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濫用抗生素每年細菌致死70萬人,哪些藥屬於抗生素藥物?

ataman


16個字識別抗生素,不會再出錯!

知道抗生素不能濫用,還得知道哪些是抗生素,記住下面16個字。

【磺胺】家族: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磺胺米隆等。

【黴素】家族:如阿奇黴素、克林黴素、羅紅黴素、紅黴素等。

【西林】家族: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頭孢】家族:例如,頭孢拉定、頭孢地尼、頭孢曲松、頭孢哌酮等。

【培南】家族: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帕尼培南等。

【環素】家族:如四環素、土黴素、地美環素、美他環素等。

【沙星】家族: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

【硝唑】家族:如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等。

抗生素不是不能用,是不建議濫用,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最後呼籲大家:別再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藥了!

抗菌≠抗炎”:因為除了細菌外,炎症還可以由病毒、炎症因子等引起;

發熱≠感染”:發熱的原因很多,如免疫、腫瘤等;

感染≠細菌感染”:感染的範疇更寬泛,包括寄生蟲感染等。

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在對致病菌進行“煉兵”。在抗生素殺滅細菌的同時,細菌也在抗爭,甚至不斷進化,從而獲得“耐藥能力”。長此以往,還可能演變出能抵抗多種抗生素,刀槍不入的“超級細菌”。除此之外,濫用抗生素還會造成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K、導致肝腎受損、增加患哮喘、1型糖尿病的風險等等,這裡就不再贅述。


兒科醫生鮑秀蘭


抗生素是個特別大的家族,有很多類別,我們國家本身又是個生產抗生素的超級大國,抗生素種類是非常多的。咱們可以談談兒科常用的一些。

  1. 青黴素類,比如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比如引起化膿性扁桃體炎的鏈球菌,肺炎球菌都有針對性。使用過程中容易有過敏症狀,所以需要做皮試,患者也一定要告訴醫生自己存在青黴素過敏。
  2. 頭孢菌素類,比如頭孢克洛,頭孢曲松等等。根據藥物級別不一樣,作用的細菌也不一樣。目前門診常用的有二代的,也有三代的。
  3. 大環內酯類,比如阿奇黴素,紅黴素。臨床使用主要是針對支原體,衣原體的感染,對於一些陽性菌也有效。

所以兒科的常用抗生素,可以最簡單的聽名稱來判斷。某某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頭孢某某(頭孢地尼,頭孢克肟等),某某黴素(如阿奇黴素)。

抗生素濫用確實是個嚴重的問題,家長們也有一些常見的誤解,比如抗生素等於消炎藥,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一定比便宜的好,平時服用抗生素可以預防感染性疾病。這些都是不對的。

臨床上選擇抗生素是有原則的,比如有窄譜的可以用就不選廣譜的,一種能解決問題就不聯合使用,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能口服的就不注射,能注射的就不輸液。家長們也要理解和配合醫生,不要隨意停藥或者延長,不要反覆換地方就診,導致藥物重疊使用。抗生素濫用問題和大家息息相關,無論醫護人員,還是患者本身都要合理應用,不要真的有一天達到無藥可用的地步。mm


小蘋果兒科醫生


大部分抗菌藥物包括頭孢類都屬於抗生素,而磺胺類、喹諾酮類藥物為合成的抗菌藥物,不屬於抗生素,所以抗生素並不等於抗菌藥物。我們一般把具有抗菌作用的藥物稱之為抗菌藥物較為適宜。具有抗菌作用的藥物分類如下:

一、青黴素類:

1、青黴素:不耐酸、不耐酶,主要作用於G+,鉀鹽不可快速靜脈注射。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吸收極其緩慢,可用於梅毒和慢性風溼性心臟病的治療。

2、耐酶青黴素(抗葡萄球菌青黴素):主要有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等。

3、廣譜青黴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4、抗假單胞菌青黴素:常與氨基糖苷類用於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治療。哌拉西林對B-內酰胺酶不穩定,常與競爭性B-內酰胺酸抑制劑(如舒巴坦、他唑巴坦)結合,常用的藥物有哌拉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舒巴坦。

二、頭孢類:

第一代:頭孢氨苄、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羥氨苄、頭孢硫脒。

第二代:頭孢克洛、頭孢呋辛酯、頭孢丙烯、頭孢孟多、頭孢替安。

第三代:頭孢他定、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地嗪、頭孢唑肟鈉、頭孢尼西鈉、頭孢泊肟酯、頭孢地尼、頭孢克肟、頭孢他美酯、頭孢甲肟。

