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恥辱的戰役是哪一場戰役?

第一軍情


晚清的歷史近乎一部屈辱史,每場戰爭都打得很屈辱,不能揚威異域,也不能驅逐西洋。

鴉片戰爭中,清軍在主場作戰,但從湖北調兵到前線的時間,竟然比英軍從南非調兵到東南海面的時間長。此戰清軍花費軍費是英軍的兩倍。但戰局一觸即潰,在廈門、鎮海、定海、寧波、鎮江,清軍連戰連敗。精心準備的浙東反擊戰,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當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漕運被截斷,海上被封鎖,清王朝選擇了求和。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聯軍以上海為基地,三次北上,並在廣州成立四年偽政府。第一次攻佔大沽口,沿白河口到達天津郊外,清朝被迫簽訂《天津條約》;第二次北上在大沽口受挫;第三次北上,一路下大沽、破天津、張家灣、通州連戰皆捷,攻佔北京,咸豐皇帝北狩熱河,簽訂城下之盟《北京條約》。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中法戰爭,清軍除了福建水師覆滅外,在臺灣、越南戰場都取得一定戰果,但之後也是主動求和,放棄宗主國要求,承認法國勢力範圍。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清軍先後動員湘淮軍精銳出關作戰,結果是半島作戰一塌糊塗、遼東作戰慘敗、山東半島作戰喪亡慘重,威海衛基地也丟失了。最後簽訂了《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設場,顏面喪盡。

(山東半島作戰)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對外方面、大沽、天津、北京丟失,河北一系列城鎮也被佔領;對內東南督撫不聽朝廷命令。最後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八國聯軍)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晚清最恥辱的一戰,就是中法戰爭!贏了戰爭反而丟了尊嚴,古今罕見,舉世無雙!

1883年末,法國入侵越南,繼而想進犯中國,中法戰爭旋即拉開序幕。

戰爭前期,法軍憑藉強大的海軍優勢,重創清朝水師,破壞東南沿海多處海防設施。同時,又在臺灣、越南等地接連擊敗清朝陸軍。然而,法軍始終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885年,鎮南關戰役爆發,老將馮子材受命馳赴鎮南關,部署戰守,在隘口搶築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

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馮子材率士卒衝出牆外,與敵軍猛烈搏鬥,最終擊退進犯法軍,從而遏阻了其對中國邊境的窺伺。

此後,馮子材率部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等地,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讓法軍陷入進退兩難之困境。

鎮南關大捷稱為中法戰爭的轉折點,此後清軍由守轉攻,開始接連追擊法軍。

此外,鎮南關大捷還直接導致法國費裡政府的倒臺。當法軍戰敗鎮南關的消息傳至巴黎後,法國議會以306對149票否決軍費追加案,總理儒爾·費裡旋引咎辭職。

然而,就在抗法局勢不斷好轉之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居然與法國在1885年6月9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即《越南條款》或《中法新約》。

條約要求: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闢兩個通商口岸,“所運貨物,進出雲南、廣西邊界應納各稅,照現在通商稅則較減”;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業者之人商辦”......

就這樣,馮子材數萬將士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就以法國的不勝而勝告終。清朝眼睜睜的看著法國吞併安南,中國西南門戶就此敞開!

在小編看來,這場清軍不敗而敗,法軍不勝而勝的戰爭,是晚清最恥辱、最旺囊的一戰!


這些歷史要讀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我認為晚清最恥辱的一場戰役是鴉片戰爭中的廣州保衛戰,說它恥辱,是因為這場戰役拉開晚清屈辱歷史的大幕。

1941年3月,英軍近逼廣州,湖南提督參贊大臣楊芳急赴廣州指揮戰役,此前楊芳在剿滅天理教的起義中屢獲大功,被朝廷依為長城,可以說楊芳就是那時清軍裡最有水平的將領。

然而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位良將,在看到英軍的火炮威力大而且落彈準確後,竟然認為英軍有邪術相助。他說:“我們是在實地上,敵人是在海中飄蕩,按理說,我們應該能打中敵人,敵人卻打不中我,然而實際情況卻相反,敵人每一炮都能命中我們,一定是使用了邪教的妖術。

為了破解敵人所謂的妖術,楊芳命人在城中,收集馬桶和便盆,裡面裝上女人的糞便和月經的穢物,投入海中,讓其漂向英軍艦隊,有讓人在內河上修竹排和木筏,上面也放上馬桶,裡面裝滿糞便或者毒藥桐油。楊芳認為,這樣就能破除英軍的妖法,阻止敵人的進攻。

