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女真沙漠軍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下面說的話,可能有些刺耳,但拆除導彈現在看來未必是正確的。
首先我們要問問,為什麼遼寧號,也就是瓦良格號要裝備玄武岩導彈?
這是因為採用滑越甲板的航母,戰鬥力不足以和美國的彈射航母抗衡。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為例,最多搭載42-52架艦載機:12架蘇-33戰鬥機、12架米格-29K戰鬥機或12架蘇-25攻擊機,15-18架卡-27直升機。
拋去直升機不談,固定翼戰鬥機只有24架。
而美國小鷹號航母艦載機有82架,固定翼飛機超過70架。
雙方艦載機又差不多3倍的差距!!
因為瓦良格號採用滑躍起飛,戰鬥機負載較小,航程也短。
所以,無論艦載機的數量還是質量,瓦良格號是不能和同時代美國航母抗衡的。
迫於無奈,這才裝備了12枚射程可達550公里的玄武岩導彈。
說白了,玄武岩導彈就是彌補艦載機的弱勢,最大程度拉平差距。
導彈可以先發制人,攻擊敵人軍艦,減少艦載機的任務。
同時,即便艦載機被擊落大半,航母有了導彈就有一定打擊力。
為什麼這麼搞?
不是蘇聯人是傻蛋,實在是不得已為之。
如果艦載機足夠強,誰會殺到浪費這麼多甲板空間去裝備三不像的導彈。
自然,我們的遼寧號拆除所有導彈,目的是單純作為航母使用,但這就削弱了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
誠然,這些導彈可以由航母戰鬥群的驅逐艦來發射,但試問驅逐艦能有多少?他們的主要作用應該是戰區的防空和反潛。
個人認為,瓦良格航母不應該隨便拆除導彈,拆除了也可以裝上我軍最新反艦導彈。
當然,瓦良格屬於特例,我軍新一代自研航母就會解決艦載機問題,根本不需要搗蛋了。
但就瓦良格來說,導彈還是必須的。
薩沙
讓大家看看到底花崗岩有多大!
下圖為坐落於天津航母公園的“基輔”級航母的花崗岩導彈的近照。
艦首拍攝的雖然不是全景,但也很全了
駕駛室拍攝的照片
花崗岩導彈的彈藥艙
雖然是一名艦艇兵,以前只見到過現役艦艇最大的馬基斯特導彈,以為就相當大了,但看到花崗岩以後還是為之震撼。
這也忒大了,好像這也是當時蘇聯的一種特色。美軍航母在同一時期還沒看到過這種操作。
這麼大的空間對於航母來說確實也是一種浪費,假如航母都要自帶反艦導彈的話我們就還考慮一個問題了?航母戰鬥群中的驅護艦編隊,前廳編隊,戰鬥機編隊他們負責什麼呢?
歡否
中國海軍的遼寧艦,由於艦體購自烏克蘭的瓦良格,到達中國時,只是一個艦殼,在原設計中,它在飛機甲板前部12單元SS-N-19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
SS-N-19反艦導彈為世界上最大最大的現役反艦導彈。但是在改裝過程中,我們把它拆除了。究其原因,正如其它人所說的那樣,我們接受了西方的觀點:航母為艦載機的平臺,不是導彈發射平臺,它對於我們就是無用之物。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我們無法使用。我們獲得的並非完整有系統,只是艦體上的垂髮系統結構,完整的發射系統沒有安裝完畢,而且也沒有任何射控系統,原艦的所有雷達系統都沒有安裝,改裝時全面換成國產品。不管國產品性能如何,它與SS-N-19反艦導彈之間,無法進行協作。
如果想讓遼寧艦使用的話,我們就需要打俄羅斯採購全套系統,從雷達設備直到導彈,可是俄羅斯也不可能向中國出售SS-N-19反艦導彈及其系統,這款裝備在俄軍中也是機密級,服役多少年了,也沒幾張照片公開。 我們也沒有必要特意自行開發一款可用的導彈,它的原設計思路是俄式,我們為什麼要接受?我軍的作戰理念與俄式不一樣,比如:“飽和攻擊”理論,我們也一樣有類似的,但絕對不一樣。
我們僅僅為填補空缺位置,去專門開發一個武器系統,那不是證明我們有多聰明,而是我們有多不理智!
