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在大陸率先推出"惠臺60條" 落地兌現成果顯著

出臺一條 落實一條 見效一條

廈門在大陸率先推出“惠臺60條”,落地兌現成果顯著

經濟交流合作

廈門新認定臺資高新技術企業37家,給予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補助已達1000多萬元,市級科技資金今年資助對臺產學研合作項目28項

社會文化交流合作

廈門目前已成立6家臺胞獨資個體診所;率先推動臺灣教育會赴甘肅臨夏州支教;全市各鎮街和涉臺調委會都可為臺胞臺企提供免費的人民調解服務

臺生在廈學習實習

今年來受理84家單位申報的173個實習見習崗位,協助500餘名臺生在廈實習見習,市教育局出臺辦法,對臺生申請獎學金給予明確規定

臺胞在廈居住生活

截至今年9月,首批15位臺青入住市級公共租賃住房,10位臺青入住思明區臺灣青年公寓;1020名65歲以上臺胞享受市內公共交通優惠

廈門日報訊(記者 詹文)幾天前,長庚醫院的25名臺籍在廈醫師拿到了職稱認定書,這是福建省首次對在臺已取得行業證照、在廈就業的臺胞進行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就在同一天,又有6名在廈臺商被廈門檢察機關聘為檢察聯絡員,至此,這支隊伍壯大到18人。

廈門在大陸率先推出“惠臺60條”至今八個月餘,一條接一條惠臺措施密集落地兌現。記者昨日從市臺辦獲悉,目前各級惠臺政策均得到很好落實,成效顯著。從居住生活到就學就業創業,同等待遇的實施,進一步加大了廈門對臺胞的虹吸效應,從“小三通”客運量可見一斑:廈金航線8月客運量達17.2萬人次,同比增長38.1%,再創航線開通17年來的單月客運量新高。

讓臺胞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22歲臺青餘曜州,入住思明臺青公寓已半年,他不斷地對身邊臺灣朋友說,“這公寓很棒!”71歲臺胞陳村金,現在出門都會隨身帶著廈門市敬老卡,刷一下,和本市老人一樣免費坐公交車、BRT、渡輪,“雖然都是小錢,但讓我們覺得很暖心,大陸政府惦記著我們這些老臺胞呢。”

剛剛拿到職稱認定證書的25名在廈臺籍醫師,有19位是主任醫師,他們受益於廈門創新探索建立的在廈臺灣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認定機制。以往在大陸申請職稱需要兩三年,現在只需10天左右,在廈門長庚醫院副總經理錢鼎盛看來,“新機制將吸引更多臺灣優秀醫師前來就業。”

被檢察院聘為檢察聯絡員的18名臺商,在臺胞和檢察機關間架起橋樑,讓臺商臺企更安心地創業發展,也為臺商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大陸首批臺商檢察聯絡員、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感慨萬千,將這稱為“連心橋”:“因為有這樣心連心的溝通支持和權益保護,很多臺胞感覺在廈門生活就業創業非常的親切、踏實、安全。”

近200名臺胞獲評臺灣特聘專家和專才,184名臺籍空姐入職廈航,百餘名臺灣教師在廈任教,800餘家臺商個體工商戶在廈經營……越來越多的臺胞享受到“惠臺60條”帶來的利好。“這個暖心大禮包很周到,讓大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認同感。”吳家瑩說。

制定了20多萬字的具體實施細則

作為大陸對臺最前沿,對臺工作的“橋頭堡”,廈門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獨特的對臺優勢,致力於對臺先行先試。今年4月,在全國率先貫徹落實中央“惠臺31條措施”,廈門推出“惠臺60條”,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題會,強調“不落實不如不出臺”,要求各相關部門必須將各級惠臺措施逐一落實到位。

“惠臺60條”出臺後,全市各區、各部門分頭行動,80個職能部門參與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在20多萬字的細則中,每條措施都明確了責任單位、聯繫人、聯繫電話、辦事流程,確保出臺一條,落實一條,見效一條。

為更好地服務檯胞,市臺辦專設廈門市臺胞服務中心,開通熱線電話(968820),提供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有700餘人次臺胞去電諮詢。“廈門臺辦”微信公眾號及時發佈涉臺資訊及政策,共推送98期281條。

取得顯著成效,獲得廣大臺胞肯定

經過8個多月緊鑼密鼓的推動,目前,中央“惠臺31條措施”均已在廈門得到落實;省“惠臺66條措施”中,有59條已在廈落地,其餘正在抓緊落實中;廈門“惠臺60條”已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廣大臺企臺胞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經濟交流合作方面,廈門新認定臺資高新技術企業37家,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給予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智能製造專項)補助已達1000多萬元;對市級臺資企業技術中心資助金額已達320萬元;用地惠企政策上,東亞機械成為廈門首家享受土地出讓合同價按成交價70%優惠的臺資企業;福建省首家臺資獨資演藝企業廈門市量能文化演藝經紀有限公司落戶廈門自貿片區;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口的冠捷電子貨物獲波蘭“安智貿”認定,實現雙方海關的監管互認;已有臺灣大陸通商專業事務所等3家臺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自貿片區;市級科技資金今年資助對臺產學研合作項目28項;清華海峽研究院與臺灣雲端智慧大健康聯盟簽訂合作協議。

社會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廈門率先出臺《關於臺灣服務者在廈門設立個體診所有關規定的通知》,目前已成立6家臺胞獨資個體診所;全市各鎮街和涉臺調委會都可為臺胞臺企提供免費的人民調解服務;率先推動臺灣教育會赴甘肅臨夏州支教。

臺生在廈學習實習方面,今年來受理84家單位申報的173個實習見習崗位,協助500餘名臺生在廈實習見習;市教育局出臺《廈門市臺灣中小學學生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對臺生申請獎學金給予明確規定。

臺胞在廈居住生活方面,截至今年9月,首批15位臺青入住市級公共租賃住房,10位臺青入住思明區臺灣青年公寓;2名臺胞首次獲評省勞模和五四青年獎章;66名臺胞在廈擔任社區主任助理;7名在廈臺胞以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1020名65歲以上臺胞享受市內公共交通優惠;31070名臺胞經市民通道前往鼓浪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