結果英軍看到大海上漂的都是臭氣熏天的馬桶,以為這是清軍的秘密武器,就下令開炮,結果一炮下去,大海上是漂滿了屎尿。

戰爭的結果嘛,自然是英軍勢如破竹,清軍被打得一敗塗地。開戰僅一天,清軍就損失了一百二十三門大炮,丟失了六座炮臺,千名士兵陣亡,而英軍只有六個人受傷,在一代名將楊芳的指揮下,廣州堅持了不到半個月就向英軍投降了。

這是一場傳統和現代、愚昧和文明之間的戰爭,也是不同的兩個文明階段的對抗,這樣一場恥辱的慘敗,也間接促進了中國人開眼看世界。


楊過的大仙


清朝祖制,騎射是根本,千萬不能丟。作為17世紀到20世紀初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八旗軍隊,是清朝最強大的武力象徵,從最初努爾哈赤創立佔據了中原大好江山起,這支武裝力量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了乾隆後期,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興起,此時的滿清朝廷開始江河日下,走了下坡路,曾經引以為傲的八旗兵再也不復當年之勇,大部分墮落到只會拍馬屁,鬥蛐蛐玩鳥的“大煙兵”。

1839年,林則徐在道光的授意下到廣州虎門發起了“禁止鴉片活動”一次性銷燬了大約數萬斤鴉片,英國以此為藉口發動了鴉片戰爭,沒有任何意外,清朝這隻老掉牙的軍隊被人家打的滿地找牙,從此中國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而鴉片戰爭發生不久,英法聯軍為了擴大既得利益,繼續尋找藉口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由於清政府的閉關自守,盲目自大,在戰爭當中輸的一敗塗地,這其中最為恥辱的一場戰役,當屬八里橋戰役。

八里橋戰役發生在1860年9月18日,當時天津淪陷,咸豐急忙派人談判求和,但沒想到談判破裂,咸豐急的直上火,馬上派出僧格林心率領3萬清朝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到達八里橋企圖阻擋英法侵略者8000人攻擊北京。9月18日這天凌晨5點半,戰鬥打響,英法聯軍率先發動了攻擊,他們排開火槍陣和火炮隊,朝著不知死活的清軍騎兵進行波次轟擊,由於清軍軍制落後,指揮混亂,很多士兵還手持大刀長矛,儘管他們面對熱兵器英勇無畏,還是被英法聯軍打了個稀巴爛,傷亡重大。

雖然有好幾次部隊衝到了聯軍部隊面前,但往往到了最後還是被打散。最後這場戰爭毫無懸念的成了一面倒的屠殺,在先進戰法和熱兵器的配合下,英法聯軍將清軍殺得哭爹喊娘,最後大敗而去。據戰後統計,此役清軍死傷20000多人,英法聯軍死亡12人,傷29人。這場戰役充分暴露了清軍八旗部隊的腐朽不堪,和清政府只知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民眾死活的醜陋嘴臉,以至於後來攻打北京城的時候,竟然有老百姓敲鑼打鼓歡迎聯軍進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搬梯子,帶路,順便搶劫忙的不亦樂乎。(歡迎關注第一軍情,如有其它問題,請各位軍迷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我覺得是中法鎮南關之戰,原因如下


1.在當地武裝的努力下,突破政府的重重阻攔以及不支持,硬生生的把法國打敗(記得沒錯的話這應該是晚清對外戰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勝利吧)


2.和別的戰爭不同的是,中國贏了,卻輸了,無疑是極其憋屈的。即使是清政府攝於列強的實力被迫談判,但這次談判的結果居然超過了法國起初的戰略意圖,清政府賤的讓人極其憋屈。

3.這次戰爭談判的直接結果就是中國在越南歷史悠久的影響力的毀滅,以及中國西南腹地直接向法國打開,毫無阻攔。間接結果是寒了周圍一大波屬國的心,並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已經慫到了何種程度,對於日本入侵朝鮮並借朝鮮為跳板入侵中國的企圖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刺激,推動甲午戰爭的產生。


總而言之,打不過別人被人家摁在地上摩擦自然是恥辱的,但明明能打的過卻因為沒別人家裡有實力被迫不敢還手被人摁在地上摩擦,這種感覺……唉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專業打醬油1213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


,以當時的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對中國發動的武裝侵略戰爭。當時義和團運動正值高峰,八國聯軍便以此為藉口,對中國實施侵略,實際上是為了瓜分和掠奪中國。


為什麼說恥辱呢?當時聯合國軍的


總人數前後約5萬人,還沒到三個月北京就徹底淪陷了,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搶奪的珍寶更是不計期數。其中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也在這次戰爭徹底成為廢墟,對中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更可氣的是此役過後,八國聯軍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的沉痛和災難。所以說,我個人覺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晚清最恥辱的戰役!