第四代:頭孢吡肟、頭孢匹羅。

三、非典型β內酰胺類:如氟氧頭孢、拉氧頭孢、頭孢西丁、頭孢美唑鈉、頭孢米諾、美羅培南、亞胺培南西司他汀、法羅培南、厄他培南、氨曲南、克拉維酸、 舒巴坦、他唑巴坦等。

四、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大觀黴素、妥布黴素、阿米卡星、異帕米星、依替米星等

五、大環內脂類:

如紅黴素、羅紅黴素、克拉黴素、地紅黴素、阿奇黴素、吉他黴素、麥迪黴素、螺旋黴素、交沙黴素等。

六、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金黴素等。

七、氟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依諾沙星、氟羅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帕珠沙星、託氟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八、抗真菌藥:如特比萘芬、灰黃黴素、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卡泊芬淨、米卡芬淨、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

九、多肽類及新型抗G+藥:如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去甲萬古黴素、多糖菌素B、桿菌肽、利奈唑胺、夫西地酸等。

十、抗分枝桿菌類: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鏈黴素、乙胺丁醇、卡那黴素、對氨基水揚酸、氨硫脲、捲曲黴素。

十一、其他類:

1、氯黴素類:氯黴素。

2、林可胺類:克林黴素、林可黴素。

3、磺胺類:磺胺甲惡唑

4、硝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

5、磷黴素類:磷黴素鈉。


逸仙藥師


抗菌藥物耐藥在美國和歐洲每年造成約5萬患者死亡,估計全球每年至少70多萬患者死於抗菌藥物耐藥。面對耐藥問題,如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抗菌藥物耐藥,死亡人數可能超過腫瘤,而其中亞洲地區耐藥形勢尤為嚴重,每年死亡人數將超過470萬人。中國多重耐藥菌同樣呈現上升趨勢,根據CHINET中國細菌耐藥性監測顯示,肺炎克雷伯桿菌對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從2005年的3%升至2016年的18.8%,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從2005年的31%升至2016年的67.4%。針對細菌耐藥的嚴峻形勢,我國制定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相關管理規定和措施。

目前多重耐藥菌主要包括Enterococcus faecium VRE(耐萬古黴素腸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Enterobacter species CRE(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細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耐碳青黴烯類鮑曼不動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A(耐碳青黴烯類銅綠假單胞菌),簡稱為“ESCAPE”。

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包括β內酰胺類藥物(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頭黴素類、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碳青黴烯類、青黴烯類、氨曲南)、氧頭孢烯類(拉氧頭孢、氟氧頭孢)、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大環內酯類(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羅紅黴素)、林可酰胺類(林可黴素、克林黴素)、四環素類(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喹諾酮類(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糖肽類(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甘酰胺環素類(替加環素)、環脂肽類(達託黴素)、噁唑烷酮類(利奈唑胺)、多黏菌素類(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磺胺類(複方磺胺甲惡唑)、呋喃類(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利福黴素類(利福平、利福噴汀)、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其他(磷黴素、氯黴素)。

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頭黴素類是門急診最常用的抗菌藥物,因其臨床應用指徵廣,並且多數品種不良反應少,可用於各類細菌性感染。如門急診常見的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細菌性咽炎和扁桃體炎可首選青黴素G或口服阿莫西林治療;急性細菌性中耳炎初治可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初治可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

注意: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徵應用抗菌藥物,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徵。


藥事健康


大家回答的非常細緻了。

考慮到大家現在都挺忙的,時間最為寶貴。大河準備了一篇兒童常用藥品的極簡版本,如果你不是專業醫生,對於兒童的抗生素使用,這篇就完全足夠了。

較為安全

1.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

2.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等。

3.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乙酰螺旋黴素等。

嚴禁使用或必須專業醫生確認

1.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對耳鼻喉造成嚴重的損傷,誘發永久性的耳聾,影響腎臟。

2.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等。

導致“四環素牙”。孕婦嚴重者可致畸,甚至死胎。

3.氯黴素類:如氯黴素。

可能引起“灰嬰綜合徵”,抑制骨髓造血,再生性障礙貧血。

4.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影響軟骨發育

5.磺胺類:如複方新諾明。

嚴重肝腎毒性。

更多實用的健康知識,請關注大河妙手。


大河妙手


超級細菌比我們想象的更可怕!一旦出現,我們可能無力反抗!

