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和老人一起住?

春風拂地


★事實上,有不少年輕人是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啃老”的,絕大多數老人也心甘情願地讓孩子們“啃老”到了的。現在城裡六七十歲這一代老人,大多隻有一個娃;孩子的一生,已從胎教那一刻就已經規劃設計好,像攥在手裡的風箏,那根線再也不放開了。有些父母自己沒有能力或機遇上名校當個官,非要讓孩子考清華北大公務員,抹殺了孩子的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即使條件不夠也要透支未來。在這些家庭長大的一些年輕人,一切都依著父母的性子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樂享其成、長成巨嬰:全能自戀,偏執分裂。


★藥家鑫,或就是有著“巨嬰心理”的一個悲劇人物,撞到路人竟拔刀刺死受害人,被處死刑。他的悲劇人生,或與其父控制慾極強,管教兒子過嚴,從不鼓勵有著巨大關係,以致他從小覺得心理壓抑,可能扭曲,總想自殺。他的母親說兒子個性太“奴”,最怕爸爸,什麼都聽。藥家鑫死前想捐眼角膜,為自己贖罪。父親藥慶衛阻止了這個念頭,藥家鑫仍沒有爭辯,最後一次聽爸爸的話,最後一次違背自己的意願。

★老話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娶了媳婦忘了娘”或存貶義,現在或更需要有這樣的“境界”。 孩子是來“討債”還是“報恩”,不是“前世”定下的,而是現時生活的獨立性格養成的。比如有些年輕人,擇偶也要父母代勞,依著父母的眼光挑;靠父母未能改變人生,卻想靠婚姻改變未來;門當戶對攀高枝,高不成低不就,耽誤了大好時光,製造了大批剩男剩女。父母手中那根線兒需要有,是一種牽掛,但總有一天會斷的,那柄線輪能早一點放或更好,令風箏早一天振翅飛高。否則,年輕人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什麼時候才能長大?


生態號


跟老人住一起隨著年齡的增長,雙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不同了,所以很多事情上有了分歧所以我認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