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幾萬猶太人為躲避戰亂來到中國,為什麼不選擇相對安全的大後方而是上海?

淡茗小啜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猶太人在上海這個話題一度很火熱,上海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猶太難民紀念館。身為猶太人的基辛格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感謝中國在二戰期間救助了眾多猶太人並未他們提供了避難所,感謝中國一向對其他民族提供的巨大援助”。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期間,前往上海避難的猶太人數量有3萬人之多。從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開始,猶太人遭到了集體迫害,這件事情之前,納粹還只是驅逐猶太人。當時各國紛紛緊閉國門,拒絕接納猶太難民,上海的包容態度,就顯得尤為珍貴。當時猶太人之所以選擇上海而不是其他地方,跟上海本身的特殊地位、中國官方的態度以及日本的態度都有關係。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自由城上海

解放前的上海有著“冒險家的樂園”的稱號,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被列為通商口岸,後來列強又在上海劃分了租界。對於租界事務,中方無權管轄。因此在20世紀30年代,對猶太難民來說,去上海是最容易的。因為不需要什麼工作證明,也不需要其他什麼特別的東西。不像現在,要出國,辦簽證的時候,都要一堆證明,比如財產啦,工作啦之類。尤其是1937年之後,去上海更加容易了。當時上海已經淪陷,中方已經管不到了,而日本還沒有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因此,大量的猶太難民前往上海避難。

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一下國民政府外交官何鳳山,他當時在奧地利發放了上千張簽證,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挽救了上千猶太人,功勞不容置疑。但是上海的猶太難民最多時達到3萬多,這些難民是通過各種渠道抵達上海的,很多人是在國際猶太社團的幫助下來到上海的。當時天津也有很多租界,跟上海差不多,所以有不少猶太難民去了天津,不過人數遠遠比不上上海。

除了簽證方面的原因,對猶太人來說,上海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上海有一個實力頗強的猶太社團。上海剛剛成為通商口岸時,就有一批來自中東的猶太人在上海從事商業活動。俄國十月革命後,差不多有15000名俄國猶太人跑到哈爾濱,其中有4000人左右後來去了上海。而哈爾濱的猶太社團在九一八之後,很多人逐漸離開哈爾濱,前往天津、上海等地。1932年,猶太人在上海成立了一個組織——上海猶太宗教公會。當時光俄國猶太人就達到5000人。1937年,他們在法租界購買了一塊地,1941年,一座能夠容納1000人的猶太教堂建成。此外,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由於其實施歧視猶太人政策,有少部分猶太人來到了上海。從1933年到1937年,來華猶太人數量大約1500人,不過這批人不能算難民,應該算僑民。

總的來說,1937年的時候,上海猶太社團經濟實力很強,他們大多從事商業,屬於精英階層,比如上海灘有名的大亨哈同。猶太人有一個特點,他們來到某個陌生的地方,可以得到當地猶太人的幫助,只要是猶太人,遇到困難,都會出手相助。因此後來的猶太難民大量前往上海,跟上海猶太社團有很大的關係。

二、國民政府安置計劃與白爾克拉斯計劃

1939年底的時候,抵達上海的難民人數已經超過了2萬,加上此前八一三抗戰導致的難民,上海一共聚集了幾十萬難民。這對上海租界當局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住房、食物都嚴重短缺。1939年8月,上海工部局就宣佈禁止接受歐洲難民。但是禁令根本沒用,猶太人繼續抵達。猶太社團內部的救濟委員會也覺得有些吃不消了,想把一部分轉移出上海。但是其他國家都不收,只能找國民政府了,他們確實有想法把猶太人安置到大後方。

對於已經退到大西南的國民政府來說,上海已經是鞭長莫及了。不過高層裡有一部分人對猶太難民挺有興趣。經濟顧問楊格向經濟部長翁文灝提出建議,可以考慮聘用那些有專業技術的難民,這對經濟發展有好處。國民黨宣傳部副部長董顯光當時建議往西南或者西北安置四五千猶太難民。行政院長孔祥熙甚至公開說準備將海南島劃為猶太人的定居點。而真正將此事提上日程的是當時的立法院院長孫科。

