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一個人去旅行?

大美西部深度旅行


“思想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近幾年,這些刷爆網絡的話語,無時無刻不在挑逗著人們旅行的心。

於是,心動不如行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旅行的行列,那麼,為什麼現在選擇一個人旅行的人卻越來越多呢?有書君認為,可能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徹底放空自己。

中國有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是生活在快節奏、高壓下的人們放鬆自己的首要選擇。

選擇一個人旅行,可以徹底的放空自己,探尋內心深處的自己,可以不用顧忌同伴的感受,隨時可以起步前進,也隨時可以坐下休息,沒有羈絆,沒有顧慮,走還是停,全靠自己的心情。

二、時間上更自由。

還記得多年前的一首歌,是描寫關於成年人旅行的無奈的,歌詞大意為:“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

旅行的路上,有伴同行,有說有笑有陪伴,自然好,可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數時間最寶貴,你的時間並不一定能正好趕上同伴的時間,與其等來等去,不如一個人踏上旅程,先行為快。

三、交通、網絡更發達。

以前的結伴旅行,更多的是找個互相照應的“伴”,到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難免有些擔心,找不到路怎麼辦?沒有交通工具怎麼辦?

如果遇到此種問題,身邊有一個結伴同行的人,似乎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而現代社會,交通發達,飛機、高鐵幾乎可以把你帶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如果是駕車自遊的話,導航可以精細到某個山頭。如此便捷的條件,也為一個人旅行提供了條件。

四、性格使然。

有些人之所以喜歡一個人旅行,還跟他的性格有關係,有些人天生喜歡安靜,人也比較獨立,如果在旅行的過程中,有人結伴同行,會讓他覺得渾身不自在,那樣的旅行反而會成為他的負擔。

旅行,不僅能讓人看到外面的世界,開闊人的視野,還會提高人的格局,不管是結伴旅行還是獨自旅行,如果條件允許,就盡情行動起來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就是習慣一個人獨來獨往的人。從我多年的經驗來看,可以分為下面幾點。

一,一個喜歡獨自旅行的人,應該具備是一定的人生閱歷和知識儲備量的人。旅行不單是看景點,拍到此一遊的照片,更多的是身心的釋放和思考。如果,同行人多的話,會照顧他人的習慣和情緒,使自己相對不自由了。

二,

一個人旅行,自由自在,隨心所欲,沒有束縛。避免了多人同行因意見不合而產生的矛盾和尷尬。

三,越來越多的人只所以選擇一個人旅行,側面也反應出一個社會問題:雖然現在社交媒體這麼發達,微信好友這麼多,但是真正稱得上相知相識的知己朋友還是很少的。從網絡迴歸到現實並融合,還需要人們彼此交出真心,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

四,一個人旅行雖然有時也感到孤寂,卻是一種心靈的修行和洗禮。

五,最後我給打算獨自出門旅行的朋友們的一點忠告是:多讀書多思考,才是走出家門,獨自旅行的首要條件。要不,你的獨旅只能是流浪。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用文字品味人生


來說一下我自己選擇一個人旅行的理由。

我跟同學一起來西藏支教,來藏後的兩個星期,剛好有假期,一行7人興致勃勃的計劃去魯朗玩,本以為這會是一次印象美好的出行,誰知道,卻是一次充滿遺憾的出遊。在旅行的過程中,因為有一些人個性特別強,還不是會照顧團體感受的人,一路上只管自己想幹嘛,完全不理會大家的想法,所以根本沒法玩,又不能分開,那個待在一起的過程特別憋屈。後來,本來的計劃根本沒實現,匆匆的去了一個點,吃了一頓飯就馬上離開了,留下了遺憾。

經過那次一起出行,我告訴自己“以後要不跟自己喜歡的人去旅行,要不自己去,不然就不要去。”跟他人結伴去旅行真的沒自由。

之後放暑假,我選擇自己一個人去拉薩玩,而我的三個舍友一起去西安了。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一起去西安,西安不好玩嗎?其實並不是西安不好玩,而且我不想再經歷一起不愉快的旅行了。如果旅行不快樂,那還不如不去呢。我一個人在拉薩,特別的自由,我想走哪去就去哪,想什麼時候離開就什麼時候走,完全不用管別人有什麼要求。而且一個人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傾聽更多的故事,反正我覺得自己一個去玩那真的是一個超級正確的選擇。後來舍友從西安回來,我們分享旅途時,可以聽出她們一路並不快樂。

