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過生日,你們會買個蛋糕送到幼兒園嗎?

小雷媽咪


我閨女剛上幼兒園沒幾天的時候正趕上過生日,給她訂了個兩層的蛋糕帶過去,後來陸續有同學過生日,一個比一個隆重,有的弄了一屋子的氣球,有的給每個同學都送禮物,而且禮物越來越大,後來學校老師就不允許在學校給孩子過生日了,估計是怕引起攀比心態吧,還有就是怕有的孩子腸胃不好,吃了蛋糕有不良反應吧。所以我覺得還是看學校態度吧,如果大家都不買蛋糕去學校也就沒那麼多事了,自己在家給孩子過生日挺好的。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先看一個案例——

前不久,一位媽媽在網絡上吐槽,兒子在幼兒園收到了小朋友的禮物,本來沒什麼的,但仔細一問,卻讓她“當場崩潰”。

這天,她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回家時兒子一路嚷嚷著:“媽媽,你看這是我收的禮物”,兒子手裡正拿著一個扭扭蛋,開始這位媽媽並沒有在意,估計是哪個小朋友送的。可接下來一段時間,她每次去接兒子,差不多都能聽兒子說,“媽媽,你看玩具”“媽媽,你看溜溜球”“媽媽,你看鉛筆盒”……於是,她決定好好問下兒子這些玩具都是從哪來的。

兒子說:“幼兒園小朋友送的呀,他們每個人過生日,都會送所有同學玩具,還一起吃蛋糕呢!”

問到這裡,這位母親可算明白了,心裡頓時舒了一口氣,誰知兒子轉而告訴她:“媽媽,我生日的時候也要送他們禮物,和他們吃蛋糕。”“為什麼呢?以前過生日不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過嗎?”兒子忽然滿臉嚴肅地對她說,“可班上的同學都這樣啊,老師說了,小朋友生日的時候都可以買東西來的!”

此時,這位母親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她沒有辦法拒絕孩子的要求,害怕拒絕以後,孩子會覺得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另一方面,更害怕孩子受到傷害,這樣的“共享模式”是否會存在大家爭相攀比之嫌?

為什麼自己孩子過生日,還要給班裡其他孩子帶禮物?有些家長覺得是分享,有些家長覺得是攀比。

小編網上隨手一搜,因為孩子過生日而花費不菲的家長不在少數:

(早教機)

(某家長準備的蛋糕禮物)

(豪華生日Party)

對此,有的家長表示很無奈

——“環境如此,我們也沒有辦法。”

@ 雲起-無愛即無憂:我兒子學校也有,只是我們從來不攀比,也不說什麼,雖然老師說了,不要搞這些東西,可是個別家長就是不肯,一個家長出來了,接著有第二個,接著有第三個,作為我們大人,天天收人家禮物也不好意思吧,所以我們也就送禮物了。

有的則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孩子真的不會攀比嗎? ”

@juzipipi520:哎呀我滴神——年收入不上百萬真是沒法混了。

@devo726:有些家庭會覺得幾百、千把塊是小錢,無所謂,但不代表其他家庭也是這樣,在給自己小孩辦這樣的聚會的時候,自己開心了,往往會給別的家庭造成壓力,嚴重點的可能會給別的小朋友造成自卑感。

看完上述家長的感慨,你認為如何?或許,攀比的不是生日,而是大人們的心態吧!家長應該如何擺正心態,引導孩子杜絕攀比心理呢?

1.家長首先自己要擺正心態,不攀比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巨大,不妨首先反思一下自身是否存在攀比的行為,包括自己跟別人攀比,或者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攀比的行為。如果存在這種傾向,就要果斷切斷“感染”源,否則孩子將很難認識到攀比的錯誤行為。

2.遵循適度原則,適時給孩子以鼓勵

孩子是正發育的幼苗,需要我們的灌溉培育,澆水過多會使幼苗淹沒。因此,家長要遵循適度原則,適時給予鼓勵,保護孩子的童心。例如:當碰到幼兒怕陌生人和新環境、不願入園的情況,家長可採取購買與小朋友同樣書包的方式來鼓勵他上幼兒園。

