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爆發軍事衝突,特朗普為什麼遲遲不肯批評俄羅斯?

衝擊時評



G20峰會即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舉行。在此次峰會上特朗普將有幾場重量級會晤,其中就包括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晤。本來這次會晤早該在11月11日法國舉行的一戰結束紀念活動時舉行,但由於雙方都沒有明說的原因才推遲到阿根廷峰會期間的。如果此時特朗普譴責俄羅斯的話,與普京見面時肯定尷尬。俄烏海上衝突事件也不一定要急在一時,給會晤留點好的氣氛,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要知道,他們雖然都是一國之首腦,但他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是要面子的。況且,姑且不論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單就此次俄烏海上衝突事件來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難道烏克蘭就沒有一點責任?再者,全世界都知道特朗普崇拜普京,他早就想和普京會晤,以便商議他認為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問題。難道要讓他再推遲會晤?顯然,特朗普這次的做法還是比較理性的。


關於特朗普該不該嚴厲譴責俄羅斯的問題,我覺得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在聯合國安理會上黑莉已經代表美國政府對俄羅斯進行了譴責。為什麼一定要特朗普出面呢?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並不會親自發聲,所以,也沒有必要對特朗普求全責備。況且,在即將會晤的前期,避免過分刺激對方也是外交禮儀的常識。再者,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衝突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幾年經歷的衝突事件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了,克里米亞問題、烏東分離問題都比此次事件嚴重的多,西方國家對此也是習以為常了。西方國家對這次衝突事件發聲普遍不嚴厲,比如歐盟,在俄烏衝突事件發生後,歐盟首先發出的聲音是要求雙方剋制,也並沒有一邊倒的譴責俄羅斯。況且,特朗普對克里米亞問題有他自己的看法,只是作為美國總統,他沒法直接表態而已。


在特朗普和普京今年7月份的赫爾辛基會晤之前,在談到克里米亞問題時,特朗普也沒有批評俄羅斯,而是把克里米亞問題歸咎於奧巴馬的“不作為”上,言外之意頗有甩鍋之嫌。特朗普也是個明白人,他對俄羅斯的分量自然也是心中有數。以俄羅斯的體量和軍事能力,已經到手的克里米亞誰還能再奪去?如果因為這件事情美國和俄羅斯老死不相往來的話,那能現實嗎?其實特朗普在心裡很想將克里米亞問題這一章早點翻過去,只是因為美國在價值觀上的定位沒辦法直說而已。所以,特朗普在他的推特上只是說了“不喜歡俄烏衝突”這句話。要知道,美國本來就是現實主義國家,而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那就更現實了。與美國利益不大的事情,特朗普能不問的話,他才不想太深介入呢!

而單就11月25日發生的俄烏亞速海衝突來說,現在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俄羅斯挑起的,也有的說是美國和波羅申科合謀的,更有一種說法是波羅申科為了大選所導演的“苦肉計”。至於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估計誰也說不清。也許只是多種因素湊在一起造成的巧合而已。而對這起衝突事件的孰是孰非問題,俄烏雙方也是各執一詞。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雖然開火有點過分,但也並非毫無道理。而站在烏克蘭的立場來說,它並未承認克里米亞的公投有效,那它到刻赤海峽也是理所當然。既然這樣,那就只好用武力解決了。派了三艘小船去被人揍了,能有什麼好說的呢?而且連還擊也沒敢。讓同情烏克蘭的人都感覺窩囊。我估計特朗普心裡可能也是這樣想的。


