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民工返鄉拍三農自媒體合適嗎,你怎麼看?

青年小江


有一些農民工返鄉拍三農自媒體合適嗎?你怎麼看?

首先,對做出這種決定的農民工點個贊,不管結果如何,能拋下所有,在整個中國城鎮化摧枯拉朽般的趨勢下,能選擇逆流而動,非常難得。

至於合不合適,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得因人而異,結合自身情況慎重決定才是。

首先,隨著網絡資費下降,網絡升級,5G時代即將來臨,以及短視頻自媒體的出現,傳統熟人或半熟人為特徵的微信,QQ,以及圖文自媒體如微博勢必會被逐步替代。可以這樣說:5G的出現,往大了說,可能將推動AI時代提前到來,真正實現人機對話,萬物智聯。更重要的是勢必摧生出一大批新的自媒體創業人才,以及社交電商人才,當然也意味著一場新的創業機會正在進行。

自媒體一定會重組新的電商格局,其實現在的部份三農自媒體頭條號大V已經實現了流量變現,通過短視頻,直播圈粉,頭條開通個人店鋪後實現了產品變現。

未來,就是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是粉絲經濟的時代。誰能抓住這個機會,必竟會像當年淘寶,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一樣。成就一批人。而三農領域本身就更具備快速圈粉的能力,吸引很大一批沒機會了解真正農業,農民,農村的城市人,以及在城市打拼的農村人,和對綠色農產品,土特產有需求的人群。

從事三農自媒體創業,對農民工來說還有幾點非常有利,一是從業門檻低,對於傳統創業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投資,大多數農民工都只能望而卻步。而自媒體創業,很簡單,一臺手機,一臺電腦,條件好的再加臺無人機。走到哪拍到哪。第二點,創作題材廣泛,對自已從小土生土長的環境熟悉,做起來更容易。創作的專業要求也沒那麼高。

所以從趨勢上來講,這些農民工選擇回鄉做自媒體是沒問題的。

那麼,是不是農民工都一窩蜂的回去做三農自媒體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以下幾點希望能給剛開始做三農自媒體,或準備做三農自媒體的人提供一些參考。

1 從時機上來說,自媒體從業已經進入中場,特別是三農自媒體因為門檻低,跟風情況明顯,已呈市場紅海的跡象了,具統計,目前自媒體從業人員已超過300萬。自媒體網紅大V如"巧婦九妹""農村四哥""型男走鄉村""小六搞野"都是16年或者17年進入的,所以現在這個時間點進入,獲得推薦的機會和大V是沒法比的,也就是說沒有以前好做了。

2 從自身情況上來說,因為新人推薦機會少,所以想馬上就賺錢肯定不現實,而且對創業水平的要求當然也更高。也不能盲目和做得成功的人攀比。當然,你自身財力雄厚,有積蓄就另當別論了。

3 從學習能力上來說,雖說自媒體從業門檻低,但是也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如何選擇更吸睛的題材,視頻的拍攝技巧,後期剪輯,如何快速圈粉,都是需要學習的。所以決定去做,就得做好吃苦的準備,想什麼都不做就有收穫,世上也沒有這種好事。

4 從從業心態來說,剛開始肯定要經歷一個相對漫長的痛苦煎熬期,總是不能獲得推薦,閱讀量少,關注量低,看不到希望,而這時候,不斷總結,學習,調整尋求突破,就很重要了,總之,不能心浮氣躁,操之過急。用平常的心態,迴歸自媒體的本質,我不指望做自媒體賺很多錢,我只是真心想把美麗的農村,樸實善良的農民,原生態的農產品,真實的農村生活,分享給所有人。這才是做自媒體的初衷,而分享本身一件快樂的事情。

最後,對於做自媒體到底是分享本身更重要,還是賺錢重要,我想打一個形象的比方: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去捕蝴蝶的過程,我們總是心急著要抓到那隻最漂亮的蝴蝶,可是我們追得越狠,跑得越快,心越是著急,蝴蝶就越是飛得更高,更快,更遠。而慢慢的,我們也累了,疲倦了。坐下來休息,喘口氣的時候,偶然發現,我們剛才怎麼抓也抓不到的那隻最漂亮的蝴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停在我們的肩膀上了。


農二哥視頻


①首先,成為一個優秀的自媒體運營者是需要一定積累的。

所以對於一個“農民工”很顯然不具備這樣一個基礎。辭掉工作把自媒體作為工作無異於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②其次,自媒體作者瘋狂湧現的大環境下,已經瀕臨“飽和狀態。”

單單的記錄生活的自媒體作品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而且好多“三農作者”也出現傾向別的領域的現象,比如“音樂”或者“搞笑視頻”。

綜上所述,不建議直接辭掉工作專職做自媒體。

給出的建議是:在保證收入來源的前提下,涉足自媒體領域,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並形成規模,最好能團隊化。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給大家一點思路。如果覺得可信記得點個贊喲~謝謝!


白楊雜談


有回農村發展,做自媒體,這是一個好事,說明現在百姓對互聯網的重視和看好程度越來越高!自媒體也將是一個大趨勢!尤其是今日頭條對三農的重視,其他任何媒體是沒辦法比的,所以非常值得推薦做今日頭條的自媒體。

有幾個建議給有想法的人!

1,做互聯網自媒體收效沒有想象中的快,需要經驗和經濟方面的積累,不要因為自媒體暫時沒收入而捉襟見肘。

2,最好的農村和家長有一個實體產品和經濟收入,然後把自己實業生產過程和農業產品加工過程拍成素材,一方面有收入,另一方面也提供了相關的素材,兩不誤!

3,需要學習一下相關的拍攝技巧和剪輯技巧,比如:會聲會影和PR軟件。有一定的審美,會添加比較適合的背景音樂,可以對自己的自媒體作品加分!

時間有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不懂得可以問我。




二哈視頻


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並不是所有的工作我先學會了再去幹,大多數是一邊幹一邊學習。現在農民工打工,特別是沒什麼技術靠體力掙錢的,在現在這個大形勢下可以說是今天干了活明天就可能沒活幹,也許農民工返鄉也說不定是另外一種出路,沒準就成功了呢,所以沒什麼合適不合適,關鍵看乾的人能不能堅持做下去,畢竟自媒體不是一蹴而就的產業。


不安分的魚兒


有些農民工返鄉做自媒體,你怎麼看? 同樣一件事,有些人會做的很出色,但有些人做的沒有起色,任何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好,這就要看有沒有這個潛力,不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最重要。成功失敗只要喜歡就好,重在享受做自媒體的過程。我看好都返鄉做自媒體,同時可以為老家的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也可以種種地,也是不錯的。


甘肅小田諞農村


你好,都合適做的,但要堅持才能做好,要快速定位好方向和超質量的內容! 現在外面大城市競爭加劇,以及生活等成本在提高。打工掙得沒有花的多。還有就是農業等產業也被大家慢慢重視起來。歡迎到頭條號裡面看看,交流學習一下,都是一些作者的創業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2018好運!


農村生活小芳



l大長江


這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只要自己認定的就要走下去。農村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共同建設家鄉,你們的返鄉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懷著對家鄉的熱愛,你們的加入必將會給傳統的農業注入新鮮的血液。


東方DF386199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吧,剛開始做肯定沒什麼收入的,後期也不好說,畢竟有家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要全盤考慮才行,不能盲目做決定。


80後新農創業者


這個沒有所謂的合適不合適,這是市場調控。

現在農民工活很多做了不好結帳,明明有活也不敢做。

返鄉拍三農也是無奈之舉。

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做什麼事情想要成功,都是需要積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