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愛康集團董事長曝出有些體檢公司血液不檢查就出結果的事情?體檢抽血可查出哪些疾病?

感動一句話


這個事,關鍵不在於體檢抽血可查出哪些疾病?

“抽了血,不進行檢查就扔掉,而直接出結果”,這只是一個舉例,也就是行業假體檢醜聞事實的冰山一角。

愛康集團張黎剛爆料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

張黎剛其實是舉了三個例子,比“抽了血,不進行檢查就扔掉,而直接出結果”更嚴重的是,“用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這個例子揭示一個基本事實:

體檢行業那些穿著白大衣的“醫生”很多都是假冒,或者水平很差的“狗屁不懂”的半吊子。

“醫生”既然什麼都不懂,抽血化驗、做超聲、做心電圖,等等這些檢查有何意義?

做跟不做一樣的嘛。

因此,“抽了血,不進行檢查就扔掉,而直接出結果”,對最後的結果其實影響不大。

這一“行規”,多年來普遍存在。

就此,這些年來答主不厭其煩的向我的病人警示過。

對於拿著體檢報告來找我諮詢的人,我通常直接無視那一摞體檢報告。

常規健康體檢對癌症早期發現意義極其有限。癌症早期發現依賴於特定的篩查

張黎剛的第三個例子是說,健康體檢對癌症的檢出率很低。

他稱“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既然檢出率很低,體檢公司才可以放膽作假。

實際上,通常的健康體檢對癌症早期發現意義極其有限,甚至說幾乎沒有意義。

關於癌症的早期發現,需要針對具有篩查意義的癌症類型,選擇已經研究證明具有相當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即準確率的篩查方案。

比如,X光片篩查女性乳腺癌,高靈敏大便潛血試驗和結腸鏡篩查結腸癌,低輻射CT篩查肺癌,宮頸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等。

這些篩查都經過大量研究驗證,當然針對特定的高危人群,具有各自的適應症。

比如,有長期大量吸菸,就需要肺癌篩查。

至於,是不是屬於高危人群,有沒有必要進行篩查,選擇什麼樣的篩查方法方案,需要有專業醫生來判斷,即實施,如果有需要。

反觀通常的健康體檢,不僅不能真正發現癌症,反而會產生誤導,即使出現不適,也會以“上月剛體檢過,沒有問題”而放鬆警惕,增加延誤的機會。

代謝不健康的判斷

通常的健康體檢,如果所有檢查都真刀真槍進行了檢查,意義最大的大概是對“代謝不健康”,嚴重的稱為“代謝綜合徵”的判斷。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是,人類第一殺手的心血管病和某些癌症,實際上上代謝性疾病,是代謝紊亂的後果。

早期發現這些代謝紊亂並通過健康生活方式改變或藥物加以控制和糾正,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目前判斷代謝健康的指標包括:

超重和/或肥胖

空腹血糖

高血壓

血脂紊亂,主要是空腹血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HDL-C。

常規的體檢項目中都包括了以上項目,醫生可以通過解讀相關結果,對代謝健康性,以及未來潛在的健康危害做出判斷,並給予生活上或藥物管理指導。

前提是,醫生首先要懂。而且需要建立穩定的醫患關係,便於隨訪。

這,在一般的健康體檢也幾無可能做到。


掙脫枷鎖的囚徒


終於,連你花了那麼多錢的體檢都是假的了!

事情經過:也就是今天早上事情,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曝光體檢行業醜聞:有些體檢公司做的都是假體檢,護士假冒醫生看超聲,抽血沒做檢查直接扔掉,直接出結果。

但實際上,這不是我第一次聽說這樣的體檢機構有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了!早些年就聽過一個做保險的同學跟我說過,太多的打著體檢的空殼公司存在了,收取別人的樣本,然後用最低的成本出“最正常的”結果,甚至有一些體檢公司,尤其是是一些腫瘤基因篩查等體檢公司,出的報告可以說是千篇一律,很可能就完全來源於同一個樣本一臺機器一臺電腦出來的!


最大的原因:相對於醫院,很多體檢公司都是以其本質商業性質決定了,是最大化獲取商業利益,主要會表現在流程化,服務好,抓住的最主要的是用戶體驗。但他們這些服務背後往往就是通過聘請最廉價的勞動力,如哪些不知名剛畢業醫學生、護士等;同時為了追求獲取最大的利潤,在體檢項目、檢測儀器,、使用試劑材料、批量化的體檢上做手腳,來降低成體,甚至就像董事長說的直接就把血倒掉,出結果!因為對於體檢機或者公司來說:它們根本不需要為體檢人員提供一些真正醫療實質性的服務,有什麼問題也不需要他們去診治病人,找專業的醫生對他們來說成本太高了!

實際上,體檢抽血做得好對於疾病篩查是特別重要的!

我舉個例子來說,正常抽血檢查是肯定可以大大提高發現腫瘤的端倪的,因為在一些正規的腫瘤篩查體檢中,是有一套完整的體檢流程的,首先是對體檢者家族疾病史遺傳史等背景調查,接著是血液學檢查,最後再通過影像學檢查!其中血液學檢查又主要包括一些腫瘤標誌物、生化免疫學檢查、血常規等,這血液結果有點異常,我們在相應可能發生的腫瘤位置再做一個詳細的影像學檢查判斷,實際上,對於專業的醫生,發現早期腫瘤的成功率上肯定是大大提高的!

可現實一項數據打了這些體檢公司一個大大的耳光,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的胃癌早期診斷率高達50%~70%,而我國只有10%~20%的早期胃癌發現率。也許抽的血倒掉、縮短看影像學檢查、B超診斷時間、聘請廉價甚至不專業的“護士”等,佔了其中十幾二十個%點吧!


醫學小偵探


每個行業都有它黑暗的一面,很多時候只是缺乏揭開它真面目的勇氣,感謝愛康的董事長,讓醜事露出它可惡的尾巴。我們必須承認,體檢行業是不規範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整改的。

對於體檢能查出什麼,我想說不要太信體檢機構的結果,我入職體檢在某個連鎖體檢機構,說我有甲狀腺有問題,後來去醫院一點事都沒有。我同事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體檢還一直誘導我增加檢查項目,或者鼓勵我放棄一些項目。身邊的很多同事都遇到這種情況。所以不要輕易信體檢中心的結果。

我們知道,體檢中心的工作人員參差不齊,很多人並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半路出家的。沒有足夠的專業水平和實力,怎麼敢讓我們相信呀?

體檢中心的人一直爆滿,一方面和體檢中心收費相對較低有關係,即使再低,也是暴利行業啊。另一方面是醫療資源的缺乏,很多大的三甲醫院病患都人山人海,分配給體檢的資源也顯而易見的。

關於體檢行業的醜事,類似於前不久的酒店問題,真切希望切實可行的措施,而不是隔靴搔癢,掩耳盜鈴。期待衛生局一個有力的回應。


藥學知識傳播者


這種情況第三方檢驗機構確實存在且很難從根本上杜絕,但要相信行業會越來越規範,不靠譜的檢測公司會逐漸失去市場;

通過體檢預防疾病對國家和個人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定期體檢必須重視並提倡,如果對第三方檢驗不放心,可以去正規醫院體檢的,大醫院都有專門體檢的部門,更靠譜一些的。

同時想一些不易發現的疾病如丙肝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體檢發現的,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減少肝硬化腹水肝癌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