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高考,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備戰高考,家長千萬不要“幫倒忙”!

臨近高考,作為家長們千萬別自己亂了陣腳,今天就給家長們提出“三要”、“三不要”,希望家長們引以為鑑,也為了各位考生有個更好的複習狀態。


三 要

1.要客觀誠實

說易做難的一件事。父母自然對孩子的高考抱有很高期望,但也會因此而不能客觀的考慮考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對成績期望過高,忽視考生平常的成績水平,期望有個超常的發揮,給考生盲目加壓;另一方面,忽視考生的實際能力和興趣,自作主張的為考生選擇專業;

這些不客觀會造成考生額外的心理負擔,心理素質稍差的考生,反而會因為壓力過大發揮失常。

溫馨提示:過猶不及,請考生父母客觀誠實地面對考生的現狀,為其制定合情合理的高考目標。

2. 要理性寬容

面對高考,父母常常顯得更為焦慮。於是,當看到孩子情緒鬆懈的時候,便認為孩子態度不好,對高考不認真,對自己不負責......為此,或暗自著急,或數落起來。殊不知,有時候考生只是表現的不著急,來掩飾內心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溫馨提示:焦慮並不一定能轉化為學習動力,有時候反而會影響複習效果;科學的複習,在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的同時,需要有節奏的的執行;高強度的學習間隙,需要一定程度的放鬆休息,始終讓精神處於緊繃狀態,反而會適得其反。

3.要生活正常

考生的壓力,或來自於對高考後前程的不確定和擔憂,也可能來自於承擔不起落榜後父母的失望。

溫馨提示:高考要重視,但父母不要因此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將重心全部圍繞孩子高考複習上。如此會給考生帶來很大焦慮情緒,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三不要

1.不要過分殷勤

在高考複習階段,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甚至十分殷勤,不聽噓寒問暖。小心翼翼的照顧考生的三餐,不斷為孩子增加營養。殊不知,照顧過多,反而會成為孩子的一種“困擾”。

溫馨提示:過分殷勤,甚至低三下四的小心,很大程度上會增加考生的內疚心理,並隨之產生憤怒情緒,反過來向父母宣洩。複習階段,保證考生心態平和更為重要。父母不需要刻意而為,保持日常生活狀態即可,家庭和諧更有利於考生複習。

2.不要掩耳盜鈴

父母知道要給考生減壓,雖然自己處於緊張狀態,但會和孩子不斷表示:爸爸媽媽支持你,你考得怎麼樣都沒有關係。

溫馨提示:若是出於真心,是非常好的減壓良方。但如果是自欺欺人的話,考生反而會益發苦悶,無形中增加了心理壓力。

3.不要用比較的方式激勵

父母如果以這樣的方式激勵考生,可要注意了,因為會導致負面效果。

“你看你表哥,當年高考時天天學習到深夜,沒有一天是在晚上12點之前睡覺的,現在他已經在北大校園了。只要你也……”

“看看你表姐,高考前把那些試卷做了十來遍,結果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所以你和表姐一樣……”

“老師說了你很聰明,只要跟xxx一樣再努一點力,考到哪裡完全沒有問題!”

“我是我,他們是他們,幹嗎總拿他們做榜樣來壓我呢?”這是一位考生的真實心聲。

溫馨提示:當考生埋頭複習的時候,父母的激勵如果正面積極,是一種良好藥方,如果方式不當,反而會增加考生壓力,影響複習效果。同時,如果考生還需要父母激勵才能認真複習,則說明在現階段考生還沒有明白高考的重要性,如此就不是激勵可以解決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