卞競婉


我認為,特朗普遲遲不肯批評俄羅斯與特朗普的政治取向有關。

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後,就被爆出了“通俄門”。我認為“通俄門”有較大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它並不像美國政府內部所說的——是特朗普要出賣美國。而是特朗普想聯合俄羅斯來共同對付中國,就像當年美國通過基辛格訪華,緊跟著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並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然後中美開始了蜜月期,來共同應對當時的蘇聯。當然為了與俄羅斯合作,那麼美國必定會讓渡一些利益給俄羅斯。美國內部反對特朗普的人就抓住這一點來抨擊特朗普,從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中國崛起的速度太快,美國時時刻刻都感覺到威脅,但是現在美國鋪開的攤子太大,加上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導致美國在對付中國的時候力不從心,急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持,俄羅斯就是特朗普選中的一個。但是,特朗普的這個決定卻遭到政府內部很多人的反對。理由很簡單,美國這麼多年一直在聯合歐洲對付俄羅斯,現在已經把俄羅斯整的奄奄一息了,整個俄羅斯的GDP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廣東省,前一段時間,網上也爆出,俄羅斯的航母出現問題,它都沒有經費去修理。這個時候,美國要過渡利益給俄羅斯,那麼在這之前的那些年,美國所做的努力不全白費了?還有就是歐洲各個國家也不同意啊。俄羅斯強大起來了,首先感覺到威脅的就是歐洲各國。

所以國內國外的雙重壓力,導致特朗普的聯俄抗華政策沒有得到實施,但是特朗普應該是還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方向,所以他在最近的俄烏衝突上沒有批評俄羅斯。


草原野馬2018


11月25日,三艘烏克蘭軍艦強闖克里米亞。而在此時,俄羅斯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在警告驅離無效之後,果斷採用的撞擊與開炮的方式強行攔截烏克蘭軍艦。

在四小時內衝突進一步惡化,烏方有兩艘裝甲炮艇馳援,俄方也派出了蘇二五等攻擊機。在此時,歐盟各國都在呼籲俄兩國冷靜下來,順便在抨擊一下烏克蘭的波羅申科,你究竟想幹嘛?但是特朗普此時很淡定,他表示去tmd中美大篷車

並且特朗普早就看穿了波羅申科的險惡用心。畢竟普京在11月14號剛去了趟克里米亞,11月25號烏方軍艦,這就是來挑釁了,並且他要是走到靠近烏克蘭的那方面,俄羅斯其實沒多大反應,畢竟亞速海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公海,而烏克蘭在亞速海沿岸,它也是有一部分領土的,但是烏克蘭這次走的卻是靠近俄羅斯的方向。

所以此次事件理虧的是烏克蘭。而目的也就是波羅申科想要為自己獲得競選資本的險惡用心。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現在的烏克蘭是一個十分可憐可嘆的悲劇國家。本來好端端的國家,跟俄羅斯關係親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還算不錯。那些反對派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打著民主的旗號奪取了烏克蘭政權,從此烏克蘭進入動亂衰敗時代。

過去在親俄政權的領導下,俄烏兩國並沒有發生領土爭端,俄羅斯沒有支持烏克蘭東部地區的獨立。後來發生的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烏東部地區戰亂,都是現親西方政權造成的。

現在的烏克蘭是美國主導的北約圍堵,威脅,擠壓,剿滅俄羅斯的馬前卒和橋頭堡。烏克蘭如果成為北約的一員,他就是一個替死鬼和屈死鬼,永遠不得安寧。他又熱切期盼加入歐盟,可惜又是個窮鬼,他是想去揩油的,不能給別國帶去一頂點好處,歐盟怎麼會痛痛快快放進去。

美國本想讓鳥克蘭軍艦去俄海域鬧一鬧,給俄羅斯製造點麻煩,沒成想俄羅斯下手又快又狠,連人帶船全部拿下,一點面子不給。

一個弱者去侵犯一個強者,即使捱打也不會被同情,只會被人譏笑和冷待。

這麼不經打的烏克蘭海軍,怎麼會打動特朗普的心。讓特朗普失望到都不想替烏克蘭開口說話。理也不佔理,又敗得一踏糊塗,沒吃到麩子又挨一磨棍,自作自受。


teacher.fan


特朗普已經對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爆發的衝突進行了表態!11月26日,特朗普在華盛頓接受採訪時表示,刻赤海峽衝突讓他不喜歡,歐洲國家在積極處理此事美國會給予支持。可見,特朗普的表態不偏不倚,既沒有批評俄羅斯,也沒有聲援烏克蘭。那麼,特朗普為何遲遲不肯在刻赤海峽衝突事件上批評俄羅斯呢?主要原因應該有四點:

第一,特朗普看出了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險惡用心”。

11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克里米亞。11月25日,烏克蘭派遣軍艦硬闖刻赤海峽。為什麼這麼巧?事實上,這一次刻赤海峽衝突,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有私心。波羅申科在普京訪問克里米亞的敏感時刻,挑起俄烏關係對立。接下來,波羅申科以對俄強硬的姿態出現,提升支持率,以便為贏得2019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加碼。特朗普看似狂妄,實則“老奸巨猾”,怎麼可能看不出波羅申科的“險惡用心”,自然不願意為烏克蘭出頭。

波羅申科與特朗普

第二,特朗普一向對俄羅斯態度曖昧,何況這一次刻赤海峽衝突錯不在俄羅斯。2014年之前,刻赤海峽屬於俄羅斯與烏克蘭共管。2014年,俄羅斯奪回克里米亞以後,控制了全部的刻赤海峽。已經過去了4年,烏克蘭第一次派遣軍艦強闖刻赤海峽。上文提過,這是烏克蘭總統別有用心。烏克蘭軍艦挑釁在先,俄羅斯海軍還擊在後。特朗普一向對待俄羅斯的態度很曖昧,並不願意過度得罪俄羅斯。在這一次刻赤海峽衝突中,俄羅斯沒什麼可指責的地方,特朗普也不願意得罪俄羅斯總統普京。

特朗普與普京

第三,特朗普沒有精力處理烏克蘭與俄羅斯這一次衝突。最近一段時間,特朗普的精力都被中美洲“大篷車移民”所困擾。目前,已經約有7000名“大篷車移民”聚集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11月26日,已經有大批“大篷車移民”試圖翻越美墨邊境圍牆,強行進入美國。最後,美國邊境軍人用催淚瓦斯將非法移民趕出了邊境。如果“大篷車移民”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一批又一批的非法移民將會“淹沒”美國。在此情況下,特朗普哪裡有精力管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

試圖強行進入美國的大篷車移民

第四,特朗普希望歐盟出面解決該危機,美國“坐收漁翁之利”。針對刻赤海峽衝突,歐盟方面做出表“希望俄羅斯保持刻赤海峽自由航行”、“絕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非法佔領”;北約方面這樣表態,“今天在亞速海的危險事件表明,俄羅斯侵略企圖是開放的!”。也就是說,歐洲方面在積極處理刻赤海峽衝突,儘管歐洲的屁股是朝向烏克蘭。特朗普上臺之後,一直對歐洲各國在北約框架內繳納的軍費過低而不滿。這一次,歐盟與北約已經開始處理,特朗普自然也樂得袖手旁觀。所謂美國會給予支持,恐怕是想“坐收漁翁之利”,最後做歐洲、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裁判者。

歡迎大家討論,對於此次刻赤海峽衝突,特朗普最後會不會充當裁決者?


美國觀察室


近日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刻赤海峽衝突引發了世界觀注,烏克蘭甚至在國內實行了戰時狀態,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但據個人觀察,這一事件的整個過程好像只有烏克蘭的波羅申科在上竄下跳,除歐洲個別國家發聲之外,世界其他大國幾乎沒有多大動靜。



目前烏克蘭的被扣人員已經承認這是烏方上層的故意行為,其主要目的一是在烏克蘭國內製造緊張氣氛,實行戒嚴,從而影響即將到來的烏克蘭大選,改善波羅申科的不利局面,甚至有可能借機推遲大選;二是引發國際關注,從美歐獲得更多的支持,給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


但沒想到波羅申科的牌打錯了,俄羅斯在打擊烏艦,扣押船隻後便不再搭理波羅申科,波羅申科試圖聯繫普京一直沒有結果,普京也沒有明確表態。

好像配合普京一樣,特朗普也沒有對此事明確表態,只是有美國即將離任的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出現對俄羅斯提出批評。個人認為,特朗普這樣做無非是不想開罪普京,因為一方面他對普京有好感,不想深度捲入烏克蘭問題;另一方面,特朗普即將與普京會晤,雙方有多個問題要談,特朗普不想破壞會談氣氛。