孫科向國防最高委員會提出議案,建議在西南邊區劃一塊地方給猶太難民寄居。他認為有以下四個好處:一是道義上算是實踐了孫中山的聯合弱小民族的遺訓;二是可以拉攏英國人,當時在遠東有很多英國籍猶太人從事銀行業,這些人在英國影響很大;三是可以博取美國人的好感,因為美國也有很多猶太資本;四是猶太人本身就有很多資本和人才,可以為我所用。後來幾個部門專門召開會議討論議案,大多同意在雲南安置,但是不能安置在邊境,而是要安置在靠近內陸的地方。得到消息的雲南省主席龍雲反應很積極,他直接表態說猶太難民有知識有技術,而云南正缺這樣的人來開發,他非常歡迎。

孫科等人的出發點是解決上海難民過多的問題,不過有人卻有更加大膽的想法。這人叫白爾克拉斯,是個德國猶太人,銀行家。白爾克拉斯的計劃是向中國移民10萬中歐猶太人,他提出找一個或者幾個氣候和經濟條件比較適宜的地方來安置10萬猶太人,每個移民上交50英鎊至100英鎊作為保證金。這筆500萬至1000萬英鎊的保證金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對抗戰初期外匯短缺的國民政府很有誘惑力。行政院專門討論了這個計劃,最後總體上同意了該計劃,不過保證金提到了200英鎊。白爾克拉斯得知初步意向之後,非常高興,立即在上海和平飯店召開會議,並且公開了這個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猶太社團甚至直接派人來華考察,並且承諾給抗戰提供援助。但是國民政府一直沒有公佈消息,國內媒體還是從國外媒體上得到的消息。

消息公佈後,引起了國府內部一些人的反對。當時跟白爾克拉斯接觸的行政院副院長朱家驊也很謹慎的表示,猶太人沒有國家觀念,唯利是圖,聘用少數還可以,但這10萬猶太人恐怕對本國人產生很大影響。有人對猶太人本身印象就不好,特別是在上海,哈同是靠房地產發家的,很多人覺得這些猶太人都是吸血鬼一樣的賺錢。除此之外,當時中國本身就有2000萬難民,自己國人都沒法安置,卻去安置外人,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最終,國府以交通不便為由,拒絕了孫科的計劃,也拒絕了白爾克拉斯的計劃。

三、日本的河豚魚計劃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東北,後來又佔據了很多地方。在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的時候,上海也已經落到了日本人手裡,日本人的態度對於猶太難民的存亡至關重要。對於在華猶太人,日本很早就有了河豚魚計劃,因此,二戰期間猶太難民的命運也受到這個計劃的影響。

河豚魚計劃並非一個正式的稱呼,它是指日本在佔領東北之後,從1934年到1940年之間,日本最高層設計的一項秘密政策,這項政策的主要內容是:招募有才能的猶太人,利用他們的資本和人脈圈來構築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人把猶太人稱作河豚魚,意思是去其毒素,食其美味,也就是要利用猶太人為自己服務。按照計劃,日本打算在東北或者上海設一個猶太人居留地。

日本人之所以要提出河豚魚計劃,主要是因為九一八之後,日本在國際上遭到孤立,他們雖然佔據了東北,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力量開發。日本曾經從本國移民了上百萬,但是導致其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當時英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拒絕在東北投資。日本希望利用猶太人的資金和才能開發新佔領的地方。同時猶太人還有一個用處,日本人覺得猶太資本可以影響美國的政策,這樣可以改善日本和美國的關係。

1938年,日本召開了五相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未來日本的國策,也就是向南洋擴張,奪取東南亞的資源。這次會議特地提到了對猶太人的政策,會議最後決議,大體意思是雖然盟友德國和意大利敵視猶太人,但我們不能這麼幹,我們需要資本,還需要猶太人幫忙改善跟美國的關係。日本的如意算盤是在奪取東南亞的時候,通過猶太人來緩和關係,讓美國不干涉。

應該說河豚魚計劃對猶太人來說算是一件“好事”,當時他們要的就是生存空間。1938年和1939年,大量猶太難民前往上海,當時上海已經被日本軍隊控制,如果日本軍隊實行封鎖,前來避難的猶太人即使坐船到了上海,也很難上岸。1939年12月,遠東猶太社團在哈爾濱召開了遠東猶太人會議,在會上,在華猶太人社團領袖向日本表達了謝意,並且表示了合作意向。會議開了三次,由於德國向日本施壓,第四次會議沒有能夠召開。不過日本希望通過美國猶太人來改善跟美國關係的願望沒有得逞。在華猶太社團領袖向美國猶太人領袖寫信匯報這件事,遭到美國猶太領袖的嚴厲抨擊。美國猶太領袖認為他們居然跟日本人合作,他們“太墮落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河豚魚計劃也就破產了。日軍將上海的猶太難民全部關進了虹口區集中營,當然了,俄國猶太人除外,因為他們都拿了蘇聯護照,而蘇聯當時跟日本有中立條約。不過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後,這些拿蘇聯護照的猶太人有不少人死於日軍的報復。日本人對集中營限制並不嚴格,裡面的猶太人可以繼續從事宗教活動,他們還得到了周邊的中國居民的同情和幫助。

