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路遙(1949年12月2日—1992年11月17日),中國文學史上猶如流星一樣的存在,他閃耀、輝煌、卻也短暫。他42歲英年早逝,留給世界謎一樣的狀態。作為路遙追隨者,也在路遙生前與之有過深度交往,是路遙文學館館長以及路遙研究界的權威之一,厚夫。厚夫“十年磨一劍”走走停停,停停寫寫。通過走訪回憶者,多次查閱各種資料,並對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終完成了國內公開出版的第一本路遙的人物傳記。一本擁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一本能夠靠得住的人物“信史”。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日他媽”的文學

在80年代的時候,生活條件與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路遙說:“我這十幾年來吃的都是豬狗食,乾的都是牛馬活。”

可想而知,他是在多麼惡劣的創作環境中為文學而燃燒生命的!

在1991年的時候,《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路遙將消息告訴在延安富縣採訪的弟弟時,電話兩端的兄弟,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心情都很複雜。

接著路遙說他錢不得夠,需要弟弟為他想法籌借一筆錢去北京用以領獎買書等事用,無奈之下路遙的弟弟(天樂)敲開了時任延安地委副書記馮文德辦公室的門,聽了天樂的話驚呆了這位副書記,他出門去找到五千塊錢。

離開西安去北京領獎那天,天樂從延安趕到西安火車站將懷揣的5000元錢直接送到路遙手中,對路遙說:你今後再不要獲什麼獎了,人民幣怎麼都好說,如果你拿了諾貝爾文學獎,去那裡是要外匯的,我可搞不到!

最後,路遙只說了一句:“日他媽”的文學!

拿獎之後回到西安,賈平凹來向他慶祝。路遙說,你猜我在臺上想啥?賈說:想啥哩?他說:我把他們都踩在腳下了!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上世紀80年代,路遙(中排左一著淺色衣服者)、陳忠實(後排左三)、賈平凹(前排右四)、京夫(後排右三

賈平凹曾這樣評價路遙,“他是一個強人。強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優秀處,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處。他大氣,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勁用狠,他讓你尊敬也讓你畏懼。”

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路遙的生活習慣和普通人不一樣,別人的早晨通常都是從早晨開始的,而他的早晨是從中午開始的。

為了創作,他幾乎每天都是凌晨兩、三點休息,有時甚至延伸到四、五點,完全是個夜貓子,這和我們現在的某些年輕人很像,不同的是,現在的某些年輕人是在夜蒲,而當初的路遙卻是在為創作而奉獻!

路遙的飲食習慣也是他的一大陋習,他為了創作,從來沒按時就點的吃過飯,而且有時候甚至每天只吃一頓飯,這樣的飲食習慣,造就了他身體的超負荷,對於他的生命來說,損害是極其嚴重的。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1987年夏,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完全垮了,像“彈簧整個地被扯斷”,只能用腿、膝蓋的微小力量,跪在地板上把散亂的稿頁和材料收拾起來。每吸一口氣都特別艱難,要動員全身全部殘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坐下,就睡著了,打雄偉的呼嚕。

在一次突然大吐血之後,弟弟王天樂陪他急往醫院檢查,結果是,必須立刻停止工作,才能延續生命。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路遙與他的二弟、三弟。20歲的路遙。

但路遙並不這麼想。他去了趟榆林,找一位曾給王震、陳永貴看過病的老中醫張鵬舉。

經過張鵬舉的調理,病情稍微好些之後,1987年10月下旬,路遙又開始了第三部的創作。

厚夫說:“他怕像曹雪芹、柳青一樣留下半部書,留下人生的遺憾。”他認為,路遙的身上有一種“殉道”的悲劇精神。

正如路遙曾說過的:“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1992年8月6日,路遙帶了幾件衣服、簡單的洗漱用品和作協會員證坐火車到他熟悉的延安,肝疼劇烈,病倒在延安賓館。

8月12日,路遙住進延安地區人民醫院傳染科18床,檢查結果為,肝硬化腹水,伴有黃疸。延安宣傳部認為必須要向作協通告病情,但路遙堅持保密。陝西省委在7月份已正式擬任他為作協陝西分會主席,但結果還沒有最後公佈。

但消息傳開,省委很快派人來,安排他住進省城的西京醫院肝病治療中心。厚夫曾去醫院探望,見他又瘦又小,滿臉焦黑,在病床上蜷曲著,像一堆燃過了旺火的焦炭。妻子林達已在北京的中國新聞社上班。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1992年臨終前,路遙與一直護理的弟弟王天笑。

雖然有醫院的全力搶救,1992年11月17日早晨8點20分,路遙去世,享年43歲。林達於18日晚飛回西安,處理丈夫的後事。

路遙: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

路遙與賈平凹

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