3.告訴孩子“物質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

家長不能一味地給予孩子物質滿足,而是要更多地引導孩子求真、求善、求美,讓他們在遊戲中感受快樂,在探索與求知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讓孩子明白:物質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只有成長和進步帶來的快樂才是持續而恆久的。

4.運用合理的方法處理攀比問題

當幼兒出現攀比行為時,作為家長,應當視情況做出合理引導,巧妙處理幼兒的攀比。針對“我也想要一樣的”這類孩子,較為有效的方法是轉移他們攀比的專注點,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自己的東西有哪些優點,看到這些“閃光點”,孩子或許就不會一味地追求“我也想要一樣的”了。

關於如何為孩子在幼兒園裡慶祝生日,小編有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01

在某個孩子生日即將到來時,幼兒園可以統一製作生日蛋糕來為孩子慶祝,這樣既避免了家長們自己購買蛋糕和禮物帶來的攀比之風,又有效保障了孩子在食用蛋糕時的安全性。

02

其實,慶祝生日的方式並不只有品嚐美味的蛋糕哦,老師們還可以組織其他孩子為小壽星贈送祝福卡片或其他手工禮物,一定要親手製作哦——這樣既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讓這個生日過得更有意義,家長可幫孩子把這份禮物長久珍藏。等孩子長大看到小時候的記憶,是不是更加感動和難忘?

03

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為孩子們舉行集體生日會,即在每月選定一個時間,將所有適逢當月過生日的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老師們可組織全班小朋友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舞蹈、故事、童話劇等進行二次創編,為過生日的寶貝送上各類好看的節目,這樣既是對之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更讓孩子們對生日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億童學院


我女兒兩歲半入園,今年五歲,從小小班開始,就形成了一個風氣:


孩子過生日,家長必定會訂個蛋糕送到班上,老師會帶領全班孩子辦個生日會,送祝福、吹蠟燭、分吃蛋糕。

老師會把現場圖片視頻發到家長群,家長們再送一波祝福,熱熱鬧鬧的。我也會在群裡說些祝福感謝的話,但從未送過蛋糕到幼兒園,我娃過生日都是在家裡過的。


原因嘛,說起來都害臊——我娃說,一個蛋糕全班分,即使小壽星也只能吃到一點點,她不願意分享,只想在家裡和爸爸媽媽一起吃,能多吃點(真的很小氣啊……)


不過,我對這種風氣並不反對,可能因為我從未感受過壓力吧:

家長們都很低調和氣,從不會在群裡主動提及孩子的生日,只是訂了蛋糕默默送到班裡,招呼孩子們一起吃,家長全程都在拍照、錄視頻——只想記錄下這一特殊時刻。


關鍵還是老師的作用大,老師會引導小朋友用繪畫、用摺紙的形式送祝福、送禮物。

園方管理層也在家長群,要麼旁敲側擊、要麼直接了當的告訴家長,應該用有意義的方式給孩子過生日,而非講排場比禮物。


告訴孩子,生日是母難日,孩子應該給媽媽送禮物,讓孩子懂得感恩,才是過生日的關鍵目的。所以,這種氛圍的幼兒園,我們家長還是蠻輕鬆的,在孩子生日這件事上,完全無壓力。

我覺得無論幼兒園還是中小學,都應該倡導這種簡樸有意義的生日形式。

【夜妖說:學習型寶媽,熱衷學習和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


夜妖說


說實話我們這邊風氣還可以,主要我覺得還是要家長自己心態正常,我女兒八月底生日的,所以去第一個幼兒園是9月入學的,後來換園的時候,因為覺得可能孩子和小朋友不熟,主要是我懶,也就沒過,

現在看到小朋友過生日,就差不多下午三點多就送蛋糕去,然後一小時過生日,挺好的,有時候送了一套鉛筆本子,女孩子粉色男孩子藍色的,這次家長送了每人一個卡通鉛筆,其實平均一個就5_10元內,班裡30人,這樣挺好的,普通家庭都可以負擔,

