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怎麼買重疾險?

初空4


1.中年人按照慣常理解是40歲到55歲,這個年齡段基本上是身體機能開始下降,疾病開始高發的時期,因為意外的磕磕碰碰引發住院醫療也是常見的,購買保障型保險的必要性越來越高,基於同樣的原理,保險公司對風險係數的評估也會越來越高,保費開始直線上升。

2.重疾險的目的是彌補重大疾病診斷、住院、治療、手術期間的收入損失對家庭生活質量的影響,而中年人隨著年齡增大,子女也在成長,家庭經濟責任逐步減輕,同樣因為疾病導致收入中斷對家庭整體經濟的影響也在降低。

3.這個年齡段的方案建議:醫療險+定期重疾險(+終身重疾險+特定重疾險)+中老年意外險

a.優先考慮在醫療上的保障,因為住院醫療相對來說是大概率事件,推薦社保+百萬醫療+無門檻住院險的組合

b.重疾險要買,如果經濟不寬裕可以購買終身+定期(保障至60/70歲)來提供一份更為安心的保障。

c.其次幾百塊為父母添置一份高槓槓的老年意外險


醫療險建議:支付寶好醫保長期醫療+安聯住院寶

重疾險建議:百年人壽的康惠保旗艦版(可定期可終身)、復星保德信星滿意、安盛天平百萬防癌險(80歲可投保,三高、糖尿病、風溼病患者都可以投保)

意外險建議:史帶中老年幸福保障


三哥lyman


中老年人買重疾險,好多大保險公司的產品保費不敢目視,不但倒掛,而且保費遙遙領先。

但如果你看看下面這款,經濟收入不太高,壓力較大的你,可能還可以長出一口氣。

1、54歲的親戚剛買了弘康人壽的健康一生A+B,保障10萬元重疾+3萬元輕症,輕症可以賠兩次,賠後豁免剩餘保費,保障終身。保費一年2747元,20年交費,

2、瑞泰瑞盈重疾險,這是一款偏愛老年人和女性的重疾險,男性買了費率也不高。70歲以下均可投保,投保健康告知相對寬鬆,投保職業更寬泛。

至於保費,以53歲女性為例,保終身,10萬元重疾保額,2.5萬元輕症保額,一年保費2701元,17年交費。

3、防癌險

德華安顧的孝親寶老年惡性腫瘤險,45-75歲專屬保障

以59歲男為例,10萬元保額,交20年保20年,每年保費2512元。

以59歲女為例,10萬元保額,交20年保20年,每年保費1666元。

主要優勢:

  1. .高齡保障,45-75週歲人群可投保,最高可保至85週歲。
  2. 不限惡性腫瘤部位,確診即賠。
  3. 免體檢,患有三高、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部分疾病不限制投保。

具體投保時,要看清健康告知,還有投保須知。


凱利保險


我有三個建議給你。

第一,建議你加入一個互助組織,這是全國最大的互助平臺,一年也就幾十塊錢,癌症30萬保額,意外20萬保額。(如果你相信的話可以加入)

第二,買一份住院醫療險,保額大點的,這種保險是消費型的,不挑病,醫保藥自費藥都給報銷。住院先墊付。這種保險不存在理賠難問題,比較安全。

第三買一份理財型保險,把日常生活節省下來的錢進行理財,這種保險利息高,以後患上重大疾病時,可以把這錢取出來當路費,找全國最好的醫院開。這樣你就比較安全了


保哥說事兒


很多人過來諮詢我的時候我會問,健康狀況怎麼樣?拍著胸脯跟我說,我身體挺好。我說體檢報告拿過來,那簡直就是慘不忍睹。醫生說的沒問題跟保險公司認為的沒問題那就是兩回事好嗎!!!

三高,膿腫,結節,超重等等都是影響核保的因素。別拿這些問題不當問題。還有很多代理人幫助投保的時候說哎這個沒事的,保險公司不會查,聽他的你就上當了。讓他寫保證書!保險公司不賠他來賠。

購買重疾險之前一定要先認知,重疾險是幹嘛的?它不是看病用的,不是看病用的。很多人還是覺得是看病用的,心好累。

現代意義上的重大疾病保險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是由外科醫生馬裡優斯巴納德最先提出這一產品創意的。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納德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醫生。馬裡優斯醫生髮現,在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後續康復治療。患者經過治療活了下來,可是他們和他們的家庭在財務上卻“死”了。這就是每一個病人都需要面對的難題,作為醫生,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但卻不能挽救一個家庭的“財務生命”。正是這些事情促使伯納德醫生與人壽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

重疾險作為醫療險的補充,是彌補家庭財務防止陷入破產的工具。解決的是醫療費後面看不到的費用。

中年人士購買重疾保險一定要建立在已經購買好醫療保險的基礎上,而不要本末倒置!!!

如果因為經濟問題,可以選擇定期重大疾病保險。差一點,那就買一年期的重大疾病保險。最差最差買一份防癌險。畢竟癌症佔比重大疾病70%以上。


Lemon廷鋒


消費性的百萬醫療險,一般的絕對免賠額都得1萬,費用不是太高,就是續保一定要看好了。如果買儲蓄型的重疾保險,買到30萬以上的保額的話,費用一般都是比較高的,也會有倒掛的可能,50歲這個節點正是身體各項機能開始退化的時候,我們父母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成長起來的,吃了一輩子苦。各種三高,都是正常的,你買的話,要看你經濟能力的,這個不是亂買的,還要看有沒有針對三高人群的,還有就是報銷途徑廣不廣,限不限制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