總而言之,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上海的開放無疑為幾萬猶太人提供了一條活路,相比於慘死在納粹手下的幾百萬猶太同胞,他們是幸運的。而中國在那種艱難之下,還能收容難民,並且計劃劃出地方安置,可見中國人民的善良。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哦。


迷蝶夢文史社


這個問題木叔有過比較多的思考,可以給各位提供一些答案做參考。寫個2000字吧,因為看了很多回答都是誤導,特別是對歷史不尊重,很無奈。

這算是普及常識,也算是闢謠吧!

第一,上海當時是“不設防的城市”,是不需要簽證的唯一國際大都市。

上海當時很特殊,國民政府幾乎沒了管理,日本人和漢奸的管理也只是在一些領域,因為當地有特別多的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租借地,所以這些地方日本人和漢奸也管理不了,由外國政府負責。

這種複雜的戰亂情況使得上海當時進出很便利,沒有一個統一機構負責。

所以猶太人能夠在躲避被納粹大屠殺後,到上海避難,而不是到其他地區。這是有客觀原因的。

加入上海沒有租借地,沒有日本人和漢奸無效的統治,猶太人們也不可能進來。

第二,猶太人拿到的簽證,不是當時的國民政府行為,而是外交官何鳳山博士的個人行為,這也是他被以色列視為“國際義人”的重要原因。所以猶太人不能進入國民政府統治的大後方。

很多人以為猶太人感謝國民政府,這是錯的,因為給猶太人發了數千簽證的何鳳山博士,其實是個人行為,當時國民政府不讓他發,但是他出於人道主義原因給發了。

以色列認定“國際義人”的標準就是出於內心的自發行為,也就是純粹的人性的光輝,而不是接受命令或者壓迫或者帶有其他利益的目的而做的事情。

如果國民政府命令何鳳山這麼發籤證,他不可能獲得“國際義人”的稱呼。名字也不可能至今還被刻在耶路撒冷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的“國際義人”牆。

木叔去以色列的時候看到過多次,有三個中國人名字。其他兩個都是不知名的歐洲華人勞工,曾救過猶太人的命。即使他們一點也不出名,但也沒有被猶太人遺忘,而是以這種方式給整個猶太民族紀念。

另外當時為什麼要發籤證?不是說讓他們一定到上海,是因為要逃離被納粹佔領的維也納,必須有簽證才能出去。至於發了之後他們是不是到上海,是不一定的。

上海二戰期間接納了大約2-3萬猶太人,何鳳山博士發了大約不到1萬張,所以可見,很多人說自發過去的。當然何鳳山發的簽證裡,也有一些人去了美國。

第三,國民政府曾考慮過在大後方設立一個猶太人特區,後來不了了之。

這個有意思。是當時孫中山的兒子,在國民政府擔任教育院長還是監察院長的孫科提議的。說猶太人命運太苦,而且很聰明。他認為應該在雲南劃出一小塊地方,給猶太人移民,讓他們來發展當地的農業生產。

據說這塊地方當時都選好了,在靠近緬甸的邊界地區。人數大概引進10萬人。

不過他說這個話的時候大約是1939年,後來因為大後方也不安全了,日軍對西南也開始轟炸和進攻,讓國民政府也沒法認真考慮這件事,畢竟抗戰更重要。

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四,有人說這和東北的河豚魚計劃有關,完全是亂說。

來上海的猶太人都是比較窮困的猶太人,很多人被日本人圈禁在一個隔離區,類似被德國納粹圈禁的在歐洲很多城市的“隔都”一樣,住的很擁擠,吃得很差。

當時的中國老百姓,隔著這個“隔都”的柵欄,給猶太人往裡面扔東西吃,防止他們捱餓。這是很多猶太人後來回到以色列回憶時候說的,不少人都已經很年邁了,但是還要兒子帶著他們會到上海看看,或者囑咐孩子儘量尋找自己的中國恩人。

