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隊體制是怎麼樣的?

AC-130空中炮艇


在美國的軍事指揮體系上,總統是老大,國防部長是老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老三。總統雖然是美國軍隊的最高司令官,但卻是文官,無軍銜。國防部長當然又是內閣成員,代表總統下達軍事行動或部隊調動的命令。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直接向總統和國防部長彙報。

參謀長聯席會議由海軍總參謀長、空軍總參謀長、陸軍總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總司令、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和主席共7人組成。雖然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成員,都是各兵種最高級別的指揮官,但聯席會議本身,卻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指揮權。

一旦有軍事行動,一般是由參謀長聯席會議審核或通過方案,同時明確時間表、行動步驟、各軍種的任務,交由總統批准。然後國防部長根據總統的指令,任命作戰指揮部。指揮部的負責人,往往由執行主要任務的軍種的指揮官擔任。

美國軍隊由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警衛隊組成,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海軍陸戰隊在編制上屬於海軍,但實際上,它是一個與陸海空平行的兵種,可以單獨執行總統或國防部長下達的命令。

海岸警衛隊的特殊性在於,和平時期,它的指揮權不在國防部,而在國土安全部。戰爭狀況下,經總統批准,它的指揮權移交給國防部。為了協調軍事戰略和國家政治,美國還有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其功能是總統的安全事務諮詢和監督。

無論是兵力、武器數量,還是防衛技術的先進性,美國都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每年,美國花在國內軍隊和國際軍事行動中的費用,約6100億美元。其年度軍費開支,佔全世界軍費開支的40%。年度軍費預算,則高達萬億美元。

其中,各軍種的預算大致如下:陸軍1470億,海軍1690億,空軍1620億。其他的軍費預算還包括:軍事設施建設與維護、軍事教學與科研、軍事情報、軍事採購與援助、海外800多個軍事基地、國土安全、老兵補貼,等等。


世界真的很大


美國軍隊體制最大的特點是文官治軍和軍、政令分離。根據美國憲法,美軍最高統帥是美國總統。總統下面是美國國防部長,再下一級是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他為美國總統和美國國防部長提供諮詢。根據1986年《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重構法案》,美軍作戰制度是總統和國防部長通過美軍聯合作戰司令部直接下達各軍部隊作戰指令。

目前美軍總司令是唐納德·特朗普,國防部長是詹姆斯·馬蒂斯,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約瑟夫·鄧福德。美軍是世界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一共有5個軍種,包括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海岸警衛隊。其中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雖然是兩個獨立單位,但都隸屬於國防部下的海軍部。空軍和陸軍則分別隸屬於國防部下的空軍部和陸軍部。美國海岸警衛隊平時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戰時歸屬國防部。

圖、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和成員示意圖

參謀長聯繫會議則由4個軍種的參謀長和參謀長聯繫會議主席、副主席組成。美軍由9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其中6個按照地理劃分,3個按照功能劃分。其中美國北方司令部駐紮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主要負責北美洲、美國本土以及協助美國國土防衛、民兵等武裝力量。美國中央司令部駐紮在美國佛羅里達州MacDill 空軍基地,主要負責中東、東非至中亞地區。

圖、根據地理劃分的6個聯合司令部

美國歐洲司令部駐紮在德國斯圖加特,主要負責歐洲、土耳其、格陵蘭以及俄羅斯。美國印太司令部駐紮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主要負責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印度。美國南方司令部駐紮在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主要負責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周邊海域。美國非洲司令部駐紮在德國斯圖加特,主要負責非洲(埃及除外)。


航空之家


美國軍隊由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4個部分組成,美軍的最高統帥是美國總統(同軍委主席),軍隊管理有美國國防部長負責,作戰指揮有各軍種參謀負責,決策機構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相當於中央軍委)。注意美國海陸空三軍在國防部之下,分別有各自軍部,美國海軍陸戰隊劃分在美國海軍部管理,但是是一隻單獨的軍種。

美國的陸軍建軍於1775年6月14日,在戰爭時期編有集團軍,可做戰鬥支援,可做後勤保障,美軍現在編制主要分為合稱軍團和獨立軍種,在美國本土有三個司令部,兩個海外司令部,三個集團軍司令部,美國合成軍團下,設有師一級單位,如機械化步兵師,裝甲師等。

美國空軍成立於1947年8月9日,主要有分成本土空軍和海外空軍,被分為了八個司令部,轄區覆蓋到歐洲和太平洋地區,其中有兩個司令部不設航空隊,其他司令部均有下屬的航空隊組成聯隊,並負責不同的防空區域,各聯隊下分為多箇中隊,職能分為戰鬥,轟炸,偵查等不同種類。

