到有效遏制,這樣股票價格大幅高於價值的現象,將得到極大改善。當股票價格與價值更接近時候,大股東或其他股東惡意清倉減持的現象自然會減少很多。




A股價值投資



毫無疑問,應該制定政策,限制減持。但是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


A股為什麼牛短熊長,就是因為A股有幾大問題:

1.重視融資功能,不注重投資功能。融資就是上市公司融資圈錢;投資就是股市上漲或者是分紅。目前,投資功能提及很少;

2.大股東清倉式減持套現。大股東的成本極低,有些甚至是0成本,這些籌碼是這個市場最大的做空主力。目前減持制度沒有和業績掛鉤,基本上企業想的就是上市再套現,這種制度下,怎麼可能有長牛呢?

3.沒有做空機制。只能買漲不能買跌,所以就註定了A股是個炒作的市場。


當然,A股才30年的歷史,不能要求和有幾百年歷史的美股一樣,但是A股也在慢慢進步,比如強制分紅,比如註冊制等。我們也相信,未來A股會慢慢和國際接軌。



螞蟻搬家周進文


我是十年股市投資者,在這個不成熟的市場,時間久了什麼事情都會遇到。

首先這個問題國家確實沒有相關的法律約束,清倉減持,確實應該有完善的法律約束。控股股東或者是管理層如果清倉減持公司股票後,那公司誰來經營,中小散戶投資者利益完全無法保障。還有一種情況,股份質押,也應該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允許控股股東或者是管理者大比例質押持有股份,其實這也是變相的清倉減持。

不管什麼樣的理由大比例減持肯定是不看好公司發展的,有的公司減持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諸如改善生活之類的奇葩理由層出不窮。拿人當傻子嗎?你要改善什麼生活需要清倉減持?

總之,這方面法律法規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國股民不易啊!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小散澄明之境


為什麼說:股市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原因很簡單,規則就決定了少數人賺你沒商量(多數人的你去高價投資了,而少數人的他1元本等著減持,送股的成本更低,到時套現就爆富),拿走的1元以上的錢是誰的?不全是多數人投入的資金嗎?這也是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原因之一,你虧了又怎樣?這是“合規侵吞”,官方提醒過: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哈哈,這只是虧損的第一步……A股什麼時候規則斷了原始股股東套現就爆富的念想,而只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謀發展服務,同時讓投資者有紅利,那時牛市就會開啟。……看A股近2年內解禁潮數量嚇死人!寒冬常在,春天在哪?長期規則支持圈錢,爆富少數人,而投資者虧錢,股民醒了!大小非減持侵吞了多少投資者資金?減持前分紅資金數量又是多少?前後數相比是不是天文數字?此時投資者得到多少回報?長期沒有回報投資者的減持算不算“侵吞投資者資金”?長期沒有分紅考核的減持規則算不算縱容圈錢?爆富了誰?保護了誰?看,到減持期大小非股東那貪婪的吃相股價低位也要套現穩爆富,監管裝瞎嗎?可怕!股市不跌才怪!沒人投資時最終傷害的又會是誰?為什麼長期是群蠅盯臭蛋似的忙上市?因無一行業有上市後賺錢來的快又多,1元本熬到減持就可爆富!多次高價增發可圈錢,股份押銀行再圈,高送轉忽悠可圈,重組又可圈,最後賣殼還可圈!造富工廠啊?其還有心思真抓實幹嗎?故垃圾公司都在忙材料“設法”上市,所謂“堰塞湖”只會是越塞越多沒完沒了,正常嗎?最有腐敗條件的是發審部門嗎?為什麼高發行價上市後業績就變臉?怎麼上市的?造假信息又是怎麼通過的?另外,造假僅罰60萬,圈錢卻上億!造假者為什麼會多?犯罪成本為什麼會很低?哪來的膽!可怕的利益鏈!發新股支持企業發展是A股存在的職能,但別當藉口就沒完沒了了!規則需要合理。目前投資者收益與上市公司圈錢量的巨大反差:前者虧錢後者爆富;美股與A股最大的反差:美股敢造假就整死你!而癌股卻在縱容圈錢;股指:美帝高到26000,癌股到2600。現實讓投資者越虧越多(這樣的保護太高了)!還會有人來投資嗎?想搞垮A股嗎?有“不行就關了”的底氣就可亂來嗎?利益鏈的犯罪者們,蒼天會放過誰?報應會遲早來的。A股市場良好的生態底只會在規則改變後,造假者犯罪成本到傾家蕩產,圈錢數與分紅數掛勾,發審清正廉潔,什麼時候規則斬斷利益鏈犯罪,斷了原始股股東套現就爆富的念想,而規則只為上市公司融資謀發展服務,同時讓投資者有紅利,那時牛市就會開啟。回購(你們圈了那麼多錢!就體諒下證監會吧?求回吐點吧!讓指數上去點好看點,是這樣管理的嗎?哈😄)?(川大智勝董事長,總經理,遊志勝兄弟姐妹增持200股)  打臉啊!不與跌破發行價掛勾的回購規則行嗎?套現爆富後,到嘴的肉會真吐嗎?哈哈,試目以待?別拿情緒忽悠人了,是投資人醒了……都管理成癌股了!有人擔責嗎?當今快速爆富有兩種人:  一,貪官; 二,上市公司大股東(原始股減持套現爆富)。