姜運倉


俄烏海上衝突,網友們一邊倒支持俄羅斯,總覺得背後是美國。

偏偏特朗普靜悄悄,但歐洲國家都發聲了,要將問題提交安理會。

俄羅斯的侵略行徑,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東歐、波羅的海國家甚至北歐。尤其挪威和瑞典、芬蘭,中立的立場幾乎都被打破,破天荒地邀請北約軍演,瑞典200年中立國地位被放棄,緣由是俄羅斯的擴張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事變對歐洲產生了重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原本烏克蘭是俄羅斯與東歐最大的緩衝國,東歐與波羅的海各國真正擺脫蘇聯控制才不到三十年,卻是歐盟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東歐的崛起對歐盟乃至國際事務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原來的西歐從冷戰時期的前線國家直接變成了後方,導致軍備鬆懈,德國的飛機和坦克力量衰弱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站在東歐、波羅的海國家和北歐國家立場看,俄羅斯打破了該地區和平的夢想,俄羅斯重新變成一個咄咄逼人的帝國。而西歐軍備懈怠已久,只能依靠美國的力量與俄羅斯抗衡。

站在烏克蘭立場上,俄羅斯簡直是欺人太甚,佔了領土不說,是徹底將烏克蘭東部發達地區內陸化,強行剝奪了航海權。

作為亞速海的沿岸國,俄羅斯是想徹底扼住烏克蘭的脖子。烏克蘭無非表達一個姿態,俄羅斯卻痛下殺手。這種蠻橫無理的態度必將激化大半個歐洲與俄羅斯的矛盾。烏克蘭在2003年和俄羅斯簽了亞速海條約的,當然,偉大的俄羅斯也信誓旦旦的在條約中承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領土。還不是說撕就撕。

綜上,佔領克里米亞,俄羅斯得罪了大半個歐洲,以波蘭、捷克、挪威、瑞典為首的東北歐國家將在國際社會上對俄羅斯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北歐各國,雖然人口少,但非常富裕,國際政治影響力極大。

特朗普只對美國優先感興趣,躲在歐盟背後省點力。


鷹的家園


對於此次的羅剎和烏克蘭的海上意外衝突,整個西方都對此保持了低調評論,似乎有點出人意料。






其實如果你仔細的一琢磨,就會看出其中的內竅來。此次的烏俄刻赤海峽意外衝突,如果把控不好,就會形成烏俄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這樣的後果,是西方所不敢承擔的!我曾經N次說過,羅剎可不是信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謙謙君子,而是一個眥睚眥必報、眼牙必還、脾氣暴躁的好鬥壯漢!惹惱了它,它可是什麼事都會做得出來的!


而此次的烏俄的海峽意外衝突,如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如既往的對羅剎進行強烈抨擊。那麼,就意味著西方公開的向羅剎宣戰——作為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常規和核軍事力量的西方和羅剎,這樣的後果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

所以,即便是整個西方對羅剎都是十二分的厭惡,但對此次烏俄刻赤海峽意外衝突,都出奇的表示了剋制。而特朗普,這傢伙本身也是一個普粉,於公於私,在此次烏俄意外衝突事件後,也是表示了剋制。


孤獨的人209381559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艦在克里米亞東部刻赤海峽爆發軍事衝突,特朗普就此事件為何遲遲沒有對俄羅斯發難……


首先,俄羅斯艦艇在克里米亞刻赤海峽對烏克蘭軍艦進行打擊談不上是軍事衝突。因為烏克蘭艦艇是處在放棄抵抗的態度上,只是俄單方面對烏克蘭艦艇進行警告性炮擊。畢竟是烏克蘭的艦艇進入了俄羅斯的領海,並且是在俄軍方一再發出警告的情況下……

可以肯定特朗普的態度肯定是站在烏克蘭一方,也只有歐美西方國家和北約給烏克蘭壯膽,烏克蘭海軍才敢貿然挑戰俄羅斯底線,當然,烏克蘭的總統波羅申科也是想在烏國內大選之前作作秀彰顯一下對俄羅斯的態度,來換取烏國內民眾的更高支持率。可能是沒有想到此事弄巧成拙了……