美國海軍正式組建在1794年,海軍陸戰隊劃給海軍部管理,雖然是獨立軍種也在這裡一同介紹,美國海軍主要分為了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軍事運輸和海軍軍區部隊組成,海軍陸戰隊其實並不是常規意義上我們理解的特種部隊,它主要是美國用來海外作戰的一支部隊,協助美軍進行登陸作戰。

美軍現在服役部隊約140萬,這裡面除了我們上面說的四支部隊外,還要加上美國海岸警衛隊,共同組成美國全部軍隊,美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部隊,另外美國現在還有88萬預備役部隊。


玄坤


美國的軍隊體制核心就一條。既文官統治軍隊。現役軍官沒有政治地位,不得干預國內事務,而美國軍隊人物就一個。即保衛國家。

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利堅合眾國的的武裝力量,一般稱為美國聯邦國防軍。簡稱美軍,美國國防軍由4大軍種包括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所構成。在2016年4月,美軍現役的陸軍、陸戰隊、海軍與空軍共134萬人中,女性約佔15.6%,美軍對女性開放所有軍職,美國軍費開支經費是中,日,德印等世界軍費開支前12位的總和。其軍事實力是世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

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是美國一切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是美軍三軍總司令。美國總統通過美國國防部長來管理軍隊,美國憲法規定,現役軍官以及最近5年之內在軍隊任職的高級軍官不得擔任國防部長。(但有兩次特例)。美國國防部長是軍隊最高軍事長官,屬於政府內閣成員。職權包括掌握了高級軍官的任免、升遷。軍費。但作戰指揮屬於參謀長聯席主席。美國從1947年首次設立國防部長一職,到現在一共是26任國防部長,現任國防部長是詹姆斯·馬蒂斯於 2017年1月20日就任於特朗普政府。

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是美國的最高的軍事機構,其首腦是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由總統任命。對總統負責,其職務相當於我國的總參謀長,主要職能是兵種的協調和進行合作參謀,為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美國總統提供軍事諮詢。實際上就是美國軍隊的作戰指揮機構。其成員包括副主席、陸軍參謀長、空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和國民警衛隊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雖然是美國最高現役軍官,但實際權力不高於其他成員。而且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任期是兩年,最多擔任6年。

美國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海軍五星上將威廉·丹尼爾·萊希。現任是 約瑟夫·鄧福德 海軍陸戰隊上將。在2015年10月01日經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就任參聯會主席。迄今為止一共有20名高級軍官擔任美軍這一最高職務。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也擁有最龐雜的軍事領導指揮體制,美國防部共擁有320萬軍職民職僱員。有人問為什麼要這麼多僱員,那是因為美國軍隊實行文官統治,既然是文官治軍就需要龐大的支撐體系。

美國實行軍政與軍令分開的指揮管理體制,陸海空三軍的部長都不是現役軍人,而只有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空軍參謀長,海軍陸戰隊司令等才是軍人。

由於具有指揮權的總統並不瞭解軍隊,這種體制下,就必須有一個懂軍事的諮詢機構,這個機構就需要有大量的軍人或者具有軍隊作戰經驗的人。

美國軍隊這種體制有利於軍政軍令暢通,也有利於作戰過程中統一協調指揮各種作戰力量,但是這中間也必然存在相應的矛盾問題,那就是各種制衡之下容易造成各種力量互相牽扯,進而只能達成相互妥協的中庸策略,難以形成最佳決策。中間難免會出現和稀泥的情況出現,這也是前不久美軍部分將領無法容忍的原因。

美軍這種體制的形成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經過幾次戰爭實踐之後,總結而來的,可以說也算是經歷了失敗教訓和勝利經驗之後的結果。

這種體制下,美軍的軍方機構就比較精煉,一線部隊人數相對較少。陸軍部,空軍部,海軍部下面對應的都是地區司令部以及其他的支援保障性質的一級司令部。

海軍下面的編制按照艦隊進行編號,比如大家熟悉的第七艦隊,第五艦隊等等。空軍的地區司令部下面是航空隊,航空隊下面是聯隊,陸軍的地區司令部下面就是各種作戰師、旅等具體作戰力量了。當然關於美軍下面分為10個聯合作戰司令部的情況大家都比較熟悉了。


裝備分析迴歸


美國軍隊體制是怎麼樣的?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美軍軍隊的構成情況


美國武裝力量按人員構成可分為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三部分,按軍種組成可分為陸軍、海軍、空軍、太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按作戰需求可分為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和戰鬥勤務支援部隊,按地區可分為本土部隊和海外部隊,按任務性質可分為戰略核部隊、聯合作戰部隊和機動支援部隊。目前,美軍共有現役部隊140萬人,預備役部隊135萬人,各軍種和國防部僱用文職人員約80萬人。

