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衢山風景

這裡有縣內海拔最高的山——觀音山

這裡是全國最美麗的海島小鎮之一

這裡是東海漁都衢山島

地名及概況

衢山島古稱大衢山、大衢、朐山、岣山、乘名山,有蓬萊山、東海瀛洲的稱號。地名典籍解釋說,岣山為南嶽衡山主峰岣(嶁)山之稱,借岣山名島,意為蓬萊的南嶽。朐山,以島狀似古代車軛兩邊叉馬頸的曲木得名。明清時又稱衢山,該島四周海洋開闊,可通巨輪,如通衢大道之意。

衢山島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東北,處長江、錢塘江入海口外緣。背靠上海、杭州、寧波經濟圈。國際航線穿越其境,被譽為我國海上通衢大道。全島呈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約18公里,南北平均寬度4公里。面積59.94平方千米,人口7萬人。

2001年以島設鎮,由原島鬥鎮、四平鄉、萬良鄉合併設立衢山鎮。面積73.6平方公里,人口約7.5萬人,轄大小島嶼79個,其中住人島嶼5個:衢山本島、小衢島、黃澤、鼠浪島、下三星島。現轄1個社區、12個漁農村新型社區、37個行政村,境內有四平辦事處、萬良辦事處、鼠浪辦事處。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衢山島示意圖

衢山鎮歷史沿革

據島鬥鎮孫家岙出土的石刀、石斧等文物考證,5000年前已有人在衢山島上勞動、繁衍生息

唐屬翁山縣蓬萊鄉

宋、元時屬昌國縣蓬萊鄉

民國34年建島鬥鄉,屬定海縣

解放後設衢山區

1958年改為島鬥公社,1961年撤社設區

1962年置為大衢縣,管轄7大公社,縣政府駐地島鬥公社幸福大隊

1964年撤銷大衢縣,其轄區分別劃歸岱山縣和嵊泗縣

1999年11月,設立衢山經濟發展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下轄島鬥鎮、四平鄉、萬良鄉

2001年7月,撤二鄉一鎮,全島設立衢山鎮,鎮政府駐地島鬥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海島·風車

大衢縣

舊縣名。1962年析舟山縣置,治今浙江省岱山縣島鬥岙,1964年撤銷,併入岱山縣和嵊泗縣。

大衢縣設立後,以原岱山縣衢山區和嵊泗縣洋山人民公社為縣域,其行政範圍包括今天岱山縣衢山鎮和嵊泗縣的洋山鎮,大衢山島、小衢山島、黃澤島、鼠浪湖島、大洋山、小洋山、灘滸島及周圍屬島。下轄島鬥、桂花、太平、乍門、龍潭、衢東、萬良、鼠浪、洋山總計9個公社。

歷史遺存

大衢縣人民醫院:大衢縣設有大衢縣人民醫院,撤縣後於1964年7月11日改岱山縣第二人民醫院至今。

大縣影劇院:前身是衢山區公所禮堂。1962大禮堂被改建成大衢縣影劇院,始放映電習慣將稱為大禮堂。其造型和運一棟正面中間高、兩、左右對蘇式建築,2011年,衢山影劇院建原址改為衢山交始發站。新的衢山電影建在黃沙新村鎮政府行政樓側。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衢山島風景

資源概況

衢山是一個丘陵島嶼,可以分成四條旅遊山脈,即泥螺山-觀音山、龍潭馬祖、洞礁皇墳、魚耕碗咋門;擁有四條文化山脈,即觀音山脈,皇龍山脈,四平山脈,龍馬山脈,深水岸線資源、風能資源、土地資源儲備、傳統漁業資源、旅遊資源等方面都比較豐富

旅遊資源

衢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寺廟教堂、自然景區形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體系。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衢山島風景

20座較大寺廟:島鬥宋朝宮、小岙天醫宮、小衢福田寺 、鼠浪三聖殿、蛟潭

二聖殿皇墳蓬萊庵、桂花東嶽宮、四平百龍廟、法華禪院、真修寺、韋馱殿、太平觀音殿、魚耕碗天后宮、龍潭天后宮,島勃關聖殿、乍門東嶽宮、唐岙王老宮、觀音山普慶寺、觀音山洪因寺、觀音山洪福寺

6個大教堂:福音堂神恩堂耶穌堂,新恩堂,太平教堂,四平教堂

自然景區

衢山鎮全景可以劃分為七大景區,分別是觀音山景區,雙龍沙灘景區,島鬥-皇墳基景區,龍潭-媽祖山景區。鼠浪列島景區,

川湖列島景區,雙子列島景區,比如:培蔭村孫家岙新石器時代遺址、烏賊巖仙人腳,三星國際燈塔、桂花東嶽宮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觀音山日出

衢山是中國最美海島小鎮之一。她是八世紀東亞民間中轉港——明州朐山港,她是清末大衢港,燦爛過一個時期。如今,衢山又是長三角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杭州灣海上後花園、舟山市北部大鎮,各項社會事業得到較好的發展。作為

港口資源大島,按照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被確定為港口物流島來佈局發展,正在形成現代化港口宜居小城市,相信在未來,一個現代化的海上仙島將會以嶄新的面貌出現。

全國第24大島,這個海島鎮曾設大衢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