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服藥嗎?

yoyo1748869631867


如果是病理性的,才有可能需要服藥。現實中絕大多數孩子的注意力問題,都是家長沒有重視起孩子專注力培養引起的。所以對於這樣的狀況,家長千萬不要簡單的用服藥來解決問題。



目前90%左右的小學生都存在注意力問題,而注意力問題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影響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大障礙。

一般來說,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家長應該從幼兒階段就開始重視並著手培養。專注力的培養並不複雜,一般來說家長只要經過一週左右的專業學習,都可以全面的掌握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方法,把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那麼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的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專注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設一些場景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專注力,比如下棋,就不僅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另外,孩子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隱患,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這些家長也是要有意識的去排除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注意力也會有所提高,家長千萬不要因此就忽略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因為你孩子的專注力在提高,但是同齡的孩子同樣也在提升,你孩子的專注力,跟同齡孩子相比還是會差很多。

家長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這種問題還是很容易解決的。

在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過程中,家長常犯的錯誤,比如用服藥來解決,或者簡單的交給這一類的培訓機構。而忽略了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和引導的。家庭生活中就是最好的教育場景和課堂,生活即教育。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幾歲了?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去的什麼醫生就診?醫生在診斷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是什麼?是找了一家醫院,還是找了幾家醫院檢查?是否綜合幾家醫院的診斷結果做了比較?

你瞧,我一下子就問了你很多為什麼。之所以問這些,是源於我的專業敏感心理,因為我每天都會接到家長的求助,並且有很多家長常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對於注意力不集中這種行為表現,絕不能單純從孩子行為表面來看,還要考慮到孩子實際年齡,早期教育情況,父母性格與脾氣,家裡是否有老人溺愛與縱容孩子等因素的影響。

對於注意力不集中,萬不得已,千萬不要給孩子用藥。因為注意力缺陷和多動現象,真正的病理表現患兒比例是極小的。就如多動症僅有2%左右的兒童有可能出現,如果稍有經驗,可以驗證醫生是否真的專業。如隨機拿醫生檢查過的樣本,如果達不到2-5%比例,說明這個醫生有可能是庸醫。

現在很多醫生在診斷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多動症時,常常會給出錯誤的診斷結論,因為醫生是以生存和收益為第一位,而治療成本又不便宜,所以我一般不贊同靠藥物治療,而是採取自然療法,即愛與關懷,通過科學的好習慣養成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心理安全感,讓孩子找到注意目標,通過親子陪伴閱讀和遊戲,讓孩子融入到情境之中。

包括現在有些學校的老師,也不懂兒童心理,課堂上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極高的,孩子稍有小動作,或者說話,或者東張西望,便告訴家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現象,需要家長抓緊時間解決。在我看來,孩子們的這些表現都正常,完全是教室不會管理紀律,不會調動課堂氣氛,死板地要求孩子們必須要端坐靜聽,才導致孩子們實在是乏味,才會出現的注意力不集中現象。

所以,請這位家長綜合考慮我以上所提的建議,不要盲目輕信哪一位醫生給你診斷結論,更不要隨便給孩子吃帶有鎮靜類的藥物,對孩子的大腦神經會有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