平時應該也有很多孩子生日不去幼兒園過的,我也沒覺得有什麼,就算給奢侈禮物的,我也一笑而過,不會還以貴重禮物,畢竟我心疼錢,不會把錢花在這個地方,雖然孩子沒貴賤看法,但貴的東西畢竟精美,小孩子不是傻瓜,一看就知道


婛妮


我女兒幼兒園很多都是在學校過生日,一般訂個18寸的,小朋友自己也很高興同學一起過


坑巔的小模樣



1.食品安全衛生得不到保障。

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食品安全尤其重要。我們不敢說所有蛋糕都是不新鮮安全的,但不敢保證所有蛋糕都安全,不能保證孩子吃了沒不良反應,還有些孩子會過敏的。出了問題誰也擔不起責任。


2.影響幼兒園班級活動的正常開展

幼兒園每一天的活動都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一有孩子來過生日計劃就全打亂了。有些家長不理解我們,說我們不近人情,試想一個班60人,如果同意了一個家長,其他家長也會效仿,那我們都不用備課上課了,每天切切切。這樣做太不負責任了,教師是個良心職業,得過且過的日子誰不喜歡?關鍵是心裡不安。


3.容易造成孩子之間攀比

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還是有貧困家庭的。孩子之間會比較誰家的蛋糕大,誰家的蛋糕好,誰沒有請小朋友吃蛋糕等等。這相當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4.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

幼兒園中大班孩子正處於換牙時期,甜的食品要少吃,一般要求到幼兒園過生日的也大多是中大班的,因為小班孩子大都還沒有那種意識,這事大都是孩子的主意和要求。我們天天說要保護牙齒,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喊喊口號就行了。不單單是蛋糕,所有的小食品我們都拒絕孩子帶到幼兒園。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堅決反對家長給帶蛋糕到幼兒園過生日。鑑於家長良好的出發點,我們會給家長一些建議。

建議帶孩子為社區或者幼兒園做一些公益活動,例如給班級圖書角或幼兒園圖書室捐獻一些圖書,有條件的給班級提供點體育器材或者玩具,

這些我們還是歡迎的,也有很好的紀念意義。


遍地薔薇開


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吧!

1月份寶貝過生日,提前一週就去蛋糕店諮詢定製蛋糕的事情。寶貝知道以後也特別的開心,一直期待著生日那天和小朋友分享蛋糕的事情。


臨近生日了,卻被老師告知不能帶蛋糕去學校,因為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孩子不能吃外帶的食物,當時孩子真的好失落,我卻沒有辦法!

後來我想到一個辦法,去超市裡面買了很多巧克力等糖果,然後包裝起來,一人一份,讓孩子帶到學校去分享,雖然沒有蛋糕那麼有意義,當時至少也算完成了孩子的小願望!

後來孩子還收到了來自同學的小禮物,好感動的!



讓我難過的是半個月後。

那天放學每個人手上拎了一盒小蛋糕,我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說是同學過生日送的,當時心裡就有點意外,為什麼他們生日可以帶蛋糕去分享呢?到了晚上,照常點開校園網查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卻看到他們班的老師在校園網上發佈孩子過生日的照片,還有老師單獨發的祝孩子生日快樂什麼的.....


說實話心裡挺難過的。我的孩子生日時不讓帶蛋糕,生日當天也沒有說什麼,現在其他小朋友過生日卻公開這樣做,差別對待是不是有點明顯了……

雖然我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有點矯情,可是作為父母,誰沒有自己的小心思呢?就算不奢望被特殊照顧,但也不要區別對待吧?我知道很多孩子家庭條件好,逢年過節父母也會送禮,這些我沒做到,但至少也不要這樣偏心吧?

好了,小情緒分享完了,心裡舒服多了,謝謝你耐心的看完,願你開心每一天!