歡迎關注頭條號:韶韶健康

所謂超級細菌啊,就是已知的所有抗生素都殺不死的細菌。由於所有的抗生素都不起作用了,人類要感染了這玩意兒,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非常危險。你可能想知道,以前從沒聽說過什麼超級細菌,它是怎麼產生的呢?

人類常用的抗生素比如青黴素,紅黴素,說白了就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方法。它實際上是另一種黴菌分泌的代謝物,但是這種代謝物能夠破壞和溶解其它的細菌,所以人們如果感染了有害的細菌,利用這些提取出來的抗生素就能殺滅這些細菌。

我們知道,生命在繁殖過程中有一定概率發生基因突變,儘管突變是隨機的,咱們不知道它會產生什麼稀奇古怪的特質,但是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環境改變會自動篩選出更加適應的物種。而那些不適合生存的物種就被淘汰掉了。對於細菌來說,咱們人體就是它生存的環境。打了抗生素之後,細菌的生存環境就發生改變了啊,此時那些偶然突變出來適應抗生素環境的細菌就會被篩選出來。而接下來的新一代細菌,就會繼承適應抗生素環境的“體質”,從咱們人類的視角看,就是細菌進化出了抗藥性。

你可能要問了,這抗生素從出現到現在才多少年啊,我們知道生物進化都是漫長的過程。咱們人和猿猴是近親那都是幾百萬年前的事兒了,細菌怎麼可能演化得這麼快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就得放棄“生物進化都是非常緩慢的”這個觀點。實際上,越是簡單的生物,它們的進化速度往往越快。像細菌這樣的生物,它們數量非常龐大,隨便一個培養皿裡都可以生長几十億個細菌,就算每繁殖一次產生基因突變的概率只有億分之一,它們每繁殖一次也能產生幾十個變異的後代。

一般來說,基因突變通過積累100代左右就能產生明顯的變異。對我們人類來說,現代人和兩三千年以前的古人,會有一些可以觀察得到的差別,而細菌繁殖頻率比咱們人類快多了,它們二三十分鐘就能繁殖一次。也就是說,從你打抗生素開始,過不了兩三天就會出現有耐藥性的細菌了。咱們就算保守一點,假設細菌繁殖一萬代才有明顯變化,細菌進化出耐藥性也就只是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時間而已。而咱們人類研發一款藥物一般都需要十多年時間,你說怎麼可能趕得上細菌的進化速度?

你可能會說:好吧,就算細菌數量多,繁殖得也快,但我一輪抗生素下去幾乎所有細菌都被殺滅了,就算剩下那麼幾十個進化出耐藥性的細菌繼續生存下來,也成不了啥氣候了吧?如果這麼想,你就是小看細菌了。

如果細菌和人類一樣,一輩子就和那麼一個或者幾個配偶生育後代那還好,大不了一輪抗生素狂轟濫炸,剩下的幾個不死也殘廢得差不多了。可是細菌不一樣,它們壓根就沒有細胞核,不像動物只有通過交配,才會通過生殖細胞釋放出遺傳信息傳給下一代。細菌帶有DNA信息的質粒都簡單地飄在它們的體內,它們可以很容易將體內的遺傳信息傳遞到另一個細菌體內去,就跟大卡車卸貨一樣。

所以,哪怕你通過打抗生素把大部分細菌都消滅了,只要還剩下那麼幾個細菌帶有耐藥性的基因,它們就能隨時將這些耐藥基因傳遞到其它細菌體內。

另外,我們知道,除了從外部感染的細菌,咱們體內還有許多有益的細菌,長期使用抗生素也會不可避免地使得它們產生耐藥性。儘管這些有益的細菌不會給我們帶來疾病,但是當你下次再感染外部細菌時,這些有益的細菌就會將它們已經擁有耐藥性的基因,傳播給那些外部細菌,這樣一“裡應外合”,你就會發現,下次再用同樣的抗生素效果就不如以前了,甚至完全沒有效果了。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國家反覆強調,一定要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原因。人類的科學雖然發達,但還遠遠沒有達到足以對抗大自然的地步。就算抗生素能夠一次殺滅幾乎所有的細菌,但細菌通過龐大的數量和高速繁殖,以及匪夷所思的基因交換方式,總能在一次次狂轟濫炸中復活。而等到細菌的進化完全趕上新研發藥品的進度時,唯一的防線就只有免疫系統了。那就相當於我們回到了完全沒有醫學的原始時代,只能聽天由命了。