(上圖為美軍儀仗隊)

美軍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構成,總兵力140萬人,其中陸軍約48萬人,海軍38萬人,空軍為37萬人,陸戰隊為17萬人,海岸警衛隊3萬人。三軍所佔比例是:陸軍約佔34%,海軍(含陸戰隊)約佔40%,空軍佔26%。

美軍預備役部隊分為國民警衛隊和聯邦後備隊兩大類,由陸軍國民警衛隊、陸軍後備隊、空軍國民警衛隊、空軍後備隊、海軍後備隊、陸戰隊後備隊和海岸警衛隊後備隊等7部分組成。根據憲法,國民警衛隊是各州的地方部隊,但總統有權徵調使用。聯邦後備隊則分別歸各軍種領導,戰時集體或個人編入現役部隊;海岸警衛隊後備隊平時隸屬運輸部,戰時歸海軍部領導,一般不計入美武裝力量。目前,美軍預備役部隊約120萬人,是美國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

文職人員是美國武裝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包括兩部分人員:一是在國防部擔任高級領導職務的官員,如國防部長、三軍軍種部長等,這些人員對確保軍隊的性質、貫徹文官治軍的原則起著重要作用;二是在軍隊各級機關、部隊中從事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技術操作和勤務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人員。目前,美軍共有文職人員約80萬人。

美軍現役軍官分為10級,即: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將、中將和上將。每個銜級都有明確的名額和比例限制。各級軍銜與指揮職務的關係是:上將——參謀聯合會主席、副主席、各軍種參謀長和戰區司令;中將——各軍種副參謀長、陸軍軍長、空軍航空兵司令和海軍艦隊司令;少將——陸軍師長、軍種二級部部長;准將——獨立旅旅長;上校——旅(團)長、空軍聯隊隊長、海軍大型艦隻艦長;中校——團長、艦艇中隊長;少校——營長、艦艇分隊長;上尉和中尉——連長;少尉——排長。

美軍現役士兵分為10級,即:三等兵(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和軍種總軍士長。

(上圖為美軍現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二、美軍的指揮體制和高層軍事領導

美國是一個秀才管軍人——也就是文官治軍的國家。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明確規定了文官治軍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軍隊被牢牢地置於國會和總統的控制之下:

首先,軍隊預算和撥款的權力掌握在國會手裡。憲法規定,“國會有權召募和供養陸軍,但此項用途的撥款為期不得超過兩年”,追加撥款則需要總統提出預算,由參、眾兩院討論並同意後方能生效;

其次,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是民選的文職總統,不得是現役軍人。由總統任命各級軍官並決定重大的軍事政策,這就從行政上保證了文官對軍隊的領導;

第三,集權和分權的原則既保證了軍權的高度集中統一,同時又防止了某一權力膨脹而走上極端。也就是說,美國總統權力很大,被稱為“無冕之王”,但他卻處處受到制約。總統本人是文官,由選民選舉產生,任期4年。在這期間,總統關於軍事問題的一切設計、計劃、預算等,都需經國會討論和批准。總統雖然對國會立法有否決權,但國會還可以2/3的多數推翻總統的否決,使法案生效。國會和最高法院對總統有監督權,如總統違憲違法,國會可彈劾總統,將其罷免。由於總統和國會在軍事問題上都有發言權,任何一方都難以單獨控制軍隊,這樣就確保了文官治軍的順利實施。

(上圖為美國國防部辦公指揮中心——五角大樓)

也正是因為美國實行的是“文官治軍”的原則,所以美軍在作戰指揮和行政領導上是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法來實施的:一個是作戰指揮系統,即總統——國防部長(通過參聯會)——各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另一個是行政領導系統,即總統——國防部長——各軍種部長、軍種參謀長——各聯合司令部下屬的軍種部隊司令部。

美國實行作戰指揮與行政領導分離的軍事領導體系,目的不僅在於提高效率,更在於加強總統和國防部長對軍隊絕對集中控制,確保國家機器更好地為國家利益服務。

當前,美國的統率機構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及其下屬的參聯會和三個軍種部及九大聯合司令部組成,但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對軍事問題有最終決定權。

目前,美軍常設的高層指揮系統分為國家軍事指揮系統和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系統兩級。國家軍事指揮系統是支撐國家最高指揮當局在平時和戰時指揮美國武裝力量的系統,其特點是生存能力高,能確保對全軍實施連續的、不間斷的和實時的指揮和控制。它主要由國家軍事指揮中心、國家預備軍事指揮中心、國家空中作戰中心組成。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系統是美軍高級指揮機構,通常按戰區或專業職能劃分,均由多軍種部隊組成。

(上圖為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各職能部門和機構)


潤友


每日點兵為您回答!