不少在“隔都”的猶太人和當地的中國人都交了朋友,甚至很多猶太人幾十年後都會說幾句上海話。

所以他們和1940年之前日本試圖在東北策劃猶太人建國的那群人是完全不同的。日本人當年籠絡的是從俄羅斯西部地區來東北的猶太人,他們不滿蘇聯的社會主義政策,也很有錢,擔心被蘇聯人沒收財產之類的,就跑到東北避難。

日本人就看中他們的錢了,認為可以利用。所以才河豚魚計劃嘛!河豚是什麼?美味但有毒。他們就因此來形容要吞掉猶太人的金錢,但是避免被猶太人發現而反抗。

這幫人和上海的猶太人不僅來源不同,經濟條件也完全不一樣。上海和東北的情況更不一樣。所以不能混淆。

況且,東北已經有偽滿洲國了,從這點也能看出日本人說讓猶太人在東北建國就是謊言,是利用罷了。滿洲國也有個給猶太人發籤證的,叫王替夫。他發了大概1萬張,但為什麼沒有被以色列稱為“國際義人”?

就是木叔之前說的,他是給政府辦事,政府讓他發的,讓他把很多猶太人籠絡住,好為日本人服務。這不符合“國際義人”必須發自內心,不帶任何利益的人道主義出發點的基本標準。

從這點也能看出,上海的猶太人和東北的猶太人在當時是有很大不同的。更何況西方主流猶太人完全反對俄羅斯猶太人和日本人的什麼河豚魚計劃。

美國猶太協會主席給俄羅斯猶太人負責人寫信,說根本都不想和他說話了,讓他別上日本人的當。

果然河豚魚計劃還沒實施就胎死腹中了,因為希特勒也反對,日本人沒辦法。


你如何看待猶太人在上海?


木春山談天下


上海是當時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地方。

“水晶之夜”後,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開始,許多猶太人被黨衛軍關進集中營。當時希特勒規定,只要拿到能前往他國的憑證,離開德國,就能救出被關押進集中營的猶太人。

相比之下,上海屬於自由港,不需要簽證,對猶太人來說是一個可行度極高的選擇。但也必須糟糕,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後,1943年,日本將猶太人以“無國籍難民”,強行遷入虹口隔離,猶太人的平靜生活因此被打破,一直到二戰結束。

二戰期間,上海接納猶太人兩萬左右。另外,有些德國的猶太人拿到美國簽證,算是萬幸的事情,也有的猶太人去了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


五味社


因為猶太人需要躲避的是德國納粹迫害,而非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或者其他國家。

一、猶太人千方百計躲避的是德國納粹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後,出臺了400多項迫害猶太人的法案,其中,以1935年9月15日通過的《德國血統和德國榮譽保護法》和《帝國公民權法》最為臭名昭著。

根據這兩個法案,猶太人的公民權利被野蠻剝奪,猶太人被禁止與一切其他族群通婚,同時也不能再從事企業家、律師、學者、醫生以及作家記者等職業。

1939年1月24日,納粹德國的帝國保安局和猶太移民辦公室負責人萊因哈特·海德里希,擬定了一份“在目前情況下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好方案”。

方案強調通過各種手段強迫猶太人離開德國,僅僅在1939年一年,被驅逐出德國、奧地利的猶太人就達到了約7萬8千人。

為了加速清除猶太人,納粹甚至悄悄聯手猶太復國主義者,將數千猶太人偷偷運往英國控制下巴勒斯坦。

同時,就猶太人自身而言,出於對未來前景的擔憂和不確定,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也主動逃離德國、奧地利等國。比如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還有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等,都在20世紀30年代的反猶浪潮中離開歐洲。

二、絕大多數國家對猶太人關上了大門

猶太人逃離歐洲以後的第一選擇是美國等發達國家,上海這樣遙遠的城市並不在首選之列。

不過猶太人很快發現,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紛紛對猶太人關上了大門。

為了幫助猶太難民,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8年牽頭召開了一次救助猶太難民國際會議,然而,除了中美洲小國多米尼加,與會的32個國家當中的大部分,包括美國在內,都不肯接受猶太人。

1939年5月,一艘載有900多名猶太難民的客輪“聖路易斯號”從德國漢堡港出發,駛往美洲。結果,先是被古巴拒絕停靠,接著又在試圖停靠美國邁阿密時被拒絕。

當時聖路易斯號的乘客們甚至可以看到燈火輝煌的邁阿密榮,他們在被拒絕後,曾經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懇求避難,然而,拒絕客輪停靠的命令正是來自羅斯福本人。

