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成立領土問題及和平條約談判新框架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

12月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席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G20峰會期間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兩人圍繞解決日俄領土爭端和締結和平條約問題,重新確立了由兩位領導人直接領導的談判新框架,擬加速推進相關談判。

11月14日安倍和普京在新加坡會談時,確定雙方將基於1965年日蘇共同聲明推進締結包括領土問題在內的締結日俄和平條約談判。

在12月2日的會談中,安倍和普京確定成立新的日俄和平條約談判框架,即: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分別為各自的談判責任人;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森健良、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莫戈羅夫分別為雙方首腦的特別代表負責談判;明年1月舉行日俄外長會談。

安倍表示,為將日俄關係提升到新的水平,希望在所有領域推進日俄合作;希望繼續在朝著實現在“北方四島”開展共同經濟活動等方面進行合作。安倍與普京兩人還確認,將進一步推進雙方的安保合作。安倍另就近期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摩擦表示,希望俄烏雙方保持克制,俄儘快釋放烏艦船乘組人員,期待事件平靜解決。

可以說,日俄領土及締結和平條約談判呈現出一種新態勢,即:在雙方首腦的直接領導與推動下,正由摸索經濟合作推動談判,轉入謀求外交折中成果並提交首腦作政治決斷。通常認為,這應該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進展。

近期在國會答辯時,安倍在圍繞日俄爭議島嶼的表述中,僅稱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沒有變化,避免使用日本政府一貫以來的“四島系被俄非法佔據”等措辭。顯然,這種表述有避免刺激俄方的考慮。

河野太郎的祖父、原農相河野一郎曾參與過日本對蘇聯的談判,促成日蘇共同聲明的簽訂。其父親、原外相河野洋平,也與日蘇、日俄外交來往密切相關。河野太郎去年8月被安倍委任為外相不久後,曾在菲律賓馬尼拉會見拉夫羅夫。較早前河野太郎曾表示“終究是要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安倍此時將對俄談判的重任交給河野,在內政上和外交上都是深思熟慮的一步棋或一張牌。

不過,日蘇共同聲明僅明確表述移交齒舞、色丹兩島,並未涉及國後、擇捉兩島,而日本政府的目標是“返還四島”。安倍兩年前提出對俄和平條約談判新思路,期待通過日俄對四島的共同經濟活動,推動領土問題解決,但尚未如願。

日本言論界在對日俄談判寄予厚望的同時也表達了擔憂。《北海道新聞》12月3日社論稱,“能否真正取得談判進展仍存在疑問”。《茨城新聞》同日社論稱,安倍首相已確認將於明年1月訪俄並與普京舉行會談,希望進一步加速談判,並邀請普京出席明年6月的大阪G20峰會,在那時簽訂日俄和平條約。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是職業外交官出身,在領土問題上立場強硬。最終作出政治決斷的只能靠兩國最高責任人,“談判過程肯定不容易“。

也有日媒認為,從新加坡“安普會”共同聲明看,如果最終確定俄向日移交齒舞、色丹兩島,那麼該兩島的主權歸屬仍是今後的談判對象。也可以假定,俄希望將兩島的行政管理權移交給日方,同時繼續維持對兩島的主權。這有可能是俄方為提高談判要價而採取的戰術,但日方是無法接受的。

還有日媒指出,圍繞兩島移交的時間、辦法等,解釋空間甚大。其周邊專屬經濟水域、漁業權等等,也是談判複雜的焦點之一。而在日蘇共同聲明發表的時候,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尚未成立。

日俄更廣泛範圍的經濟合作,也在同步推進之中。共同社11月29日援引俄民間媒體消息稱,日本日產、三菱和法國雷諾組成的汽車聯盟,正向俄經貿部申請簽訂特別投資契約,以獲得俄政府的稅制優惠和產業補助。該特別投資合同是指,外國企業設定對俄投資額與零部件當地化生產比率,作為回饋,俄方在關稅和稅金上予以優待,並提供產業補貼。日法汽車聯盟計劃與俄著名汽車製造商伏爾加簽訂為期10年的投資合作協議,在俄投資700億盧布以上,為俄新增4500個就業機會。

本報東京12月3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