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凱
近年來科學家確實找到了很多“超級地球”,這些星球不僅處於宜居帶內,而且擁有著厚實的大氣層和液態水,所以很多人都認為這些超級地球會有外星文明。
但是文明這種東西是非常講究運氣的,比如說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誕生就是因為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那顆小行星,沒有那顆小行星的話小型哺乳動物永遠都不會崛起,沒有小型哺乳動物也就沒有後來的靈長類,沒有靈長類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人類。
人類這種智慧生命完全是演化而來的,而人類在幾十萬年的演化途中幸好地球沒有出現重大自然災害也沒有被小行星撞擊,不然人類文明就被扼殺在襁褓中了。
所以說生命和文明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這些超級地球有可能存在簡單生命,甚至有可能存在一個複雜的生態圈,但是文明的產生是需要很多運氣的,所以這些超級地球有可能生機勃勃但是沒有智慧生命來產生文明。
但以上也只是推測,不排除超級地球上存在文明甚至存在比人類更先進的文明,只不過人類無法看到它們的存在,因為這些超級地球距離我們的太陽系都十分遙遠,文明現在看到的超級地球有可能是幾十年甚至幾千年前的超級地球,這樣一來就算上面真的存在比人類先進的文明,那人類也得等幾十年甚至幾千年後才能知道。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智利的MEarth天文臺在近年找到了一顆號稱與地球有99%相似度的行星——LHS 1140b。
> 智利 MEarth 天文臺觀測陣列
它主要的相似點,就在於處於宜居帶,溫度適宜,可能存在液態水。其次是岩石行星,而且質量足夠大,這樣可以保有足夠的大氣層;而且它距離也不是特別遠(從天文學的角度看),有41光年。雖然對於我們現在來說,距離仍然非常遙遠,但並沒遠到「遙不可及」。
上圖是藝術家繪製的想象圖。LHS 1140b圍繞著一顆比太陽還要小的恆星旋轉。而在宇宙中,有這樣一個規律:恆星越小,壽命越長。
這意味著,等到我們的太陽快要毀滅的時候,那顆「太陽」仍然能穩定存在幾十億年。
至於存在文明,則不得而知。文明的出現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因為文明的「前提」——生命,其本身的出現都是一個謎團。生命因何出現?又需要怎樣的條件,這些很多都是要在化學尺度去看的問題,我們這麼遠,恐怕無法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
章彥博
這個星球叫開普勒452b,是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2015年利用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一個系外行星。
這個行星在距離地球1400光年天鵝座方向,直徑是地球的1.6倍,NASA宣佈與地球相似指數為0.83。這是當時發現的首個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圍繞另一個“太陽”旋轉的星球,有可能擁有大氣和流動水,按照人類標準似乎是個“宜居”星球,被一些人成為地球的“表哥”。
其實人類很早就開始了尋找系外行星(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的活動,但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正式證實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
僅美國2009年發射升空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就搜尋了20萬顆恆星,發現系外潛在行星4000多顆,已被確認的就有2300多顆。這其中有49顆疑似在所謂的“宜居帶”,已經確認的有30顆。而2017年12月14日NASA煞有介事的宣佈了一個“重大發現”,確定了距離地球2545光年的開普勒90星系中,發現了行星-開普勒80g和開普勒90i,是人類發現首個和我們太陽系一樣的具有8顆行星的系外“太陽系”。
現在一些航天大國都在尋找地外文明的信息,製造安裝發射了大量的天文觀測儀器,搜尋所謂的系外行星,尤其是系外“宜居”行星,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安裝在貴州號稱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就加入了這個行列。
類似地球“表哥”的行星發現也已經很平常了,比如上述介紹的一些“宜居”星球、系外“太陽系”,比如鬧得沸沸揚揚的“超級地球”和地球“雙胞胎弟弟”,還有開普勒438b、格利澤667cc、開普勒442b、開普勒62e和62f等等,都說的很玄乎,表明這些星球都有地球“表哥”的特點。而且我們太陽系大多數行星和很多衛星也都有大氣和水,許多星球水比地球多很多。但這些並不代表就會有生命出現,事實上迄今為止,科學界還沒有發現哪裡有任何生命或者文明的跡象。