最後,這艘船又回到了歐洲,等待他們的,是納粹死亡集中營。

聖路易斯號這段旅程正好體現了當時猶太人的窘迫處境:

“看來世界將要分為兩部分 — 猶太人不能生活的地方,以及他們不能進入的地方”。

三、上海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開放城市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僅次於紐約,倫敦,是世界第三大城市。

繁榮富庶自由開放的上海之所以成為猶太人逃亡目的地,有著多種因素疊加:

1.上海租界是當時全世界最特殊的“國中之國”。

尤其是英美兩國租界合併而成的公共租界,不僅獨立於中國政府,而且不受任何外國領事管轄,由外國僑民實行自治。

因此,1937年上海淪陷後,上海租界成為世界上對猶太難民最開放的收容所:無需簽證、無需有人宣誓擔保,無需警方證明,無需保證經濟獨立。

2.上海有強大的猶太商人團體。

他們最早在1840年上海開放時就已經前來,他們涉足的領域非常之廣,包括貿易、實業、房地產和公用事業等,其中,沙遜(Sassoons)、哈同(Hardoons)、嘉道理(Kadoories)等猶太家族生意最為成功。據統計,到20世紀初,滬港兩地的猶太人有1000多人。

1938年,上海猶太商會組建了COMA委員會,不但為來上海逃難的猶太難民提供公寓,還向每位難民每天提供5美分的基本生活費用。

當來上海避難的猶太人越來越多後,美國猶太人組織又牽頭組織JDC聯合慈善力量,為難民提供幫助。

3.日本人的猶太難民政策。

儘管和納粹德國結盟,但是日本人對猶太人的政策較為寬容。1938年12月5日,日本首相、外相、陸相、海相、大藏相專門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下一步對猶太人政策。

會議最後一致認可日本政府繼續採取對猶親善政策,計劃在中國土地上建立“猶太人居留地”,並鼓勵猶太資本“開發滿洲”。同時,日本人還幻想通過猶太人勢力,改變美國對日本不友好的態度。

4.中國人何鳳山和日本人杉原千畝。

二戰爆發前後,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使領館都停止對猶太人頒發簽證。

只有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和日本駐立陶宛代理領事杉原千畝,他們千方百計加快速度向猶太人發放了許多簽證。

這些簽證,最終拯救了數千名猶太人,因為當時的奧地利和蘇聯,猶太人若無簽證將無法離境。二戰結束後,何鳳山和杉原千畝獲得以色列政府授予的“國際義人”稱號。

正因為有著以上幾個原因,上海,而不是大後方,或者其他城市,成為數萬名猶太人逃亡的目的地。

據統計,1933年到1941年間,大約有3萬猶太人逃到上海,絕大多數平安度過二戰。

PS:1939年,國民政府立法院一度打算吸引10萬名德國猶太人定居大西南,不過,當時自顧不暇的中國政府,根本沒有機會把這個方案付諸行動。


小奔說史


要說清這件事,必須講一下二戰時,日本人制定的“河豚魚計劃”。

在1938年11月9日的奧地利“水晶之夜”前,納粹只是執行“排猶”政策:排猶就是把猶太人趕出德國的勢力範圍。從那夜開始,納粹才開始執行屠殺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劃。在“水晶之夜”前,面對排猶政策,猶太人就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當時,中國有兩個地方在接納猶太人:“偽滿洲”的哈爾濱和上海。其實,無論是偽滿洲國,還是上海,在當時都已經是“日佔區”。

日本人不排斥猶太人,主要是為了執行“河豚魚計劃”,利用猶太人在英美的勢力,改善英美對日本態度。而且,日本人從來都是不提供“免費服務”的。

先說"中國的辛德勒"----何鳳山。

當時,國民政府駐奧地利維也納的外交官何鳳山。德國入侵奧地利以後,執行排猶政策。很多猶太人往返於各國領事館,尋求籤證。但是,各國迫於納粹的勢力,拒絕了猶太人的請求。

一天,一位17歲的猶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找到中國總領館何鳳山。之前,他跑了50多家領事館,都被拒絕。而這次,何鳳山一次給他發放20張簽證。要知道,當時,發放簽證是必須本人到場的。而何鳳山特事特辦,直接給了猶太少年簽證。