特朗普的態度也就代表著美國的觀點,美國從來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烏克蘭不像是在中東地區有美國的根本利益存在,說白了烏克蘭也就是美國對付俄羅斯的馬前卒,是給俄羅斯找麻煩的前沿陣地。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之前是一名商人,那麼他看重的永遠只是利益。如果美國的自身利益受到挑戰,相信特朗普一定會有大的動作出現……


克里米亞作為黑海的重要海軍基地已經被俄羅斯所佔有,在黑海地區的戰略優勢烏克蘭已經喪失。烏克蘭加入北約歷程也屢屢受挫,使得美國及北約在烏克蘭牽制俄羅斯方面一直沒有大的作為。現在的烏克蘭對於歐美西方國家更多像雞肋,充其量也就是給俄羅斯製造一些麻煩……


水煮老牛慢火燉




烏克蘭軍艦與俄羅斯在刻赤海峽海峽的衝突,成為世界輿論的熱點,美國政府在聯大的代表黑莉對俄遞交的“譴責烏克蘭侵略刻赤海峽俄方領海”的議案拒絕通過,並進行了批判。特朗普是美國總統,按照慣例美國總統都會對敏感問題發表嚴肅講話,表明立場。特朗普只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不喜歡"。這種輕描淡寫的評論,到底是不喜歡誰?

(特朗普做出心形,希望波羅申科表忠心,波氏毫無反映。)

△特朗普的不喜歡應該是說給波羅申科聽的。

特朗普在參加今年的G7峰會時期說過:“克里米亞本來是俄羅斯的!“引起美國國會、盟友和美國媒體的強烈不滿。特朗普既然界定了“克里米亞的性質“,你烏克蘭還象個無賴事隔4年重新挑釁俄羅斯,是要逼著美國綁在烏克蘭馬車上嗎?烏克蘭既然無能為力,特朗普當然不希望烏克蘭挾持美國,遲遲不對俄羅斯展開批評很正常。


△特朗普不喜歡美國國會、軍政府挾持自己。

特朗普的個性獨立特行。黑莉的聯合國表態代表的是美國反俄的立場,是政府行為,不一定代表特朗普。美國的反俄上下一致,特別是特朗普“通俄門“調查沒完沒了,特朗普相當反感,但又無可奈何。

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特朗普一直曖昧,除了英國間諜門中毒事件,他發表了對俄攻擊言論,再基本找不出第二例。特朗普在這一事件中,基本表現的是他的“實用主義“:一是特朗普為表示支持鐵桿盟友英國;二是他上臺之後倒行逆施削弱了美國的領導能力,測試一下到底還有多少盟友跟隨。三是為中期選舉的需要。籠絡國內的反俄勢力,改善一下自身的形象,為自己和自己的政黨拉選票。


特朗普不喜歡烏克蘭在節骨眼上破壞自己改善美俄關係。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會議期間,成功阻止了“雙普"在巴黎愛麗捨宮會議上的單獨會唔。特朗普極為不滿,拒絕參加接下來的和平會議,沖沖返回美國。

11月底12月初,G20峰會將在阿根廷舉行,美俄首腦己經敲定了正式會唔的細節。美俄兩國要商談的事務太多,中導問題、中東局勢問題、東歐局勢問題、經濟外貿問題、石油輸出問題……,無一不讓“雙普"頭疼。特朗普當然不希望在這節骨眼上讓烏克蘭破壞了“千年等一回"的時機。特朗普如在此時批評普京,必然破壞接下來的會談氛圍,說不一定俄羅斯氣之下,拒絕會談。


世界事務,美國需要俄羅斯的參與,俄羅斯也需要美國的“配合"。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執行的實用主義,損害美國利益的事,特朗普不幹,烏俄衝突對當前的美國毫無利益可言,特朗普是商人,可不管什麼美國戰略長遠利益的宏偉藍圖,畫餅充飢無意義,眼前的直接利益才是考慮的第一要務。烏克蘭攪局,這才是特朗普不喜歡的,也是他遲遲不肯批評俄羅斯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