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作用是什麼?

用戶64325649


甘草 

【處方名】 甘草 粉甘草 生甘草 炙甘草 炙草 清炙草 蜜甘草

【功能與主治】 補脾益氣,潤肺止咳,解毒,緩急止痛, 緩和藥性。常用於: (1)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氣短乏力,食 少便溏; (2)咳嗽氣喘; (3)癰疽瘡毒,食物或藥物中毒;(4) 脘腹或四肢攣急作痛; (5)緩和其他藥物的藥性,或使其他 藥物的作用緩慢、持久,或使不同性質的藥物取得協調。

【用法與用量】 內服: 煎湯2~10g,或入丸、散。解毒 宜生用,補中緩急宜炙用。

【新用途】

一、內科

1. 潰瘍病: 用甘草治療消化性潰瘍,有一定療效。

另參瓦楞子條

2. 慢性肝炎: 用甘草甜素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明 顯。

另參夏枯草條。

3.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甘草煎劑口服,每日12~20g, 早、晚各1次,15~20日為1療程。

甘草30g,為1日量,水煎,分3次服,4周為1療程, 長春新鹼1~2mg加生理鹽水20~40ml,靜脈推注,每週1 次,4次為1療程。

4. 糖尿病: 生甘草8g,生白芍40g,製成浸膏片12片 (每片含幹浸膏0.165g,相當於生藥4g),每日3次,每次 4~8片。

5. 低血壓: 參黨參、桂枝、麥冬條。

6. 心律失常: 參紅花條。

7. 上消化道出血: 參烏賊骨條。

8. 便秘: 參白芍條。

9. 腹水: 參白芍條。

二、外科

1. 急性乳腺炎: 甘草、赤芍各30g,水煎服,每日1劑, 連用1~3劑。

另參金銀花條。

2. 慢性前列腺炎合併陽萎: 生甘草研粗末,每日20~ 40g,開水泡飲,10日為1療程,用藥1~3個療程。同時配 合做提肛運動,每日練2~3次,每次練20~30下。

3. 皮膚潰瘍: 甘草鋅粉均勻而薄地撒佈在清創後的瘡 面上,用利凡諾紗布或紫草油紗布貼緊包紮,隔日換藥1次, 直至痊癒。

4. 凍瘡: 甘草50g,大黃50g,加水4000ml,煎沸30分 鍾,去藥渣,冷卻至50~60℃,將病灶部位用溫水洗淨後浸 泡於藥液中20分鐘,每晚1次,每劑用1周。

三、骨傷科

1. 腰腿痛:30%甘草注射液4ml,痛點局部注射,隔日 1次,4~7次為1療程,急性者用藥1個療程,慢性者用藥 2個療程。

四、婦科

產後腦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症: 生甘草15~30g,人參 6g,畏寒嚴重者加制附子9g,冷水文火煎,每日1劑,2~ 6個月為1療程。每劑煎3次,每次200~300ml,人參亦可 單獨煎沸後一起口服,制附子用開水文火煎沸煮20分鐘,出 現血壓偏高、水腫、心悸等副作用時,甘草減為半量,或加 北五味子、杜仲、茯苓各6g煎服。治療期間配合少量輸血、 能量合劑靜滴,後期可用人工月經週期。

五、兒科

1. 嬰幼兒便秘: 生甘草2~3g,加15~20ml開水泡服, 1日1次,7~15日有效。

2. 厭食症: 甘草鋅0.5~1.5mg/kg,按鋅元素計算,分 3次服,4~6周為1療程。

3. 佝僂病活動期多汗症: 參人參條。

4.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參金銀花條。

六、皮膚科

1. 手足脫皮皸裂: 甘草500g,粉碎粗末,浸泡於70~ 5%酒精內36小時,過濾去渣,加甘油100ml,混勻,搽患 處,每日3次,一般7~10日可愈。

2. 玫瑰糠疹: 參紫草條。

七、五官科

1. 慢性咽炎: 生甘草10g,開水泡當茶飲,甘味不甚明 顯者,去滓再泡,直至症狀全部解除為止。輕者用1~2個月, 重者用3~5個月。

2. 過敏性鼻炎: 用甘草治過敏性鼻炎有一定療效。

八、腫瘤科

食道癌、胃癌: 參黃芪條。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本品味甘,能助溼壅氣,令人中滿。久服較大劑量,易 引起浮腫。嬰幼兒不可長期吮吸甘草,否則可導致血壓增高, 血容量增多,血鉀降低而見頭痛、眩暈、心悸、水腫等症。

溼盛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不宜使用。本品反大戟, 芫花、海藻忌同用。但有人報道甘草與海藻及活血消瘤止血 藥配伍治療子宮肌瘤,不僅無副作用,而且療效卓著。陽萎 不宜使用本品。


中國醫藥養生


提到甘草,大家應該會想到甘草片。在我印象中,每次感冒咳嗽,醫生開的藥中必有甘草片。

從西醫的角度看,甘草的作用有鎮咳祛痰;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具有抗炎作用,可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

除此之外,中醫各大藥書中還記載了甘草的其他作用,比如: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對於沒學過中醫知識的人來說,都不大看的懂。打小看著外公的中藥草的書,就覺得好像路邊隨便一棵草,都可以做藥,而且還功能強大,所以中醫藥書中所說的有些作用我是不太相信的,中醫和西醫我還是偏向於西醫。

在咳嗽,脾胃不適時,喝點甘草泡的茶水對身體也有好處,但是要注意用量。長期大量飲用甘草泡的茶水,會導致水腫,血壓升高等症狀。


自己的開心果


甘草又名國老;能調和不同本草之功效 甘草性平味甘 生甘有清熱解毒之功 熟甘有補中益氣之效 甘而能緩 謀治病長久之計 甘有一忌 中滿者不易多服(泌尿系統疾病慎用) 甘能升津 成脾土涵水之效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 堅筋骨 長肌肉 倍氣力 金瘡 解毒 久服輕身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