地球生命的出現和形成既有特殊環境的造化,又充滿了偶然性,是一種幸運中的大幸。
在茫茫宇宙中,生命和文明的孕育不一定就完全與地球一樣,也不完全是有幾分像地球就會產生生命和文明。但時空通訊是相信這個宇宙絕不會只有人類一個文明存在的,只要我們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相信科學,在科學界持續不懈的努力下,一定會有所突破。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這就是時空通訊的觀點,歡迎大家點評討論發表高見。感謝關注支持和理解。
時空通訊所有發表的回答和文章都屬原創作品,已經授權“維權騎士”維護保障本人原創著作版權權益,侵權必究。有需要使用本人原創作品的歡迎聯繫本人授權,謝謝。
時空通訊
題主所說的“與地球相似度達98%的星球”應該就是指開普勒452-b,因為它號稱是地球表兄。
然而,在我們尚未全面瞭解開普勒452-b之前,就得出這顆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高達98%的結論太過於草率。從一些參數來看,開普勒452-b的情況確實與地球高度相似:(1)主恆星開普勒452非常像太陽,它的光譜類型、質量、半徑和表面溫度都與太陽十分接近;(2)開普勒452-b的軌道半徑也像地球一樣是1個天文單位,但它的質量(5倍地球質量)和半徑(1.5倍地球半徑)都要大於地球。
不過,僅根據這些參數,我們還無法確定開普勒452-b是否是一顆宜居的行星,我們也不知道那裡是否存在生命和文明。這是因為即便運行在宜居帶中的行星不一定宜居,行星的宜居性還與行星自身的條件有關。例如,火星被認為是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這顆行星實際上是不宜居的,因為火星沒有磁場,它的環境十分惡劣,不存在生命。
生命在一顆行星上出現可能是一種非常偶然的事件,更不用說那種能夠建立文明的智慧生命。我們現在只能說開普勒452-b存在生命和文明的可能性相比較高一些,具體情況還有待新一代天文望遠鏡的深入探測。
火星一號
人類在太空中會是孤獨的嗎?這是人人都會思考的問題。搜尋類地行星,特別是搜尋太陽系之外的類地行星,研究它們的存在狀況和演化過程是探索太空的重要任務。
美國在2009年發射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對浩渺星空中數百光年之外的恆星系統進行觀測,已經探索了近2萬顆系外行星,其中有數百顆處於溫度合適的宜居帶內,也是由岩石構成,和地球相似的表面溫度,可能存在液態水。典型例子就是在2015年7月NASA公佈的開普勒-452b,這個系外行星是和地球較為相似的一顆。
開普勒-452b所在的恆星系也和太陽系類似,開普勒-452b被稱為“另一個地球”,它擁有和恆星合適的距離,處於宜居帶內,由岩石組成具有足夠的質量,就可以吸引大氣具有大氣層,並有可能存在液態水。這種和地球環境非常相似的行星,有很大的概率可能孕育出生命。
目前的發現只能說,這個地球表親具有支持生命出現的生活條件,但這些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更高級的文明,還是個疑問。從我們地球的發展過程來看,即使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環境和條件,生命的產生還是及其艱難的,更不要說文明的孕育。
可惜的是,我們也無法前往查看,該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這個距離對人類目前來講,仍然是天文數字。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科學家找到與地球相似度達98%的星球!上面還是到底有沒有文明,目前還不知道!
這個星球看起來與地球相似度可達98%,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在2015年發現的開普勒452b。如上圖所示,它也在圍繞一個類似太陽的恆星旋轉!因此其溫度可能和地球相仿!,因此可能存在液態水,而且可能存在大氣層!所以,科學家認為這顆和地球相似度高達80%的天體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但是,由於它距離地球遠達1400光年!人類目前除了能用射電望遠鏡看到它以外!還是沒有其他辦法知道在它的上面是否有外星生命!畢竟這個距離即使有生命,也沒有辦法探測!而如此遠的距離!就是現在最先進旅行者探測器,每秒鐘也才只能飛行17千米!與30萬千米每秒的光速相差近兩萬倍!也就是即使人類最先進的旅行者探測器想要飛到開普勒452b也需要近2500萬年!所以,我們現在只能說開普勒452b這顆類地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地震博士
題主的意思是看到了與地球相似度達98%,進一步聯想到文明。可這兩者有多少關聯嗎?