我想以後我還會一個人走出去,走向自己嚮往的地方。如果你怕一個人出去找不到怕照的人,那沒關係,路上你總會遇見一個像我一樣喜歡幫別人拍照的人。記得找我們哦。







三月五日晴


在我沒有結婚生孩子之前的三十年,我都是選擇一個人上路,中國最南端,最北端…

大概從小性格不合群的緣故,喜歡做任何事情一個人去完成,旅行也是如此。一開始是為了躲避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就想到另一個城市去。哪怕到那睡一覺也行。後來,慢慢就愛上一個人的旅行了。我可以選擇今天出不出門,可以選擇進不進這個景點,可以不用等待別人浪費時間。


一個人的旅行,少了兩個人的嬉戲,少了分享的喜悅,它給你帶來的是一路的風景,一路的情感,這——都是你一個人的,沒有人可以體會那時怎樣的心境。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期待我一個人的旅行,作為一個媽媽…


用戶81794158188


我這幾年基本都是一個人開車出去旅遊,朋友們都說為什麼不找個伴出去玩,我也嘗試過跟朋友家人一起出去遊玩,但是總覺得不是很爽,七嘴八舌的他說東你說西,別說多個人一起出遊了,就是兩個人出去也意見不通一,比如說你在路上開車時間長短了呀?該不該休息呀?景點門票貴點的進不進呀?有山的景點爬不爬呀?坐不坐遊覽車呀?吃飯吃好點的還是便宜點的呀?住農家院好還是經濟點的酒店好呀?有賣土特產的地有願意買的有不願意買的呀?有願意看山川美景的,有願意燒香拜佛的呀?就一個人出去玩省了好多的煩惱,省心省事,說走就走說停就停,自由自在。











ZAM936


從前,不喜歡一個人,幹什麼都喜歡有個伴,尤其是旅行。總感覺人多了,大家一起說說笑笑,還有人拍照挺好。

現在,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不再喜歡熱鬧,旅行的時候更喜歡一個人。

1.可以深度思考。

一個人的時候有更多思考的時間。生活是需要思考的,看過的書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生活只有不斷思考才能越過越明白。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無暇思考,但是,一個人的旅行中卻有大把大把可以思考的時間。小到思考“如何簽下一個資質好的客戶?”,大到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途中的深度思考讓我們的思維更有深度。



2.可以認真享受

兩個人的時候,總是講話比較多的。遇見驚豔的美景可能會很激動:“哇,快看快看,這個好美,快給我拍個照。”一個人的時候沒有拍照這種便利條件,自拍又拍不出自己與景融為一體的天然美感,便放棄了。唯一想做的就是停下來靜靜欣賞,靜靜感受。感受山的雄偉與險峻,感受海的廣闊與靜謐,又或是躺在沙灘上靜靜享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



3.更加自由

一個人旅行沒有行程限制,沒有他人約束,隨心所欲,更加自由。你可以選擇早上睡到10點,去沙灘曬曬太陽,喝個下午茶,再去海邊吹吹風。也可以早上5點起床,安排好一天的行程多看幾個景點;你可以馬不停蹄地趕路,也可以在累的時候就找個酒店休息;你可以選擇和陌生人聊天,也可以選擇不說話;你可以選擇出去玩2天,也可以選擇10天自由行。總之,一個人是自由的,沒有任何約束與羈絆。



因為工作性質,正常的國慶、五一、中秋都沒有假期,我休息的時候朋友們往往要上班,我上班的時候朋友們卻在外面嗨。習慣了一個人旅行,感覺這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能淨化我的心靈,能讓我發現全新的自己。


浣小熊在路上


多年前,曾隨親戚一起去深圳過春節。開始時是和他們拴在一起亂逛,彼此意見不一、影響了遊玩的興致。後來便分頭各玩各的。他們購物、看風景,我則跑去植物園內的弘法寺,做了幾天義工。當時本煥老和尚還在。那幾日,雖然累得灰頭土臉,但心靜身安。


