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問心248
明朝的亡國是註定了的!跟崇禎有一定關係,但是這個關係不是主要問題,即使崇禎改掉他的那些剛愎自用,多疑的缺點也只不過是延緩滅國時間罷了!就像是崇禎遺囑表達的意思一樣,朕非王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一樣!
明朝的滅亡從朱元璋時期就埋下了伏筆,當時為了給寒門學子優待,免除了寒門讀書人的賦稅徭役!在朱元璋,朱棣兩朝這種情況在他們的威望個鐵腕手段下還顯得規矩,到了朱高熾時期,也就是仁宗皇帝,文武之爭開始走向高潮,武勳開始被打壓並且靠攏向文官集團,朋黨之爭出露端倪,朝堂之上文官開始挑戰皇權,逼迫皇帝,期望回到前宋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結局!仁宗皇帝在位也就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中勳貴漸漸式微,以文官為首的東林黨集團開始形成,皇帝開始被逐步架空及順從,所以在仁宗皇帝駕崩後文人為其選廟號為仁!在此期間隨著科舉的發展文人士子逐漸增多,優待寒門學子的政策被文官集團改為了所有士子,民間百姓為了躲避勞役賦稅,投獻越來越多,土地兼併也大規模的開始了!
到了朱瞻基,也就是宣德年間,文官集團正式形成,武勳只能苟延殘喘,朝堂之上一家獨大,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皇權開始被消弱,為了平衡,朱瞻基不得不放棄太監不得干政的祖制,開始重用宦官以抗衡日益壯大的文官集團!也是在這一時期,民間土地兼併開始走向高潮,邊軍衛所開始糜爛,吃空響,養私兵開始出現!這個時期被稱為文宣之治!國家開始富裕,但是賦稅卻沒多少增長!
到了英宗時期,開始重用宦官王振,經土木堡之變後,葬送了明朝大量的精銳軍隊和賢臣!武官正式開始成為文官附庸,大量邊軍開始逃離衛所,想法設法的除去軍籍,士兵開始成為軍官的奴役!明朝開始衰落!而文官集團開始發力,進一步的提升對權利的掌控,文人開始與商人相勾結,文商皆不納稅,國庫進一步的虧空,所有賦稅全部強加到老百姓及手工業者頭上!
由於文官集團的壯大,道岸貌然的偽君子的增多,民間百姓水深火熱,文人士子夜夜笙歌,皇權政策沒有文官的配合甚至出不了皇城,所以才出現後來各種奇粑皇帝,比如萬曆皇帝20年不上朝就是為了抗議文官集團的一家獨大!
到了明朝末期,隨著建真女真的興起,北方邊關告急,開始增加軍費,組建關寧鐵騎,修建長城,由於朝廷賦稅連年減少,文官武將的上下貪墨,糧餉嚴重不足,皇帝甚至自掏腰包補貼軍費,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想開商稅,對文人收稅可卻遭到全體文官士子的反對,沒辦法只能增加賦稅,百姓稅賦越來越重!這時期土地兼併基本已經完成,富地基本都流轉到了文人手中,自耕農手用都是貧瘠土地,不但要養活自己還得承擔投獻和文人身上的賦稅!自耕農開始破產!
還記得五人墓碑記嗎?就那個抨擊魏忠賢的絞文,魏忠賢就是去為皇帝籌集資金,收繳賦稅,為北方提供軍費!可是卻失敗了!在這個時期文官的醜惡嘴臉顯露無疑!在加上遇到小冰河時代,糧食大規模減產,陝西天災,農民開始破產,農民起義開始興起,李自成也就出現了,面對內憂外患,越來越少的賦稅逐漸開始拖垮這個年邁的帝國!
魏忠賢在時好歹能弄點錢財維持國家運轉,魏忠賢死後皇帝連軍費都拿不出了,而且崇禎年間天災遍地,烽煙四起,這時加稅就是自尋死路,而發不出工資軍隊譁變時有發生,沒辦法號昭大臣捐款,結果一個個自私自利一毛不拔!等到李自成攻陷北京,從京城文人處就收集訛詐了7000萬兩白銀,從皇宮只弄到不足10萬兩,這就是那個時期所謂的文人風骨,而崇禎皇帝只有一太監陪葬,葬禮也只簡單的只用了20兩銀子,文人祭拜者30餘人!清軍入關後在揚州,嘉定進行了屠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銀錢,文人也全都做了奴才!這就是葬送大明的罪魁禍首!
待你遊太原
看中國的歷史,往往都有失偏頗,不妨看看歐洲歷史。
大英帝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現在呢?當然也是強國,但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是哪一個首相讓他們沒落的?好像說不出來,他們也不是像君主那樣終身制吧?做得不好可以換,但是呢?不論怎麼樣更換首相,沒有誰可以重振雄風,重回巔峰。
但是當年他們輝煌的時候呢?不論怎麼樣換首相,他們都是非常強大的存在,
崇禎上臺時的大明,已經立國260年,如果換成人的壽命,差不多90歲了,垂垂老矣,崇禎不過是個裱糊匠,只能縫縫補補,讓這艘破船繼續前行,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清算是最長的,兩漢、兩宋都斷代了,唐朝後面皇帝好像沒多大權力,大明的276年,已經算是最長的了,即使翻開世界史,大明也不算短。
崇禎能力上可能有點差強人意,但不是王朝滅亡的主因,如果真是人的因素,那像拿破崙、苻堅、老希那樣,親手建立帝國,又在手裡毀滅的人,到底是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項羽那樣牛的人,最終不也自刎烏江?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別說崇禎了,就是朱元璋、朱棣再世,也沒辦法挽救大明,你一個九十歲的老人,你給什麼補藥能讓他不死?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不懂人性,他以為歷朝歷代那麼多忠臣義士,怎麼偏偏到他這都是“亡國之臣”,其實不然,他這朝的臣子沒那麼好,但也沒那麼壞,是他們老朱家當年的制度設計有問題,壓制人性,便宜都老朱家自己佔著,分給別人的太少了,為將也好為相也罷,是人就有所求,你不能既想讓他們賣命又不想分他們利益,對你的分法不滿意了,你就殺,玩到最後玩死自己,別人會想:算球,我傻啊,起早貪黑出生入死,保衛著你老朱家幾百萬皇子皇孫,我吃根蘿蔔都像求你似的,愛咋咋地。這叫人心不附。他的出路在哪?如果他懂人性看出問題所在,盡力的將大部分的利益捆綁到自己這輛破車上,沒準還能堅持堅持,可你要是不讓別人佔便宜,把人家都趕下車,那最後可不就是沒人幫你駕車了嗎?
信行之
我認為不是。
1、崇禎帝本來就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結果無力迴天也是理所應當的。
2、最後崇禎帝重用東林黨人這明顯是一個錯誤的決策,他讓東林黨人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3、崇禎帝本身雖然勤政,但是不但自己能力有限,而且還有無數的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拉他的後腿,最後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
當年明月照清泉
天災,…人禍…多疑…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