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後石油受益誰最大?

茫茫人生看客


石油受益最大的,必然是中國。

迄今為止,“中石油”在伊拉克共擁有3個油田項目,分別是艾哈代布、魯邁拉和哈法亞項目,“中石油”能從這三個油田項目獲得權益的剩餘可開採原油儲量是54.265億桶。再加上2013年底,中石油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收購了埃克森美孚持有的伊拉克西古爾納-1期“技術服務合同”25%的權益儲量,也就是9.7665億桶。

也就是說,單隻“中石油”的油田項目中就有64.0315億桶的剩餘可採儲量,這一權益儲量排在伊拉克投資的外國石油公司公司之首。英國石油集團公司、埃克森美孚、殼牌和俄國盧克公司的權益儲量都不及“中石油”。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集團等公司的權益儲量加起來也比不上“中石油”。


2009年8月,“中石化”收購總部位於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由此獲得了基爾庫克地區塔克塔克油田的“產品分成合同”權益。由於庫爾德自治區政府一向反對伊拉克中央政府幹涉當地石油事務,在2010年底之前,伊拉克政府堅決不承認庫爾德自治區政府與外國石油公司已簽訂的“產品分成合同”。在得知“中石化”不願放棄塔克塔克油田權益後,伊拉克石油部把“中石化”列入黑名單,禁止其參加當時舉行的第二輪油田招標。“中石化”沿襲Addax公司在塔克塔克油田的全部權益,完全擁有油田扣除投資成本和礦區使用費後的36%“利潤油氣”。

由於伊拉克招標區塊大多為已探明儲量的油田,尤其是2008年第一輪油田“增產服務”招標和2009年第二輪“新建油田”招標,油田規模大,承包商的“投資回收池”通常也較大,足以保證成本及時回收。而且回收速度也快。2008年招標的合同規定,承包商實現油田基礎產量增產10%之後的下一季度即可啟動投資回收;2009年招標的合同要求,承包商實現初始商業產量並維持一個季度,即可進入投資回收期。按中國各石油企業近五年的實踐來看,實現增產10%僅需1~2年時間,實現初始商業產量一般需要3~4年時間,相對於“產品分成合同”模式下從勘探到開發需要8~10年才進入回收期而言,“技術服務合同”可實現快速回收,承包商通過相對較少的自有資金投入就可實現項目的滾動發展,實際投入資金相對較少。


中國近十年來飛速發展,是世界上第一大資源進口國,第一大產品製造國,卻不是石油大國,能用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取穩定巨量的石油輸入以驅動資源饕餮無疑受益匪淺。源源不斷的資源輸入,中國製造業得到大發展,從而國內基建得到大發展,近十年是中國基建發展最快的十年。


反觀美國,美國本身就是資源大國,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遠不如中國。中東石油也許是美國石油大亨的利益所在,卻不是美國追求的核心利益。成為中東地區的實際操控者、維持世界霸主地位、遏制俄羅斯勢力擴張以及中東地區民族解放運動才是其出兵伊拉克的目的所在。


但是,當世界霸主要付出天文數字的軍費,錢從何而來,自然是以壓榨剝削世界人民為代價,士兵又從何而來,自然也是以犧牲本國青年為代價,藉著同樣的霸權模式,羅馬帝國也曾雄霸一方,後來還不是耗盡羅馬人口的大半有生力量,再也維持不住廣袤的疆土,最後黯然倒下。



伊拉克戰爭,誰能笑到最後?


歷史在前,殷鑑不遠。


斯國民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走出三個謬誤。

第一個謬誤是:美國人是為了石油才發動了伊拉克的戰爭。如果把搶劫犯分作兩類,低級的恃刀爆搶,有膀無腦,高級的殺人不用刀,劫財於無形,就象某些無良知識分子所幹的事,美國人玩的是白紙變美元的高級劫財。美國人玩白紙變美元的遊戲,坐在家裡就可輕鬆的搜刮全世界的財富,全世界人民都傻傻的樂在其中,只有薩達姆這楞頭青,非要在石油交易中玩去美元化的遊戲,這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並且殃及自己的子女。因此美國人發動海灣戰爭,既不是為了薩達姆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不是為了伊拉克的石油,而是為了捍衛美元霸權!