南國軍情
中國在改造、改進遼寧號航母期間,原本裝有的12管SS-N-19(蘇聯代號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器。
也許有讀者問:為什麼要拆掉遼寧號航母上的大威力武器呢?
首先,遼寧號航母來到中國時,其P-700導彈只有一套發射器的空殼而已,沒有導彈也沒有火控設備,拆除理所當然。
它的位置,就在下圖兩個艦載機起飛位置的中間。
其次,更重要的是,由於蘇聯在艦艇設計上觀念陳舊的影響,蘇聯設計相關航母時,決定在庫茲涅索夫海軍上將號上裝備強大的、類似巡洋艦的攻防武器系統,包括位於飛行甲板前部的P-700導彈垂直髮射器 —— 它們實際上有礙於航母發揮最大戰鬥力,被拆掉反倒更有利發揮遼寧號作為航母的最大作戰能力。
具體而言,這些發射器,位於艦載機起飛的跑道動線上,發射導彈時艦載機起飛作業必須中斷。
這些導彈,不但干擾飛機起降,還佔據了本來就不夠大的蘇聯航母甲板空間,導致調度飛機較為不便。此外,對機庫、油庫等空間設置也非常的不利。
P-700導彈還需要複雜的電子探測系統來配合。相關艦上電子裝備包括四座位於頂部結構的Mars-Passat( 天空哨兵,Sky Watch)相控陣雷達、一座MR-710 Fregat-M2(北約代號頂板,Top Plate)三維對空搜索雷達、兩具MR-320M Topaz-2V(北約代號雙支柱,Strut Pair)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三座MR-212 Vaygach-U(北約代號棕櫚葉,Palm Frond)導航雷達。由於選擇了配備大量武器,該航母還裝上了四座搭配SA-N-9防空導彈的MR-360 Podkat(北約代號十字劍,Cross Sword)火控雷達、一座Fly Trap B航行管制雷達、DK-2/10電子戰系統。這些電子設備在艦島上必然互相干擾,導致無法同時使用,很容易延誤戰機甚至帶來致命的危險。
P-700導彈於1970年代開發,計劃取代當時服役的P-120反艦導彈與P-70紫水晶式反艦導彈。這兩種導彈射程只有100公里等級,面對1970年代後美軍超級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毫無生存能力。為有效在美軍航艦打擊圈外率先發動攻擊,蘇聯的工程師讓導彈朝大型化發展,以獲得極大的飛行速度和射程,試圖在美軍攻擊圈之外就發射導彈實施攻擊。這使得後來的蘇聯軍艦噸位為了適應武器也走向大型化趨勢。
P-700導彈一度被西方認為是SS-N-12導彈加裝改進的渦噴發動機,因此西方長期認為兩者幾乎一樣。直到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爆炸事件後,西方才看到其真容,原來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設計。之後在它基礎上發展出了相對輕巧的P-800導彈,然後發展出印度的布拉莫斯導彈。
不但遼寧號拆除了這些發射器,根據俄羅斯方面消息,在2011年時,俄羅斯涅夫斯卡設計局就提出對庫茲涅索夫號進行全面升級翻修的計劃,包括更新電子裝備與武器、拆除安裝在艦首的這些反艦導彈發射系統來增加艦內空間、提高飛機搭載量。
配套的改進包括減少上部構造尺寸以增加飛行甲板面積、徹底修復先前受損的蒸氣推進系統等,然而此計劃在數年內都沒有獲得實施。在2015年底, 消息傳出俄羅斯準備為庫茲涅索夫號展開為期2年至2年半的大規模改裝。但最終都沒有實施,主要受制於經費不足。
加特林
[花崗岩導彈只是大艦巨炮時代的延伸,已經被時代淘汰]
我們的遼寧艦前身是瓦良格號航母,和現在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姊妹艦,我們看俄羅斯的航母去敘利亞參戰,去了第一天不是起飛飛機去轟炸,而是啪啪啪導彈航母導彈發射一大堆,非常有意思。
俄羅斯的航母那名字不叫航母,叫載機巡洋艦,飛機主要作用是用來護航的,保護這個編隊的,而核心裝備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可是真要與美國航母遠海乾上了怎麼辦?首先還是想辦法靠近,靠近過程中肯定會被F-18率先靠近攻擊,這時候就靠蘇33和編隊防空保護,失去先手攻擊的機會;你靠近別人速度不比你慢啊,靠近不一定行,還會給別人放風箏拖死。還有對陸攻擊也被大大的削弱,得不償失。
而我們的航母理念學習西方航母作用,最大限度的利用艦載機擴大作戰半徑,利用艦載機的高機動性靈活作戰,因此花崗岩導彈垂髮系統佔用了航母空間,拆除將這部分改造,機庫改不了了十分可以,不然可以多上飛機改成油庫或安裝其他設備位置,這是一個無奈的決定。
即使我們想用花崗岩導彈也不行啊,俄羅斯不賣啊,我們又去根據這個位置開發那就完全沒必要了,浪費錢。碰何況我們根本不需要呢?