先分析分析這個說法“與地球相似度達98%”,在題主的問題中,必須要注意這個說法。與地球相似度達98%,誰給出的這個數據?2015年NASA曾經發現一顆類地行星“開普勒-452b”,一些媒體報道時說“據說與地球相似度達98%”。
假設98%這個數據是天文學家給出的,天文學家更關注的是星球的質量、體積、離恆星的距離、自轉公轉週期等與天文相關的數據,有沒有文明則是另一個問題。生命科學家看會不會誕生生命看的又是另一套更加繁瑣更加複雜的數據,天文學家那裡的與地球相似度98%,到了生命科學家那裡相似度可能連1%都沒有。
要產生文明,需要有生命,生命還需進化成高等智慧的生命。地球有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可人類的誕生卻是眾多偶然因素共同參與下形成的。一旦其中某個環節稍稍發生了變化,人類的今天完全會大不相同。
從生命誕生到今天,地球上誕生了億萬個物種,絕大多數已滅絕。人類的誕生也是極其的偶然,今天的人類在龐大的進化樹上也只不過是最細小的一枝,其他枝幹上的生物也沒有產生文明。
我們現在人類在生物學中的分類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類人形超科人科人屬智人種,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比如北京猿人、藍田人、元謀人、南極直立人等和我們都不是一個種,他們都已滅絕。由此可見,即使一個星球上能夠產生生命,由生命再到文明也是極其偶然的事情。
地球上的環境稍微變化一下,就可能導致物種的大批滅絕。比如,地磁場變了,宇宙射線就可能擋不住;二氧化碳濃度稍微變化,地球的溫度就會發生較大變化;這些都不利於生物的生存。地球上經歷的冰河時期就是例子。
最後總結一下,即使天文學家在宜居帶發現了與地球相似度99.9%的類地行星,恐怕也和地外文明沒有多大的關聯。
刁博
首先我們需要解釋一下地球相似指數這個概念。當人類意識到我們的太陽是宇宙當中非常普通一員的時候,而每顆恆星周圍都有可能有行星的時候,便猜想和地球類似的行星也應該是在宇宙當中普遍存在的。為了確定這些行星和地球是否相似,科學家們就提出了一個叫做地球相似指數的因子。它由行星的是否有大氣、表面溫度,是否有液態水等因素確定。
自從人類在1990年第一次直接探測到系外行星,到目前已經確認了大約3000餘顆系外行星,在這些行星當中,絕大多數的行星都是和我們的地球差別很大的,而有一些的確是和我們地球很接近。比如在2016年發現的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周圍的系外行星,它就處於恆星的宜居區當中,和地球的相似指數達到了0.87,或者說相似度達到了87%。
上面問題中提到的相似度98%的行星,這是當時報道開普勒452b發現時,媒體所使用的一個相似度數字。但是這個相似度的數字後來被發現是錯誤的,到目前還沒有相似度超過90%的。另外最近還發現452b行星是一個假信號,這個行星現在不存在了。
最後簡單說一下生命和文明,即使這些系外行星和地球非常相似,我們也不知道他們上面會不會有生命甚至文明,因為以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很難發現它們。這還期待於以後的探測技術。
黑洞來客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這並不是一個最近的新聞,而且一個2011年由美國宇航局發佈的一個消息。當時公佈的這顆行星叫做開普勒-22b。後來闢謠說,其實當時發現適合人居住的行星不止這一顆,而是有2700多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這是美國宇航局披露的其中的第一顆行星,而不是唯一的一顆。
開普勒計劃是從2009年開始啟動的,到2013年結束。目的就是去太陽系外發現環繞其他恆星運轉的類似地球的行星。
首先披露的這顆開普勒-22b行星,距離地球有600光年遠,它圍繞一顆已經到了晚年的恆星在運轉,表面溫度大約21度。但是還有一些信息,因為距離遙遠,科學家們沒有確切地檢測到,只能是猜測。
這些行星是地外生命存在的希望,但是因為距離遙遠,這些行星上是否真的適合人類生存,也是未知數,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具有和地球一樣的大氣層,地面的情況如何,空氣中的成分如何。而且生命在地球上的產生也是偶然事件。很可能2700多顆是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是寥寥無幾,也許它們中有生命存在,也許根本沒有。
科壇春秋精選
很可能會存在生命,但不一定形成了文明。比如人類文明的誕生,是在這個特定的自然條件下的產物,比如地月系統、比如6500萬年前,恐龍滅亡殆盡,陸地大型獵食者消亡殆盡,這給靈長類哺乳動物帶來了進化的機會。
可以說人類文明的誕生是這個自然環境選擇的必然,也可以說是每個關鍵節點環環相扣的偶然。
科學家即便找到了與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雖然上面極有可能誕生出來生命,但是否形成文明,還是一個未知數。
說起與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就不得不提及開普勒452b,這是NASA發現的一顆地球相似指數為0.83的系外類地星球,它位於該恆星系統的宜居帶中,推測上面有流動的液態水與大氣層,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6倍,距離地球1400光年。
開普勒452b公轉一週需要385天,該星球上的重力是地球重力的兩倍,如果那個星球上存在文明,可能還沒有步入到太空中吧,畢竟他們需要更先進的推進方式才能將他們送上太空,那個星球上的生物的平均身高要比地球上的矮。
開普勒望遠鏡於2009年3月升空,目的就是觀測更多的星球以及搜尋類地星球、系外星球,如今,開普勒望遠鏡已經發現了2300餘顆行星候選者,其它望遠鏡也有發現,這樣的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了5000顆行星候選者,在這5000餘顆候選者中,已經確認是系外行星的有接近1300顆,在這1300顆被確認的系外行星中,共計有21顆是位於宜居帶中的岩石質星球,也就是類地星球。
正如開普勒452b一樣,雖然這21顆類地星球可能已經誕生出了生命,但是否形成了文明,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