第二個謬誤是:西方的民主給戰後的伊拉克帶來了繁榮和進步。兩伊戰爭前,伊拉克是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即使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的石油財富也能讓伊拉克人們的生活過得去。海灣戰爭後,伊拉克人過上了一段很長的貧窮和動亂的生活,只有到近幾年伊拉克的局勢穩定後,伊拉克的經濟才呈現高速的發展和繁榮!有人據此認定,這是西方民主所帶來的繁榮和進步,這其實是胡說八道!伊拉克的豐富的石油儲量是其繁榮發展的基礎,伊拉克的和平,才是它繁榮發展的保障!

第三個謬誤是:中國是伊拉克戰後石油收受最大的受益者。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的石油生產國,他的國內石油產量滿足其國內需求綽綽有餘,美國不需要石油進口。中國在伊拉克戰後的石油銷售中佔有很大的份額,中國的投資和需求,對伊拉克戰後經濟的繁榮和進步起到關鍵的作用,這並不是美國的恩賜,而是中伊雙方互利共贏的結果!

綜上所敘,美國是伊拉克戰後石油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可以繼續玩白紙變美元的遊戲,繼續過不勞而獲的寄生蟲生活。中國和伊拉克都是伊拉克石油的受益者,這是基於雙方的互利共贏的國家關係,但這與戰爭無關!


西天有財


美國當然是最大受益者。

薩達姆想用歐元結算,搞“石油歐元”,結果呢?通過鎖定石油,美國人享受欠債填寫美元支票的權利。只要世界的原油還在用美元交易,石油本位的美元就不會垮。一旦美元換石油的權利受到侵害,美國有義務維護美元武力。儘管伊拉克戰爭讓美國耗費巨大人力財力,但凡是挑戰石油本位的活動必須嚴厲打擊,所以美國不是為了中東的民主,為了伊拉克人民的自由,而是要維護石油美元的地位。

伊朗也是受益者。

薩達姆被美國推翻並處決後,當今的伊拉克現政權是什葉派當政。伊拉克和伊朗恢復了正常的同教派兄弟國家的關係,這是美國人當初沒想到的。所以中東地區什葉派之弧呼之欲出: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這條弧線的龍頭就是什葉派的大本營-伊朗。這就是伊朗稱霸中東的地緣基礎,中東是伊斯蘭的中東,也是伊朗的中東。什葉派之弧本身就是伊朗提出來為了抗衡遜尼派整合中東的戰略佈局。如果什葉派之弧形成並且逐步發展,以色列將面臨空前的戰略壓力。伊拉克多年的動亂和現狀,留給伊朗人民的印象是毫無穩定和民主可言的。

中國也是受益者。

伊戰後,伊拉克成了中國重要的能源貿易伙伴。兩國雙邊貿易從2002年的5.17億美元發展到2012年底的175億美元。中國現在是伊拉克石油最大的客戶,基建狂魔有事做了。






霧影wy


如果問龐大的伊拉克石油市場,誰是最大受益者?國際能源總署的答案是,中國。2009年10月,中石油和英國石油公司聯合拿下伊拉克最大油田魯邁拉。據國際能源總署預測,2020年前,80%伊拉克石油將流向亞洲。


茫茫人生看客


伊拉克戰爭10多年了,到目前為止美國是發動這場戰場的最大受益者,雖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世界上無任何國家聲討美國犯戰爭罪,美洋洋得意並且還霸佔了伊拉克的石油、黃金、礦產、珍寶等,美國從伊拉克獲得臣大經濟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