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
都市農夫1號
圖注:“遼寧”號航母艦體右舷武器平臺安裝的AK1030近防炮和“海紅旗”-10防空導彈系統
航母上艦載武器的配置主要由各國航母的使命任務,以及對航母作戰使用模式的差異等因素決定。
蘇聯/俄羅斯認為航母除了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平臺外,還應具備強大的自衛甚至單艦作戰能力,因而從“基輔”級航母開始,就在航母上配備了強大的反艦導彈、魚雷等攻擊型武器,讓航母(叫載機巡洋艦更為合適)像巡洋艦一樣具備很強的單艦作戰能力。
到建造“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瓦良格”號航母就屬於該級)時,雖然為提高艦載機起降能力,不再像“基輔”級那樣在甲板上佈置巨大的反艦導彈發射筒,卻將發射裝置改成垂髮,埋入甲板,使得該級航母的攻擊火力一點也沒削弱。
圖注:瓦良格航母上的反艦導彈垂髮裝置
我國的航母發展雖然晚於蘇聯/俄羅斯,但對航母運用卻有自己的認識,那就是把航母當作艦隊核心,而不是巡航導彈潛艇或導彈巡洋艦。航母戰鬥群的攻擊力由艦載機來提供,航母就是海上移動機場,為艦載機部隊服務,既不需要到前沿作戰,也不用航母提供反艦能力,所以不需要裝備攻擊性武器。航母的安全由編隊內的其他驅護艦船來負責,航母本身只負責攔截穿透多層防護網後的漏網之魚。
因而我們在改造“瓦良格”號時,就把艦艏飛行甲板下方埋入的12座“花崗岩”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發射裝置拆除了,省下的空間用作機庫,以便多裝艦載機,進一步提升航母的作戰能力。
兵工科技
遼寧艦的前生,是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按照蘇聯當時的設想,瓦良格除攜帶艦載機外,上面的花崗岩導彈也將對美國航母造成重創,可以說,花崗岩導彈就是專門為了剋制美國航母的。但這款導彈這麼厲害,遼寧艦為何要拆除它呢?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看完你就明白了。
首先,中國目前並沒有花崗岩導彈,就算中國保留這款導彈的發射位置,也得不到補充。俄羅斯倒是有,關鍵是別人賣不賣,如果不賣,這款導彈就是雞肋的存在。即使俄羅斯肯賣,價錢也肯定不會低,畢竟是俄羅斯的殺手鐧武器,中國進口不划算。
第二,就是中國對遼寧艦進行了改裝,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了。而瓦良格還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航母,按照蘇聯時期的設定,這是一艘載機巡洋艦,這也就意味著導彈依然是其主要裝備,艦載機只是一款輔助產品。但如果變成真正的航母,則恰恰相反,艦載機才是其主要武器。
所以,結合這個原因,中國拆除了導彈發射裝置,將這部分改裝為甲板。這樣,原本屬於導彈的位置就能夠供艦載機調度與起降了。如果保留的話,會嚴重影響艦載機的作業。這樣做得目的就是讓遼寧艦甲板最大限度進行艦載機的調度工作。
雖然導彈被拆除了,但對遼寧艦的影響並沒有因此而消除。首先,就是機庫空間問題,由於這個位置本來屬於導彈,作為導彈庫,周圍肯定是有裝甲防護的。這一塊區域就不容易改裝為機庫,這也就影響了遼寧艦的載機能力。而且,這個影響也是不可逆的。
思遠軍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說說冷戰時期蘇聯的航母設計思想。
上世紀50年代,在赫魯曉夫同志的英明領導下,蘇聯走上了一條發展核潛艇來遏制美帝航母的不歸路。但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給了蘇聯人當頭一棒,於是赫魯曉夫這才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決定開始搞航母。但是赫魯曉夫同志有個強迫症,他要求蘇聯航母不能過度依賴於驅護艦的保護,要擁有強大的單艦能力,必須能夠反潛、反艦、防空並攜帶艦載機制空,以此來震懾美帝的航母編隊。