這兩年一直計劃買輛B型小房車出去看世界,一個人隨行隨駐、雲遊天下,為此還特地去考下了C1駕照,或許明年就能成行。



人的一生未必能活到一百歲。生命,呼吸間。所以有什麼夢想要達成,還是趕緊。

下面這位小姐姐,完全是自己動手改裝了一輛房車,然後帶著狗狗,開始了一段多彩、富有人性的人生。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敢想不敢去做的事。



菩提月滿西樓


一個人旅行其實是可以的了,2017年9月我就一人去了新疆,今年4月一人去了西藏。因為在路上總能認識新朋友。雖然人家說沒人拍照,怕孤單,這些都是多餘的。因為我只拍風景……最主要是自己想怎麼吃怎麼住,都是隨性的,不用在乎其他人的意見。要知道意見不統一,是很討厭的,沒有好心情,怎麼玩得開心呢?我出行一般很少特意去做攻略,計劃一般趕不上變化,隨性而至。不要怕,想出去走走,就馬上行動吧,我們也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獨立,旅途中認識的朋友,會讓你在以後回想起來,是不錯的旅行經歷與故事。人不是在旅行中,就是在去旅行的路上,大好景觀在等著我們喲……











麗麗安2018


人多了就不叫旅行了,那叫旅遊。旅行是一次心靈的旅途,重新審視自己,認識這個廣闊的世界。一個人沒人打擾,毫無拘束,沒有心理負擔,思想足夠開放,想我所想,做我所需。



選擇一個人旅行的人,要麼是自身對精神世界完美的渴求,對內心空虛的填充,要麼是生活不順,急需擺脫的心境。一次旅行就是一次思想的掙扎,提升。



在途中自我修復,其實這類人多數是孤獨的,更多的是思想的孤獨,她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沒人懂或者根本不願意去懂,甚至就算懂了也不願意表達出來。這就是一個人旅行自我告慰的最佳途徑。即便生活讓自己處處碰壁,也想要繼續堅持自己,也有自我懷疑的時候,所以選擇旅行,選擇跑步,用更高大的形象和精神世界去說服自己堅持自己。



人都是在這樣的掙扎和自我審視中成長的,只不過有的人會越來越覺得孤獨,有些人則會努力改變自己迫使自己適應現在的生活,即便心不甘情不願!


宿緣的生活美文


我就很喜歡一個人去旅行。儘管我經常跟別人提:旅遊不是目的地,也不是沿途的風景,而是旅伴。如果旅伴相處的好,旅遊就會非常快樂。

但是,旅伴並不好尋找。我去過幾十個國家,身邊有好多人想跟我一塊去旅行的。但是,他們總是伴著很多的負能量,比如是不是很危險啊,比如是不是要住好一點的酒店啊,比如是不是要吃的好一點啊,是不是太貴了便宜點啊。一聽到這些我就煩了。

而在旅途中也是一樣,尤其是像去歐洲比較遠的地方旅行,未知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坐錯車,走錯路,沒有看到美麗的景色等等,這些都可能會引發矛盾。即使是最簡單的,雙方對於想看的東西發生分歧,就必須要有一方來為另一方考慮。

自己去旅行,雖然辛苦一些,孤單一些,但是不需要去考慮別人的感受。自己想吃好的就吃好的,想走就走,想什麼時候起來就什麼時候起來。隨心所欲的情況更多一些。自己去旅行也不用像兩個人去旅行那樣做很詳細的攻略,就看看谷歌地圖,按照哪兒比較熱鬧去玩玩就好了。

其實,我覺得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志同道合一起去旅行,會比一個人更有意思的。但前提條件是,旅伴必須要高度契合。

另外,我也一直認為,夫妻兩個人,單獨出去旅行也不算什麼錯。因為夫妻兩個人在旅途中也是很容易發生分歧的,常常以吵鬧結束。

比如我在盧浮宮看畫,另一方就非要去香榭麗舍,不想在盧浮宮待著,這就是常遇到的分歧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