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年末銀行攬儲“三板斧”再現

【證券日報】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以儲戶身份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發現,部分銀行大額存單較基準利率上浮55%,還有少數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較基準利率上浮50%。與此同時,為爭奪存款,部分銀行還推出了“存款送禮”活動。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跌,不過存款利率卻十分堅挺。臨近年末,銀行存款競爭日趨激烈,大額存單成為吸儲利器。

樂視系近億元資產被查封 樂視網7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瞭解到,該院已於近日裁定查封、扣押或凍結三家樂視系公司名下價值9002.2萬元財產。樂視網稱,公司現任董事會、管理層面對諸多歷史問題無法得到有效、及時解決,同時面臨因現金流極度緊張引發大量債務違約,進而被動應對諸多訴訟和無法短期內執行的判決,公司金融和市場信用跌入谷底,業務開展遭受重重阻礙。

特斯拉方面稱,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是有一些疲軟,但關於在華銷量大跌的報道“非常不準確”,因為特斯拉“並沒有披露區域性銷售數字或每個月的銷售數字”。最新消息顯示,日前馬斯克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稱,特斯拉實現了7000輛Model3的周產能,公司正集中精力維持這一生產速度,並努力降低成本。

【中國證券報】

受益於外部利空因素緩和、股指期貨交易安排調整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可直投A股等利好因素,12月3日,北上資金大舉買入,內資機構亦堅決加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短期看空力量衰減明顯,風險偏好顯著提升,看好本輪反彈行情。但對於A股能否就此進入反轉向上的軌道,機構的看法仍存在分歧。

近期,在市場環境較為低迷的情況下,紓困概念股迎風直上。但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部分上市公司在被明確為紓困對象後,股價迅速上漲甚至連收漲停,隨後大股東乘機減持,甚至出現清倉式減持,又使得公司股價承壓。分析人士指出,如何避免紓困成為部分公司股東在二級市場炒作、變現的手段值得思考,建議完善紓困資金的配套監管制度,做到專款專用,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3日,傳媒板塊(中信一級)上漲3.33%,板塊內廣博股份、華媒控股、人民網、廣電網絡漲停,此外,分眾傳媒、吉比特等個股漲幅也較為顯著。分析指出,當前傳媒板塊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間,中長期看,業績增長確定性高且現金流狀況良好的細分領域龍頭公司迎來配置時點。

【證券時報】

三變科技(002112)擬將估值4524萬元的9套房產掛牌出售,但最終只有4套成交,餘下5套房產卻“乏人問津”。12月3日,三變科技披露擬調整部分房產出售方案,宣佈原計劃掛牌轉讓的5處房產終止掛牌,採取其他方式出售,成交價不低於評估價的90%。換言之,上述5套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哈爾濱的房產,可能將以折價10%成交。

昨日滬深兩市三大股指集體大幅高開超2%,隨後維持高位震盪並放量收陽。各行業板塊、題材板塊悉數飄紅,兩市僅43只個股下跌,而漲停個股達到76只。有分析稱,週末重磅利好給予市場一個引爆行情的機會,基本面轉暖、管理層呵護、資金跑步入場,加上年底機構爭排名的因素,不排除形成一輪年底的吃飯行情。

12月3日晚間,東方集團(600811)發佈公告,擬終止此前披露的以12.09億元收購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86.36%股權的計劃。這也宣告公司今年年內籌劃的兩起金額較大的併購事項均無疾而終。今年5月底,東方集團開始停牌籌劃重大事項,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祥集團”)持有的下屬飼料、肉業、豆製品、食品等產業板塊子公司51%股權,相關事宜隨後被確認為重大資產重組。

【上海證券報】

隨著《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正式出爐,商業銀行籌建理財子公司將有章可循。據記者瞭解,目前市場上已有19家商業銀行披露擬設立理財子公司,且有多家銀行擬於近期向銀保監會提交籌建申請。拿牌照只是第一步,之後還有更多問題和挑戰需要直面。多家銀行資管部人士向記者坦言,眼下急需明確與解決的是“新老交替”過渡期內一些細節問題。

在新的重組信披準則(第26號準則)簡化披露要求、重組不停牌成為多數選擇的背景下,ST慧球借殼預案折射出新的重組動向:“簡易”披露可能成為未來重組預案的主流配置。但問題在於,一邊是漲停的股價,一邊是有待公司回答的標的資產問題和尚未確定的風險,如此“簡易模式”將會對上市公司重組起到什麼樣的“化學反應”,這無疑是ST慧球案例背後更值得玩味之處。

近期,新疆國企中泰集團在A股頻頻亮相。12月1日,ST中基宣佈擬易主中泰高鐵,後者歸屬於新疆國資委旗下的中泰集團;巧合的是,中泰化學剛在10月22日宣佈,擬剝離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業務,接盤方正是中泰高鐵。不僅如此,中泰集團還在9月份參與了廣譽遠的資本運作,其擬對廣譽遠控股股東東盛集團進行重組,併成為東盛集團第一大單一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