這件事以後,很多猶太人知道中國還在給簽證。於是,大批猶太人在中國總領事館前排起長隊。這讓納粹很生氣,納粹甚至不再租給何鳳山房子(那個房子是猶太人的),讓何鳳山搬出總領事館。何鳳山就自己出錢,在附近找了間房子繼續辦公。甚至,在何鳳山被驅逐回國時,還在火車上辦簽證。辦好一張就直接從窗戶扔出去一張。

要知道,當時國民政府是親德的。蔣介石不僅把自己的兒子蔣緯國送到德國學軍事,在軍隊中聘任德國軍事顧問。而且,國軍當時準備組建36個德械師,來對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國民政府迫於壓力,把何鳳山調回國了。

最終,不顧納粹的威脅和國內同人的非議,何鳳山在1938年-1940年間向猶太人發放了數千張簽證,具體數量無法統計。等到1939年,上海聚集了1.8 萬猶太人。這個數量超過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新西蘭五國接納猶太人數量的總合。

何鳳山的簽證,是猶太人離開奧地利的通行證。同時,擁有簽證的猶太人,在短時間內,也會免於被屠殺。

2001年1月23日,何鳳山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正義人士"稱號。2005年,何鳳山被聯合國正式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上海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後,就已經淪陷了。但是,上海的租界地是“國中之國”,依然在接納猶太難民。

雖然,上海已經淪陷。但是,拿到何鳳山簽證的猶太人,依然乘船來到上海。這是因為,上海有租界,而且猶太人也被日本人的親善迷惑了。

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猶太富商出於對沙皇尼古拉二世屠殺猶太人的仇恨,出錢資助日本。這讓日本對猶太人勢力有了新的認識,在日本人眼裡,猶太人就是“錢”。事後,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宮內邀請這個猶太富商共進午餐。

當蘇聯開始“排猶”的時候,大量猶太人從蘇聯進入東北。日本侵佔東北以後,發現可以利用猶太人的巨大財富建設東北的軍事和工業。於是,在1934年,日本著名的鋼鐵業大企業家鯰川義介在外交刊物上發表題為《一項邀請5萬德國猶太人來滿洲國的計劃》的文章。這就是“河豚魚計劃”的雛形。

1937年,在日本人鼓動下,“第一次遠東猶太社區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日本鼓吹親善政策,珍視它同猶太人民的友誼。

1938年12月5日日本內閣召開著名的“五大臣會議”,會議決定:對猶太人不採取歧視政策,並給予他們一塊土地復興猶太國!當然,日本人不是白幫忙。它們想用猶太人財富幫助日本人在東北和以後被侵佔的土地上進行投資,並影響美國的對日政策。

1939年,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石黑甚至拋出一份報告----《關於引入猶太資金的研究和分析》,讓在美國的猶太人組織出一億美元,安置3萬猶太人。這個猶太安置地的備選地址就是“偽滿洲”或者上海。

所以,“偽滿洲國”在日本人的授意下,給德國的猶太人提供了更多的簽證,多達12000張!

當時,因為德日已經是盟友關係。所以,偽滿洲國建立以後,德國承認了它的合法性。於是,偽滿洲國在德國柏林建立了總領事館。

王替夫是當時的偽滿洲國駐德國柏林公使館理事官補。在他的任期內,他為猶太人辦了12000張簽證。等他回國的時候,溥儀還接待了他,對他提出表彰。王替夫所做的,就是“河豚魚計劃”的一部分。這些簽證都是在日本軍方授權下發出的。也是因此,王替夫沒有收到猶太人發出的“國際正義人士”的稱號。

說白了,猶太人在上海也好,在偽滿洲國也好,都是要給日本人錢的!

日本人不會免費對猶太人提供幫助,不僅每一位猶太人都要靠猶太組織出錢養活。而且,日本人還要猶太人出錢投資其工業和軍事建設。所以,等到1939年,上海的猶太人甚至請求日本不要再允許猶太難民進入上海。因為,他們出不起錢了。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日本不再執行“河豚魚計劃”。不過,猶太人還是能在上海的租界居住,並從美國猶太人組織獲得支援。可惜,1941年12月襲擊珍珠港之後,日本奪取了上海租界,佔領整個上海。在上海的猶太人也失去了和美國的聯繫。

1942年,日本政府正式廢除了五相會議的決議。德國蓋世太保首領瑟夫.梅辛格到達上海,要求日本地方當局“清除”猶太難民。日本人就把在上海的猶太人關進了“隔離區”,禁止猶太人離開上海。1943年,日本又把猶太難民趕入幾平方英里的“無國籍難民隔離區”。

日本人用發放通行證的方式來限制猶太人的自由。只有有通行證的猶太人,才能出去打工、謀生。虹口區的中國人給予猶太人很多關懷。中國人不僅為猶太人提供廉價房屋居住,而且,還經常在猶太人飢寒交迫時給他們食物。

迴歸正題

猶太人選擇上海,而不是大後方。一是因為,在上海,猶太人能夠得到各種猶太組織的援助。二是因為,日本人向猶太人示好,並願意協助猶太人“復國”!