推薦大家觀看《每日點兵》第281期節目,裡面對這方面內容有說明。視頻畢竟看起來輕鬆一些。

美國1947年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明確說明,能夠決策戰爭的,是美國總統及其領導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而且還要受美國國會的監督。而美國1973年通過的《戰爭權利法案》,進一步加強了國會對總統進行戰爭決策的控制力。準確的說,現在美軍的軍事指揮體制,是與中國宋朝相近的“文人統治”,美軍最高統帥是美國總統。

說完決策,再說執行。美國國防部,就是落實決策的執行機構。目前由國防部長辦公廳、參謀長聯席會議、陸海空三軍軍種部,聯合作戰司令部和17個總局、若干專業機構組成。其中國防部長辦公廳、三軍軍中司令部等機構屬於美軍的“軍政體系”,負責軍隊的日常訓練、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裝備建設等任務。這其中的國防部長,以及海軍部長、陸軍部長等美軍軍種的最高職位,也都是由“文人”擔任。大家習慣性認為的軍裝大佬,如“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空軍參謀長”,其實都是各軍種的“二把手”。而且就算他們是二把手,也沒有什麼作戰指揮權。

而真正能夠指揮作戰的是美國總統、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聯合作戰司令部,這一整套“軍令體系”。而這裡的“參謀長聯席會議”,還只是一個輔助決策機構,真正的軍令下達,只能是美國總統或國防部長。具體如何打,是由上圖所示的美軍六大戰區聯合作戰司令部具體落實,同時還需要接受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指導。美軍軍事運輸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和戰略司令部是地位等同於六大戰區司令部的聯合作戰指揮司令部。

具體到美軍打仗,除了指揮機制,還有相應法律法規的約束。根據《美國參聯會聯合出版物》的分類,目前美軍開展的軍事行動主要包括三大類型:1、大規模行動與戰役;2、危機應對和有限緊急行動;3、軍事介入、安全合作與威懾。又進一步細分為武器控制、反恐行動、國防部支援的緝毒行動等13類具體的軍事行動。對於這些軍事行動,別說美軍不能決策,只能執行。就連具體的行動開展,也受到美軍“交戰規則”的嚴格限制。美軍現行的“交戰規則”是2005年6月13日頒佈的CJCSI3121.01B版本,對美軍達成任務的方法與途徑、作戰武器與戰術方案的選擇等等內容,都有嚴格的規範,並需要隨時接受“軍法顧問”的監督。像電影《天空之眼》,就充分展現了“交戰規則”在具體實戰中的運用。

曾任美陸軍軍法署署長的傅履仁John_Fugh


諸葛小兵兵


美軍的最高指揮官是美國總統,其也是三軍總司令。

美軍分為行政編制和作戰編制,平日的機構也按照軍政和軍令的形式分別設置。

軍政系統由文官主導,即文官任部長的國防部,其下設置陸軍、海軍、空軍三個部,部長也由文官擔任。軍政系統中,各軍種軍職人員擔任的最高職務,分別是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陸戰隊司令官、空軍參謀長,這些人同時也是參聯會的成員。軍政系統負責平日裡軍隊的建設、人員的晉升培養等。

軍令系統就是美軍的幾大地區司令部和專業司令部,例如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特種作戰司令部等,美軍的作戰指揮權也都是通過這些司令部來進行。

之下,就是各軍種的部隊了。相對上級軍政軍令區分明白的特點,各部隊卻是比較複雜。例如美國陸軍的師,即是行政編制,也是戰時編制,但其下轄的師屬旅卻是作戰編制,也叫旅級戰鬥隊,所以旅下轄的營不叫第X旅第X營,而是XXX團第X營。還有陸戰隊下轄的師是行政編制,戰鬥時往往搭配航空兵和後勤保障部隊,編為遠征軍、遠征旅、遠征隊的形式參加戰鬥。

各軍種的特種部隊也是如此,平時由各軍種管理,作戰指揮由特種作戰司令部負責。


胖胖的小豌豆


一句話講白了,和平時,美國總統是總司令,但無宣戰權,也無指揮權,乃國會決策,總統就是拿鋼筆簽字,戰時,就牛B大了,所有決策總統一人搞定,(當然後面也有團隊),任期加長,五星上將為可授勳最高,


王騰85861813


簡言之,美國武裝力量為兩大系統組成。

一是軍事''日常行政管理''系統——防長與三軍部長

二是軍事''軍令''系統——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副”主席、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空軍參謀長與海軍陸戰隊司令為骨幹,幷包括十大“二級戰略司令部”司令(六個大區域;四個專門項目)。

以及,各州的基幹民兵預備役之國民警衛隊。

還有,海軍水兵後備隊之美國海岸警衛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