美人秀吧


這裡是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清朝歷史。(本文約550字,閱讀需時2分)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丘逢甲:《春愁》

這個“四萬萬人同一哭”所指的戰爭就是甲午中日戰爭。

晚清最為恥辱的戰役,當屬此役。

日本在大清眼裡就是一不值得一提的彈丸小國,因此當中日在朝鮮發生衝突後,大清很罕見的勇敢對日本宣戰:

“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

這語氣,就像是派出大軍,立馬蕩平倭國的氣勢。

但是實際戰況如何呢?

平壤之戰,清軍大敗,狼狽逃出朝鮮半島。黃海海戰,北洋艦隊經過拼死抵抗,最終還是失去了黃海之制海權。鴨綠江江防戰與金旅之戰,清軍節節敗退,日本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殘害中國同胞。
威海衛之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數十年之洋務自強夢一朝皆滅。

旅順大屠殺

比戰敗更屈辱的是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

《馬關條約》,清朝向日本賠款兩億三千萬兩。將寶島及其附屬島嶼割予日本。

大清這次戰敗,讓諸列強徹底看清了大清的虛弱,而後掀起瓜分中國之狂潮。

對大清來說,以前敗於西方列強尚有可原,這次被彈丸日本打的落花流水,實在是屈辱之至。這種亡國滅種的陰影,激發了新的民族覺醒,而後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的高潮,維新變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熊二讀史。


歷史寶藏


我認為滿清亡國的武昌起義或者說辛亥革命,這個戰役是最恥辱的。

誠然滿清後期從道光二十年一次鴉片開始,一直對外吃敗仗各地賠款的,但是好歹是打了,沒打贏。項羽有言,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戰爭總是有輸有贏的,打了敗仗並不可恥,亦不羞辱。 從白蓮教、長毛洪楊之變到捻軍、拳匪, 滿清對國內的起義鎮壓可以說摸出了經驗,利用淮軍湘軍這些漢族地主武裝維護了滿清的統治,乃至於藩屬國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滿清也有能力幫助鎮壓。

武昌起義是清宣統三年的事情,當時孝欽顯慈禧西太后,駕崩滿清由攝政王皇帝親爹載灃說了算,他想殺北洋領袖袁世凱又不敢殺,猶猶豫豫最後打發回老家了事。武昌事起,先用蔭昌帶兵去平亂,北洋軍不賣力。繼而不得已換上袁世凱。袁世凱出於個人目的,讓大將馮國璋先攻克漢口,又撤換鎮壓太積極的馮國璋換上段祺瑞。然後兩邊討好,自己做了大總統。換言之如果北洋軍一鼓作氣蕩平武昌,把火星捂了,這在技術上並不是難事,完全有實力。大多數觀望省份不會獨立,那麼滿清國祚增加若干年甚至不滅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說,最恥辱莫過武昌起義,輸在內部權力鬥爭,而非輸在戰場上。


佈雷桑秀策醬


對於清廷來說,沒有最恥辱只有更恥辱,反正也不要什麼臉面了。

捧讀歷史,總以為吃一塹長一智是古今通用的真理,總以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是至理名言。然而,在清廷身上完全看不到這一點。

讓我給你盤點一下清廷遭遇過哪些恥辱的戰役。

1,第一次鴉片戰爭中

廣州守將楊芳,平定白蓮教的傳奇人物,設定了這樣的作戰方案——蒐集全城女子使用過的馬桶和月事帶(就是衛生巾),一起朝著英軍“施法”,結果是屎尿橫飛,臭不可聞。

還是楊芳,派軍隊守衛在海岸線,等著英軍登陸再戰。英軍直接懵逼,為什麼登陸這麼容易?因為林則徐說英國人沒有膝蓋,上岸推到砍就行了!結果可想而知,清軍一潰千里!

楊芳走了,還有奕山,打不過英軍就考慮花錢買平安,600萬白銀贖城費,別人還沒攻打廣州城,就收到了。於是北上浙江戰場。

浙江戰場上更搞笑,五虎滅羊!道光皇帝親自選擇,選一個虎年虎日虎時出生的段永福當主將,等當天的虎時發動進攻,結果可想而知,依舊慘敗。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3年到1856年,原先的南京條約和望廈條約先後到期,需要重新修訂,耆英和葉名琛兩任兩廣總督都使出“拖”字決,一口氣拖了7年也不給辦!

英國法國同事被惹毛,直接殺進廣州城,把葉名琛抓起來,關進籠子裡送到世界各地展覽“看,清廷官員都是這樣的sx。”

英國人法國人的看法完全正確,因為他們完全低估了清廷官員不要臉的程度。經過戰爭,天津條約終於簽訂,咸豐皇帝親筆簽名白紙黑字,翻臉就不認了。原因竟然是咸豐不想看到外國人!更不想讓國人知道清廷和外番平等相處。

處理結果很嚇人,39名洋人使團,19人活下來了,活下來的2個人瘋掉,死掉的人,最慘的分屍60塊。

然後就是清廷唯一有尊嚴的八里橋之戰了!尊嚴有了,命沒了!

