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營收1億元,「徐工信息」如何落地工業互聯網平臺?

國內工程機械頭部企業徐工集團,於2014年孵化成立了徐工信息,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2018年3月,徐工信息掛牌新三板。據其年報顯示,徐工信息2017年營收1.2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1.67%,淨利潤為1051萬元。徐工信息已成為國內一梯隊的工業互聯網公司。

圍繞著以下核心問題,36氪近日專訪了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

徐工信息是怎麼做工業互聯網的?為什麼這麼做?要做成什麼樣?

徐工信息的落地情況如何?能否真正走出集團,讓外部行業客戶買單?

徐工信息的核心優勢是?工業背景是否會限制客戶拓展?下一步目標是?

發展邏輯:先解決自身問題,再延伸同類場景,最終覆蓋全行業

早在2005年開始,徐工集團就已經在探索實踐工業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2005年,徐工實現設備的遠程定位,為設備的融資租賃業務提供服務;2007年開始對工程機械進行遠程數據採集,實現設備遠程診斷。

此階段,徐工更多做的是圍繞自身設備的接入和簡單管理應用。

2016年,不斷增加的設備數和應用功能,讓其決定對已有的物聯網大數據平臺進行重構,開發更強大的工業PaaS平臺,將耗油、定位等行業機理模型,算法、消息隊列等通用微服務,以及其他系統共性的模塊,全部集成到PaaS平臺層。

徐工信息很重視PaaS層的搭建,核心在於幾點:將通用型的功能、服務進行模塊化沉澱,後續可快速複用,避免反覆開發;通過大數據平臺框架,可提高系統整體檢索、計算等性能;可靈活改動或新增功能模塊,易於擴展。

基於“底層設備接入,中層PaaS平臺,上層SaaS應用”的架構,徐工信息於2016年推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Xrea,首先用於對自身設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

2017年上半年,徐工信息基於自身工程機械移動設備的應用經驗,將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推廣至其他移動類設備領域,包括物流車輛、新能源汽車、環衛車輛、重卡、渣土車等。

後續,徐工信息又向智能製造等領域延伸,至今已覆蓋了63個細分行業。

總結來看,徐工信息的工業互聯網之路很清晰:先解決自身問題,摸索出一套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再延伸至場景類似的其他領域,然後一步一步擴張更多細分領域,最終實現跨行業覆蓋。

2018年上半年营收1亿元,「徐工信息」如何落地工业互联网平台?

落地:18年上半年營收1億元,淨利潤1051萬元

徐工信息目前的主營業務是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已經形成7大核心產品和解決方案: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解決方案、設備雲管理解決方案、智能雲MES解決方案、備件雲管理解決方案、大數據挖掘和分析解決方案、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智能邊緣計算終端。

在外部客戶方面,徐工信息主要為設備製造商提供遠程定位、運維、診斷等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管理與服務,為加工廠提供生產過程和運營管理的優化等服務。當前徐工信息的客戶中,設備製造商佔比約70%,主要原因是設備遠程運維、管理等目前更為剛需。

根據徐工信息提供的案例,其為中鐵建構建設備租賃交易平臺,實現設備在集團內外部的共享交易,使其設備資源閒置率下降8%,綜合成本降低近1億元。

再如,其為泰隆減速機提供設備上雲服務,實現了對設備生產運行狀況實時監測,實時跟蹤訂單生產情況,更好的銜接生產流程,統計分析設備利用效率,反饋給企業決策者。提高了設備利用率3.6%,提高了計劃達成率8.3%,提高了一次成品率2.1%。

據徐工信息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客戶400餘家,覆蓋海內外20多個國家,幫助客戶管理的設備資產總數超過61萬臺、設備資產總額超過4000億元,涵蓋裝備製造、新能源、軍工、農牧業、風電、光纜、核心零部件製造等60多個細分行業,積累了諸如中鐵建、江西銅業集團、泰隆集團等高端客戶。

盈利模式上,徐工信息主要收取:硬件、軟件產品的銷售費用,設備接入平臺的年服務費,以及其他的產線改造、定製化解決方案費用等。

營收方面,據徐工信息年報顯示,其2017年營收1.2億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1.67%;淨利潤為105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6.81%。徐工信息預計,其2018全年營收可達1.8-2億元。

營收結構上,張啟亮告訴36氪,隨著徐工信息不斷向其他行業擴張,外部客戶帶來的營收佔比將越來越高。

總體來說,徐工信息的客戶數量、多行業落地,以及外部客戶營收佔比不斷提升,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外部落地能力,是其遠期希望成為通用性平臺的開始。

競爭:工業背景的利與弊

工業互聯網領域有多種類型的公司,包括樹根互聯、海爾、富士康等工業背景公司,華為、浪潮、運營商等ICT巨頭,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用友等IT公司,以及眾多科技創業公司。

談及徐工信息的優勢,張啟亮告訴36氪,工業互聯網要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對工業製造和客戶痛點的理解要求很高,徐工信息的數十年製造業背景佔據很大優勢。其次,徐工集團能夠在前期為徐工信息提供大量的場景,在內部摸索試錯,再推向市場。另外,徐工信息團隊兼具IT、IoT等複合型人才。

工業背景固然好,但是否會由於同業競爭原因,使徐工信息在客戶擴展上有先天性侷限呢?

張啟亮認為,大型設備廠商通常會選擇自己搭建平臺,但是對於大量的中小型公司,關鍵還是在於徐工能否將其成熟經驗輸出給它們,為其帶來實際的效能提升。另外,使用設備的公司並不希望使用多個平臺管理多家廠商的設備,所以客戶是願意通過徐工的平臺,接入其他廠商的設備進行統一管理。歸根到底還是平臺能真正為客戶提供價值。

另外,徐工信息還向36氪透露,其正在進行募資,已經在溝通的投資方包括一線的市場資本、互聯網頭部公司、製造業龍頭。

——————

我是36氪記者陳紹元,關注物聯網、AI、科技,交流或尋求報道(不收費)請加微信:963757163,請註明公司、職位、姓名,否則不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