於是便有了“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誕生,這傢伙真的不能叫航母。
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不過幸運的是,當時有一個有遠見的同志,叫做戈爾什科夫元帥,他看出了這一點,於是開始到處給赫魯曉夫同志做工作,長此以往,終於,赫魯曉夫妥協了,但還是定了一些小目標,比如說先裝他個12枚重型反艦導彈和一兩百枚防空導彈。於是便誕生了褲子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算得上是蘇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但是它本身還是裝備了大量的防空自衛武器和反艦、反潛導彈。而這些武器配備所佔的空間對於寸土寸金的航母來說是極為奢侈的,尤其是SS-N-19“花崗岩”導彈的發射筒,它佔據了大量的機庫空間,進一步減少了褲子的載機數量。而對於現代航母來說,哪怕多載一架飛機所起到的作用都比那12枚“花崗岩”強。因為艦載機的任務範圍更廣,而且可以重複使用。更何況艦載機反艦能夠提高導彈射程,加上飛機本身的作戰半徑能夠攻擊更遠的目標,而擁有隱身能力的四代機對航母的威脅更大。像“花崗岩"這種要依靠圖-95進行中繼制導的導彈則完全可以打掉它的制導平臺,讓其失去戰鬥力。
與毛子相反,美帝只造“純種”航母,從不進行“雜交”。“尼米茲”們通過組成特混編隊來進行戰鬥,艦隊內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像毛子那樣,一艦扛完,又當爹又當媽,累死累活還隨時有可能把自己給搭進去。所以說庫茲涅佐夫的設計思想有著赫魯曉夫時代的深刻印記,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
我兔的“遼寧艦”前身是褲子的姊妹艦,因此存在一樣的問題,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我兔對“遼寧艦”進行了電子設備、火控系統和艦體等一系列改造,所以說現在的“遼寧艦”儘管是一艘實驗性質的軍艦,但在各個方面都已經全面超越了老舊、落後的“庫茲涅佐夫”牌打火機。
想想當年的叱吒風雲的紅海軍,如今俄羅斯艦隊的現狀實在是令人唏噓。有點傷感,不說了。
最後祝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LOKILISA
中國海軍的遼寧艦,其艦體購自烏克蘭,原名:瓦良格,該艦於1998年被中國購買,2002年3月抵達大連,隨後停放到碼頭上,直到2005年才被拖入造船廠,開始續建與改建工作,最終於2012年9月交付服役,這個過程相當慢了!這是中國第一次續建航母,雖說是續建,但是難度依然非常大,僅僅是翻譯圖紙,消化其設計理念等,即花費數年時間,也不是簡單地按原設計繼建完成,更需要按自已的需求與情況,對其加以改建,這才讓整個工程拖了7年之久。由於是續建工程,遼寧艦與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實際上為姐妹艦,在俄方的許多文件中,“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曾被稱為:載機巡洋艦。究其原因,它在飛機甲板前部12單元SS-N-19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SS-N-19反艦導彈為重型反艦導彈,原本是為航母對決準備的,它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重量達到7噸,彈長10米,彈徑0.85米,為全球最大最重的艦載反艦導彈了。