等到日本人徹底撕開虛偽的面具時,已經是1942年。此時,猶太人已經不可能再逃往中國大後方了。日本人已經開始實行“圈禁”政策。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注意了沒有,那些猶太人到了上海都去了虹口日本人的地盤,而不是去華界中國人的地方?因為有日本人庇護,日本人杉原千畝發了6000張派司,中國何風山發了2300張派司給了猶太人,以前在04年日俄戰爭中猶太人幫助過日本人提供資金支持,38年上海猶太人與日本人有過交易,利用上海是自由市即無需簽證即可進λ的特點讓猶太人來到上海。


太陽125933863


猶太人這個民族自古主要是經商來生存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在以色列建國前猶太人是不會從事農業生產的,他們生存就是靠經商,所以你讓他們去大後方,當時中國大後方經濟體制怎麼樣大家清楚吧?而上海是當時遠東第一大城市,不夜城啊!對唯利是圖的猶太人來說那是最好的土壤就像農民遇到了肥沃的黑土地一樣。你看當時上海鉅富哈同!不就是代表人物嗎?


笑林廣記-


日本並不討厭猶太人呀,不僅不討厭而且還對猶太人感恩戴德。這一點日本人自己拍的電視劇坂上之雲就有體現。日俄戰爭打一半沒錢了,差點打敗仗。結果是猶太銀行家不滿俄沙皇虐待猶太人。主動借錢給日本。可以說猶太人對日本人有救命之恩。德日可以說是很蹩腳的盟友。納粹德國沒有有的德棍說的那樣喜歡中國。但基本上看東亞人種都是一樣。而日本人對猶太人還是相當有好感的。


北漂叔叔


要說清這件事,必須講一下二戰時,日本人制定的“河豚魚計劃”。

在1938年11月9日的奧地利“水晶之夜”前,納粹只是執行“排猶”政策:排猶就是把猶太人趕出德國的勢力範圍。從那夜開始,納粹才開始執行屠殺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計劃。在“水晶之夜”前,面對排猶政策,猶太人就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當時,中國有兩個地方在接納猶太人:“偽滿洲”的哈爾濱和上海。其實,無論是偽滿洲國,還是上海,在當時都已經是“日佔區”。

日本人不排斥猶太人,主要是為了執行“河豚魚計劃”,利用猶太人在英美的勢力,改善英美對日本態度。而且,日本人從來都是不提供“免費服務”的。

先說"中國的辛德勒"----何鳳山。

當時,國民政府駐奧地利維也納的外交官何鳳山。德國入侵奧地利以後,執行排猶政策。很多猶太人往返於各國領事館,尋求籤證。但是,各國迫於納粹的勢力,拒絕了猶太人的請求。

一天,一位17歲的猶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找到中國總領館何鳳山。之前,他跑了50多家領事館,都被拒絕。而這次,何鳳山一次給他發放20張簽證。要知道,當時,發放簽證是必須本人到場的。而何鳳山特事特辦,直接給了猶太少年簽證。

這件事以後,很多猶太人知道中國還在給簽證。於是,大批猶太人在中國總領事館前排起長隊。這讓納粹很生氣,納粹甚至不再租給何鳳山房子(那個房子是猶太人的),讓何鳳山搬出總領事館。何鳳山就自己出錢,在附近找了間房子繼續辦公。甚至,在何鳳山被驅逐回國時,還在火車上辦簽證。辦好一張就直接從窗戶扔出去一張。

要知道,當時國民政府是親德的。蔣介石不僅把自己的兒子蔣緯國送到德國學軍事,在軍隊中聘任德國軍事顧問。而且,國軍當時準備組建36個德械師,來對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國民政府迫於壓力,把何鳳山調回國了。

最終,不顧納粹的威脅和國內同人的非議,何鳳山在1938年-1940年間向猶太人發放了數千張簽證,具體數量無法統計。等到1939年,上海聚集了1.8 萬猶太人。這個數量超過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新西蘭五國接納猶太人數量的總合。