小蜜蜂愛八卦


我是不贊同家長送蛋糕到幼兒園給孩子過生日的。

第一,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我小孩是在公立幼兒園上學,經用食品都是通過層層質量把關的,蛋糕等屬於自帶食品,在生產、銷售和運輸途中難以保證其不被汙染。而且家長們除了蛋糕,為了孩子們玩得開心吃得盡興,常常還會連帶著買各種麵包糕點糖果,質量好壞參差不齊。

第二,很多甜食我們並不希望孩子吃得過於頻繁。生日派對必備品——棒棒糖正是我們大多數家長深感頭痛的孩子乳牙健康的“頭號殺手”。

第三,家長和孩子都在攀比。這個學期一開學,連著兩個星期,我家孩子班上天天有同學在學校開生日派對。她們的生活老師都在抱怨,除了蛋糕,別的東西家長們以後要麼買牛奶,要麼買糕點,不要買太多東西來學校了,孩子根本吃不完。想起剛上小班時,大家最多也就訂個蛋糕送去幼兒園,熱鬧熱鬧也就算了。好,中班一開始,棒棒糖、牛奶、糕點、各種小零嘴,一天比一天發的禮品多,一天比一天的檔次高。我們看得都無語了。而孩子們的想法比較簡單些,別人有的我也要有,不要問為什麼。女兒班上有個同學的婆婆反映,到娃兒過生日那天,孩子要求必須買好蛋糕牛奶棒棒糖才肯去學校,不依的話就是各種胡攪蠻纏。還好我女兒生日一般都在暑假,不存在這種問題。

當然,存在就是合理。既然還是有這麼多的家長願意往學校裡送蛋糕,肯定也有其好處的,比如增加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自信心啦,畢竟全班同學一起為自己唱生日歌,成為全場的主角這種機會還是很少的,可以鍛鍊孩子的膽量。另一方面幫助孩子擴大他的社交圈子,通過分享生日禮品,可以交到更多小夥伴吧,這一點在小班時尤為突出。


絮絮和二妹


會啊,我家大寶已經在幼兒園度過三次生日了,每次我都帶蛋糕去幫他慶祝生日,還會給班裡每個小朋友準備一個小禮包(goodie bag)。這幾乎是新加坡所有幼兒園的標準流程。我認為好處有這些:

1. 防止孩子自卑

如果班裡大部分孩子都這麼過生日,就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內心會很受傷,覺得是不是爸爸媽媽沒那麼愛我?



2. 增強孩子的社交自信

在幼兒園過生日那天,孩子是全班的中心人物,ta可以不用穿園服,可以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和手足)來到班裡,可以聽全班同學給ta唱生日快樂歌。說實話,大部分孩子平時都極少有這種體驗。偶爾這樣成為焦點的感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受歡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3. 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在園裡過生日的那天,尤其吃蛋糕前後,孩子就像一個小主人,ta會跑前跑後的給大家分發餐盤、餐具,會幫爸爸媽媽一起切蛋糕,會給同學們分發禮物,還會關心大家吃飽了嗎?還要添嗎?這也是鍛鍊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4. 幫忙準備蛋糕禮物,培養動手能力

我是一個愛玩烘培的媽媽,所以孩子三次在幼兒園過生日,蛋糕都是我親手做的。下圖是大寶三歲時第一次在幼兒園過生日,我給他做的蛋糕。


其實做的很簡單也不花哨,但是用的都是真材實料。孩子幫忙做了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忙打雞蛋、拌麵粉之類的。給同學的禮物,我也每次都讓他幫我一起分裝到小禮品袋裡。這樣既增加了他的參與度,也鍛鍊了動手能力。

5. 不攀比,保持平常心、感恩的心

每個孩子都帶蛋糕禮物去學校,孩子難免會比較。這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告訴他們不要以蛋糕、禮物的好壞來衡量別人。要學會感謝別人花時間、精力、財力準備的任何東西。

以上便是我對帶蛋糕去幼兒園給孩子慶生的看法。你覺得呢?

龍馬小兄弟:我是生活在新加坡的80後職場媽媽,育有一龍一馬兩個男孩。樂於分享海外育兒心得、中英文繪本書單等。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龍馬小兄弟

龍馬小兄弟


我們家寶貝上星期剛在幼兒園過得生日,,他很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