帶量食譜


​下面教一下你,怎樣快速辨別抗生素:

1、瞭解一點藥品通用名的命名方法,即同一類藥物都用共同的詞幹或詞頭。記住常用於抗生素藥物命名的幾個詞幹或詞頭就能識別。


​2、下面例舉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藥物:

磺胺——磺胺類抗菌藥,用作詞頭。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

黴素——各類抗生素都有用這個詞幹的。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類的藥物都用這個詞幹。

西林——青黴素類藥物。

頭孢——頭孢菌素類藥物,用作詞頭。例如,頭孢拉定、頭孢地尼。

培南——碳青黴烯類藥物。

環素——四環素類藥物。

沙星——喹諾酮類藥物。

藥品的標籤上,看到藥品名中有上面這些詞幹或詞頭,就可認定是抗生素。


3、另一個辦法是,在藥品標籤或說明書的“適應症”或“藥理毒理”一欄中,凡表明可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疾病的藥物,具有抗菌作用或抑菌作用的藥物,就是人們指的抗生素,即用於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例如,在阿莫西林的說明書上“適應症”:用於敏感菌(不產β-內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說明書上“藥理毒理”欄上說,“……等均有抗菌作用”。就可認定阿莫西林是抗生素類藥物。​


重複使用一種抗生素容易使致病菌產生抗藥性。所以不能濫用抗生素。科學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議做細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根據藥敏試驗的結果選用極度敏感藥物,這樣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藥藥切克鬧


(螺旋黴素通稱青黴素)(頭孢),(阿莫西林),(阿奇黴素),(阿紅黴素)。上述幾種藥是直接人體血蛋白和細胞!使人體免益力下降是國家禁止售賣,如今大藥房,小疹所還在售賣或給患者配藥!為啥小疹所看病人多原因就是加大藥量消炎。並非某醫生醫術高!在大醫院要處方籤才能配藥……


智多星軍師律師


首先指出樓上協和主任醫師說的【黴素】家族:如阿奇黴素、克林黴素、羅紅黴素、紅黴素等。克林黴素是林可黴素衍生物,和阿奇黴素,紅黴素,羅紅黴素這些大環內酯類不是一類化合物,雖然都是作用於50s核糖體小亞基,但是代謝和耐藥完全不同,所以這種歸類看起來讓老百姓接受,實則誤導別人。美羅培南也是beta內酰胺類,當然和頭孢和青黴素類耐藥譜不同。

抗生素耐藥菌死亡不知道怎麼測度的,我覺得應該辯證看問題,假設沒有抗生素,全世界會有多少人死於感染。這個問題確實有醫源性問題,比如很多教科書說從基本的用起,事實因為醫院採購制度等原因,還有比如青黴素G不賺錢沒人願意生產,我管過一個萬古耐藥,用大環內酯work的,所以耐藥既涉及醫療管理,也涉及沒辦法的事。化學治療面前,所有生物和細胞都有耐藥現象,包括腫瘤,真菌,病毒,細菌,這是正常自然選擇和基因突變的結果。反過來,如果人類不用抗生素,死的就不是70萬人了,我雖然不知道70萬怎麼來的,但是我個人覺得,抗生素使用確實需要嚴格管理,不僅醫療單位管理,實驗室使用氨卞青黴素等抗生素也該嚴格管理,而臨床實踐中,事實上,高級抗生素,萬古,亞胺培南耐藥時,仍然應該考慮用別的,而不能單純把抗生素理解為等級。

不管怎樣說,抗生素都為現代社會人的壽命提高做出了巨大貢獻,標題黨70萬人死於耐藥值得懷疑,不知道是怎麼收集數據,怎麼統計,怎麼對照,怎麼得出這種結論的?


伊伊醫療


為了更好傳播,藥師君特意製作了一張圖,歡迎收藏、轉發。


抗生素的分類有很多,各有各的特點和不良反應。


很多的藥物已經被大家所熟知,比如阿莫西林、諾氟沙星、吡哌酸(PPA),以至於大家常常不經診斷就自行選擇使用抗生素,甚至是同一種抗生素。

然而,濫用抗生素,後果很嚴重。

濫用抗生素 出現“超級菌”

超級細菌,看似很遠,實則很近!

值得一提的是,超級細菌目前還沒有非常有針對性的特效藥物,因而治療起來相當困難。


因而,藥師君呼籲“合理使用抗生素 從每一次用藥開始

2011年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發出呼籲“如果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關注藥師,關注合理用藥,關乎生命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