金狼18


十餘家A股公司股東拋出清倉計劃,的確是應該對其進行限制,以維護股民的合法權益。

要知道更多的公司是在這次股權質押中面臨風險的公司,被政府資金剛剛解救就出現清倉計劃,這說明股東本身對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滿意,這個情況下救助有什麼意義,但是既然救助了,企業就應該履行職責,站在對全體股東負責的態度,好好的去經營上市公司,你既然不看好公司或者不想經營了,為啥要接受資助呢,這不是自相矛盾的事情嗎?

所以對這些不自覺的公司,應該拿起法律法規進行限制,否則大股東得救了,自己賣出跑了,留下來的全是股民買單,這怎麼可能呢,從情理還是倫理上都說不過去。

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監管部門加大努力,還有就是投資人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一般質押後股東清倉的公司質地都很差,是市場中的題材股和垃圾股的範疇,那麼操作的時候迴避這些公司就可以,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糾葛了。


春意萌生


??????………這就是對天量lPO最好的褒獎!!!!!!他們差錢嗎?他們根本不差錢,他們只是因為低成本或零成本帶來數倍暴利,而選擇這麼一個最好時機離場,功成名就全身而退。時間就是風險,再呆下去或許面臨無利或低利,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監管層該醒醒了!!!!!!


太平洋146028041


A股市場有融資和投資功能,上市股東融資,股民投資,可以說雙方都是互不干涉的,都會想盡辦法在股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但相比於公司股東而言股份擁有價格優勢,也是最熟知公司運作的人,無論公司經營好壞是最先知道的,也會在市場最好時期或者市場最壞時期藉機減持。

隨著近年新股發行的數量增加,股市長期維持低迷走勢,上市股東更應該在股票連續下跌時期積極回購,以提振市場信心,也吸引資金投資自家股票,卻是不斷的減持,還拋出清倉計劃,導致股市活生生變成了大眾認為的圈錢市,套現市場,股民也是長期買入這類股票後損失慘重。



兩市中價格低於2元以下的股票28只中有一半是ST股,也有股票長期的不上漲只維持了低位波動,這無外乎股東持續減持和業績不理想的個股居多,也是一些企業上市後只想套現清倉離場後導致的公司走勢長期萎靡不振的結果。


如果不加以完善減持計劃,與相關的規則捆綁,這股減持風潮是難以停止,上市企業將會熱衷套現為主,融資功能放大就會弱化投資功能,股民投資得不到回報,股市最終難以形成長期價值投資的氛圍。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怎麼限制?我們的監管層已經出了這個多的條條匡匡,這種現象不減反多?這說明了一個什麼情況,我覺得還是上市公司的這種融資功能沒有把它放到實體經濟中去,這是現在市場的基礎環境所帶來的,市場的大多散戶都不是專業的投資者,他看不懂年報,看不懂公司的各項基本面,他買入股票的靠的是感覺,什麼MACD又金叉了……只有魚塘的水清了才能看到魚。希望監管層一步步來治理吧,希望註冊制早日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