何鳳山的簽證,是猶太人離開奧地利的通行證。同時,擁有簽證的猶太人,在短時間內,也會免於被屠殺。

2001年1月23日,何鳳山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正義人士"稱號。2005年,何鳳山被聯合國正式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上海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後,就已經淪陷了。但是,上海的租界地是“國中之國”,依然在接納猶太難民。

雖然,上海已經淪陷。但是,拿到何鳳山簽證的猶太人,依然乘船來到上海。這是因為,上海有租界,而且猶太人也被日本人的親善迷惑了。

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猶太富商出於對沙皇尼古拉二世屠殺猶太人的仇恨,出錢資助日本。這讓日本對猶太人勢力有了新的認識,在日本人眼裡,猶太人就是“錢”。事後,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宮內邀請這個猶太富商共進午餐。

當蘇聯開始“排猶”的時候,大量猶太人從蘇聯進入東北。日本侵佔東北以後,發現可以利用猶太人的巨大財富建設東北的軍事和工業。於是,在1934年,日本著名的鋼鐵業大企業家鯰川義介在外交刊物上發表題為《一項邀請5萬德國猶太人來滿洲國的計劃》的文章。這就是“河豚魚計劃”的雛形。

1937年,在日本人鼓動下,“第一次遠東猶太社區會議”在哈爾濱召開。日本鼓吹親善政策,珍視它同猶太人民的友誼。

1938年12月5日日本內閣召開著名的“五大臣會議”,會議決定:對猶太人不採取歧視政策,並給予他們一塊土地復興猶太國!當然,日本人不是白幫忙。它們想用猶太人財富幫助日本人在東北和以後被侵佔的土地上進行投資,並影響美國的對日政策。

1939年,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石黑甚至拋出一份報告----《關於引入猶太資金的研究和分析》,讓在美國的猶太人組織出一億美元,安置3萬猶太人。這個猶太安置地的備選地址就是“偽滿洲”或者上海。

所以,“偽滿洲國”在日本人的授意下,給德國的猶太人提供了更多的簽證,多達12000張!

當時,因為德日已經是盟友關係。所以,偽滿洲國建立以後,德國承認了它的合法性。於是,偽滿洲國在德國柏林建立了總領事館。

王替夫是當時的偽滿洲國駐德國柏林公使館理事官補。在他的任期內,他為猶太人辦了12000張簽證。等他回國的時候,溥儀還接待了他,對他提出表彰。王替夫所做的,就是“河豚魚計劃”的一部分。這些簽證都是在日本軍方授權下發出的。也是因此,王替夫沒有收到猶太人發出的“國際正義人士”的稱號。

說白了,猶太人在上海也好,在偽滿洲國也好,都是要給日本人錢的!

日本人不會免費對猶太人提供幫助,不僅每一位猶太人都要靠猶太組織出錢養活。而且,日本人還要猶太人出錢投資其工業和軍事建設。所以,等到1939年,上海的猶太人甚至請求日本不要再允許猶太難民進入上海。因為,他們出不起錢了。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日本不再執行“河豚魚計劃”。不過,猶太人還是能在上海的租界居住,並從美國猶太人組織獲得支援。可惜,1941年12月襲擊珍珠港之後,日本奪取了上海租界,佔領整個上海。在上海的猶太人也失去了和美國的聯繫。

1942年,日本政府正式廢除了五相會議的決議。德國蓋世太保首領瑟夫.梅辛格到達上海,要求日本地方當局“清除”猶太難民。日本人就把在上海的猶太人關進了“隔離區”,禁止猶太人離開上海。1943年,日本又把猶太難民趕入幾平方英里的“無國籍難民隔離區”。

日本人用發放通行證的方式來限制猶太人的自由。只有有通行證的猶太人,才能出去打工、謀生。虹口區的中國人給予猶太人很多關懷。中國人不僅為猶太人提供廉價房屋居住,而且,還經常在猶太人飢寒交迫時給他們食物。

迴歸正題

猶太人選擇上海,而不是大後方。一是因為,在上海,猶太人能夠得到各種猶太組織的援助。二是因為,日本人向猶太人示好,並願意協助猶太人“復國”!

等到日本人徹底撕開虛偽的面具時,已經是1942年。此時,猶太人已經不可能再逃往中國大後方了。日本人已經開始實行“圈禁”政策


以吾之血換汝之芯


我們真的要點臉吧,實際上猶太人可以來上海真是日本乾的,他們當時統制上海的,和中國人一點關係都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