3,相對而言,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中主事的是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懂點國際法要點臉面,即使失敗,也不至於特丟臉。

例外有兩個,一個是張佩倫一個是李秉恆。

張佩倫是清流領袖是張愛玲的爺爺,中法戰爭時,天天在朝堂上罵李鴻章畏戰怕死,李鴻章直接讓他上戰場指揮作戰。結果左宗棠苦心經營的馬尾船廠和福建海軍在噴子的指導下全軍覆滅。

國事豈可兒戲!清廷就是兒戲!張佩倫被革職問罪,李鴻章又給他求情,把年輕的小女兒了嫁給這個老男人。

張佩倫是前清流領袖,而李秉恆就是後清流黨羽。李秉恆在甲午戰爭中擔任山東巡撫,在日軍登陸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劉公島時,嚴令手下軍隊按兵不動,不許和日軍發生衝突。日軍兵不血刃把北洋海軍包了餃子。

李秉恆不僅沒有受罰,反而升官。不過李秉恆還是有氣節的八國聯軍侵華時力戰而死,也是死得其所。

4,庚子國變。

庚子國變中,清廷的中央軍是武衛軍,總共8萬人。東拼西湊的武衛軍根本沒有現代化,大部分人還是義和團的死敵,總指揮榮祿是徹頭徹尾的主和派。慈禧和全世界宣戰時,她心目中的主力是號稱百萬的義和團。

慈禧的作戰計劃是打下大使館,劫持人質,逼各國就範。數十萬人攻打400人防守的建築,一個多月的沒有任何進展。相反洋人在裡面從容反擊,其中一對夫婦宣稱累計擊斃了358名中國人。

更丟臉的是天津的戰役,清軍主將聶士成和義和團不死不休,很多清軍都投靠了義和團。聶士成在天津保衛戰中妻兒被義和團抓走,自己也被義和團打傷。被聯軍一炮轟死後又差點被義和團碎屍萬段。

這樣熱衷內訌的軍隊,要是能打贏,真是見鬼了。


歷史知事


晚清最恥辱的戰役是哪一場戰役?這一問題我認為每個人都會因為有不同的判斷標準而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只簡要的闡述一下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首先,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整個晚清的歷史其實都是悲壯而又恥辱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都知道“弱國無外交”,更不要說是在晚清那樣一個歷史環境中了。當我們清朝的士兵手握大刀同擁有著洋槍洋炮的西方列強進行英勇奮戰的時候,你怎麼能說那些戰役不恥辱不可悲呢?但是既然我們的問題問到了晚清最恥辱的戰役,那我就以八里橋之戰來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咸豐皇帝像)

我們都知道,八里橋之戰(八里橋,位於通州城西八里,是通往北京的要道)是晚清在對外作戰中損失慘重的一次戰役。1856年(咸豐六年),由於英法兩國不滿足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既得利益,同時希望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英法兩國便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西林教案為藉口聯合起來對清朝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咸豐十年)9月21日,英法聯軍的五千名左右的士兵兵分三路向八里橋一帶進發,當時清朝的守軍主帥是僧格林沁,據相關研究資料統計,清朝集結的守軍大約有三萬餘人,其中包括蒙古馬隊和步軍。英國和法國的聯軍統帥是法國軍隊的將領蒙託班。

(僧格林沁)

戰鬥開始後,清朝守軍的騎兵多次發起衝鋒,但是由於指揮策略的失當和武備的落後,清軍最終慘敗。需要注意的是,在戰鬥當中清軍使用的弓箭很多已年久失修,面對裝備先進的英法聯軍,清朝士兵的弓箭甚至都無法拉開,也沒有一人能攻入敵軍的陣地。戰鬥失利後,清朝主帥僧格林沁落荒而逃,八里橋被英法聯軍所佔領,清軍傷亡萬人左右,英法聯軍傷亡則僅為數十人。隨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進入北京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併火燒圓明園,而大清朝的咸豐皇帝早已逃亡了熱河。

這次戰役可以說是徹底的摧毀了清朝統治者抵抗外來侵略的自信心,從前“天朝上國”的狂妄自大也不復存在。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最後一戰,清朝從此結束了對外來侵略的抵抗,可以說是非常的恥辱了,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牢記這些屈辱的歷史,才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不再遭受外來的侵略和欺辱。

1、夏笠,第二次鴉片戰爭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版。

2、鄭天挺,譚其驤,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

3、魏建猷,第二次鴉片戰爭,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回答者:孫啟平,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