它的巡航速度為1.5馬赫;突防時則可以達到2.5馬赫,巡航高度可達70米,也可選高空彈道,以增加射程,最遠可達550公里。該彈採用中段慣性制導+指令修正;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為此研發了專門的中斷制導直升機,由於彈體大,其制導系統個頭也不小,這讓其探測目標的能力相當高,最終它可以選擇以俯衝方式或以10~20米高的掠海飛行方式攻擊目標。戰鬥部為7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戰鬥部,或者500千噸TNT當量的核戰鬥部。這樣的威力足以對任何戰艦構成致命的威脅,更為致命的是,俄方奉行“飽和攻擊”理論,也就是說,會以導彈雨的方式對付目標,一次上百枚導彈將砸在美軍艦隊上,讓對手防無可防,這才是真正的航母殺手。該導彈的設計完全符合俄方的戰略戰術,自然也成了俄方的殺手鐧,也是嚴格保密的對手,其照片直到2001年才第一次公開,可是中國在改裝遼寧艦時卻將發射裝置拆除了,根本沒找俄方問一下,是否能引進該導彈的問題,原因很簡單:中國需要一艘航空母艦,而不是載機巡洋艦。原始設計中,該艦要安裝大量的武器,包括:防空導彈等等,我們在改裝中全部拆除了,僅換上了少量國產武器,水平也下降到與西方相當。 拆除的武器之中,最讓人可惜的當屬SS-N-19導彈,雖說這一位置與機庫相距較遠,但是可以換為它用,提供更多的艙室,從而為機庫擴建提供了方便。中國海軍接受西方的觀點:航母為艦載機的平臺,不是導彈發射平臺,不會考慮過度的為航母安裝武器系統。那麼對拆掉這個系統也就是正常的,所以遼寧艦與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也許從多外表上非常象,但是我們沒有簡單地複製,而是進行了大量改裝,只要進入內部才會發現,遼寧艦的變化相當大的。
Trafalgar18051021
【蘇聯的航母理念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是不一樣的,實際上蘇聯這個叫載機巡洋艦,主要攻擊手段就是花崗岩超音速導彈,而艦載機是用於防禦的。而中國接受的西方的理念,拆除了瓦良格上的導彈發射艙,改造成油庫或安裝其他設備】
中國買來的瓦良格是個空殼子,後續所有的工作都是中國自己獨立完成的,而中國在航母理念上接受了西方航母已艦載機為主要攻擊力量,快速部署,快速支援的理念。
蘇聯前期作戰思想都是圍繞核武器展開,對航母理念叫做載機巡洋艦,已反艦導彈攻擊為核心,載機主要任務是保護護航。基輔級航母開始,蘇聯的航母不但有艦載機平臺,還有強大的反艦導彈、魚類、甚至防空導彈等配備齊全,及時沒有其他護航編隊,單艦同樣具備強大攻擊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蘇聯的航母就像是二戰的戰列艦的延升,就有點像大炮改成了導彈的理念。知道蘇聯末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的出現,蘇聯人才接受了西方航母理念,而放棄了以反艦導彈為核心打擊理念思想。
而瓦良格號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他將基輔級航母甲板上的巨大反艦導彈發射筒改為了更先進的垂髮系統,就是花崗岩導彈垂直髮射倉,這樣不再影響航母甲板面積,理念是一點沒變,就是以花崗岩導彈為核心的艦載巡洋艦。
中國的航母理念接受了西方的觀念,以艦載機為核心攻擊力量,其作戰半徑將得到顯著的加強,而原花崗岩垂直髮射系統位置毫無作用,反而大大佔用了機庫的面積,只能改裝成油庫或安裝其他設備,而在我們自產的002改進航母中,則將這部分用來擴大成機庫,因此002和遼寧艦同樣大小,但是艦載機聽說可以裝載36架殲15,這提升的戰鬥效能非常的可觀。
即使我們的遼寧艦想用這個垂髮系統,我們也沒有花崗岩垂髮系統的設備和導彈不是,更何況沒有這個必要,自然要進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