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宋朝都城卻易攻難守,開封有這不利條件,宋朝皇帝為何不遷都?

周志群


1.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拱手送與大遼國。我們看燕雲十六州的地形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勢,又對開封形成合圍之勢。就如在解放戰爭中,平津戰役所用的戰略一樣,取得很好的效果。就相當於在臥榻之側,他人在酣睡,隨時可以攻打,又隨時可以撤退。開封地區根本沒有任何屏障及戰略縱深的緩衝帶。

2.開封屬於華北平原地區,屬於一覽無餘,無任何地方可以倚仗及防守,更加利於大遼,大金,蒙古等少數民族政權的鐵騎騎行千里,如秋風掃落葉般攻城守地。

3.作為西北狼西夏國,陸地可以從陝西出發,經河套草原進入甘肅,到山西直插河北省,威脅開封。可以從黃河中下游順江而下,可以直達開封府附近。基本上東北,西北,黃河等三面都可以進攻開封府。

4.宋太祖趙匡胤本來就是被兵變擁立為王,對於軍權與軍隊的掌控權集中於一手,開展“杯酒釋兵權”後,宋代的國策是“重文輕武”。那就麻煩了,軍隊軍費撥給不夠,軍隊歸攏集中,軍隊升遷空間小等方面原因,造成軍隊戰鬥力不強,都只會用“會盟”“賠款”的方式去解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方式。那即使首都設不設在開封,其實結果都是受到的威脅一樣的程度。

為什麼不遷都呢?

1.宋太祖趙匡胤是有想法遷都的,但畢竟不是宋朝剛剛建立那會,就很容易。為什麼容易?因為大家打江山,分田分財富,人脈的建立都還沒有成熟,遷都將會在哪個時候最容易。可是在趙匡胤晚期,不管是宋太宗趙光義為主的第二大當家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派系,隨時可以披上皇帝外衣的實力。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會同意。

2.即使到了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這些皇帝的手中,打架打不過大遼、西夏等國,又可以割地賠款。養成享受而不離都的感受。而且當時宋代的經濟文化達到最高與鼎盛的時期,社會階層的結構及關係都非常成熟,更加無法遷都。

3.雖然宋代未遷都,但它竟然有四個陪都。宋朝共有四個京城,分別是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作為宋代皇帝隨時可以更換地方的基礎。也作為被攻打進來佔領開封后,在做好的代替準備。

個人看法,請關注並評論。


歷史伴讀小二


北宋選擇開封為都城,因為北宋承接以開封為都城的後周繼承大統,而經過後晉、後漢、後周三朝為都城,開封經濟繁榮、商業發達,人口超過百萬,但開封乃四戰之地,無險可守,太祖趙匡胤曾考慮過遷都,並考察過長安、洛陽,但出於種種考慮,最終沒有成行,而後陸續設立四大京城,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陽),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


第一個原因,是和北宋軍制有關。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在武將們的擁戴下,登基稱帝,建立宋朝。此時,距離唐朝的滅亡,僅僅過了53年,短短的53年中,中原地區經歷了5個朝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史稱“五代十國”。

從唐代中期開始,藩鎮割據就一直是懸在中原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各節度使尾大不掉,擁兵自重,屢屢叛亂。

為解決這個問題,北宋建立了一套獨特的軍事制度。北宋時期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其下軍權由三個機構分任。樞密院為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為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地分屬三衙的禁軍,事畢皆撤銷。兵力的配置上,宋朝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紮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這就是“內外相維”。

簡單說,就是天下精兵聚於京師,由皇帝直接掌管,為禁軍,日常的操練,演習,由禁軍教頭充任,如《水滸傳》的80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教頭看起來位高權重,但實際無法調動一兵一卒。而將領在平常是無法領兵的,戰事來臨,武將憑藉皇帝詔令和虎符,領取兵力,掛帥出征!



這樣的軍制下,開封周圍的開闊平原,駐紮了全國的精兵,這種情況下,除了開封周圍的大片平原,沒有其他的都城,能容納這百萬雄師。

開封府商業繁榮,鼎盛時期,人口達到150萬,加上週邊集結的軍隊,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集中,依靠的是開封便捷的航運。大量的糧食沿著運河從各地運來,保證這座超級城市的正常運轉。

多有疏漏,歡迎斧正,關注一下,一得咖啡與茶,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一得咖啡與茶


這個問題問的好,你以為開國皇帝不想遷都啊?其實他也想,只是因為他弟弟的私心,最後才沒有遷都成功而已。你看看他把祖墳都埋到了靠近洛陽的地方了,而且還多次去洛陽,並稱洛陽為西京。

開封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說當時是非常優越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皇帝在此處建都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地處平原地帶,四面八方無險可守。

當然建都也不能只是考慮守的問題,其實發展才是第一要務,如果守著一個小地方,沒有發展空間,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開封地處平原,發展空間大,要不然,開封城也不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啊!

綜合考慮,在開封建都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後來的國力強盛以後,忽略了防禦的問題,如果一直像北宋開國初期那樣防範的話,也不會出現宋徽宗和他兒子被虜的事情了!


宋韻茶香


開封地區地處中原方便控制全國,而且又是糧食生產的主要地區,還有運河通過,可以提供大量的南方糧食供給,這樣了就可以多養部隊啊!在那個時代部隊多了也是軍事優勢啊!


蜀山劍張海峰


不還是比較舒適,自認為金人發不過來,最後打了過來的時候才開始慌,不過已經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