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湄公河有多少種魚類?果敢有多少種動物?

緬甸寶貝


緬甸湄公河有多少種魚類?

在湄公河下游流域(中國和緬甸之外的下游 4 個國家)的農村部分生活的人們,主要的蛋 白質來源,是魚和生息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如果除去臨海的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來看,在流 域幾乎所有地區,淡水魚的消費率都非常的高。在這裡,我們可以從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MRC)實施的戰略性環境評估中的 Fisheries Baseline Assessment Working Paper(ICEM 2010),大致瞭解一下湄公河的魚類情況。

湄公河流域魚類的多樣性

根據覆蓋世界 204 條河流,32 個湖泊的數據庫“FishBase”2009 年的登錄信息,確認到 湄公河的魚類有 781 種,僅次於亞馬孫河的 1271 種之後,其魚類的多樣化位列世界第 2 位。根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WWF)的報告、在湄公河流域,最近 10 年當中就發現有 279 種以上的新魚類種群,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熱點”。此前,在湄公 河流域,被發現有魚類達到 1200 種,目前預測,淡水魚 850 種,包括湄公河口的海水魚, 預測大約生息有 1100 種左右。另外,在 FishBase 註冊的柬埔寨洞裡薩湖的魚類有 197 種, 魚類多樣性位列世界第 4 位。附帶一下,日本的琵琶湖有 69 種,位列第 6 位。 魚類種數,包括支流和流域部分,劃分以下有 20 個區域:

從此表可以看出,不包括含海水魚在內的湄公河三角洲,在支流的頌堪河、蒙河、 錫河(以上在泰國境內)、上丁-桔井間的湄公河干流、公河、斯雷博河(以上在 柬埔寨境內)中,魚類非常多樣化。湄公河魚類多樣性,在支流中比率非常高。

出處:

http://www.mekongwatch.org/platform/bp/chinese1-3.pdf

果敢有多少種動物?

果敢新聞網(guoganxinwen.com),果敢志:根據動物學區劃,果敢屬於邊緣熱帶森林~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區。考察採訪得知,在200~300年前,這裡的天然植被,還是茂密的原始林區和蒼莽的天然草原為主體,地曠人稀;是大象、野牛等大型野生動物棲息地,“老象塘”、“象滾塘”、“打象巖”、“大牛場”等,因此而得名。在50~100年前,江河谷地林區和中山林區,比現在的保留更為原始,還是老虎、豹子、老熊、馬鹿、野豬等次大型野獸出沒棲息之區,至今芒羅一帶,還流傳著當年老虎咬人的傳說;“馬鹿水”、“熊掉巖”、“豹子洞”等,也因此而得名。後來,由於戰亂、毀林開荒、野火燒山、盲目採伐、罌粟炸地等歷史人為活動加劇,原始生態植被銳減,大型、次大型野生動物,因為失去生存條件,已不復存在。至今仍有出沒或棲息報告的野生動物情況,分述如下:

走獸類 有馬鹿、黑熊、草豹、金錢豹、野豬、山驢、岩羊、麂子、破臉、九節靈、長臂猿、青猴、黃猴、灰猴、蜂猴、香貓、水獺、旱獺、野貓、狐狸、飛鼠、松鼠、老鼠王、竹鼠、白肚皮老鼠、翻手老鼠、黃鼠狼、豪豬、野免等。
爬行類 有蟒蛇、巨蜥、黃咀巴蛇、穿山甲、大綠蛇、眼鏡蛇、青竹標蛇、挽手蛇、爛葉子蛇、紅脖子蛇、馬鬃蛇、脆蛇、水蛇、蜈蚣、蠍子、老抱手、烏龜、螃蟹、青蛙、蟾蜍、牛槓蟲、旱螞蟥等。
飛禽類 有白鷳、康雞、島過雞、野雞、麻雞、孔雀、禿尾、小黃斑、大灰斑、大綠斑、烏鴉、鵪鶉、長尾巴雀、鷂鷹、野鴨、鷓鴣、金絲花眉、老水牛畫眉、小長尾、箐子花眉、鐵鏈蓋、秧雞、鸚鵡、啄木鳥、布穀鳥、雀老王、春雀、老鸛、爹爹找喂、爹吃點點、麻雀、水老娃、蜂鳥、黑頭公、河鷗、白鷺、小谷雀、陽雀、鷗綠等。
昆蟲類 有大掛蜂、巖峰、小掛蜂、鍋蓋蜂、酸蜂、馬蹄蜂、草蜂、蜜蜂、七里蜂、大土蜂、黃腰蜂、葫蘆蜂、夜蜂、葉子蜂、酸螞蟻、響螞蟻、黑螞蟻、白蟻、細黃螞蟻、屎殼郎、牛翁、小奔頭、蒼蠅、蚊子、辣叮子、臭蟲、紅木蟲、蚯蚓、竹蟲、蟋蟀、黃蟲、榿木蟲、熱谷蟬、高山蟬、彩蝶等。
魚 類 江河天然魚類有黃殼魚、蛇魚、老黃面瓜魚(江豚)、馬頭魚(河豚)、細鱗魚、老虎魚、白魚、糠魮魚、黃膳、花通、泥鰍、沙鰍等。
生態分佈 上述各類大小動物,並非廣泛分佈,多數棲息出沒於沿江沿河林區,或中山林區,或中山灌叢草原。魚類,主要保留於江河。目前,走獸類,以野豬、麂子、猴子為多;爬行類,以各種小型蛇為多;飛禽類,以野雞、麻雞、畫眉、斑鳩、鷓鴣、黑頭公為多,烏鴉、麻雀,仍有局部保留;昆蟲類,多數保留,其中巖峰僅在慕泰河上游火燒巖、仰況大壩,保留3個點10餘窩,其他各地已未見保留。
出處:http://guoganxinwen.com/kokangnews/2016-01-03/198.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